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菜繁殖技术
石花菜繁殖技术
繁殖技术
石花菜生长在干潮线以下及水深10m左右的海底岩石上,喜生在水质清净、潮流畅通、盐度较高的海区。8~
10月份,水温25~27℃为繁殖期。生长在大干潮线附近至水深6~10 m间的海底岩石上,产区一般都是受淡水影响很小的外海区。生于水清流急处的藻体较大而干净,生于水浊流缓处的藻体较小,且常有许多附生的苔藓虫类。石花菜的幼体多见于9~12月间,四分孢子囊、精子囊和囊果7~10月间出现最多。
石花菜繁殖
石花菜的繁殖主要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形式,有性生殖是通过雌、雄配子体成熟后, 果胞受精形成果胞子体, 果胞子体成熟后产生果胞子而进行的;;无性繁殖则是通过四分孢子体产生四分孢子而进行的。这两种繁殖形式最终都是以孢子进行的,故称为孢子繁殖。此外,石花菜还具有特殊的营养繁殖能力,这主要可以分为匍匐枝繁殖、假根繁殖和藻体再生等三种形式。
石花菜
孢子繁殖
石花菜的生活史中,除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外,还有果孢子体世代。但果孢子体不能单独存在,仅能在雌孢子体上形成并生长、发育。在非繁殖季节,雌雄配子体的四分孢子体三者之间是不易区别的。我们通常见到的石花菜这三种藻体都有,只有到了繁殖季节。藻体上产生生殖器官后,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
1.雌雄配子体
(1)雄配子体:雄配子体成熟后,在扁平的精子囊小枝的顶端群生着椭圆形的精子囊,它是由藻体表面细胞转化为精子囊母细胞,精子囊母细胞经过分裂而形成的:每个精子囊母细胞产生两个精子囊。精子为无色圆形,无鞭毛,不能游动,依靠海水的流动被带到雌配子体果胞的受精丝上受精。[5]
(2)雌配子体:雌配子体接近或成熟时,要产生专门产生果孢子的果胞小枝,它是由主枝顶端的小枝产生的,少数在主枝的顶端直接形成。成熟时,由果胞小枝主轴细胞的两侧,各自分割出围轴细胞,由第三或第四行围轴细胞产生支持细胞与果胞母细胞,果胞母细胞(顶上的细胞)经变态而转化为果胞。果胞上具、有一条棒状的受精丝伸出于藻体的表面,向果胞的下面是一个支持细胞,因此,果胞枝由单个的细胞组成。在果胞枝的发育过程中,第二行围轴细胞的基部产生数行小细胞,而每个细胞内部含有丰富的原生质,这称为营养细胞或滋养细胞,其作用是为囊果的发育提供营养。
2.果孢子体:果胞形成之后,碰到精子,精子便粘附在受精丝上,其接触处融化,精核则沿着受精丝进入果胞基部,与卵核结合形成合子,合子不离开母体。受精后,果胞便与下面的支持细胞融合,形成大的融合胞。融合胞产生许多分枝的产孢丝,穿。入营养组织的细胞间吸收营养。成熟的产孢丝,末端的细胞伸长,而分裂成果孢子囊。在融合胞产生产孢丝的同时,产孢丝外部的皮层进一步发育隆起,在藻体上形成一个膨大部分,称为果孢子体或囊果。在横切面观察,膨大部分为两个不完全分离的小室,室顶各有一孔与外界相通,此孔称为囊果孔,成熟的果孢子即从囊果孔排出体外。果孢子排出后,便随水散布漂流,碰到合适的基质,就附着下来萌发成四分孢子体。
3.四分孢子体:四分孢子体成熟后,在其分枝的顶端形成膨大卵形的四分孢于囊枝,四分孢子囊由小分枝的表面细胞形成。成熟时,由于邻近的营养细胞向上生长,结果使四分孢子囊逐渐被埋于藻体细胞中。每个四分孢子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四分孢子,四分孢子在四分孢子囊中呈“十”字形排列。四分孢于囊成熟后,从藻体表面观察为紫红色的小斑点,稍微突起,并沿着小枝扁的一侧排列。四分孢子成熟后,孢子囊壁破裂,其中的孢子即放散在海水中,碰到合适的基质便附着下来,形成雌雄配于体。
