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检查才能发现是否子宫内膜异位

如何检查才能发现是否子宫内膜异位

根据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诊断技术结合起来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比较全面。

1、影像学检查:阴道和腹部B型超声是鉴别卵巢子宫内膜异们囊肿和直肠阴道隔内异症的重要手段。其诊断敏感性达97%,特异性达96%。

2、CA125值测定:中重度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值可能升高,在非月经期变轻微者从14ku/l到31ku/l,中、重度患者从13ku/l到95ku/l。在月经期可能会更高。

3、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最佳方法,特别是对盆腔检查和B型超声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不育或腹痛患者更是有效手段,往往在腹腔镜下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即可确诊为内异症。

子宫内膜异位病因

现代医学研究对此病有以下五方面的说法: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Sampson最早提出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继发生长和蔓延,发展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生殖道畸形或梗阻的妇女常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经血逆流可致子宫内膜种植。腹壁刀口子宫内膜异位或分娩后会阴伤口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手术者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造成医源性种植。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在盆腔静脉或淋巴结中发现子宫内膜组织存在支持该论点。并认为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子宫内膜异位可能是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的生发上皮、盆腔腹膜、胸膜均起源于体腔上皮淋巴及静脉播散,反复受经血、激素或慢性炎症的刺激可以化生为子宫内膜样组织,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4、免疫学说:有人认为在妇女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月经期经输卵管流入腹腔的内膜细胞为主的局部免疫系统所杀灭,若局部免疫功能不足或逆流腹腔内的内膜细胞数量过多时,免疫细胞不足以将杀灭,即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红斑狼疮或其它自身免疫疾病史者为无该病患者的两倍。从实验结果表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lgG及抗子宫内膜自身抗体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子宫内膜中的lgG及补体C3沉积率亦高于正常妇女,故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既可有体液免疫,即B细胞应答反应增强,亦可有细胞免疫,即T 细胞免疫功能不足。上述免疫功能的异常是内膜异位的原因,还是内膜异位的结果仍有待确定。

5、 遗传因素:Simpson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级亲代(女性)中患有同病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然而并未有发现与该病相关的特异性HLA抗原存在。

子宫内膜异位的人为因素

1、人工流产手术,子宫腔与盆腔、腹腔的压力不平衡,子宫内膜组织被吸入盆腔和腹腔。

2、剖腹产手术,子宫内膜组织随羊水可能留在手术切口处和盆、腹腔各处,一旦时机成熟,子宫内膜就会生长。

3、经血逆流、阴道闭锁粘连,子宫内膜组织不能随经血顺利地排出,就只好从输卵管逆流向盆腔和腹腔。

4、 多次生产,子宫内膜层的损伤使子宫内膜组织可以到达子宫肌层,为形成一种特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提供方便。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一、临床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多发病,但术前确诊率不高。在腹腔镜应用前,Ingersoll扣道术前诊断率,有经验的妇科医生约为75%,而经验不足者仅20%。1983年国内练合8所较大医院389例,总误诊率平均为43%(26.2%~71.1%)。分析其原因首先是过分依赖所谓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如不育、痛经、性交痛、子宫固定后位、盆腔粘连、附件包块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因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变化大,国内389例痛经仅占50.6%,且痛经与病变轻重、包块大小并不完全平行,肿块大者并不一定有痛经。卵巢巧克力囊肿亦变化多样,活动的囊肿常不易与卵巢囊性畸胎瘤等赘生性囊肿相区别,囊肿与子宫紧贴时又可能误认为子宫浆膜下肌瘤,子宫直肠窝的结节和卵巢癌有时难以鉴别,子宫内膜异位所致的盆腔粘连、结节与压痛常难与盆腔结核区别,或诊断为一般盆腔炎症。其次是有些妇科医生对异位症所致的子宫骶骨韧带和子宫直肠窝内的病变认识不足,盆检时不作盆腔三合诊检查,以致遗漏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性结节。腹腔镜的问世,使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和确诊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腹腔镜镜头与病灶之间的距离可改变实物的放大倍数,距病灶10mm,放大3倍:15mm放大2倍;50mm接近原形,即不放大。故检查时镜头贴近病灶,可以放大,便于发现细小的早期病变。临床上无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症状或体征的早期病例,主要通过腹腔镜检查方能确诊和分期。

