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常见的异常情况
孕期常见的异常情况
早孕期间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可能是流产、葡萄胎、异位妊娠的表现,如果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孕、胎儿存活,则应绝对卧床休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胎治疗。妊娠晚期的阴道出血,如果量少,是临产先兆;如果量较多,则应注意有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正常情况下,胎膜破裂发生于第一产程末宫口近开全时,临产前有较多的液体自阴道流出是胎膜早破的表现。胎膜早破可诱发早产,并可发生脐带脱垂,危及胎儿生命,如果胎膜破裂后长时间不临产,会增加宫内感染和产褥感染机会。
整个孕期理想的体重增加为12.5公斤,每月不超过0.5公斤。如果超过上述数值,应引起重视,警惕妊高症发生。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坚持定期产前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妊高症。
白带异常常见误区
1、单纯药物治疗有副作用:目前西医对此病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如治疗滴虫性白带异常的灭满灵对胎儿有可能致畸作用,有些药物对肝功能也有一定的损害,且不能有效预防复发。过多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就是使病菌产生耐药性,破坏阴道菌群间的制约关系,导致真菌生长旺盛,治疗周期不断延长,不断增加药品剂量,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
2、大量使用洗液破坏自身抵抗能力:阴道炎白带异常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病,40%以上的患者都是因为清洁方法不当造成的。女性阴道为酸性环境,有自净作用,长期用洗液清洗下身,会杀死对身体有益的阴道杆菌,使局部抵抗能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
3、治疗不按疗程造成疾病反弹:妇科专家指出,对于妇科炎症的治疗有一个较为严格的疗程概念,见好就收,不遵守疗程,没有治疗彻底,感染大多还会再次反弹。
常见胎儿胎位异常
1.枕后位
准妈妈在生产时,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所以在整个生产的时候,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一般情况下都是能够转135度或者90度,变成正常体位。当仅有5%~10%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在生产的时候还在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所以就导致了生产时候遇到困难,这也就是所谓的持续性枕后位。
2.复合位
胎先露部伴有肢体同时进入骨盆入口,称为复合位。临床一手或者一前臂沿胎头脱出最常见,一般发生在早产者身上,发病率为0.80%~1.66%。
3.颜面位
胎头极度仰伸,胎儿枕部与胎背接触,后者比较常见,一般在生产之前出现的比较多。
4.额位
当胎头呈不完全仰伸的姿势时,额头部位将成为胎儿的先露部。引导内诊时可摸到胎儿额头,有的时候也会发现有脐绕颈或颈部有襄性淋巴瘤,其发生率约为0.02%~0.03%。
胎位指的是分娩时宝宝的先露部位,临近分娩时,胎儿大多固定为头朝下的姿势,研究表明,大约有96%的宝宝都是头部先生出来的,所以被称为正常胎头—头位。
五大常见的白带异常
女性的生殖器官一旦受到细菌的感染,甚至是已经患有妇科疾病,通常都会提早表现在日日分泌的白带上,在形体、颜色、气味、分泌量方面都可能发现异常。由此可见,女孩们平常在自家只要通过白带的检查,就可以提早check自身是否患有妇科相关病症,并及时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
五大常见的白带异常不藏私!内裤白带告诉妳的妇科警示
