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宝宝有哪些特点
18个月宝宝有哪些特点
12~18个月的宝宝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开始有点像个小大人了,他开始学习走路,开始逐渐接触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了。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现在是你和宝宝玩耍的最好的时期了。宝宝处在学习的最好时期,你可以带领宝宝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和各种亲子活动,从中教会宝宝学习各种社交礼仪和技巧。
学习感受他人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了,你可以在宝宝面前扮演各种情绪的表情来教宝宝得更好的辨认。
可以不再只有妈妈了
他可能爱上了外婆或者其他的亲人,但他还是会不停地寻找你。你应该帮助宝宝建立更多的安全感,让他了解周围其他人也会给他一个安全的环境。当你不得不暂时离开他的时候,应该开心地给他一个吻,一个拥抱,这会使宝宝也同样很开心的和你暂时告别。
18个月以上的宝宝
为你宝宝提供更多的交朋友机会吧,他将开始建立自己真实而持久的友谊。
最好的启蒙老师
学习怎样交朋友是需要花时间和练习的。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这个年龄的宝宝很善于模仿,而你就是他最好的老师。当宝宝说话时你应该耐心的去聆听,这会使宝宝也学会聆听别人的说话,当家中来客人时,你可以告诉宝宝招待客人的基本礼貌。
聚会
你的宝宝会越来越喜欢与他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耍,2岁左右的宝宝都要上幼儿园了,他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他的社交能力。但是你还是应该在家里坚持帮助他。
分享
不要担心宝宝目前令你无法忍受的占有欲和吝啬。其实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他理解分享的最好时期。你可以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来帮助宝宝学习分享:比如,可以和宝宝一起吃一根冰棍;一起玩一个皮球。。。。。让宝宝主动把手中的东西递给你。记住,宝宝的每一点进步时都要及时去表扬,让他体会分享的喜悦,这对以后他走入小学和小伙伴们相处是很必要的。
五个月宝宝发育特点
体重 男婴约7.97公斤 女婴约7.35公斤
身长 男婴约66.76厘米 女婴约65.90厘米
头围 男婴约43.10厘米 女婴约41.9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3.40厘米 女婴约42.0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3.57厘米 女婴约42.30厘米
动作发育 5个月的婴儿懂事多了,体重已是出生时的2倍。口水流得更多了,在微笑时垂涎不断。如果让他仰卧在床上,他可以自如地变为俯卧位。坐位时背挺得很直。当大人扶助孩子站立时,能直立。在床上处于俯卧位时很想往前爬,但由于腹部还不能抬高,所以爬行受到一定限制。
5个月的孩子会用一只手够自己想要的玩具,并能抓住玩具,但准确度还不够,往往一个动作需反复好几次。洗澡时很听话并且还会打水玩。玩玩具的时候,如果玩具掉在地上,他会用目光追随掉落的玩具。
5个月的孩子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厌其烦地重复某一动作,经常故意把手中的东西扔在地上,拣起来又扔,可反复20多次。也常把一件物体拉到身边,推开,再拉回,反复动作。这是孩子在显示他的能力。
感觉发育 5个月的孩子会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区别亲人的声音,能识别熟人和陌生人,对陌生人做出躲避的姿态。
睡眠 5个月的孩子每昼夜睡15-16小时,夜间睡10小时,白天睡2-3觉,每次睡2-2.5小时。白天活动持续时间延长到2-2.5小时。
14个月宝宝的发育特点
1、走路的本领变厉害了
宝宝的平衡能力明显增强,走得越来越稳当了,摔倒的次数少了,甚至还可能学着倒退着走路。他可以弯腰捡东西,站起来不摔倒,摔倒了也能自己爬起来。宝宝开始试探着往更高的地方、更危险的地方爬。他会爬上椅子、再登上桌子够取玩具;挣脱你的束缚爬楼梯……越有刺激的地方,宝宝越是要去。
2、对外界充满了探索欲
宝宝还没有危险意识。但当你对他的行为不满时他能理解,并正在加深对因果关系的认识。现在的宝宝有一个特点,往往是你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就越对什么事感兴趣,所以一定要确保宝宝生活环境的安全,把有危险的物品锁起来或者放到宝宝不可能拿到的地方。
3、手的能力提高了
宝宝运用手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能用单手完成的动作,不会再用双手完成了。他大概也能和大人一起把一个球滚过来滚过去了,能比较熟练而准确地用手指捏起物品。
如果宝宝不喜欢用学饮杯,你可以大胆给他尝试普通的水杯。倒上一两厘米高的液体,还可以试试吸管。但有一件事他多半还没有学会,那就是大人的用餐礼仪。没关系:现在让宝宝明白并掌握这种礼仪还太早。
4、喜欢咀嚼的食物
宝宝喜欢吃需要咀嚼的东西,如烤馒头条、烤鱼片、玉米贴饼、硬脆面等。吃东西往往会弄得到处乱七八糟,所以,在宝宝的儿童餐椅下面铺一块防溅的垫子吧,让他无拘无束地吃,同时,让他也按照自己的速度学着使用勺子、研究鸡蛋、看看豆子能滚多远等等。
宝宝几个月会走 宝宝走路晚正常吗
超过18个月不正常。
大部分宝宝在12--15个月大时学走路,如果到18个月还不会走路的话,就属于晚走路了。而影响孩子学步的因素较多,如缺乏锻炼、宝宝胆小、遗传因素、智力低下、宝宝有肌肉关节类疾病、脑瘫等等,最好请医生检查。
一岁三个月宝宝什么情况不能吃螃蟹 一岁三个月宝宝怎么吃螃蟹好
在给一岁三个月宝宝吃螃蟹的时候,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三岁之前吃螃蟹的量不要超过100克。
刚开始最好是把蟹肉撕烂或打成肉泥,放入粥或者烂面条中给宝宝吃。在一岁三个月宝宝吃完之后,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荨麻疹、湿疹、发热、腹泻等症状,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即停止喂食,症状轻微可在家观察缓解,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
