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诊断标准
流鼻血诊断标准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般多为单侧出血,但也可为两侧性,可反复间歇或持续出血,血液可从前鼻孔流出,亦可自后鼻孔流入咽部。
(二)辅助检查
对于出血严重而来诊紧急的鼻出血患者,常不允许在止血前做详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而需采取以下诊断步骤。
1.询间简要病史
出血严重者就诊时往往两侧鼻孔皆有血液流出,需通过询问病史了解首先出血的一侧,多数即为出血侧鼻腔,以便立即着手止血。同时,对既往主要的相关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肿瘤等,以及此次发病的可能原因如外伤等病史进行简要询问,以便在止血时做到心中有数。
2.迅速找出血位置
行鼻腔检查前应清除鼻内的凝血块,并用浸有l‰的肾上腺素棉片置于患侧,数分钟后取出,可使出血减少,以便观察鼻内情况。
(1)鼻中隔前下方:为青少年最易出血的部位。该处鼻黏膜内有来自筛前动脉、鼻腭动脉、上唇动脉的分支,在黏膜浅层互相吻合成网状。该处称为Kjesselbach区或Little区,是常见的出血部位。
(2)鼻中隔前端底部:若该处有搏动性出血,可用手指压迫该侧上唇。如果出血减少或停止,表示上唇动脉鼻中隔支破裂,治疗时须考虑上唇动脉结扎术。
(3)鼻腔顶部:头面部创伤时应注意鼻腔顶部检查,血液自鼻腔顶部下流,提示筛前动脉破裂。筛前动脉在筛窦气房中走行,筛窦骨折时可发生严重出血。
(4)鼻腔后部:多见于老年人。出血源于鼻腔后部、下鼻道后部近下鼻甲后端的鼻-鼻咽静脉丛。
(5)创伤:如于头部外伤后数日或数月,突然发生严重鼻出血,要警惕颅中窝骨折致颈内动脉破裂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可能性。此时需注意有无以下诊断依据:①视力减退或失明;②动眼神经麻痹表现;③颅内血管杂音;④必要时行颅内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影。
(6)鼻内窦镜检查:如出血发生在鼻中隔偏曲后方、鼻中隔后缘、中鼻甲后方、下鼻甲前后端及鼻底、鼻壁,可借助鼻内窥镜发现确切的出血部位。
3.实验室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4.如时间允许,应行鼻窦X线照片。
5.严重鼻出血者,应迅速了解其全身状况。
(1)体温、脉搏、心脏、血压和血常规化验。
(2)观察周身皮肤、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处有无出血或淤斑,明确有无血液疾病。
(3)对意识不清醒的鼻出血患者,需观察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必须行口咽部检查,以判断鼻出血是否继续进行而经咽部流入胃部。
6.若出血较剧,不允许从容地进行检查,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迅速判断是否有出血性休克,同时要注意:
(1)休克时,鼻出血可因血压下降而自行停止,不可误认为已经止血。
(2)高血压鼻出血病人,可能因出血过多,血压下降,不可误认为血压正常。应注意病人有无休克前期症状如脉搏快而细弱、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及胸闷等。
(3)要重视病人所诉出血量,不能片面依赖实验室检查。因在急性大出血后,其血红蛋白测定在短时间内仍可保持正常。
鉴别诊断:
1.呼吸道痰中带血
分泌物因咳嗽而出,而不是因吸鼻后吐痰而出。
2.消化道出血(呕血)
多有胃溃疡病史或引起食管静脉曲线的原发病症,呕血量多,呕出物中多有鲜血;因鼻腔大出血吞入胃部后,因刺激所致,常可由胃部反出,多在鼻腔大出血之后间隔一定时间,血色暗滞不鲜。
流鼻血诊断详述
一、分类:
为鼻出血,量可多可少。可由天气干燥,或是外伤所致,也可见于鼻病、高烧病证、血液病、风湿、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肿瘤、多种传染病。
局部原因
1.特发性
最常见的是在鼻中隔前下方的立特区有报告该区的鼻出血约占全部鼻出血的90%左右,少数发生在鼻腔后部的鼻腭静脉丛(Woo一druff丛)区,也有来自后鼻出血区的颈外动脉的蝶腭动脉及腭大动脉分支
2.外伤性
1)鼻骨及颌面骨复合骨折鼻出血常较严重,若伴有颅底骨折则出现脑脊液鼻漏
2)上颌窦后外壁骨折 上颌窦后外壁骨折如损伤上颌动脉,可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经上颌窦流人鼻腔,CT上颌窦扫描有助诊断
3.炎症性
出血性坏死性鼻息肉,血管瘤型息肉,假性血管瘤,可原发在鼻腔也可原发在上颌窦内,原发在上颌窦内时则称为出血性坏死性上颌窦炎:鼻塞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进行性加重
有感染坏死时分泌物有臭味,鼻腔检查中道内有红色或褐色伴有坏死组织的新生物,手术探查可确诊
4.肿瘤性
1)血管瘤 常发生在鼻腔或上颌窦毛细血管瘤好发于鼻中隔前下方瘤体的血管极为丰富,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鼻腔侧壁,并在黏膜下浸润性生长故可破坏邻近组织造成严重的鼻出血
2)鼻咽纤维血管瘤 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年
二、预防:
首先应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暴怒。春季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与燥热之品,不喝烈性白酒,以免助热生火。此外应重视预防感冒,以免因咳嗽、喷嚏,引发与加重出血。
