养生健康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介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的病因为病毒和细菌,其中70-80%为病毒所致,细菌可以直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于病毒感染后继发出现。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等;常见的细菌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含有病毒或细菌的飞沫或者被污染的器具而传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病情轻、病程短、预后良好。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童朝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普通感冒 、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以上各种类型可能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肾小球肾炎、心肌炎、风湿热等。辅助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分类偏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增多。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可通过咽拭子培养来判断细菌类型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来判断病毒的类型。

由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种类多,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本病的主要治疗为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休息、多饮水、戒烟。对症处理:应用解热镇痛药、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双酚伪麻片等。抗菌药物:如存在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常用大环内酯类、β-内酰氨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无细菌感染证据时,不主张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应用有一定效果。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及奥司他韦等。具体用药详见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发病较急,潜伏期为1~3天,与病毒不同,肠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时间越短。主要用于鼻塞症状,如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咽喉痒或烧灼感,甚至后鼻滴。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

当吞咽疼痛时,常引起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可有发热和疲劳。与眼睛发炎有关的腺病毒可以与。咽部充血、水肿明显,检查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

1.风寒感冒

症见发热,恶风怕冷,鼻塞流涕,咳嗽,舌谈红,苔薄白。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服:儿童清肺丸、儿童清肺口服液、解肌宁嗽丸等。

如小儿感冒风寒、食乳内停,除见到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塞流涕,舌苔薄黄或腻,又兼有恶心呕逆,不想吃东西,脘腹胀满,大便泻泄等消化不良症状。治宜:祛风散寒,清热解表,消食化滞。可服:小儿至宝锭、小儿四症丸。

2.风热感冒

症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喉肿痛或咽痛干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治宜:解表祛风,清热解毒。可服:小儿清咽冲剂、透表回春丸、小儿金丹片、小儿久嗽丸、妙灵丹。亦可用小儿解热栓放入肛门处。

如小儿感冒风热,停食伤乳,除见风热表证外,又兼厌食,忍心呕吐,吐物酸腐、脘腹胀痛,大便臭味大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治宜:清热散风,消食化滞,化痰止咳。可服:小儿百寿丹(丸)。

又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外邪那(或感寒或受风热)都可见到高热,甚至高热惊厥、四肢抽搐,烦躁谵妄,痰盛、咳嗽气喘,口渴面赤等症状。此时治宜清热解表,化痰开窍,息风定惊。服用至圣保元丹,小儿回春丸,小儿清热散,牛黄镇惊九。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何应对

(一) 护 理

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发热期间宜给流质或易消化食物。注意口、眼、鼻的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当的温、湿度。

(二) 对症治疗

1.降温及镇静

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或口服阿司匹林每次5~lomg/kg,或口服扑热息痛每次10~15mg/kg。高热烦躁者给退热剂的同时应给予苯巴比妥以防止惊厥的发生。

2.鼻 塞

可在进食前或睡前用0.5%麻黄素滴鼻。用药前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每次每侧鼻孔滴入1~2滴,可减轻鼻粘膜充血肿胀,使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和吮乳。

(三) 抗病毒药物

可防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干扰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有可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达到防治的目的。可试用病毒唑(virazo1),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剂量每日10~15mg/kg,肌内或静脉给药。或用病毒唑片(2mg),7岁以下海2小时含服一片,每日6次,夜间停服,热退后改为每日4次,3~5日为一疗程。或试用0.5%病毒唑滴鼻,每1~2小时滴1次。有入主张用气雾给药。亦可用潘生丁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近年发现该药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上呼吸道感染到底是怎么回事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下呼吸道感染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药物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株感染日益增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

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前者表现为急性鼻炎、咽炎和喉炎,后者表现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本类疾病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染,小儿、老人、营养不良及患有慢性病者更易患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不少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等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注意鉴别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和咽部粘膜的急性炎症。大人小孩均可发病,但小孩发病率最高。在成年人若出现鼻塞、喷嚏、咽痛、声嘶等,就认为是患了这种病。其全身症状轻微,只畏寒、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发热等。

一般热度不高,但若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全身症状特别明显,尤其是发热,体温可达40℃,持续1~2天或十数天不等,多伴有头痛、畏寒、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饮食下降和疲乏无力。有时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有的小孩因为体温过高而发生抽搐,即发生惊厥。

上呼吸道感染的食疗

由于孩子的机体抵抗力较弱,再加上营养不良、气候突变、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会给病毒、细菌的入侵创造有利条件,容易导致上呼吸道受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但上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感染,临床的表现并不尽相同。例如鼻咽部的感染,分泌物刺激的咳嗽,常常以夜间为主;副鼻窦炎,除了持续性咳嗽外,常常伴有鼻窦的压痛;而咽炎除了咳嗽外,咽部痒和干燥的症状比较明显;小儿的喉炎则表现为特殊的嘶哑,类似于破竹样咳嗽。

另外,不同病原菌所致的上感,临床表现也各有其特点。扁桃体有渗出,同时伴有眼结膜和咽部充血的,临床常常提示腺病毒感染所致,称之为咽结膜炎;而咽颊和软腭出现的疱疹,常提示柯萨奇病毒所致的疱疹性咽颊炎。[1]

如果不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进行及时治疗,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如急性心肌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症。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常有发热现象,重症者有高热表现,同时伴有畏寒、头痛、全身酸困、食欲减退,一般上呼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声音嘶哑及咽炎等。重症患儿还可合并脐周及右下腹疼痛,多为暂时性。

那么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孩子的上呼吸道受感染呢?

