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怎样治疗盆腔炎
艾灸怎样治疗盆腔炎
1艾灸能不能治疗盆腔炎这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艾灸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对于盆腔炎是一种什么样的妇科疾病相信多数的女性朋友是已经了解过了。在之前我也讲过许多关于盆腔炎的文章。
2艾灸是一种通过女性朋友身体的关元、子宫、归来、神阙、气海、八髎、足三里、三阴交穴这些身体器官部分采用的一种温和灸的治疗方法。现在我们已经了解艾灸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方法了。
3那么我们现在也就可以知道。艾灸是能治疗盆腔炎的。因为盆腔炎这种妇科疾病的一些器官可以通过艾灸的温和灸治疗方法对这些地方进行活血化瘀,理气调经,内病外治,引邪外出,消炎通络的治疗。所以说艾灸是能治疗盆腔炎的。
注意事项:不过通过艾灸治疗盆腔炎的女性朋友也要注意。在饮食这方面上是要注意不能吃辛辣,刺激和能让盆腔炎疾病再次恶化的食物。还有就是要注意自己睡眠质量。
艾灸能治疗盆腔炎吗
艾灸可以治盆腔炎,特别是宫寒或者寒性引起的慢性盆腔炎效果好,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所以艾灸可以治盆腔炎 艾灸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方法
(一)、艾柱灸:即用艾绒或艾粉做成因锥型或自贴灸型进行施灸。
A、直接灸一将艾泣直接放在皮肤上灸至起泡,对咳喘、肺痨、痞块有良好的作用。
B、间接灸一即隔物进行施灸、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等。
(二)、艾条灸:
A、温和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适无灼痛感,以皮肤潮红为度。 B、在啄灸: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象鸟雀啄食一样, 一起一落,一远一近。
C、回旋灸:将点燃的文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cm左右移 动,往返回旋。
盆腔积液为什么下腹痛?要怎么办
如果是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盆腔积液,那么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有小腹疼的症状,因为子宫、盆腔主要是处于下腹部位置。主要表现为小腹疼痛、下腹坠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剧。
另外,而如果是附件炎、卵巢肿瘤引起的盆腔积液,那么患者可能会有下腹单侧或双侧疼痛的症状,因为输卵管位置在子宫两侧,也就是下腹部位的的两侧边。
盆腔积液下腹痛怎么办
一、输液治疗
盆腔积液下腹痛,考虑是急性盆腔炎发作,见效最快的方式就是输液治疗。输液治疗主要是通过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能够缓解炎症以及炎症引起的疼痛,减少炎性积液的渗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物理治疗
盆腔炎患者出现盆腔积液、下腹痛等症状,通常为慢性盆腔炎,这种情况还可以采取物理治疗的方式,常用红外线、超声波、微波、药物离子透人等方法,促使盆腔血液循环,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三、中药灌肠治疗
盆腔炎引起了下腹痛,在物理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中药灌肠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主要是针对盆腔炎的病机,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或温化寒湿为主;通过局部用药直达病灶,改善局部疼痛与炎症症状,使增厚、增粗的附件组织黏连消退,包块缩小。
盆腔内静脉丰富,且与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相吻合,并与痔静脉丛交通,中药灌肠的药物进入直肠后经痔静脉丛吸收,使盆腔内迅速达到有效的浓度,又经长时间保留,药物可充分吸收而发挥药理作用,因而疗效较好。
而且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安全、无副作用,并能防止因抗生素长期使用而造成的耐药和多重感染。
四、手术治疗
盆腔炎性肿块、输卵管积水、卵巢肿瘤、肠道肿瘤引起的盆腔积液患者也会有下腹痛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如果上述的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另外,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
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五、艾灸治疗
方法一
取穴: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方法二
取穴: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火力艾灸30分钟-1小时、腿上穴位可以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所有穴位都可以做移动艾灸,可以离穴不离经。
作用:辅助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
六、按摩治疗
1.手部按摩
(1)拇指指端点按双手内关穴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内关穴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治疗慢性盆腔炎。
(2)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1~3分钟,以感觉麻胀为宜。此法可调节盆腔血液循环,对慢性盆腔炎有治疗作用。
2.足部按摩