贫血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所谓贫血,是指末梢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较正常减少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贫血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30克/升,儿童和成年女性低于120克/升;红细胞压积男性低于39%,女性和儿童低于36%。
当然,十分明显的贫血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外观上,贫血病人看起来颜面灰暗,精神萎顿,眼睑结膜苍白,面色无华。还会经常出现头昏、眩晕、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症状。所以,急性发病的贫血和中度以上的贫血是很容易引人注意的,也便于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胎停育一般发生在几周 怎么知道是否胎停育
出现胎停育后,孕妇如果以前有早孕反应的话,反应会逐渐变弱。另外会有先兆流产的症状,一般是先有腹痛,然后阴道出血,诊断胎停育应到医院做B超:
对于胎停育的B超诊断标准是,胚胎发育≥6周无妊娠囊,或虽有妊娠囊但变形皱缩;当妊娠囊≥4cm却看不到胎芽,胎芽的头臂长度≥1.5cm却无胎心搏动,即可判定胚胎发育异常。
女性痔疮便血诊断标准
1、必须问年龄与性别。成年人便血多是内痔、肛裂、炎性肠病等,内痔出血男性多见,肛裂出血则多见于年轻妇女和便秘患者,也有不少的女性痔疮患者。儿童便血多直肠息肉、肠套叠。家族性息肉病多于青春期发病,多为粘液血便。中老年便血则要排除结直肠癌及结肠憩室的可能。痔疮也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2、必须考虑伴发症状。便血的伴发症状对其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痢疾、直肠炎症、直肠癌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便血则无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肛门直肠损伤造成的便血在近期有注射或手术病史;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细菌性痢疾、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肠病多起病急,伴有发热、腹痛。
3、必须辨证候。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离不开辨证,而便血的性状、颜色和量是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如《证治汇补》曰:“纯下清血者,风也;色如烟尘者,湿也;色暗者,寒也;鲜红者,热也。”故便血色鲜红,为肠风下血;便血晦暗不鲜,为脏毒;大便下血量多色淡,多为气虚失摄;下血量少、血色深红、便难、腰酸者,属肝肾阴虚。
红鼻子诊断标准
常见证候
肺胃热盛红鼻:鼻端潮红充血,用手指压迫红色迅速退去,手指抬起,旋又复见,并有口鼻发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毒热蕴结红鼻:除鼻端潮红外,局部常有肿胀,顶端有脓疱,疼痛,有时引起鼻周围红肿疼痛,并多有鼻热口渴,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滑或滑数。
血热红鼻;鼻端潮红,口鼻周围有散发红色丘疹,面颊部有毛细血管扩张,大便秘结,妇女可有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脉弦滑。
气滞血瘀红鼻:鼻端暗红,肥大浸润,可有毛细血管扩张,表面皮肤增厚,毛孔扩大,甚者表面可呈结节状增殖,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缓。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在很多人群中都会发生,它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使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敏感、最早期的可靠指标。很多人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管是老人还是女性或者是小孩子都有可能出现的,那么判断自己是否出现缺铁性贫血要怎么做呢,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谈谈这个话题。
1刚开始的时候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能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人都会忽视,直到中期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头晕、乏力或者记忆力不集中的情况,脸色也会变得比以前差很多,这些都是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之一。
2当患者出现中度的缺铁性贫血那么就就会有肝、脾及淋巴结轻度肿大的情况,医生在做检查的时候也会提醒大家,其实这种情况也是会引起其他脏器功能的运作,所以预防这种病症是及其重要的。