1、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如勤洗手、勤洗脸、饭后漱口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希望小编的下述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症状轻重不一,与年龄、病原体及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年长儿症状较轻,而婴幼儿较重。

潜伏期1~2d,起病多较急,常于受凉后出现鼻塞、喷嚏、咳嗽、流涕,发热高低不一,可伴咽部不适。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纳差、咳嗽,可伴有呕吐、腹泻、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部分患儿发病早期出现脐周围阵发性疼痛,此与发热所致反射性肠蠕动增强、蛔虫骚动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应注意与急腹症相鉴别。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年长儿可有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伴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或粗糙。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病程3~5d,一般预后良好。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并发症的可能。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上感可表现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如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秋季节,骤起高热,咽痛,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体上有散在的2~4m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1周左右。由腺病毒3型、7型、11型引起的咽结膜热,常发生于春夏季,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结膜炎,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病程1~2周。

怎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一般治疗及护理

1、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室温应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为55-60%,定时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2、高热时卧床休息

3、给予易消化物(如去脂酸奶),供给足够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5、并有佝偻病患儿,给肌注VitD330-60万U/次,或口服VitD2100000U/日(参看第三章第一节)。

6、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二)对症处理

1、降温 39℃以上高热可采用下列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 头、颈部冷敷,35-50%酒精擦浴大血管走行部位,30-32℃温盐水灌肠(婴幼儿100-200 ml,儿童300-500ml)。

(2)药物降温:APC每次5-10 mg/kg,必要时肌注安痛定或诺静滴鼻液滴鼻。

2、止惊及镇静 惊厥及烦躁不安给机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如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变,大量能量及氧的消耗,故须及时处理。

(1)安定每次0.3 mg/kg 静注 20-3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

(2)鲁米那纳每次0.005-0.008 /kg 肌注。

(3)水化氯醛每次60 mg/kg灌肠。

(4)冬非合剂 冬眠灵、非那更每次各0.5-1 mg/kg,6小时一次,可用2-3次。优点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低脑耗氧量。

3、鼻塞 先清除鼻腔分泌物,用0.5%呋麻合剂于睡前或奶前10-15分钟滴鼻,1-2滴/次,连用2-3天或用新可麻合剂滴鼻,用法同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孩子如果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有以下症状: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乾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

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 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 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

一、病原体 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支原体和细菌较少见。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混合感染。

常见病毒:

1、鼻病毒(rhinovirus):有100余种不同血清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分离需特殊方法。两者皆为常见的病原。其感染症状局限于上呼吸道,多在鼻部。

2、柯萨基病毒(parvovirus)及埃可(ECHO)病毒:此类病毒均微小,属于微小病毒(Picomavims)常引起鼻咽部炎症。

3、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病情较轻。以上三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主要引起上感,也可以引起喉、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4种血清型。1型称“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哮吼类病毒”1型(HA1),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或肺炎,也常出现哮吼;3型为地方性流行,全年均可发生,传染性强,能引起婴儿气管炎和肺炎,多数1岁内可感染;4型又称M-25,较少见,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5、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仅有一型,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强致病力,可引起小流行。1岁以内婴儿约75%左右发生毛细支气管炎,30%左右致喉、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2岁以后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减少。5岁以后,仅表现为轻型上感,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以上所述后三种病毒均属于黏液病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多见。

6、腺病毒(adenovirus):有41种不同血清型,可致轻重不同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咽炎、咽-结合膜炎、滤泡性结膜炎,也可引起肺炎流行。3、7型腺病毒可持续存在于上呼吸道腺体中,可引起致死性肺炎。第8型腺病毒容易在学龄儿童中引起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第3、7、11型可致咽、结膜炎。1979~1983年夏季曾由于游泳在北京引起3、7型腺病毒咽结膜热流行。

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又名肺炎原浆菌或胸膜肺炎样微生物(简称PPLO),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见于5~14岁小儿。

三、常见细菌:仅为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左右。侵入上呼吸道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属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卡他奈瑟球菌,是鼻咽部常见菌群之一,有时在呼吸道可发展为致病菌感染,且有增多趋势,但次于肺炎链球菌和流感杆菌感染。 2.诱发因素 营养不良、缺乏锻炼或过度疲劳,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必须指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发展不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毒性和数量,且与宿主防御功能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故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对预防上感十分重要。