(一)盆腔腹膜表面病灶的诊断

镜下系统地仔细观察各盆器及浆膜面有无异位病灶,如发现卵巢粘连在阔韧带后叶或子宫直肠窝处,在通畅的输卵管附近发现卵巢输卵管粘连,或无炎性粘连的盆腔内有较多腹腔液时,常提示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于卵巢及其表面、子宫骶骨韧带、阔韧带后叶与子宫直肠窝部位。可疑处应取活检,Nisolle报道腹腔镜诊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病变部位活检阳性率为93%;而镜下未诊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肉眼正常的子宫骶骨韧带部位活检,病理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阳性率为6%。活检时要警惕把盆底静脉误认为蓝色结节,而导致活跃出血。对输尿管或血管走行部位及肠曲表面的病灶不宜活检。注意区别腹膜上外观类似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如表皮包涵囊肿、肿瘤转移灶、血管瘤、残留缝线等。

(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诊断

镜下可见囊壁厚、呈蓝白色或隐约的咖啡色,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表面可见蓝点或咖啡色斑块。结合病史及腹腔镜所见可行囊肿穿刺,获棕色粘稠液应考虑卵巢巧克力囊肿,若为暗红血性稀液不能除外卵巢赘生性肿瘤。由于镜检可直视盆腔病变,同时行活检及包块穿刺,成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靠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若仅卵巢稍大、内含小而深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时,即使穿刺而无典型液体时仍可能被遗漏,应参考术前B超检查结果,仔细检查并多次穿刺,可获确诊。

腹腔镜检查的局限性:盆腔粘连严重看不到异位病灶,镜下解剖不清,难以行活检或包块穿刺。仅有腹膜外异位病灶未合并腹腔内病变者,腹腔镜检查无法确诊,镜下的确诊率约为95%。深处隐蔽的病灶或肉眼难以辨认时,有可能被遗漏,不易全面确切估计病灶的范围与程度。Martin报道,在腹腔镜诊断时,7%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被漏诊,50%的患者内膜异位病灶的范围被低估。西安协同医院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育,在腹腔镜窥视下,以美蓝液行输卵管通液术,93.3%输卵管通畅,即或有输卵管粘连时,伞端亦常良好,能有美蓝液流出,与结核性输卵管炎时输卵管僵硬不通,可资鉴别。

三、血清CAl25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血清CAl25测定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Giudice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CAl25值,8例中有7例超过正常值的上限(35U/m1),而15例良性病灶cAl25值均低于35U/ml,恶性卵巢肿瘤平均值>200U/m1。说明CAl25较高时要考虑恶性肿瘤,但尚不能以此来鉴别诊断卵巢癌与子宫内膜异位症。FraseI·报道腹腔镜下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采用药物治疗。按AFS分期发现血中CAl25浓度与腹腔镜期别成正比,且有统计学显著差异。42例治疗前血清CAl25均值为39.9u/m1,用药5个月后降为13.1u/m1,提出血清CAl25可作为指标观察疗效及复发。西安协同医院测定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血清CAl25,并以32例正常健康妇女为对照。结果32例正常妇女血清CAl25值为0.1~25u/ml,均小于35u/ml,该组确定以正常值的99.9%可信度上限,≥15U/ml为阳性标准,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阳性率为94%,中、重度患者的阳性率(敏感性)为100%。说明CAl25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中、晚期病变意义更大。该组30例患者手术前后测血清CAl25,其中90%结果与病情相符。认为CAl25对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的监测有实际意义,可以指导药物治疗剂量及疗程长短,评定治疗效果,及早测知是否复发。与该作者以往检查46例卵巢上皮性癌的CAl25值比较,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GA25值多数<100U/m1,只有Ⅳ期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的个别病例>100U/ml。而卵巢上皮性癌除工期外,大多数>400[J/ml。工期卵巢癌与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鉴别,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目前认为,血清CAl25的水平有助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的鉴别。盆腔炎性包块的血清CAl25值可能升高,应结合病史及体检区别,必要时行腹腔镜检明确诊断。

四、B型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通过B型超声(B超)检查,了解肿物为囊性或实性病变,及其与子宫的关系,有助于鉴别子宫浆膜下或阔韧带内肌瘤与卵巢囊肿。若B超提示为囊实性病变或伴有乳头样突起者,应考虑为卵巢赘生性或恶性肿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含有血块及细胞碎屑,可见毛玻璃样图像,或有颗粒状细小回声。如B超提示强回声光团,以卵巢畸胎瘤可能性为大。阴道B超检查,不仅显示较清晰图像,且无需膀胱充盈。

五、其他---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诊断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行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检查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行膀胱镜或静脉肾盂造影。胸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可行x线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