4,孢子的放散与附着:成熟的四分孢子囊排放时,在孢子囊枝裂口处可以见到溢出的四分孢子囊,当外溢近一半时,其余部分即迅速滚滚而出。四分孢子囊排放的时间一般为半分钟到一分钟。四分孢子囊排放之后仍呈球形,它们在排放口处停留一会,便开始浮升,远离母体。由此可见,石花菜四分孢子的排放方式是首先排放四分孢子囊。经过一段时间后,四分孢子囊的裂痕处突然开裂,可能由于孢子囊壁的胶化作用,四分孢子被释放出来,向四方散开,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接着慢慢下沉。
凉拌石花菜怎么做好吃
凉拌石花菜做法一
主料:石花菜适量
辅料:芹菜少许
调料:食盐少许、醋1大勺、鸡精适量、姜适量、蒜适量、生抽1大勺、香油少许
步骤:
1.石花菜用40度左右的温水泡2个小时,洗净沥干放入一大碗中
2.芹菜焯水沥干水分,放入石花菜的碗中
3.蒜末,姜末,一大匙醋,一大匙生抽,盐,鸡精,香油兑成料汁
4.把料汁倒入石花菜和芹菜中,拌均匀即可
凉拌石花菜做法二
主料:石花菜20g、黑木耳10g、银耳10g
辅料:醋适量、盐适量、味极鲜适量、蒜适量、香菜适量、香油适量
步骤:
1.木耳银耳泡开。
2.石花菜泡洗干净。
3.高压锅加水约2.5L,醋少许煮20分钟。
4.黑白木耳撕小片。
5.煮好的石花菜从锅中捞出。
6.把黑白木耳加入石花菜水里继续煮5分钟。
7.装进保鲜盒里放凉。(放冰箱保鲜保存成型更好)。
8.用刀划开l凉粉的四周,将凉粉倒出。
9.切豆腐块状装盘,撒香菜末、蒜末。
10.淋上味极鲜、香油。
小贴士
石花菜不可久煮,否则会溶化
将石花菜加水熬煮成汤汁后过滤,放在冰箱中冷藏成冻,在切成块加冰水或糖即可。经常食用可以使肌肤的油脂分布趋于平和,不易长出小痘痘。
煮石花菜加少许醋,更容易成型。
因黑白木耳是大朵,切时不要太小,以免切碎。
凉拌石花菜的做法三
主料:石花菜250克、黄瓜100克。
调料:酱油10克、醋15克、花椒油2克、香油5克、盐3克、大蒜(白皮)5克、鸡精2克
步骤:
1.先用40~50℃的温热水浸泡2小时
2.然后用清水洗净,除去石花菜上的杂质
3.大蒜切成碎末
4.黄瓜切成细丝
5.将清洗干净的石花菜、黄瓜丝拌入蒜末、酱油、醋、盐、鸡精、花椒油、香油即可。
孕妇能吃石花菜吗
石花菜是一种口感比较爽脆的食物,一般用来做凉拌菜或者凉粉。石花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止作用。中医看来,石花菜是可以清肺化痰、清热燥湿,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的,还可以解暑。
但是孕妇却不是很适合吃石花菜了。因为石花菜毕竟比较凉,对孕妇不是很好,就算要吃也不能多吃。无论是孕妇还是产妇都是一样。婴幼儿更加不能吃石花菜,因为石花菜很寒凉,婴幼儿吃了话很容易造成腹泻症状。同样的道理,脾胃虚寒、肾阳虚者也要慎食石花菜。
如果要吃石花菜,要注意不要煮得太久,不然就会融化。经常吃石花菜的话,对女性还是比较好的,可以缓解生理不适、阴部细菌感染等,肠胃功能也有可能会变化,纹、黑斑也改善,增加体内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相对着活化了我们人体细胞。
石花菜怎么吃
一、黄瓜石花菜凉粉
材料:石花菜凉粉300g、黄瓜适量、香菜适量、生姜适量、蒜头适量。
做法:生姜1片、蒜头2瓣切末,加入所有调味料拌成酱汁备用。黄瓜切丝铺在盘底。石花菜凉粉切细条,铺在黄瓜丝上面。最后撒上香菜碎末,淋上酱汁拌匀即可。
注意:石花菜是较为寒凉的藻类食品,所以凉拌的时候添加一点姜末可以缓解寒性。
二、芹菜拌石花菜
用料:主料石花菜适量、辅料芹菜少许。
调料:食盐少许、醋1大勺、鸡精适量、姜适量、蒜适量、生抽1大勺、香油少许。
做法:首先将石花菜用40度左右的温水泡2个小时,洗净沥干放入一大碗中。煮好开水,将芹菜焯水沥干水分,放入石花菜的碗中。准备好蒜末,姜末,一大匙醋,一大匙生抽,盐,鸡精,香油兑成料汁。最后把料汁倒入石花菜和芹菜中,拌均匀就可以了。
凉拌石花菜
用料:主料石花菜适量、辅料芹菜少许。
调料:食盐少许、醋1大勺、鸡精适量、姜适量、蒜适量、生抽1大勺、香油少许。
做法:首先将石花菜用40度左右的温水泡2个小时,洗净沥干放入一大碗中。煮好开水,将芹菜焯水沥干水分,放入石花菜的碗中。准备好蒜末,姜末,一大匙醋,一大匙生抽,盐,鸡精,香油兑成料汁。最后把料汁倒入石花菜和芹菜中,拌均匀就可以了。