3严重的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的情况,有些患者的病情很严重都有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检查这种病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血红蛋白标准值,这也是另外一个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内容。
注意事项:轻度贫血无明显症状。中度贫血可有乏力、头晕眼花、耳鸣、食欲不振、异食癖、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如果不采取改善的措施那就会影响其他脏器的正常运作。
贫血诊断标准都有哪些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1)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减低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孕妇贫血应该做什么检查
血常规检查
如果孕妇只想知道自己是否贫血的话,一般只要做血常规检查就可以。这主要是看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低于12微克/升或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就可以诊断为孕妇贫血。 提醒:未怀孕的女性和怀孕的女性关于贫血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可知,孕妇血红蛋白<11克/分升为贫血,未孕女性血红蛋白<12克/分升为贫血。(1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1分升=100毫升)
微量元素检查
如果准妈妈想准确的知道自己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就要做微量元素检查,这个检查可以确认体内微元素的含量。微量元素检查的方法:头发或者血液。因为头发与微量元素有特俗的亲和力,头发可以反映人体一段时间或一两个月内微量元素的水平,而血液仅能反映人体瞬间或1两天的微量元素水平,所以发检比血液检更准确。
外周血象和骨髓象分析
如果孕妇想确认是否为地中海贫血,还可以做一下外周血象和骨髓象分析。 如果外周血象结果显示,细胞平均体积>94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32pg,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网织红细胞正常。再结合骨髓象分析的结果,红细胞体积相对比较大、核染色质疏松以及骨髓血片呈巨幼红细胞增多,基本就可以确诊了。
贫血三项检查
如果孕妇想确定自己贫血的类型,那么就要做血球计数、网状红血球计数、以及便潜血检查这三项检查。 这三项检查是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血清铁蛋白浓度、叶酸、维生素B12含量,来确定属于何种类型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30g/L、血清铁蛋白<6.5µ;mol/L 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血清叶酸<6.8nmol/L、红细胞叶酸<227nmol/L;或者血清维生素B12<90pg。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经骨髓穿刺行骨髓象检查可诊断。
鼻衄诊断标准
(1)外伤性颅底骨折
临床表现:多见于前颅底骨折,可见眼睑和结膜下淤血,一侧或两侧“熊猫眼”;常伴有脑脊液鼻漏和颅内积气。辅助检查:颅骨x线平片检查、头CT及MRI,必要时脑血管DSA。后者不仅可以清楚的判断出血部位和血管,还可以针对严重鼻衄的出血进行治疗。
(2)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
多发生在较严重的颅底骨折,TCCF发生后,在动脉血流压力的作用下海绵窦向蝶窭疝出,造成严重的鼻衄,鼻衄有时先于CCF其他临床症状发生之前出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大多数病人因鼻衄就诊,脑血管DSA发现TCCF。
(3)鼻咽部肿瘤
临床表现:早期常反复少量出血,鼻塞也是较早期的症状之一;晚期肿瘤可破坏大血管导致大出血。辅助检查:CT、MRI常可以明确肿瘤的部垃、累及的范围、骨质的破坏情况。
(4)血液系统疾病
常见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严重感染、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维生素c或维生素PP缺乏、尿毒症、动脉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感染、创伤、血友病、低纤维蛋白血症、凝血酶原缺乏症、凝血因子缺乏症、抗凝药物治疗过量等。
临床表现:除鼻衄外,常伴有皮肤黏膜下出血、紫癜、瘀斑、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血尿、黑便等,严重者可导致脑山血或内脏出血。
辅助检查:血液系统检查和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确诊。
鼻咽癌的诊断标准