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检查

1.CA125(卵巢癌相关抗原)值测定 CA125 是一种存在于胚胎体腔上皮副中肾导管衍生物及其赘生物组织中的一种高分子糖蛋白,能与单克隆抗体OC-125发生特异性结合,作为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对卵巢上皮性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 值可升高,且随内膜异位症期别的增加,阳性率也上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2.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 抗子宫内膜抗体是一种以子宫内膜为靶抗原,并引起一系列免疫病理反应的自身抗体,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志抗体。

Mather(1982)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液、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中和子宫内膜处有抗子宫内膜抗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率为70%~80%,因此血清EMAb 的检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检查方法。

其他辅助检查:

1.B 型超声检查 见附件区与子宫密切相连处有轮廓不规则囊腔,液性暗区中充满弥漫性杂乱细回声,或不均匀的片状回声,或直肠子宫陷凹有液性暗区。

2.阴道后穹隆穿刺 抽出咖啡色或巧克力色浑浊液,甚至有血性液体。

3.MRI 检查 MRI 的表现多变,根据所用脉冲序列不同及病灶内成分的不同而异。完全出血性病灶在T1、T2 加权图像上为均一密度的高信号,T2 加权图像上信号升高。

4.腹腔镜检查 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是借助腹腔镜直接窥视盆腔,见到异位病灶或对可见之病灶进行活检确定诊断,并可根据镜检的情况决定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案。在腹腔镜下应注意观察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盆腔腹膜等部位有否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镜下异位灶的特点为:呈红色、青色、黑色、棕色、灰色、点状、小泡状、结节状或息肉样病灶。

继发性痛经的并发症

继发性痛经的并发症:

(1)子宫肌瘤

痛经不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经期可因刺激子宫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患者多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突起。

(2)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卵巢、子宫骰骨韧带、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等处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同样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什么是肌腺症

肌腺症,又称子宫肌腺症或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肌腺症。

以往曾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症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示区别。

正常的子宫内膜只在子宫腔的表面生长,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向下生长,侵入了肌层,就成为一种病态,叫做子宫腺肌症,如果病灶局限在一个部位,就成为腺肌瘤。

子宫肌腺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有半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虽然对尸检及因病切除子宫的标本作连续切片检查,发现10%-47%的子宫肌层中有子宫内膜组织,但其中仅70%有临床症状。

约30%患者无任何临床子宫腺肌症的症状。

凡30岁以上的经产妇,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检查时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而有压痛,经期压痛尤为显著时,应首先考虑为子宫腺肌症。

B型超声检查可在肌层中见到种植内膜所引起的不规则回声增强。

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的主要表现

1、痛经和持续下腹痛。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且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能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一日最剧,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疼痛的程度与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病变严重者如较大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疼痛较轻,而散在的盆腔腹膜上的小结节病灶反可导致剧烈痛经。少数晚期患者有长期下腹痛,至经期更剧。

2、月经失调。约15%的患者有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少数可出现经前点滴出血。

3、不孕。正常妇女不孕率约为1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高达40%。

4、性交痛。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多见于直肠子宫凹陷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且以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更为明显。

5、其他特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周期性(月经期)便血,尿急,尿频,血尿,手术瘢痕上包块的疼痛,此为内膜异位侵犯消化道、泌尿道及手术瘢痕等所引起。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有千差万别的临床症状,但其主要症状是痛经、不孕和性交疼痛。这三个问题深入女性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婚姻质量,不可小觑。年轻女性,假如痛经很厉害,或月经异常,那么就应该有所警惕,该检查一下是不是由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因为这种病就像青春痘一样,防不胜防。

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家里有妈妈或姐妹患子宫内膜异位的女性,得这种疾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7倍。因此,有妈妈或姐妹患严重痛经或疑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该主动去检查,以利早期发现,掌握治疗的先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 家族遗传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遗传倾向,如15% ~ 20%子宫内膜异患者有家族史,如直系亲属中有本病。

发生,则她们的发病率要比正常人群高7倍,而且病情也更为严重。研究还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姐妹间的发病率也高于普通妇女人群。

相关推荐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CA125(卵巢癌相关抗原)值测定:作为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对卵巢上皮性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值可升高,且随内膜异位症期别的增加,阳性率也上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监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2、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子宫内膜抗体是一种以子宫内膜为靶抗原,并引起一系列免疫病理反应的自身抗体,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志抗体。血清EMAb的检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检查方法。 二、影