宝宝三个月怎么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疾病原因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也可能是疾病原因,若宝宝有口角溃疡,口角长水泡,可能是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若有发烧、流鼻涕,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这都会导致三个月宝宝出现流口水的现象,但宝宝在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行为异常,如昏迷,宝宝有可能是患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脑膜炎后遗症,妈妈要及时送宝宝就医。
2个月宝宝吃奶老哭怎么回事 缺水
导致2个月宝宝吃奶老哭的常见原因还有就是因为缺水的关系,很多家长们都认为2个月宝宝有母乳的水分就足够,但是由于新生儿的新城代谢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如果长期不给小婴儿喝水的话也会引起2个月宝宝哭闹不止从而出现2个月宝宝吃奶老哭的现象。
一岁一个月宝宝可以吃螃蟹吗 一岁一个月宝宝怎么吃螃蟹好
在给一岁一个月宝宝吃螃蟹的时候,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三岁之前吃螃蟹的量不要超过100克。
刚开始最好是把蟹肉撕烂或打成肉泥,放入粥或者烂面条中给宝宝吃。在一岁一个月宝宝吃完之后,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荨麻疹、湿疹、发热、腹泻等症状,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即停止喂食,症状轻微可在家观察缓解,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
七个月宝宝发育特点
体重 男婴约8.8公斤 女婴约8公斤
身长 男婴约70厘米 女婴约68厘米
头围 男婴约45厘米 女婴约43.7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4.60厘米 女婴约43.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4.70厘米 女婴约43.8厘米
牙齿 如果下面中间的两个门牙还没有长出,这个月也许就会长出来。如果已经长出来,上面当中的两个门牙也许快长出来了。
动作发育 7个月的婴儿各种动作开始有意向性,会用一只手去拿东西。会把玩具拿起来,在手中来回转动,还会把玩具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或用玩具在桌子上敲着玩。仰卧时会将自己的脚放到嘴里啃。7个月的孩子不用人扶能独立坐几分钟。
语言发育 能发出各种单音节的音,会对他的玩具说话。
心理发育 如果对7个月的孩子十分友善地谈话,他会很高兴;如果你训斥他,他会哭。从这点来说,7个月的孩子已经开始能理解别人的感情了。
睡眠 和6个月时差不多,孩子每天仍需睡15-16小时,白天睡2-3次。如果孩子睡得不好,家长要找找原因,要想到孩子是否病了,给他量量体温,观察一下面色和精神。
两个月的宝宝的特点
满两个月时,宝宝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如果没有达到,在健康检查时,应告知保健医生。
1、看着母亲时会微笑。
2、清醒或浅睡时,对铃声有反应:惊跳、闭目、皱眉、哭泣、停止吃奶、呼吸节律 改变等。
3、能发出声音,如:咿、呜、啊。
4、目光随前方物体移动(20厘米左右的物体)。
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刺激,宝宝可以达到:
1、俯卧抬头,下巴离床;竖抱头竖立;扶腋能迈步。
2、仰卧时伸手到眼前观看;将物品放入手中,能紧握达1分钟以上。
3、高兴时能发出元音:啊、咿、呜等。
4、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画会笑;追视红球(25~30厘米):向左右追视可达180°(头眼同转;听到妈妈的声音会转头)。
5、逗笑,他能笑出声。
六个月宝宝食谱
六个月宝宝食谱:西瓜豆腐脑
原料:西瓜1块、豆腐1/8块。
做法:
1、西瓜去籽去皮后榨成汁。
2、锅内加水烧开,放入豆腐后稍煮,捞出捣碎。
3、将西瓜汁倒入豆腐中,拌匀即可。
适合月龄:6个月以上的宝宝
营养盘点:
豆腐含有钙、铁、磷、镁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并含有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消化吸收率更达到95%以上,而口感绵软,大多数宝宝都非常喜欢吃。豆腐种类不同,营养特点也各有千秋。这个阶段的宝宝吃南豆腐最好消化。南豆腐:即嫩豆腐、软豆腐,以石膏(硫酸钙)点制而成。质地细嫩,富有弹性,含水量大,蛋白质、钙、镁的含量较北豆腐稍低。而西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补充豆腐中没有的营养素。
六个月宝宝食谱:西瓜米糊
原料:西瓜1 小块、米糊1小碗
做法:
1、将西瓜去皮、去籽、切丁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
2、将西瓜汁倒入冲调好的米粉中,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适合人群: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
营养速递:
这款超级简单的西瓜米糊中含有丰富的钾和维生素A!
六个月宝宝食谱:毛豆泥
原料:毛豆仁半碗(约100g),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准备好搅拌机,清水。
2、把半碗毛豆仁放进搅拌机,加上适量清水,搅拌。
3、搅拌至成泥状就可装碗。
适用人群:6个月宝宝
健康提示:
毛豆仁里富含的蔬菜的维生素等于宝宝吃了一顿蔬菜大餐,又易吸收,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