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舌苔的十种形态

舌苔的十种形态

舌苔发白,是阳气不足、脾胃虚寒的表现。多伴有畏寒、体冷、手脚冰凉的症状。

此类人群会较常出现胃部疼痛怕凉的症状,不思饮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泻。

这样的人,在冬天要格外注意保暖。有胃疼症状的人,可用干姜、荜茇煎水喝,具有温胃散寒作用。

舌苔黄腻,是湿热的表现,主症在肝和脾。

若还伴随了容易口渴的症状,则说明肝火过旺,进而影响了脾胃的调和与胆汁的排泄,从而引发口臭、口苦。

另外,肝开窍于目。肝火过旺,通常会引起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建议可以吃点滋阴、健脾、养肝的食物,如猕猴桃、绿豆、葡萄、木耳等。

舌苔发红,多伴随着便秘、舌苔厚、舌边尖红、小便赤黄的症状,是胃火过盛的缘故。胃中火热内盛,浊气上逆、熏蒸口舌,故出现口臭、舌苔发黄、肠道失润、大便干结。

此时可以服用大黄、黄连、黄芩、山栀之类中药清热泻火,在饮食上需忌酒、忌辛辣热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中医认为,舌苔发黑是热极化火所致。有些肠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湿,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是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

如果平时有较严重的胃病,观察到黑苔就要警惕,如果舌边尖呈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经常熬夜,抽烟过多,也会容易引发黑苔的出现。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现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则只是暂时的现象,不必担心。

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不规则的一块块“地图式样”的形态,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样的形态叫做“地图舌”。

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需及时就医。

若并不伴随其他症状,多属暂时的现象,不需治疗。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需及时就医。

身躯肥大,舌体也胖大,舌边就会有齿印。

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痰湿”。

体型较胖的人,脾胃运化功能相对不足,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出现障碍。这类人要少吃荤,多吃素,加大运动量。

如果舌边有齿印的同时,还伴随舌苔白厚肥腻、不欲饮食、腹内胀满、大便溏薄的症状,则属痰湿过盛,在补充清淡易消化食物的同时,还应配合药物治疗。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

镜面舌症状较轻者,多半是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症状较重者,则表明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

如果镜面舌呈现绛色,则要特别注意,有败血症发生的可能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就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烟酸缺乏症患者。

长期缺乏烟酸可导致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富含烟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脏与肾脏、瘦肉、全麦制品、啤酒、酵母、麦芽、鱼、家禽肉、无花果及花生等干果。

点刺舌,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就像草莓果实一般。

点刺若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间,多是因为热毒加重。

除此之外,失眠、便秘或夜间工作的人,也会较容易出现此种舌苔状态。

裂纹舌,即舌面上出现许多“裂纹”的情况。多数无舌苔,裂纹有深裂、浅裂或是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

舌面上的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黏膜萎缩,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

若没有伴随其他症状,则也属于暂时性的症状,不需治疗。但若在重病后出现裂纹舌,舌红无苔,且有不适感,则属于阴虚的症状,需配合药物治疗。

从舌苔就能看出脾胃状况

颜色黄白黑都是病态舌

为什么中医问诊喜欢看舌头,因为它的变化非常大,所以能够及时反映此刻人体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舌头表皮细胞每几天就会自动更新,因“时效性”强而受到中医专家的青睐。千万不能小看三寸舌头,细分开来,无论颜色、形状,还是质地、舌苔稍有异常都能说明不少问题。

健康的舌头

健康的舌头应该呈现出粉红或淡红色,形状是长椭圆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光泽润滑,而且伸缩自如,无论伸直还是弯曲,都应该柔韧有力。而病态的舌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有时也可发生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常见于瘟疫、湿温,为湿热郁熏之征)或是霉酱苔(红中发黑、又兼黄色的舌苔,常见于夹食中暑或内热久郁,主湿热病日久者)。

1、舌苔厚、有口气

一个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如果目前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先从饮食起居调养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异常舌苔和口气有望自愈。

2、舌苔发黑、黏腻

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以上情况不属病态,不必紧张。但平时胃病较重的患者观察到黑苔就要警惕,如果舌边尖呈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舌苔花剥

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不规则的一块块“地图样”改变,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叫“地图舌”。此类舌象者如无任何不适感觉,多属生理性改变,不需治疗。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从未见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需及时就医。

舌苔的形质

1、苔的有无:正常舌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而生。在疾病过程中,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白苔,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

2、苔的厚薄: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薄苔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