养生之女性痛经的原因

子宫内膜为何会“移民”致不孕? 子宫内膜怎么会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去呢?万瑞雄主任指出,女性进入青春期以后,一个重要的生理变化就是排卵和行经。在性腺轴的调节下,卵子在卵巢中成熟排出;同时,子宫内膜也发生增生、裂解、排除等规律性的变化,脱落的子宫内膜和血液从阴道排出,就成了“月经”。 大部分妇女每次月经来潮时,脱落的子宫内膜随经血排出体外,但由于先天和后天性的子宫过度后倾,或宫颈管狭窄或堵塞或处女膜闭锁,引起经血引流不畅,形成痛经。游走的子宫内膜会移到盆腔、卵巢、子宫直肠陷窝,也可到达膀胱、肺等地方,出现如周

女性不孕有哪些症状表现

近年来,不孕妇女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引起国内外妇产科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一般认为,经血逆流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妇女行经时部分经血从宫腔倒流至输卵管,通过伞端进入盆、腹腔器官或腹膜表面,继续生长,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通过调查发现,初潮年龄小、月经周期短、行经时间长者,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显著增高,这是因为:初潮年龄小,则经血逆流发生的时间也相对较早,月经周期短、行经时间长,则逆流的经血量增加,这些都可导致更多的经血和内膜碎片到达盆腔,促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

子宫内膜异位症让你身心疲惫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很多都想平平淡淡的生活,可是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却让女性朋友忧心匆匆,就拿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疾病来说吧,女性朋友应该都知道子宫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吧,可是却偏偏患上了子宫疾病。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妇科疾病来说,目前对于它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很多专家说,患此病可能与女性身体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以及盆腔血液逆流有关系,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目前为止还是不得而知。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本来应该长在宫腔的子宫内膜生长在不该长的地方,如卵巢表面、盆腔腹膜表面、直肠、膀胱,或者更深

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女性不孕的一种妇科疾病,如今,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已经肠胃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这一病症后果如此严重,女性朋友在发现疑似症状时就及时诊断检查,及时进行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什么样的妇科病?简单来说,子宫内膜异位就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如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窝以及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等处,还可在子宫肌层发生。临床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分为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

经痛患者要当心子宫内膜异位

近五成患者“中招”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近年来发现的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育龄女性出现多年痛经或不孕时,应该将怀疑的重点放在是否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 据专家介绍,发现育龄女性如果因为不孕而进行腹腔镜检查的,往往在检查结果中能发现有近五成的患者“中招”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被查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大多见于25岁至45岁的育龄妇女,问诊发现这类女性患者均有经前或经期持续性疼痛、胀痛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难度大,并不等于无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是异位的子宫内膜使盆腔广泛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这种病发病的机理比较复杂,多是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发现自己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危及身心健康。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检查出来呢?我们一起来详细看看!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通过自查和临床检查诊断。患上这一病症,女性患者会感觉到多种异常的身体表现,主要体现在月经异常以及出现一些莫名的膀胱疼痛这两方面。女性朋友如果发现自己月经不正常,甚至不孕,那么就要格外注意是不是子宫出问题了。另外,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在房事过程中

月经不调与子宫内膜异位有关系吗

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月经多少才算多?医生认为正常的 月经出血应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以卫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计,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每包10片 计)。假如用3包卫生巾还不够,而且差不多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 不同年龄、生理阶段的女性,发生月经过多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以25岁至40岁女性为例,异常增 多的阴道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简单地说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原本该长在子宫壁内层的组织出现在其他位置上。这些“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诊断的依据

检查项目一:实验室检查 1、CA125值测定: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监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2、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志抗体,血清EMAb的检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效检查方法。 检查项目二: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大小,并且能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扪及的包块。 2、活组织检查:怀疑有宫颈、阴道、腹壁疤痕等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于局部病灶处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3、腹腔镜检查: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

如何预防女性卵巢癌

一:女性朋友要特别注意,绝经期这个阶段,是发病的高峰期。绝经后发现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或内膜腺癌,应注意卵巢有无肿物,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年龄在45岁以上时,因子宫疾病须作子宫切除者,建议同时切除双侧附件,盆腔炎性肿块,尤其怀疑盆腔结核或子宫内膜异位性肿瘤块经治疗无效,不能排除肿瘤时应手术探索。不滥用激素类药物及滋补品;少食高胆固醇饮食等。 二: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疾病。开展普查普治30岁以上妇女每年应行妇科检查,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以排除卵巢癌。若配合B型超声检查、CA125 、AFP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