蜡梅的扦插繁殖技术
一、时间。整个冬季均可进行,以12月为好。
二、取枝。扒开蜡梅基部,将径粗1厘米以上一年生或二三年生枝条,自母树基部向外顺势撕裂劈下,枝条基部呈踵足状。当然,以斧劈法取下枝条也可以,但对树基损伤过大,不利母树次年发枝。
三、贮藏。将劈下的枝条剪留下端,约20厘米长,并以快刀对踵足起毛部分修理、削平。然后头尾一致整理成捆并喷水,在半湿状态下用双层塑料袋包裹严密,最后将其置于室温为12℃至16℃的暗处。
四、扦插。20天左右,当蜡梅踵足部分膨胀隆起白色组织,枝芽也萌出时,就可以进行扦插。数量少时可用深一些的瓦质花盆,多时用沙床,基质为纯净的粗沙。操作时先以小木棍在湿沙上打洞,再放入插穗并埋实,全部插完后浇一次透水。
五、养护。不论花盆还是沙床扦插,完成后都要支棚,罩塑料膜保护,并且要置于光照良好、温度不低于12℃的室内或暖房。家庭可放在靠暖气的朝阳窗台上。补充浇水不可过勤,宜于半干时进行。插穗发叶后要加强管理,确保新叶不落是成活的关键。每10天左右向叶片喷施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有利生根。春天到来后,盆插的可移至室外向阳处;阳光过强时要移至半阴处,并逐步撤走塑料罩膜。大约4个月后,插穗萌发第二茬叶片,说明已生根。此时可开始按一般花木正常管理,每10天施一次肥。夏天过后即可移栽。如果扦插的不是好品种,可将其做嫁接砧木使用。
金针菇菌种生产繁殖技术
1、金针菇菌种购置及生产用主要设施设备
1.1主要设施。接种室、培养室、操作室、贮藏室,其面积大小以生产规模而定。
1.2主要设备。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恒温箱、操作台、转椅、高压灭菌锅、常压灭菌锅、钢精锅、天平、台秤、量筒、玻璃瓶、试管等。
1.3菌种选购。选购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性状稳定、生长快、纯度高、无杂菌、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系。
2、各菌种培养基选择制作
2.1母种斜面培养基的制作:
配方①马铃薯200--250克,琼脂20克、白糖20克、水1000毫升、pH值调至6.5。②马铃薯200--250克、琼脂20克、葡萄糖20克、水1000毫升、pH值调至6.5。③马铃薯200--250克、硫酸镁5克、白糖20克、维生素B1(B2)100毫升、磷酸二氢钾2.5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调至6.5。
制作:把马铃薯切成片放钢精锅中煮沸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汁,加入琼脂及其他料,搅拌溶解后加入糖,再加水至1000毫升,移入培养试管,容量为管长1/5。
2.2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配方
①木屑培养基:阔叶树木屑73%,蔗糖1%、细米糠(或麦皮)2.50%、碳酸钙1%、水料比1:1.20--1.30。
②棉子壳培养基:棉子壳88%、蔗糖1%、细末糖(或麦皮)10%,碳酸钙10%、水料比同。
③麦粒培养基:麦粒(或玉米粒也可以)99%碳酸钙1%,水料比1:1.20。
制作:按上述比例要求称取各样配料后混合。糖和化学物品用水溶化后加入料中拌匀,并将溶化用水量记入水料比中。棉籽壳在混合前拌水预湿;麦粒混合前浸泡再入锅煮熟,以麦粒不破肚为宜,捞出晾干后于其他料混合。全部料混合配好后装瓶,装量为瓶容量的1/3。
3、液体菌种制作
配方①葡萄糖3%、玉米粉1%、豆饼粉2%、碳酸钙0.20%、磷酸二氢钾0.10%、酵母粉0.50%、硫酸镁0.05%,将各成分溶于水中混匀,配制成悬浮液,煮沸30分钟后取上清液定溶,装入盛有10粒小玻璃珠的500毫升三角瓶中。
配方②马铃薯20%、蛋白质0.20%、葡萄糖20%、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5%、氯化钾0.01%、马铃薯按常规方法提取滤液,添加其他成分后定溶装入瓶。
