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怎么做好吃
乌鳢怎么做好吃
材料:
乌鳢500克,豆腐200克,精盐、白酷各10克,植物油75克,葱段、姜片、蒜片各15克,花椒0.3克,味精0.5克,酱油30克。
做法:
1、乌鳢洗净,切块,豆腐洗净,切小块,香菜洗净,切成末。
2、锅中油烧至五成热,放葱段、姜片爆香,再放入乌鳢块翻炒至变色。
3、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再下豆腐块煮沸,改小火炖煮。
4、下蒜片、花椒,加入酱油、白醋、精盐,炖煮15分钟后加味精起锅即可。
材料:黑鱼600克,酸菜250克,干辣椒10克, 泡椒10只。葱1根,姜1块,蛋清1个盐。
做法:
1、将黑鱼洗净,去除头部、鱼骨,切成鱼片备用;
2、碗中放入蛋清,少许淀粉,盐,黄酒,生抽,倒在鱼身上,腌制5分钟;
3、锅中倒入少许油,放入花椒、葱段和姜片、干辣椒煸香后,倒入酸菜翻炒,炒熟后,加入少许盐调味;
4、加入适量的水焖煮约20分钟,煮出酸辣味。
5、打开锅盖,放入黑鱼片,轻轻涮一下即可。
材料:黑鱼,茭白一根,青椒二只,红萝卜半根,葱断适量。
做法:
1、将茭白、青椒、红萝卜全部洗净,切片焯水备用。
2、起锅热油,开大火,油热加入的姜片、辣椒、蒜头片煸炒香。
3、倒入鱼片快速翻炒,等鱼片炒到八分熟加入适量盐,加入焯水过的茭白、青椒、红萝卜、葱断、胡椒粉及味精即可。
黑鱼和鲶鱼的区别
黑鱼和鲶鱼的别称不同
黑鱼: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中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朝鲜半岛和日本亦有分布。
鲶鱼:鲶鱼的别称有塘虱、胡子鲢、黏鱼、塘鲺鱼、生仔鱼、活的子等, 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黑鱼和鲶鱼的科属不同
黑鱼:黑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鳢亚目、鳢科、鳢属鱼类。
鲶鱼:鲶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鱼类。
乌鳢的形态特征
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头大,口裂大。吻部圆形。口内齿牙丛生。偶鳍皆小,背鳍和臀鳍特长,尾鳍圆形。头部与躯干部皆被有大小相似的鳞片。侧线完整,在胸鳍的后方有个弯曲。 头顶部有许多感觉小孔,大鱼其数目较多。体色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体侧有作八字形排列的显明黑色条纹。头部有三对向后伸出的条纹。[1]
乌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
乌鳢 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乌鳢 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乌鳢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乌鳢的营养价值
吃乌鳢的好处乌鳢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较高,达19.5克,脂肪含量较少,含钙量高于其他鱼的含量,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乌鳢还含有瓜氨酸、丝氨酸、蛋氨酸等10多种游离氨基酸。乌鳢肉蛋白质组织结构松软,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儿童、老年体弱者适宜的食品。乌鳢肉中含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乌鳢的营养价值很高,对急性肾炎、肺炎、咽喉炎等10多种疾病均有疗效,是食疗和滋补佳品,且乌鳢肉质细嫩,骨刺很少。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乌鳢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乌鳢畅销国内外,售价昂贵,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种紧俏价高食品。吃乌鳢的好处乌鳢有补脾胃,利水气的功效。比较适用于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等,还比较适用于久病气血亏虚者。乌鳢具有健脾消毒的作用。乌鳢味甘,性寒,具有补脾利水、调补阴阳等功能,能活血通络,有助于治疗水肿、疮疖、顽癣、痔疮、筋骨不舒等病症。乌鳢含有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能养血补虚,健脾利水。脾虚水湿时,表现为面色萎黄、肢体困重、脘腹痞满、口淡不渴、呕恶不适、大便溏薄者,可食用乌鳢。民间常用乌鳢治疗肝硬化腹水等病,癌肿兼见腹水者,亦多配合食用,有助于利水排毒。乌鳢的蛋白质包含人体所需的各类氨基酸,并且含少许脂肪与人体不可少的磷、钙、铁、硒与多类维他命,并且胆固醇含量低,因此,乌鳢是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食物。加上其肉质嫩、易消化、骨刺少,所以很适合于老人、儿童和体质虚弱的人食用。吃乌鳢的最佳时间一年四季均可。乌鳢的选购方法新鲜的优质黑鱼眼睛凸起,澄清并富有光泽,鳃盖紧闭,腮片呈鲜红色,没有粘液。不新鲜的黑鱼摸起来黏黏的、眼球凹陷、浑浊不清。乌鳢的副作用暂不明确。
乌鳢的形态
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头大,口裂大。吻部圆形。口内齿牙丛生。偶鳍皆小,背鳍和臀鳍特长,尾鳍圆形。头部与躯干部皆被有大小相似的鳞片。侧线完整,在胸鳍的后方有个弯曲。 头顶部有许多感觉小孔,大鱼其数目较多。体色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体侧有作八字形排列的显明黑色条纹。头部有三对向后伸出的条纹。[1]
乌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乌鳢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乌鳢的功效与作用 乌鳢的家常做法
材料:乌鳢600克,酸菜250克,干辣椒10克,泡椒10只,葱、姜、蛋清、盐各适量。
做法:
1、将鱼清理干净,切去头部,去除鱼骨,片成鱼片备用。
2、鱼片中放入蛋清,少许淀粉,盐,黄酒,生抽腌制5分钟。
3、锅中倒入少许油,放入花椒、葱段和姜片、干辣椒煸香后,倒入酸菜翻炒,炒熟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加入适量的水焖煮约20分钟,煮出酸辣味。
4、打开锅盖,放入黑鱼片,轻轻涮一下即可.