鼻咽癌的诊断标准。鼻咽癌原发于鼻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鼻咽癌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了解鼻咽癌的诊断依据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那么,鼻咽癌的诊断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对鼻咽癌的诊断。
一病史及临床表现:
临床遇30~50岁有血涕、鼻塞、头痛、耳鸣、耳聋、颈部肿块等症状的患者,就首先考虑鼻咽癌的可能性,积极进行全面检查。
二鼻咽镜检查:
是诊断鼻咽癌极为重要的常用方法,凡疑为鼻咽癌患者都必须用鼻咽镜反复仔细检查,可发现鼻咽侧壁或鼻后孔或鼻咽顶等处粘膜表面呈灰白色,粗糙、糜烂、溃疡,或见结节样肿块、斑块状隆起等可取活检以确定诊断。
三脱落细胞学检查:
直接涂片,用棉杆擦拭阳性率88%,特制鼻咽刮匙刮出物涂片,尼龙刷采集细胞阳性率92.4%,负压吸引法阳性率91%等,简便易行,可补充活检的不足。
四鼻咽活检:
经鼻腔或口腔钳取病变部位活组织作病理检查。
五x线检查:
1.x线平片:包括鼻咽侧位和颅底片.观察鼻咽后顶壁的软组织阴影,粘膜下浸润扩张和颅底骨质的破坏情况。
2.x钱钡胶浆造影:用钡胶浆滴入鼻腔内.对粘膜下病变造影比鼻镜更清楚,可发现鼻咽镜下不能发现的较小原发癌和粘膜下浸润。
六ct检查:
ct可显示鼻咽部小的软组织隆起,帮助确定活检方向和部位,有利于早期诊断,可发现由鼻咽癌引起的早期占位征象,如肌肉增厚,咽隐窝闭塞或消失,咽鼓管咽口后唇隆起、变厚、堵塞.也可观察癌肿侵犯咽旁间隙所造成的软组织块影,咽旁各组肌肉间脂肪层及脂肪间隙消失的征象。
七荧光素检查法:
鼻咽癌吸收荧光素比正常组织为多.口服或静脉注射后,在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下,能显示出不同的荧光反应,正常粘膜呈紫兰色,癌肿呈深黄色或淡黄色。
八免疫学检查:
在鼻咽癌病人血清中有抗eb病毒决定性抗原vca、ea、ma、cf/s和 ebna的高滴度抗体,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ebv-vca-iga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淋巴上皮型、鳞状细胞癌阳性率可达81.5%~97.3x。另外它也可用于临床病情的监测。
诊断标准:
一腺样体增殖:常见于幼儿、青少年腺样体质者。鼻咽顶部。咽扁桃体肿大,粘膜正常.当高度增殖或表面溃烂或有肉芽肿样形成,注意癌变.应予活检。
二鼻咽部炎症:常见粘膜粗糙,分泌物多,可见表面高低不平,多数滤泡增殖为0.2~0.3厘米大小的结节.呈紫红色·有时橙黄色,常伴鼻腔粘膜炎、喉炎、副鼻窦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增殖呈小结节状。可用清热、利咽、活血化瘀法治疗。
三鼻咽良性肿瘤:少见.病程较长.好发于项前部·呈圆形隆起或分叶状,表面光滑。如纤维瘤、纤维血管瘤、混合瘤、脊索瘤等。
四颈部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若为一般致病菌引起‘多有红、肿、热、痛·局部温度增高,常伴有口腔、咽腔感染病变.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偏高,淋巴结轻度或中度肿大,光滑,质软活动,触痛明显,边界清楚,抗炎治疗有效。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无论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局部皮肤色泽正常,体温不高。触痛不明显。常呈黄豆或蚕豆大小。光滑,质韧,活动.边清.常随咽腔、口腔、耳部炎症轻重而变化.抗炎治疗多不理想
五鼻咽结核;少见,多有鼻咽部不适,异物感。分泌物增多,常伴发其它器官结核,如肺结核等。
六恶性淋巴瘤: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多发于青少年,病变可累及整个鼻咽腔,常见双侧或他处淋巴结普遍肿大,质地较转移性淋巴结软,有弹性感,临床上常需作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七鼻咽坏死性肉芽肿:其特征为鼻咽顶部中央有肉芽状坏死边界清,具有特别臭味临床过程与鼻咽未分化癌相似。
鼻咽癌的诊断标准。普通人缺硒,身体患肿瘤的机率大大增加体内缺硒的肿瘤患者多有远处转移、多发性肿瘤、肿瘤分化不良、恶性程度高及生存期短的可能;在与肿瘤的对抗中,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十年,经科学家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发,人们已经能够应用硒来防癌、抗癌以及解除癌症病人的痛苦、延长癌症病人的生命,由于硒在防治肿瘤方面所显示出的强大作用,所以硒维康口嚼片成为临床预防鼻咽癌和初期治疗的主要用药,应该注意及时服用。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U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小于27皮克(pg)。
2、血清(浆)铁小于10.7微摩尔/升(Umol/L)。
3、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
5、总铁结合力大于62.7微摩尔/升(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
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老年人贫血的诊断
1.老年人贫血的病史询问