配方③玉米粉5%、酵母粉0.50%、蔗糖4%、碳酸钙0.20%、VB1毫克、制作方法与配方①相同。
3.1培养基灭菌与设施设备消毒
3.2母种斜面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高压灭菌用每千方厘米1.10千克,在121℃温度下灭菌30分钟,固体菌种培养基在灭菌后立即排放斜面,斜面长度占试管长度1/2为宜。
3.3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高压灭菌用
每千方厘米1.50千克压力,在121℃温度下灭菌1小时。麦粒为原料的培养基适当延长灭菌时间。也可用常压蒸汽灭菌,即在100℃温度下持续灭菌8小时。
3.4设施消毒。接种室、培养室、操作室用福尔马林加热熏蒸,也可用硫磺粉燃烧熏蒸,用量福尔马林每立方米空间10毫升,硫磺粉每立方米空间15克;用次氯酸钙(每千方米20--40克)水溶液,2%--3%来苏儿喷洒地面和墙壁。
3.5设备消毒。超净工作台及其各种工具用70%酒精或5%石碳酸0.25%新洁尔灭浸泡擦洗。接种前,打开紫外线灯灭菌15分钟。
4、菌种的接种与培养
4.1母种的接种与培养。接种时试管(瓶口)朝下并靠近酒精灯火焰处,用接种针把母种试管内的菌丝体连同原培养基切成0.50厘米x0.50厘米小块移入1支新试管培养基斜面上,塞紧棉花,放到23℃恒温箱或培养室中培养8--10天菌丝即长满斜面。
4.2原种、栽培种的接种与培养。用接种针把母种试管内的菌丝体挑取1平方厘米菌种块接入原种(或栽培种)瓶中的培养基上,同样瓶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处,速度要快。接好后塞上棉花,放到23℃培养室中培养。
4.3液体菌种的接种与培养在高压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内接入2平方厘米生长旺盛的斜面母种一块,使汽生菌丝的一面向上悬浮于液面,在23℃温度下静态培养2--3天,再置于复式摇瓶机(振荡频率80--100次/分钟)上振荡培养3--4天,当液体呈浅黄色、清澈透明、具有香味时,移入消毒后的接种室,在酒精灯火焰口处将液体倒入经消毒的栽培种培养基表面,量为每瓶10--15毫升,然后置于23℃气温的培养室中培养27天左右即可成为栽培种使用。液体菌种的特点是在原种量小的情况下作为原种使用,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仅需1周左右,比培养固体原种可缩短4倍的时间,而且菌龄一致,菌丝健状,生活力旺盛。
5、金针菇菌种的保藏
5.1低温保藏。把长满斜面的菌种放在4℃冰箱中,每隔5个月再移植1次。
5.2常温保存。用木屑配制的培养基菌丝长满后用石腊封闭棉塞,常温下保存。
5.3液氮保藏。菌种贮藏在-130---193℃的液氮罐内。
石花菜怎么吃
石花菜的吃法并不是很多,不是凉拌就是做成凉拌。下面教大家这两种吃法。
一、芹菜拌石花菜
用料:主料石花菜适量、辅料芹菜少许。
调料:食盐少许、醋1大勺、鸡精适量、姜适量、蒜适量、生抽1大勺、香油少许。
做法:首先将石花菜用40度左右的温水泡2个小时,洗净沥干放入一大碗中。煮好开水,将芹菜焯水沥干水分,放入石花菜的碗中。准备好蒜末,姜末,一大匙醋,一大匙生抽,盐,鸡精,香油兑成料汁。最后把料汁倒入石花菜和芹菜中,拌均匀就可以了。
二、石花菜凉粉
材料:石花菜凉粉500g、香油少许、盐3g、酱油5ml、蚝油少许、大蒜适量、醋3g、糖2g
做法:购买正宗的石花菜凉粉,不要买到其他凉粉了。将石花菜凉粉取出,放入大碗中。用刀直接在碗中将凉粉切碎。将适量的大蒜放入容器中捣碎。加入蚝油、醋和少许盐。加入生抽、香油,将调料汁拌匀。调料汁备好后倒入刚切好的凉粉上。搅拌均匀,即可用小勺食用。
海冻菜的地理分布