相关推荐

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宝典

1、中医学认为,感冒多为风邪侵袭所致。但风邪一般并不单独致病,而常与寒、热、湿、暑相杂致病,故又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及暑湿感冒,具体症状如下: 1)风寒感冒的临床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声重、喉痒咳嗽、痰白清稀、四肢酸痛,苔薄白而润,脉浮。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2)风热感冒的临床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咽红肿痛、咳嗽痰黄、口干欲饮、身楚有汗,苔白而燥,脉浮。治宜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3)暑湿感冒的临床症状为发热较高、头晕目胀、心中烦热、身倦无汗、口渴喜饮、时有呕恶、小便短黄,舌苔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介绍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指鼻、鼻窦、咽、喉部的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常可侵及口腔、中耳、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婴儿表现为起病急,进食减少、腹泻、呕吐、发热。高热时可引起高热惊厥,而咳嗽症状不明显,儿童表现为咳嗽、鼻塞等局部症状为主,如为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疾病。本病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 1.发热。 2.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3.乏力、食欲不振、

上呼吸道感染什么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会伴有上呼吸道某一部位或整个上呼吸道的炎症,包括鼻、鼻窦、喉、咽、并常累及气管和支气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全身症状轻,通常不发热,轻度畏寒、头痛。上呼吸感染、流鼻涕开始为大量水样,以后变为粘液样和脓性。粘液脓性分泌物并不说明有细菌重叠感染。咽痛咽喉炎、咽干,轻度咳嗽,少量白痰。咳嗽通常不剧烈但常持续2周。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常见支气管炎加剧。病程一般持续3至5日。血液常规检查:白血球数量可正常或增多。 二、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 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上呼吸道症状相对比较轻

慎用抗生素

Q:据说一般的儿童平均每年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为4-6次,情况确实这样的吗?一旦发生感染都需要抗生素治疗?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A:确实,一个正常的儿童每年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平均为3-6次,有10%的孩子还会超过这个范围,达到8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我们要明确感染部位的定位,因为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完全不一样的。在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抗生素指征较强的情况有:扁桃体咽炎、急性会厌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等,而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会传染吗

1其实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会通过一些病症表现出来,比如说感冒,急发性鼻炎或者咽炎都有可能。这些疾病除了感冒传染的几率高一些外,其它的病传染的几率都比较小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被这类疾病的人传染。 2虽然这些病看起来并不什么特别严重的病,但也不可以拖着的,当了现身体不适的时候,就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一般感冒的话可以喝一些板蓝根或者感冒颗粒,都中药成分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好,对人体的伤害还比较小。 3已经发现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以自己做一些白菜萝卜汤来喝。做的时候用白菜的心和白萝卜一起煮,

春季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 积极锻炼: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等都积极的方法。 2. 讲卫生,勤洗手,注意家具消毒防霉,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 3. 避免发病诱因:穿衣适当不要过多过少,防着凉,避免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被动吸烟,平时注意保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怎么办

1.对症治疗 (1)休息 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2)可以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3)减充血剂 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2.病因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抗病毒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因此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中医认为,鱼、蟹、虾和肥肉等荤腥、油腻食物,可能

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

顾名思义,这小孩的呼吸道受感染而导致咳嗽,由于可能受到不同的 病毒感染,症状时好时坏。这也使小孩持续,或者时不时会咳嗽的一个比较普通的原因。 由于这个原因而有咳嗽问题的小孩,大多数也到托儿中心去的小孩,在那里大家容易互相传染。 医生说,有时小孩家里的弟妹先有咳嗽的问题,到托儿中心后,再传染给其他小孩。这些小孩也有伤风和发烧的症状。 要有效根治这个咳嗽问题的一个方法,把小孩和就读的托儿所或学校隔开一段时间,不让咳嗽传开。医生必要时也会配给小孩抗生素。

怎么发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流行情况,特别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诊断。诊断时应区别病毒性,还继发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增多,有核细胞增高和核左移现象。成人以病毒感染为多,同时具有鼻咽及眼结膜炎的表现,全身症状较轻。细菌性感染多限于咽或鼻咽部,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较重。依靠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以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传染病。如痲疹﹑猩红热等,在发病的早期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饮食宜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种常见的疾病,患有这种疾病后不仅要进行药物治疗,与此同时还应该在饮食上有所注意,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饮食宜忌有哪些呢?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饮食上初期宜采用稀释、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每日5~6餐为宜。有发热症状者可选择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忌用冰镇食物或冷饮。症状减轻后可进普食。忌食过冷、过热、过咸、过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2、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稀软、少油腻,以清淡、爽口为宜。高热、食欲不好者,适宜流食、半流食,如米汤、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