3、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为正常舌象,虽有病而津液未伤;若扪之湿而滑利,则称滑苔,多主寒主湿,或阳虚水饮内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扪之无津液,则为燥苔,多由热盛伤津、阴液亏耗,或气不化津所致。

4、舌苔的腐腻和舌苔的偏全:舌苔在舌面分布的变化。舌苔布满全舌称为全。舌苔偏布于舌面的前、后、左、右某一局部,称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断病变的所在。全苔为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中焦之征;舌苔偏见于舌的一侧,为邪在半表半里,或病在肝胆;苔中根厚腻,多为痰饮或胃肠积滞等。

5、舌苔的剥落和消长:舌苔薄厚、多少的变化,也是正邪进退的反映。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复厚,一般说明邪气加重,主病进;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说明正气渐复,主病退。若舌苔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征象。

6、舌苔的真假:辨舌苔的真假,可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舌苔真假的判断以有根无根为标准。凡舌苔紧贴舌面,不易刮去,似从舌体上长出来的,即真苔又称有根苔。若苔不着实,如浮涂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称为无根苔。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深重,疾病后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佳。若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层新苔,属疾病趋愈的征象。在辨别假苔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清晨舌苔满布,饮食后苔即退去,虽属假苔,并非无根;若退后苔少或无苔,则是里虚;第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轻浅;若揩之即去,病更轻浅;第三,厚苔一片而无根,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原有胃气,其后胃气虚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过服寒凉药损伤阳气,或过服热药损伤阴液所致

舌苔发白后要怎么做呢?

舌苔发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看,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白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因此,建议您可以在刷牙时用牙刷轻刷舌苔,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该到医院口腔科看看了,因为舌苔发白也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表现出的症状。

舌苔发白

舌苔发白,阐明有脾胃失调,而肝肾不和,形成了冷热错杂,下热上冷。

1、停药,保持良好生活状态;朝六晚十的作息规律;

2、喝甘露饮:(新颖鸭梨往皮、莲藕往皮、芦根、麦冬、荸荠新颖榨汁)调理脾胃;

3、积极锤炼(八段锦)固肾益气,调理肝脾功效;

4、日常饮食(百合薏米粥、水果、蔬菜)。

乳房的十种形状

每一个女性都希望有一对丰满而富有弹性的乳房,做为现代女性应对自身乳房加深了解认识,懂得乳房美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维持乳房美的形态等等,以“挺起胸膛做人”。那么你知道乳房有哪些形状吗?

女人乳房最标准的10个形状

一、丰满、匀称、柔韧而富有弹性。

二、乳房位置较高,在第二至第六肋间,乳头位于第四肋间。

三、两乳头的间隔大于20厘米,乳房基底面直径为10-12厘米,乳轴(由基底面到乳头的高度)为5-6厘米。

四、形状挺拔,呈半球形。

五、碗型:乳轴度为2-3cm,小于乳房基底直径的1/2。属于比较平坦的乳房。

六、半球型:乳轴高度为3-5cm,约为乳房基底直径的1/2。

七、圆锥型:乳轴高度在6cm以上,大于乳房基底直径的1/2。

八、挺立型:乳房张力大,弹性好,乳轴与胸壁几乎呈90度。

九、下倾型:乳轴稍向下,柔软且富于弹性。

十、悬垂型:乳轴显著向下,松软而弹性较差。乳房的健美标准包括乳房形态,乳房皮肤质地及乳头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

乳房的美丽,也许无法用语言来解读,只能用心去体味。从小到大,它是女性最好的朋友,更见证了一个从女孩到女人、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乳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你要在不同的时期保护好你的乳房,小编为您推荐:乳房在不同生理期该如何保养。

舌苔黄腻为湿热

舌苔:生长得多或少都是病态

正常人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白苔,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细微的一丝一丝象毫毛样的结构,就如一层刚刚出土的嫩草。无论舌苔生长得多或者长得少,都是病态。

一、舌苔薄或者没有

有些人,舌面上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没有苔,在阴虚的小孩和有蛔虫病的病人中,常可看到这种舌苔。有的人舌苔长得少,脱得多,舌苔过薄,甚至没有苔,舌面光光的,这也不正常,中医叫做伤阴。

常见不适:失眠多梦,健忘、盗汗(入睡后出汗异常,醒后出汗就停止)

调理方法:

1、阴虚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常选择的食物如绿豆、百合、山药、鸭肉等。

2、阴虚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饮的,冷饮对阴虚有调整作用,当然,鼓励多吃但也不能过度。

3、此外,阴虚体质者还容易“上火”,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易波动,动不动就要来“火气”。所以,阴虚者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安神定志,保持稳定心态,转移不良情绪。