石花菜的分布很广, 属于世界性的红藻。它属于喜阴性植物, 生长在水深 10m 以内的海底岩石上。我国沿海石花菜资源很丰富, 北起辽东半岛南至台湾沿岸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及台湾省等地。我国产的石花菜有十几种。在不同的海域生长着不同的种类。常见的有以下 5种: 石花菜( Gelidium amansii Lamx. ) 多年生, 喜暖温, 黄渤海常见, 东海也有。小石花菜( G. divarica -tum Martens. )属于亚热带性海藻。在我国各海域都有分布。大石花菜( G. pacificum Okam. ) 属于亚热带性海藻, 主产于浙江、 福建沿海。中肋石花菜( G.jaonicum Okam. ) 属于亚热带性海藻, 主产于福建、台湾各海域。细毛石花菜( G. crinale Lamx. ) 属于亚热带性海藻, 主产于福建、 台湾等地。
藕尖繁殖新技术
藕尖繁殖新技术
1、选择藕种,切取藕尖。在3~4月份,春季气温回升至12℃时,将留种田藕种挖起,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且生长健壮、无病虫的种藕,用利刀将藕尖带1厘米基节切下,清洗后再挑选顶芽饱满、无损伤的藕尖作为繁殖材料,藕身做商品销售。一般每亩需藕尖500~550支。
2、双膜覆盖,保温育苗。选疏松、肥沃,避风向阳、保水性良好、排灌方便的水田作为育苗场所,冬前施足农家肥,深翻炕垡。春季将其灌水、翻耕耙平后,按照2米宽开沟起厢,厢面净宽1.5米,沟宽0.5米、深0.2米。将厢面用地膜覆盖,然后按行距10~15厘米、株距5~10厘米在膜面开口,将藕尖(提前用多菌灵消毒)基节插入松软的泥中,插时注意顶芽朝上,深度以节埋入泥中、顶芽微露出泥面为宜。插完后用竹弓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温。
用藕尖做种,由于种苗自身携带养分较少,苗前期生长较弱,因此插后要注意加强管理。其具体措施,一是加强保温,尽量使苗床温度保持在15℃以上,若遇特殊低温,可在拱膜上再加盖一层拱膜(或草帘),防止藕芽或莲苗受冻;二是注意保湿,发现苗床缺水及时添加,保持床面有浅层水;三是防止烧苗,特别是遇烈日高温天气,要及时揭开上层拱膜,通风降温。
3、覆膜移栽,合理密植。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藕尖的基节上已长出不定根,顶端长出2~3片小叶时,需及时将莲苗移栽到藕田。
移栽前先将藕田施肥、深翻、耙平,按2米宽起厢,厢面宽170厘米,沟宽30厘米、深20~25厘米,然后紧贴厢面覆盖地膜。栽苗时将地膜划一小口,把藕节与新发的莲鞭小心地埋入泥中,莲叶露出泥面,将厢面抹平,用泥将地膜破口处压好。每厢栽一排莲苗,穴距1.3米,每穴栽莲苗两株。
4、加强管理,促进生长。用藕尖繁殖,莲苗移栽初期生长较慢,需加强管理。其具体措施,一是抓好前期水分管理,保持沟中满水、膜面有“薄皮水”即可,其目的是发挥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提高泥温,促莲苗快速生长,扩大绿叶面积;二是及时追肥,特别是肥力较差、底肥不足的藕田,应在莲苗移栽后10~15天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促进莲苗生长;三是注意除草,将莲苗周围及厢沟内滋生的杂草拔除踩入泥中,防止影响莲苗生长。
用藕尖繁殖的莲藕,生长一个月即可赶上用整藕繁殖的藕田,此后管理与一般藕田相同。
藕的几种繁殖方式
——莲籽繁殖。由于莲籽外披一层坚硬的果壳,先要将果壳凹入的一端敲破,然后浸泡在26-30℃水中催芽。待芽长出,还要浸在水中以防脱水萎缩,长到4叶1鞭,便可定植大田。莲籽繁殖因初期生长缓慢,必须提前1个月在保护地育苗,才能在当年结成有商品价值的藕。
——整藕繁殖。将主藕连同子藕及孙藕的整支按照一定行株距栽下,栽种的办法,顶端插入泥中,尾梢露出泥面,斜向插下。
——子藕繁殖。子藕是指主端上分枝的侧枝。子藕有一节的、两节的,还有四节子藕;这与子藕在主藕上着生的部位有关,愈靠近藕头着生的子藕,节数愈少;愈靠近藕梢部位的子藕,节数愈多。不论是哪一节子藕,均可切下单独作藕种繁殖。