贫血时间及过程;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习惯;有无出血倾向、黑粪及酱油色尿病史;有无腹泻或胃肠道症状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有无皮肤及巩膜黄染、胆结石;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或特殊药物接触史以及家属中有无类似贫血史等。
2.老年人贫血的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皮肤(出血点及黄染)、巩膜(黄染见于肝病及溶血性贫血)、舌(乳突萎缩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口角干裂(见于营养不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淋巴结是否肿大(见于结核或恶性淋巴瘤)、心脏杂音(器质性杂音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脏及脾脏是否肿大(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指甲(如反甲见于缺铁性贫血)、下肢溃疡常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震动觉及位置觉障碍提示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3.老年人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检查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
(2)周围血涂片检查: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还能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异常改变。
(3)网织红细胞计数:帮助了解骨髓内红细胞系统的增生程度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
(4)骨髓检查:注意骨髓增生情况、各系细胞间的比例、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及是否出现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
(5)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尿常规、肝肾功能、粪便潜血、胃肠道X线检查、胃镜及有关的生化、免疫、组织病理及核素检查等。
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1.老年人贫血的病史询问
贫血时间及过程;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习惯;有无出血倾向、黑粪及酱油色尿病史;有无腹泻或胃肠道症状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有无皮肤及巩膜黄染、胆结石;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或特殊药物接触史以及家属中有无类似贫血史等。
2.老年人贫血的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皮肤(出血点及黄染)、巩膜(黄染见于肝病及溶血性贫血)、舌(乳突萎缩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口角干裂(见于营养不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淋巴结是否肿大(见于结核或恶性淋巴瘤)、心脏杂音(器质性杂音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脏及脾脏是否肿大(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指甲(如反甲见于缺铁性贫血)、下肢溃疡常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震动觉及位置觉障碍提示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3.老年人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检查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
(2)周围血涂片检查: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还能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异常改变。
(3)网织红细胞计数:帮助了解骨髓内红细胞系统的增生程度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
(4)骨髓检查:注意骨髓增生情况、各系细胞间的比例、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及是否出现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
(5)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尿常规、肝肾功能、粪便潜血、胃肠道X线检查、胃镜及有关的生化、免疫、组织病理及核素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