健康白带瞧一瞧。
形体
①健康的白带,呈现稀薄状态。
②排卵期间分泌出来的白带,若有些微的牵丝,仍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地操心。
③当白带呈现块状、渣状、乳状、固体状……能用手捻起来,则是异常的表现,提示可能患有念珠菌阴道炎;这个时候就建议及早跑一趟医院,找医生做检查。
颜色
①白带虽名为白带,实际上不是完完全全的白色;无色或微微发黄,都可视为正常白带应该有的颜色。
②鲜红色:提示可能患有子宫颈糜烂、子宫颈息肉。
③咖啡色:提示可能罹患子宫内膜增生、体内避孕环异常。
④浅黄色:提示可能患有细菌性阴道炎
⑤金黄色:提示可能存在肿瘤。
⑥灰色或绿色:出现颜色如此异于常态的白带,相当地吓人;提示阴道可能被滴虫、支原体、衣原体所感染。
气味
①正常状态下的白带,应该不带任何气味;或者某些女性的白带闻起来有微微酸气,也不必感到大惊小怪,那是由乳酸菌体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亦属于正常。
②鱼腥臭味:当女生自己本身和近距离的人,都能明显嗅到这一股严重异味,提示阴道已被感染与发炎。
③腐臭味:如果能够闻到奇臭无比的强烈异臭味,提示为组织坏死,可能已罹患子宫颈癌,务必即刻上医院治疗。
分泌量
①白带的正常流量,仅仅只会在内裤上留下一丝丝痕迹,甚至称不上是液态,分泌出来即干化,主人感觉清爽,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困扰与不舒适。
②排卵期白带增多,若出现流出的现象,仍属正常范围。
③排卵期之外,白带如河流潺潺流出,甚至是需要频繁更换内裤的程度,就代表分泌过量。
五大常见的白带异常
形体
①健康的白带,呈现稀薄状态。
②排卵期间分泌出来的白带,若有些微的牵丝,仍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地操心。
③当白带呈现块状、渣状、乳状、固体状……能用手捻起来,则是异常的表现,提示可能患有念珠菌阴道炎;这个时候就建议及早跑一趟医院,找医生做检查。
颜色
①白带虽名为白带,实际上不是完完全全的白色;无色或微微发黄,都可视为正常白带应该有的颜色。
②鲜红色:提示可能患有子宫颈糜烂、子宫颈息肉。
③咖啡色:提示可能罹患子宫内膜增生、体内避孕环异常。
④浅黄色:提示可能患有细菌性阴道炎
⑤金黄色:提示可能存在肿瘤。
⑥灰色或绿色:出现颜色如此异于常态的白带,相当地吓人;提示阴道可能被滴虫、支原体、衣原体所感染。
气味
①正常状态下的白带,应该不带任何气味;或者某些女性的白带闻起来有微微酸气,也不必感到大惊小怪,那是由乳酸菌体所散发出来的味道,亦属于正常。
②鱼腥臭味:当女生自己本身和近距离的人,都能明显嗅到这一股严重异味,提示阴道已被感染与发炎。
③腐臭味:如果能够闻到奇臭无比的强烈异臭味,提示为组织坏死,可能已罹患子宫颈癌,务必即刻上医院治疗。
分泌量
①白带的正常流量,仅仅只会在内裤上留下一丝丝痕迹,甚至称不上是液态,分泌出来即干化,主人感觉清爽,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困扰与不舒适。
②排卵期白带增多,若出现流出的现象,仍属正常范围。
③排卵期之外,白带如河流潺潺流出,甚至是需要频繁更换内裤的程度,就代表分泌过量。
常见胎盘异常有哪些
胎盘附着在子宫壁上,通过脐带和胎儿相连,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能量库。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从妈妈那里得到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和氧气,并且通过胎盘排出代谢所产生的废物。
下面是妊娠中与胎盘有关的异常情况,遇到相同的问题,准妈妈不要过于担心,只要发现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宝宝和你都会安然无恙。
前置胎盘
名词解释:前置胎盘
正常情况下,胎盘应附着在子宫的前、后及侧壁上。但是在某种情况下,胎盘像小帽子那样附着在子宫颈内口的上方,恰好戴在胎儿的头上或臀部,这种情况称为前置胎盘。
根据前置胎盘的位置,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子宫颈内口全部被胎盘组织所遮盖,称为完全性(或中央性)前置胎盘;若子宫颈内口仅一部分被胎盘遮盖,称为部分性前置胎盘;若胎盘下缘恰恰在子宫颈内口边缘处,称为边缘性(或低位性)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的危险信号