——藕头繁殖。即用主藕顶端一节切下来做种,也可切下子藕顶端一节藕头做种。
——藕节繁殖。即从节上切下5-6厘米一段作种,这是利用藕节上的腋芽来进行繁殖。
——顶芽繁殖。即用主藕或子藕顶端的芽连同基节切下,插在软泥土苗床中,扦插时,如气温尚低,需用塑料薄膜覆盖。待顶芽的基节上长出不定根,顶端长出2-3片小叶,外界气温又已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定植大田。定植方法:将不定根及莲鞭均埋入泥中,小叶露出水面,栽后要注意浅水灌溉,以提高泥温,促使早发。
——莲鞭扦插。待田间莲藕上的芽伸出莲鞭,长到分枝后,将带有顶芽的两节莲鞭(上面保持两片叶子),完整挖起移栽于大田中,栽时芽头及莲鞭均浅埋泥中,荷叶要伸出水面。
以上方法,均可繁殖出新藕。最节约用种的是顶芽繁殖,但要精心管理;莲籽繁殖也可节省藕种,但莲藕为异花授粉,后代常长出多种类型,商品价值较低,故除育种外,一般不大采用;整藕作种是一种传统方式,用种量太大;藕节是利用其腋芽,生长能力较弱,也不宜采用。以利用藕头或子藕繁殖为好,莲鞭扦插则可作为补苗或迟栽之用。
莲藕的选种留种技术方法
(一)选育种。
莲藕的选育种主要包括无性选种和有性杂交育种等方法。
1.无性选种。
我国莲藕的种质资源丰富,为无性选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近年来从无性系的优株中选育成的品种有科选1号、鄂莲1号、浙湖1号、武植2号、赣莲85-4、赣莲85-5等。无性选种的方法是广泛发动莲藕产区的群众,对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特早熟或特晚熟等单株,及时报送到有关的科研部门或农业主管部门,并进行无性繁殖和推广。
2.有性杂交。
有性杂交是培育莲藕新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在莲藕的育种上。有性杂交可以充分利用父母本的优良性状,有目的地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特早熟或特晚熟等新品种。近年来通过有性杂交培育的新品种有鄂莲3号、扬藕1号、鄂莲4号、湘白莲1号等。
(二)留种。
要获得高产、优质的莲藕或莲子,莲藕的留种很重要。藕留种时,种藕要在藕田中越冬。越冬期间,田里要保持一层浅水,不能干燥,冻裂。在不能经常保持浅水处,要用稻草覆盖防寒,第二年栽藕前挖出种藕,随挖,随栽。每亩留种田,可供5~6亩地用种。连作藕田留种时,在采藕时,用采八留二的方法留种,即每采2米宽留0.5米宽不采,作为下年种藕。以后各年,轮换采收和留种部位。
留种田的栽植与大田生产相似,唯栽植与收获较晚。大田采收后留种田仍应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尤其是水分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留种田冬季不能断水,应保持3~5厘米的浅水,防止土壤干燥,使种藕受冻。种藕采收一般要到大田栽植时随栽随挖,谨慎小心,保持藕身完整,不要损伤碰断芽头。
种藕收获后,到栽植时还应对种藕选择一次。根据品种特征,选藕身端正、肥大、完整,先端有子藕,无病虫害、无伤痕的作种。
此外,还应在生长期间在田间进行去杂去劣,及时扭折花梗,捏碎小花蕾,使养分集中结藕。
为了探索莲藕的良种繁育技术,武汉市蔬菜研究所曾对莲子繁殖、整藕繁殖、主藕繁殖、子藕繁殖、藕节繁殖和顶芽繁殖几种繁殖方法进行比较。从产量、质量、生长发育动态等各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认为应该推行子藕作种的繁殖技术,改进了传统主藕作种的方法,是简便易行的繁殖方法。顶芽作种是一个有前途的繁殖方法,但要与育苗技术相配套。种子繁殖不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而在育种上是一个必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