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痢疾与普通肠炎有什么区别

儿童痢疾与普通肠炎有什么区别

儿童痢疾与普通肠炎有以下区别:痢疾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治疗,中毒型痢疾可引起休克、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孩子得了痢疾的症状有哪些

普通型

急性起病,体温达39℃-40℃,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每日大便10-20次,初为稀便。腹痛或呈水泻,继呈脓血便,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进,里急后重明显。如能及时治疗、可于数日内痊愈。

轻型

较普通型全身毒血症状和肠道症状表现轻,里急后重等症状不明显,易误诊为肠炎或结肠炎。

重型

高热、呕吐、腹痛、里急后重明显,排脓血便,每日达数十次,严重者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

中毒型

若是,孩子患痢疾的症状为中毒型,那就要多多小心了。此型多见于3-7岁儿童。起病急剧,体温迅速升至40℃0-41℃,伴有头痛、畏寒、惊厥或循环障碍等症状。本病常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胃肠症状也不严重,且多在出现惊厥后6-12小时才发生。中毒型多表现为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的休克型;以脑水肿与颅内压增加等脑部症状为主的脑型,以呼吸与循环衰竭同时存在为主的混合型。

迁延性菌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痢疾的症状之迁延性菌痢。迁延性菌痢病程在2周-2个月之间,系急性菌痢迁延不愈之故。病人常无高热、腹痛或中毒症状,只表现为腹部不适、食欲不佳、大便次数多,有时脓血便和黏液便交替出现。便培养阳性率低于急性期。

慢性菌痢

慢性菌痢,也是痢疾的症状中不可小觑的。病程在2个月以上。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因患儿体质弱、营养不良、佝偻病、寄生虫、贫血等合并症所致,也可因耐药菌株引起。除腹泻外,其他症状不典型。病程久者可出现消瘦、乏力、轻度贫血等现象。

肠道不好怎么调理 蜂蜜

蜂蜜营养丰富,有润肠的作用,有利于排便。《本草纲目》说它“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现代中医认为,蜂蜜除了能治疗便秘,还能防治胃肠道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儿童痢疾等。

如何预防和护理儿童痢疾

预防儿童痢疾:及早发现和隔离患儿;日常注意洗手,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护理儿童痢疾: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要注意休息,饮食。多饮水,注意预防脱水。

儿童腹泻用药的注意事项

1、选择儿童专用药物:儿童专用药物能遵循儿童的生理结构特点及用药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并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具有成分合理、剂量精准、药物安全级别更高的优势。但目前由于我国许多药物都没有专门的儿童剂型,家长多采用“成人药酌情减量服用”的无奈之举,这往往存在剂量不精准、药物不良反应几率增加等风险。因此,儿童腹泻治疗,家长应选取专业的儿童用药更合适。此外,选药时可认清标有绿色OTC标识的儿童专用药,属于药物分类中安全级别最高,使用更安心。

普通成人用腹泻药不能随便给小孩食用:虽然治疗腹泻的药很多,但每种药物均是各有弊端,服用前要搞清副作用。如氟哌酸的副作用相对较大,容易影响肾功能,还会抑制骨骼生长,因此不建议给孩童服用;而思密达能吸附细菌、保护肠道,但吃多后容易便秘,所以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

2、不要滥用抗生素:目前小儿腹泻,应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制剂、整肠生、培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间接达到杀死病菌的效果的,而且无副作用的。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

易用错的抗生素有:

氟哌酸(诺氟沙星)——1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用。该药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但该药没有抗病毒作用,因此治疗小儿秋冬腹泻无效。该类药物有可能影响软骨发育。

痢特灵——有的人一腹泻就吃痢特灵。其实该药主要治疗由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等疾病。秋冬腹泻是病毒引起的,用痢特灵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痢特灵常见的毒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3、不轻易使用止泻药:小儿发生腹泻,适当用点止泻药,对防止体液过多损失是有益的,但由于腹泻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应该针对病因用药,不要一见腹泻就立即用止泻药,更不能将抗生素作为常规止泻药。滥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小儿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小婴儿。

易用错的止泻剂有:

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该药为一种极强的长效抗腹泻药物,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直接作用于肠壁,抑制肠蠕动和收缩,迅速止泻。低龄儿童服用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2岁以下婴儿禁用。该药也叫止泻宁。该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等。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且死亡病例集中于小于2岁的婴幼儿。

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治疗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该药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及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该药吸附作用强且无选择性,长期服用可影响肠道营养吸收,因此禁止长期用于治疗3岁以下小儿腹泻。

4、小儿腹泻推荐选用度来林:度来林适用于肠炎及消化不良而想起的腹泻。度来林为复方制剂,每袋含鞣酸蛋白0.1克,干酵母0.1克,辅料为葡萄糖、二氧化等,因其主要成分不参与血液循环,因而被誉为最安全的儿童止泻药。不过所有药物的使用还是必须遵循用药分量,度来林也不例外,否则服用过量会引起便秘。

细菌性痢疾都有哪些类型

(1)普通型

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著。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

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

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

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中毒型菌痢又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痢疾会不会传染 痢疾传染后的症状

一旦被痢疾感染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其余不同的症状具体要根据痢疾的分型而定,其主要分型包括轻型痢疾、普通痢疾、重型痢疾、中毒性痢疾。