(1)拇指按揉三阴交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三阴交穴可调血和气,刺激此穴有助于改善女性肾脏功能,可消除机体炎症,治疗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2)小鱼际擦足底涌泉穴,以足心发热为宜。经常按摩此穴可使人精力旺盛,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慢性盆腔炎有防治作用。
3.穴位按摩
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艾灸对盆腔炎有效果吗
艾灸对盆腔炎治疗是有效果的。
通过艾灸的温和灸治疗方法,对盆腔等器官进行熏灸。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理气调经,引邪外出,消炎通络的作用,所以对盆腔炎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盆腔炎能要孩子吗
关于盆腔炎的治疗的话,主要是有如下这些方法: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四种:
1、中药治疗盆腔炎:中药治疗的时间长,但是由于疗效见效太慢,很难被患者坚持,使用该方法的患者,需要坚持治疗。
2.、药物治疗盆腔炎:相对于抗生素药物的单一治疗,盆腔炎患者还是应该采用一些临床的专业药物治疗,目前这方面的药物里,国内的妇炎洁,这种妇女外用药物虽不能根治盆腔炎症,但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盆腔炎的症状;治疗盆腔炎这方面的专业临床药物有希美彦。不管用什么药物要坚持。
3、物理疗法治疗盆腔炎: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但是由于物理治疗仅能消除表皮浅层的病原体细胞,起不到修复的作用,且对盆腔炎内壁刺激太大,风险性太高,一般患者不建议采用物理疗法治疗盆腔炎症。
4、手术治疗盆腔炎: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此方法一般针对不再生育且病症较重的女性朋友,虽承诺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但是仍存在风险,不推荐使用该方法。
盆腔积液下腹痛怎么办
盆腔积液下腹痛,考虑是急性盆腔炎发作,见效最快的方式就是输液治疗。输液治疗主要是通过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能够缓解炎症以及炎症引起的疼痛,减少炎性积液的渗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盆腔炎患者出现盆腔积液、下腹痛等症状,通常为慢性盆腔炎,这种情况还可以采取物理治疗的方式,常用红外线、超声波、微波、药物离子透人等方法,促使盆腔血液循环,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盆腔炎引起了下腹痛,在物理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中药灌肠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主要是针对盆腔炎的病机,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或温化寒湿为主;通过局部用药直达病灶,改善局部疼痛与炎症症状,使增厚、增粗的附件组织黏连消退,包块缩小。
盆腔内静脉丰富,且与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相吻合,并与痔静脉丛交通,中药灌肠的药物进入直肠后经痔静脉丛吸收,使盆腔内迅速达到有效的浓度,又经长时间保留,药物可充分吸收而发挥药理作用,因而疗效较好。
而且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安全、无副作用,并能防止因抗生素长期使用而造成的耐药和多重感染。
盆腔炎性肿块、输卵管积水、卵巢肿瘤、肠道肿瘤引起的盆腔积液患者也会有下腹痛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如果上述的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另外,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
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方法一
取穴: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方法二
取穴: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火力艾灸30分钟-1小时、腿上穴位可以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所有穴位都可以做移动艾灸,可以离穴不离经。
作用:辅助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
1.手部按摩
(1)拇指指端点按双手内关穴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内关穴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治疗慢性盆腔炎。
(2)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1~3分钟,以感觉麻胀为宜。此法可调节盆腔血液循环,对慢性盆腔炎有治疗作用。
2.足部按摩
(1)拇指按揉三阴交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三阴交穴可调血和气,刺激此穴有助于改善女性肾脏功能,可消除机体炎症,治疗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2)小鱼际擦足底涌泉穴,以足心发热为宜。经常按摩此穴可使人精力旺盛,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慢性盆腔炎有防治作用。
3.穴位按摩
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盆腔积液肛门给药吗 消除盆腔积液的其他方法
盆腔积液的治疗并不是单单把积液抽出来就行了,因为积液只是一个症状,是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如果疾病没有治好,积液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因此首先要对病因进行治疗。