二、舌苔厚腻

有些人舌面上像涂了一层米糊似的很容易被刮去,中医称这种舌苔为腻苔。这些往往表示痰湿或是消化不良,比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胃肠炎、风湿病等。

常见不适:形体消瘦、咳痰、口臭、大便不畅

调理方法:

1、适当改变饮食习惯,多食较为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正餐可以适当改为面食,如果这样的舌苔一直都有,最好去消化科调理肠胃。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肠胃的保养。深色蔬菜含维生素C较丰富,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等。而水果中猕猴桃、柑橘、柚子等含量也较高。

三、舌色为黄色

舌头为黄色大多由于风寒外邪后期,化热入体内所致,如果舌发黄,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广东地区由于气候高温高湿,尤其是到了夏季,天气比较炎热,体内热过度十分容易产生湿毒。

常见不适:口干(可见于糖尿病)、口渴、口苦(可见于胆囊炎),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头和身体感觉沉重。

舌苔的形质

1、苔的有无:正常舌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而生。在疾病过程中,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白苔,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

2、苔的厚薄: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薄苔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

3、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为正常舌象,虽有病而津液未伤;若扪之湿而滑利,则称滑苔,多主寒主湿,或阳虚水饮内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扪之无津液,则为燥苔,多由热盛伤津、阴液亏耗,或气不化津所致。

4、舌苔的剥落和消长:舌苔薄厚、多少的变化,也是正邪进退的反映。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复厚,一般说明邪气加重,主病进;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说明正气渐复,主病退。

中医是怎样看病的

中医不用听诊器,不看化验单,摸摸脉、看看舌苔,再问上几句,就下笔处方。有人说,中医看病“简单”。

中医看病有它的独特的诊断方法,即“望、闻、问、切”“四诊”。

一是望诊:主要是望面部、舌(含舌质和舌苔)。望面部主要望神(精神、神气)、色(皮肤的颜色和光泽)、形(体形)、态(病人的动静姿态及形体的异常动作)。

例如,望神:能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和转归。因为,“得神则昌,失神则亡”。

色:青、赤、黄、白、黑五色代表不同的脏腑病变。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

形:体形的强弱与脏腑功能的盛衰相统一,观察外表强弱胖瘦,可知脏腑之虚实、气血之盛衰、邪正之消长。

态:不同的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动态。“阳主动,阴主静”。动者、仰者、伸者,病在表,属阳,多热;静者、弱者、俯者、屈者为病在里,属阴,多寒。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舌诊分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是舌的本体,舌苔是散布在舌体上的一层苔垢。中医说:“望舌质可知五脏之虚实,观舌苔可知六淫之浅深。”

二是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的病况。如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躁动属实证、热证、外感病证;语声低微,少言沉静,属虚证、寒证、内伤病证;口臭,多属胃热或消化不良。

三是问诊:问诊是了解病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妇女犹问经、带、产,小儿当问麻、疹、癍。问诊要详细、全面,包括病人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问得详细,了解得全面,便于医生分析病情。有的医生当病人还在叙述病情时,就自以为摸准了病情,草率地处方,这既不对病人负责,从医德讲是相悖的。

四是切诊:切诊即脉诊,常人说的“摸脉”。切诊有讲究,古时讲“平旦之时”(天刚亮时)切诊为宜,因此时人未运动,气血平和,能真实反映病情。现在平旦时切诊不现实,但中医还是讲究切诊前勿运动、喝酒。切诊时医者的三个手指分别了解“寸、关、尺”三部的变化,病人左手寸、关、尺分别反映心、肝、肾变化,右手寸、关、尺反映肺、脾、命门(通常理解为肾阳)的变化。中医古籍上记载有30多种脉象,而今大专院校教科书一般介绍28种,而临床常见的脉象仅10多种。分辩脉象,主要是从脉搏跳动的强弱、频率、部位、形状等方面来作判断的。脉诊是中医独有的诊断方法,在中医诊断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妊娠之脉,其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称之为“滑脉”。

舌苔发黑是什么原因

舌苔也是反映身体的晴雨表,正常舌象可概括为六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那么舌苔发黑是什么原因?