材料:乌鳢片,胡萝卜半根,青椒半个,冬笋1个,姜片、葱段少许,盐、鸡粉、胡椒粉、料酒、生粉各适量。
做法:
1、买回来的乌鳢片清洗干净后,调入适量盐、少许鸡粉、白胡椒粉、料酒及生粉抓匀,入冰箱冷藏腌制10分钟以上。
2、胡萝卜切片,青椒及冬笋也切成片,姜切片,葱切段。
3、锅中放油烧热后,放入鱼片滑炒一下,至颜色变白,关火捞出备用。
4、利用锅中的余油烧热后,放入姜片、葱段煸炒,然后依次放入胡萝卜及冬笋片翻炒(可以适当洒少许水进去以增加食材的湿润度),炒至胡萝卜略变软。
5、加入青椒翻炒1分钟,调入少许盐,最后出锅前倒入乌鳢片,倒少许稀的生粉水勾芡翻匀即可。
材料
乌鳢1条,豆腐1块,葱姜少许,油、盐、胡椒粉、料酒、鸡精适量。
做法:
1、黑鱼去鳞、内脏洗净,剔去头、骨切鱼片,用胡椒粉、盐、淀粉抓匀腌制20分钟,这样鱼肉嫩滑不老。
2、起锅热油放葱姜、鱼骨和鱼头煸数分钟,放料酒。
3、放4-5碗开水和豆腐块焖煮10分钟。
4、放盐和鸡精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黑鱼和乌鱼是同一种鱼吗 黑鱼和乌鱼是一种吗
是同一种鱼。
黑鱼,学名为:乌鳢,是鳢科、鳢属的经济鱼类,除了黑鱼外,乌鳢在民间又称: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等,乌鳢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经济鱼类,我国食用乌鳢历史悠久,其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虫鱼上品。
黑鱼和鲶鱼的区别
3.1、黑鱼和鲶鱼的别称不同
黑鱼: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中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朝鲜半岛和日本亦有分布。
鲶鱼:鲶鱼的别称有塘虱、胡子鲢、黏鱼、塘鲺鱼、生仔鱼、活的子等, 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3.2、黑鱼和鲶鱼的科属不同
黑鱼:黑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鳢亚目、鳢科、鳢属鱼类。
鲶鱼:鲶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鱼类。
乌鳢怎么做好吃 增强免疫力
乌鳢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食用之后能在人体中分解成氨基酸,为人体合成抗体提供足够的原料。同时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都可以增强各种粘膜抵御病毒的的抵抗力,因此吃乌鳢可以帮助补充人营养,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乌鳢的形态
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头大,口裂大。吻部圆形。口内齿牙丛生。偶鳍皆小,背鳍和臀鳍特长,尾鳍圆形。头部与躯干部皆被有大小相似的鳞片。侧线完整,在胸鳍的后方有个弯曲。 头顶部有许多感觉小孔,大鱼其数目较多。体色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体侧有作八字形排列的显明黑色条纹。头部有三对向后伸出的条纹。[1]
乌鱼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长,前部略平扁,后部稍 隆起。吻短圆钝,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伸向眼后下缘,下颌稍突出。牙细小,带状排列于上下颌,下颌两侧齿坚利。眼小,上侧位,居于头的前半部,距吻端颇近。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呈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上方,为一小圆孔。鳃裂大,左右鳃膜愈合,不与颊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
乌鳢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各有2 行黑色斑纹。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
乌鳢鱼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圆鳞,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侧线平直,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鳞片,行于体侧中部,后延至尾基。
乌鳢 乌鳢鳔单室,细长,前端圆形,末端较尖,延至臀鳍基底上方。胃呈囊状,幽门垂2个,粗长,约为肠1/3。肠短双曲,长于体长二分之一。
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乌鳢与斑鳢的主要差别是: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手术后黑鱼汤的做法 黑鱼是什么鱼
黑鱼,学名乌鳢,是鳢科、鳢属鱼类,又有: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等别称,乌鱼性情凶猛,是肉食性鱼类,黑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经济鱼类,我国食用乌鳢历史悠久,其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虫鱼上品。
乌鳢的简介
乌鳢,亦称黑鱼,体呈乌黑色,由背至腹颜色逐渐变浅,圆鳞。冬眠时钻到稀泥里。温暖的季节,乌鳢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将头部露出水面,借以辅助呼吸。
乌鳢肉质细嫩,口味鲜美,且营养价值颇高,因而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是人们喜爱的上乘菜肴。
乌鳢对外界环境要求不严格,生活适应能力较强,即使在溶氧不足的水域中仍能生存。同时在养殖上要求不高,生长迅速,运输方便,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乌鳢渐成为特种养殖品种一族,乌鱼的养殖技术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茄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墨鱼:茄子与墨鱼是不能一起食用的,很容易引起霍乱,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2、螃蟹:茄子与螃蟹也是不能吃,会伤及到肠胃。
3、河蟹:茄子若是与河蟹一起食用就会导致中毒,那么这个时候就食用藕节治疗。
4、乌鳢:茄子与乌鳢是不能一起吃的,会损伤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