腹泻发高烧警惕细菌性痢疾

夏季儿童常发菌痢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儿童常发传染病,多发于夏季。夏天高温潮湿,蚊虫肆虐,病菌繁殖速度快,食物、水等容易受到污染,再加上儿童的饮食量和睡眠时间都比其他季节少,人体失水分多,身体免疫力减弱,肠道抵抗力弱,自我保护意识差……种种因素都易导致儿童感染痢疾。但食用了食物不卫生和接触了带细菌的玩具是儿童患此病的主要原因。

对于细菌性痢疾,患儿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方式即他们的粪便及粪便污染的衣物、日常用品、玩具等,通过手、食物、水或饮料进行传播传染。由于很少的菌量即可致感染,因此人与人接触传播最为常见。

当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多数2~3天后发病,发病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排含黏液或脓血粪便为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多者可达每日10余次,并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普通痢疾伤害不会太大,但患细菌性痢疾的病人特别是儿童,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远离菌痢

平时,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增强体力,提高抗病能力。

家长们一旦发现小孩出现以下症状,如大便不规律,腹泻很频繁,要立即送医检查并隔离,防止与其他孩子接触;准备患儿专用的食具,清洗前煮沸消毒15分钟;接触患儿后要洗手;患儿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消毒后再倒进便池中。

吃什么对肠道排便好 蜂蜜

蜂蜜营养丰富,有润肠的作用,有利于排便。《本草纲目》说它“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现代中医认为,蜂蜜除了能治疗便秘,还能防治胃肠道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儿童痢疾等。

痢疾的分类 普通型痢疾

普通型痢疾具有较典的痢疾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注意:普通型痢疾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稀便,继而出现脓血便,因为此时肠黏膜已出现溃疡和坏死,故有明显的下坠感。

肠炎的简介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

相关推荐

宝宝拉痢疾的症状

一、 急性痢疾: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 1、轻型痢疾。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普通型痢疾。此型具较典型的痢疾症状,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个别孩子可高达40℃以上。开始可无腹痛、腹泻,只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因此,开始时常被误诊为重感冒,数小时之后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

如何效预防秋季高发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痢疾是如何引起的

尚未入夏,儿科门诊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已明显增多趋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近年来儿童菌痢的特点关。 1、发病年龄越来越小。近年来婴幼儿菌痢增多趋势,这是因为婴幼儿饮食趋于多样化,的婴儿辅食增加过早,品种增加过多。例如刚刚满月不久的婴儿,家长就开始给孩子喂西瓜水、苹果泥等,还的家长过早地给孩子进食鱼虾、肉松等。这些食品在保存和喂饭过程中,很容易被病菌污染,因而增加了感染机会。 2、发病季节已不局限在夏秋季节。目前几乎全年都可以见到菌痢,甚至冬天婴儿菌痢也不少见,因为近几年来水果、鱼虾等食品一年四

宝宝得了痢疾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 1、急性菌痢 典型病变过程分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后期的假膜性炎和溃疡,最后愈合。主要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可分成四型: (1)普通型:起病急,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着。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少量黏液,

中毒性痢疾的病因及症状

中毒性痢疾起病急骤,来势凶猛。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烧、抽风、昏迷,此时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周青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多数患儿此刻并没消化道症状,更不见脓血便,因此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抢救,常可中毒性休克直接致死。 在诊断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细菌性痢疾流行季节(夏秋季),适龄儿童突然出现高烧、抽风、昏迷、体克的不明原因患儿,应即刻进行温盐水灌肠,取出大便化验,一旦发现潜在的“脓血便”便可确诊。 每年的7-9月份为中毒性痢疾的发病高峰期。小儿患上中毒性痢疾后,其

小儿腹泻常见的类别及治疗方法

细菌感染性腹泻 引起腹泻最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大便检验白细胞,主要发生在夏季。主要使用对肠道感染效的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药。一般治疗1周,大便检查正常可以停药。辅助治疗为退热及液体疗法。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大便通常带黏液,伴发热、腹痛及里急后重。严重的中毒型痢疾可以出现高热、惊厥、神志障碍,尤其小婴儿,反而没或轻度腹痛、腹泻。痢疾患儿大便检验包可表现以白细胞为主,也会红细胞,与大肠杆菌肠炎通过大便培养可以鉴别。

细菌性痢疾哪些症状

因进入人体的痢疾杆菌菌型不同,数量多少及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一) 急性痢疾 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虽然家长不必对孩子的病况进行严格的分型,但应了解痢疾的基本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结局。 1. 轻型痢疾 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

宝宝发烧的原因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果持续2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

得了细菌性痢疾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

因进入人体的痢疾杆菌菌型不同,数量多少及每个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上将痢疾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一、急性痢疾 急性痢疾根据症状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种,在中毒型中,根据病情又分为休克型和脑型,虽然家长不必对孩子的病况进行严格的分型,但应了解痢疾的基本症状和病情变化的结局。 1. 轻型痢疾 这是痢疾中最轻的一种,一般只轻度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4次,呈水样或糊状,无脓血,时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缓解,多数不发热或只低热,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 2.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进食染菌的食物和水而传播.菌痢是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终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较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痢疾杆菌可侵犯结肠粘膜出现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菌痢按病情轻重又可分为轻型重型和中毒型.轻型症状不典型;典型中度全身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