专家表示,在人的口腔里(包括舌苔上)生长有各式各样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它们平时互相制约,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对人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妨碍。如果因为疾病的需要,应用了大量多种广谱抗生素,那么这些微生物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一些对抗生素比较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相对不怕这些抗生素的霉菌却乘机大量生长。由于霉菌大都会产生各种颜色,因而就可在舌头上出现从棕色到黑色的各种苔色,停用抗生素后可以自然恢复。

然而也有人并没有用过抗生素而出现黑苔。例如有些长期发热的人,可出现焦黑苔,中医认为是热极化火,火把舌苔“烤焦”了而形成黑苔。有一些慢性病,例如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在病情恶化时也会出现黑苔,这是病情危急的征象。

还有一种情况,当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也会出现黑苔。例如,怀疑自己患癌的“恐癌症”病人,有的没有几天舌苔就黑了,舌根部苔很厚甚至像毛发那样由后向前倾倒,等到检查后排除了癌肿,思想顾虑解除了,常可以无药而愈,黑苔自然消失。有人解释,在精神紧张时,口腔内酸度增加,有利于霉菌的生长。

此外,某些慢性病人出现肾亏症状(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低下)时,有时也可见到黑苔,经过治疗,“肾亏”好转,黑苔也会自然消失。

以上原因都会引发舌苔发黑,所以大家在治疗的时候,并不是针对舌苔本身,而是要治疗引发舌苔发黑的主要原因来治疗,这个一定要分清楚了。

舌头发白是什么原因

有研究表明,舌苔是舌体上面说散布的一层苔垢,其实,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正常人的舌苔都会有发白的现象出现,但一般都是比较薄的发白,如果舌苔厚白就说明你体内的胃肠已经发生了病变。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不同的舌苔症状体现出不同的胃肠疾病情况。

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现证明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

舌苔的分类

黄苔:一般表示为热证,即出现了胃热。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黑苔:肠胃有毛病的人,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是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另外,临床发现有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在病情恶化时,也会出现黑苔,这是病情危重的征象,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白苔: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一般都多见于表证、寒证。如果舌苔白厚而干燥,则说明胃肠发生了病变,常常见于各种胃炎、肠炎及口臭症状中,同时,舌苔厚白还是胃肠上皮化生的一种警告,而肠上皮化生的严重与胃癌有着直接联系。

厚苔: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如果透过苔质不能能见到舌体,称之为厚苔。如果有胃肠病症状的话,出现厚苔就表明病情已经较为严重了,需及时入院进行治疗。

舌苔厚白只是一种症状,中医认为主要与胃火密切相关。多数的舌苔厚白是由胃内发生病症引起的,如不及时治疗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1、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

2、会影响人的胃口,进而影响消化功能。

3、会引起胃热,产生积热就会导致面疮。

舌苔的诊断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1)舌色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得了厚白怎么办

吃一些去火的蔬菜,比如:苦瓜。苦瓜比较苦,可以先把苦瓜用盐水焯一下,焯的时候放一点点盐,然后用凉水过一下再进行烹调,这样就可以减少苦味。去火的蔬菜还有西红柿等。

需注意十分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饭后认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时,用牙刷或洁净的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体育锻炼。

发生舌苔厚白,上火后,应该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果汁来代替白开水,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饮品。

温声提示:如果发现舌苔厚白,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喝水,少吃油炸之类的食品。

相关推荐

湿气重的症状

湿气重的症状根据头部、舌头、皮肤、关节、大小便、精神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脑胀、舌苔厚白、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还感到困倦欲睡,不想吃东西。湿气重主要是脾虚的表现,湿气重的症状主要有: 1、头部:如果身体湿气重,会出现头部昏沉,头昏脑涨,就像感受很沉重,十分不舒服。 2、舌头:舌苔厚腻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早上起来刷牙后,观察自己的舌苔是否出现厚苔并且滑腻,如果是,则为湿气重。正常生态位薄白苔。 3、皮肤:湿气重的人,皮肤会感到痒痒的,像有蚤子

舌苔异常怎么产生了口臭

舌苔通常能反应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舌苔的厚度和颜色会伴随着身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就诊时,医生经常会让病人伸出舌头,就是通过审视舌苔的状态来判断身体情况。舌头表面是粉红色的,中央部分有略呈白色的粗糙物。这是广布在舌头表面的圆锥形细线状乳头表皮的角质化物,上面有很多凸凹,附着此处的污垢就叫做舌苔,亦是形成口臭的原因之—。每人舌苔厚度、面积广度皆不相同,有一些人完全不在意,也不太会附着舌苔。但是有一些人即便每日都去除,味觉却仍然迟钝。有这些症状的人,都要小心口臭的发生。而患有慢性胃炎时,舌苔通常显得脏污,呈现厚厚