(1)如果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的,那么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2)如果是肿瘤引起的,应采用化疗药物配合手术治疗。
(3)有肿块、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
将热水袋或者暖宝宝至于患者小腹,进行热敷。这种热敷能够使得体内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这样一来,增强了对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在盆腔炎症早期,通过这种热敷法,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治疗盆腔积液的目的。
将坐浴盆置于坐浴椅上,倒入适量坐浴液(浴液量为盆子容量的一半为佳),调节浴液水温(40~45℃为佳),坐浴15-20分钟,之后卧床休息。通过热水坐浴的方法,可减轻盆腔充血,达到消炎、镇痛及局部清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盆腔患者的康复。
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方法一
取穴: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方法二
取穴: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火力艾灸30分钟-1小时、腿上穴位可以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所有穴位都可以做移动艾灸,可以离穴不离经。
作用:辅助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
艾灸保养卵巢怎么取穴
神阙穴
神阙穴为任脉经腧穴,居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均经过肚脐,艾灸该穴位有温阳固脱,理气化滞的功效,有助于恢复卵巢功能,辅助治疗盆腔炎。
水分穴
艾灸水分穴有助于调和气血,行气利水,提升泌尿生殖系统的免疫力,有效恢复卵巢功能,防治膀胱炎,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等症。
水道穴
水道穴位于脐下三寸,再旁开2寸,艾灸该穴位可以起到利水消肿,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调节痛经,对盆腔炎,卵巢炎,子宫脱垂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天枢穴
艾灸天枢穴有温痛气机,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能有效调节卵巢功能,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针灸治疗盆腔炎
盆腔炎相对于众多女性来讲并不陌生,盆腔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渐的升高,成为时下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盆腔炎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严重的就是导致不孕,盆腔炎要怎样进行治疗呢?
现代用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报道,始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临床资料逐渐增多,采用传统刺灸法,观察到不仅能使症状消除,亦可致包块缩小。70年代起,穴位注射之法应用广泛,药液多为胎盘组织液、当归注射液等,穴位埋植法也有一定效果。80年代以来,临床工作者对穴位激光照射治疗本病表现出浓度的兴趣。认为氦氖激光的微热效应、电磁场效应等综合刺激作用经能量的转换,可温通经络,激发经气,从而达到促进气血运行,温运痰湿,活血化瘀,行气消瘕的治疗目的。通过对接受本法治疗的患者的白细胞、肝功能、卵巢功能等的观察,发现无不良影响。因此本法既是无痛的,又是安全有效的。除穴位激光照射外,隔姜灸用得也较多。目前,各种疗法的有效率在90%左右。
慢性盆腔炎针灸治疗的具体方法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
维胞、中极、归来、关元。
配穴
足三里、三阴交。
(二)治法
药液
胎盘组织液、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2毫升加5毫升生理盐水。每次任取一种药液注射,亦可用不同药液在不同穴位注射。
选主穴2个,配穴1个,每穴注入0.5毫升药液。穴位可轮用。注射时,进针不可过深,以得气为度,缓缓推入药液。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80例,痊愈21例(5.5%),显效189例(45.8%),有效162例(42.6%),无效8例(2.1%),有效率为97.9%。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
子宫。
配穴
分3组。1、中极、气海、关元、肾俞、血海、足三里、关元俞、三阴交;2、八髎;3、子宫、内分泌、盆腔、卵巢(均为耳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如为附件炎、输卵管不通等症,加取第1组配穴,每次照射共4穴;如为盆腔内肿块,加第2组配穴。效不显时,酌加第3组。
用氦氖激光治疗仪,波长6328埃。主穴加第1组配穴,输出功率为3~5毫瓦,子宫穴照射10分钟,配穴每穴照5分钟;主穴加第2组配穴,输出功率为 25毫瓦,每次共照射20分钟。耳穴用导光纤维直接接触皮肤,输出功率为7毫瓦,光斑直径4毫米,面积为12.56平方毫米。每次选2~3穴,每穴照射5 分钟。均为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什么方法治疗盆腔炎效果明显
一、口服药物治疗盆腔炎:在用抗炎药物时,也可同时采用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个别盆腔炎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停药时注意逐渐减量。