牛舌草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可达1米,通常不分枝或上部花序分枝, 密生具基盘的白色长硬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6厘米,全缘,两面被贴伏的硬毛,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成柄;茎上部叶无柄,较小。 花序顶生及腋生,分枝,果期伸长,花序轴、苞片、花梗及花萼均被密糙伏毛;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花梗近直立,长1-3毫米,果期伸长达1厘米;花萼长10-13毫米,5裂至近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果期长约1.8厘米;花冠蓝色,长达2厘米,筒部与萼等长或稍长。 微弯曲,无毛,檐部直径

女性湿气重的表现 舌苔颜色

舌苔的颜色如果是粉润红润,那就是比较正常的,如果舌苔颜色过于发白发黄,并且比较厚实的,则表明体内湿气比较重。舌苔厚腻是湿气重的经典表现,这种现象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看舌苔状况以清晨刚起床的表现最为准确。

怎么从舌头判断健康状况

“观察舌态时一定要定心静气,最好选择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杨志敏说,首先要面对光线,使得光线可以直射口中,以免影响了对舌质和舌苔色彩的辨认。杨院长还提醒市民,伸出舌头的时候也要注意,应该缓慢伸出,不宜太快太紧张,伸出后放在嘴唇边上,尽量放松。注意舌头伸出时的形态其实也是对舌态的观察。 常见病症一:“气虚湿毒” 据专家介绍,气虚湿毒是广东人比较常见的身体问题。 人体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称为气虚,它与现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再加上广东地区由于气候高温高湿,尤其

身体哪不好看看舌头就知道

舌头的颜色 舌头的颜色可以反应人体内的虚、实、寒、热。舌体颜色淡白的,一般有虚证和寒证;舌体颜色很红或是为绛色的,一般是体内有热,颜色越红,代表热气越重;如果体内寒气或热气极重,舌头一般为青紫色。 舌头的形状 1、舌体胖大 如果舌体胖大之人舌色很淡的话,一般是由于脾脏和肾脏阳虚,导致脾脏的运化能力和肾脏的排水功能减弱,导致身体水肿,舌体也比较胖嫩。 而舌头颜色是深红色的话,多是心和脾脏的火,火热上炎,导致舌体的肿胀。 舌体都颜色是很暗的青紫色的话,多半是中毒所致,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2、舌体瘦薄 舌体

中医是如何诊断失眠的

中医诊病一般是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然后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辨证结论。对于失眠的诊断也是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一般来说,望诊是通过看患者的面色、形体、舌苔等方面来获取信息的,例如眼袋特别大,眼球发黑,直接给人感觉就是一种睡眠质量差的状态,然后望舌苔,看患者的苔色是红的,还是是白的?舌体胖不胖,舌苔厚不厚等方面,再望一望患者形态,看看他的精神状态。而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声音、气味等,如果一个人说话时口气臭,则可判断其体内有湿热。问诊主要

舌苔看我们的脾胃健康

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爱吃辛辣食物等让很多人患上胃病。我们不要等到胃真的出现问题后采取治疗,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观察身体反馈给我们的症状,比如说舌苔的状态。中医认为,舌苔能够反映出脾胃的健康状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颜色黄白黑 都是病态舌 为什么中医问诊喜欢看舌头,因为它的变化非常大,所以能够及时反映此刻人体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舌头表皮细胞每几天就会自动更新,因“时效性”强而受到中医专家的青睐。千万不能小看三寸舌头,细分开来,无论颜色、形状,还是质地、舌苔稍有异常都能说明不少问题。 健康的舌

舌苔颜色判断身体健康

颜色黄白黑都是病态舌 为什么中医问诊喜欢看舌头,因为它的变化非常大,所以能够及时反映此刻人体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舌头表皮细胞每几天就会自动更新,因“时效性”强而受到中医专家的青睐。千万不能小看三寸舌头,细分开来,无论颜色、形状,还是质地、舌苔稍有异常都能说明不少问题。 健康的舌头应该呈现出粉红或淡红色,形状是长椭圆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光泽润滑,而且伸缩自如,无论伸直还是弯曲,都应该柔韧有力。而病态的舌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有时也可发生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常见于瘟疫、湿温,为湿热郁熏之征)或

舌苔厚重的原因

舌苔厚重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舌苔是舌体上面说散布的一层苔垢,其实,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常人的舌苔都会有发白的现象,但一般都是比较薄的发白,如果舌苔厚白就说明你体内的胃肠已经发生了病变。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不同的舌苔症状体现出不同的胃肠疾病情况。 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证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舌苔看健康 白苔 多为寒,舌苔白多数是寒苔,一是内寒,二是外寒,但要注意的是热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