二、临床手术治疗盆腔炎:手术治疗一般是治疗盆腔炎的主要的治疗手段,如果女性患有盆腔炎最好是进行手术治疗。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什么方法治疗盆腔炎效果明显?手术治疗盆腔炎能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三、物理疗法治疗盆腔炎:物理疗法通常是采用温热的良性刺激来促进患者的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以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从而来提高患者的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四、中医针灸治疗盆腔炎:中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较好,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可用银翘解毒汤。高烧、寒战、烦躁出汗,可用清营汤。针灸效果亦不错。取穴中极、关元、归来、三阴交、足三里、肾俞,每次针2-3穴,隔日一次。
治疗盆腔积液的中医偏方都有哪些
1.热敷方。将热水袋或者暖宝宝至于患者小腹,进行热敷。这种热敷能够使得体内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这样一来,增强了对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在盆腔炎症早期,通过这种热敷法,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治疗盆腔积液的目的。
2.热水坐浴法。将坐浴盆置于坐浴椅上,倒入适量坐浴液(浴液量为盆子容量的一半为佳),调节浴液水温(40~45℃为佳),坐浴15-20分钟,之后卧床休息。通过热水坐浴的方法,可减轻盆腔充血,达到消炎、镇痛及局部清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盆腔患者的康复。
3.中药灌肠方。这些中药方药材的配伍也因患者的具体病情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会发现药方中所用药物也多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所以,有些中药方如妇炎丸,就对治疗盆腔积液有不错疗效。
4.针灸疗法。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要避免刺针直接刺在炎症部位或者盆腔积液处。同时,也要注意外阴卫生以及生殖道的清洁,以免引起感染。
5.运动法。出现盆腔积液多由于盆腔炎症。从某一角度来说,盆腔器官感染炎症,和其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降低有一定联系。长期保持适量的运动量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身体的抗炎能力得以加强。从而,盆腔积液也随之慢慢好转。此外,多食用鸡蛋、豆腐、菠菜等营养食品也由于病情的治愈。
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
盆腔炎是女性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的盆腔内组织以及器官所出现炎症问题而统称为盆腔炎,一般盆腔炎按不同的发病以及症状表现可以分为急性盆腔炎以及慢性盆腔炎,那么慢性盆腔炎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种艾灸治疗盆腔炎的方法: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多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主要是产后、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或经期卫生不良引起。慢性盆腔炎常为生盆腔炎未彻底治疗,病程迁延所致。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中医认为是余邪未尽,瘀积胞中,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从而引起经、带诸症。
【辩证】 患者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带下量多,色黄白。温热郁结者伴有冷感或坠胀不适,,得热则舒,带下量多清稀,形寒怕冷;瘀血内阻者见小腹疼痛,痛处固定不移,腰骶酸痛,经行腹痛,舌紫黯,脉沉涩;邪毒伤阴半低热起伏,午后潮热,入夜盗汗;湿邪久羁,气血亏乏者伴带下绵绵,质稀,头晕目眩,四肢无力。
【治则】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主穴】 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
【配穴】 湿热加阴陵泉;瘀血寒湿加地机;邪毒伤阴加太溪。
【灸法】 温和灸,每次选项3—5穴,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日。
【按语】 炙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有一定效果。患者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月经期、人流术后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拿浴,要勤换卫生棉。注意饮食调护,加强营养。
以上就是关于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艾灸治疗有很多其他方式所不能相比的好处,尤其是对于彻底治疗的作用很多方式都是达不到的,所以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朋友们不妨试一试艾灸来治疗,
慢性盆腔炎的自我疗法 自我艾灸疗法
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慢性盆腔炎患者,特别是宫寒或者寒性引起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艾灸治疗的效果好。
取穴:气海、关元、中极,归来。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每日艾灸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