妊娠7个月以后,阴道发生无痛性反复出血,或在分娩时毫不预警地出血,并无任何先兆和疼痛感觉。
造成前置胎盘的原因
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子宫内膜有病变。如炎症、斑痕,或因为产褥感染、多产、多次刮宫、剖宫产等因素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或损伤,使子宫蜕膜血管生长不全,当受精卵植入时,血液供应不足,只好伸展到子宫下段,造成胎盘前置。二是胎盘面积过大。如多胎妊娠或有副胎盘延伸到子宫下段而发生胎盘前置。三是孕卵滋养叶发育迟缓。孕卵进入子宫腔后,不能很快植入子宫内膜,向下滑移而植入在子宫口附近,在此处生长发育而形成胎盘前置。如何预防和发现前置胎盘
如果妊娠期间有流血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用B型超声波诊断是最有效的确诊手段,它可将胎盘的位置、性质、胎儿的状况一目了然地显示在荧光屏上,协助医生及时诊断和处理。所以孕妇要防止前置胎盘地发生,就应着重注意两点:一是定期产前检查,通过B超判断胎盘位置;二是尽可能少做刮宫术,减少子宫内膜创伤,尽量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
一般来说,前置胎盘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也不一定会直接威胁胎儿的生命,如果出血程度轻微,只要出血止住了,可以继续妊娠,也可以平安从阴道分娩。如果出血很多,就不得不及时终止妊娠,可以一边输血,一边做剖宫产,使母子化险为夷。
胎盘早剥
名词解释:胎盘早剥
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还没出生以前,是紧贴子宫壁的。如果在这个时期它“闹情绪”,要脱离子宫壁,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和胎盘前置都是妊娠晚期流血的主要原因。胎盘早剥的原因
*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炎,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而促使胎盘早剥;
*子宫内膜有病变;
*羊水过多时突然破膜或双胎分娩时第一个胎儿娩出后,过度扩张的子宫内压力突然降低,造成胎盘早剥;
*分娩时子宫肌异常收缩;
*腹部被强力撞击或孕妇摔倒、粗暴性交或胎儿脐带过短都会造成胎盘早剥。
这里要特别提到近年越来越受关注的精神因素,当孕妇受到惊吓、恐惧、忧伤、严重刺激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可引起循环功能紊乱,周围血管收缩,内脏血管包括子宫血管在内都可扩张,血液由周围转入内脏,使内脏充血。孕妇子宫也充血,血液突然增加,可以引起胎盘附着处的血管破裂而出血,导致胎盘早剥。因此孕妈咪一定不可生气上火,要善于控制情绪,始终保持愉快心情。胎盘早剥的危险信号
如果腹部忽然剧烈疼痛,阴道有暗红色的血液流出,虽然量不多,但孕妇却面色苍白,发冷出汗,呼吸加快,出现休克症状的,就尽快送医院就诊。因为这时虽然阴道只有少量出血,但事实上大量的血液正滞留于宫腔内,这也称为隐性出血。孕妇此时已经发生了循环衰竭。另外会发生子宫增大,会有痉挛性收缩,硬如木板,不可触摸,还有明显的压痛,胎儿部位不清、心音不明。发生了胎盘早剥怎么办?
一旦险情发生,原则上应争分夺秒地让胎儿产出,只有在胎儿产出,胎盘跟着排出后,控制孕妇出血,子宫才能迅速收缩而止血。如果初产妇轻度胎盘早剥,宫口已开大,估计短时间内可迅速分娩,可在医生的严密监视下人工破膜后自阴道分娩。切忌拖拖拉拉,延误急救时机。
还有几种与胎盘有关的妊娠异常情况,虽然发生率极低,但是作为资料提供给大家,一旦有病症发生,准妈妈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异常形态胎盘
受孕时,如果孕卵植入在子宫角部,可能形成双重胎盘、肾形胎盘、马蹄形胎盘,或在胎盘上形成深沟。如果叶状绒毛膜沿着孕卵周围发育,就会形成长而薄的胎盘,医学上称为膜样胎盘。孕卵植入部位正确,但植入部位的子宫粘膜有炎症病变,就会形成副胎盘。这些形态各异的胎盘都是异常胎盘。分娩时很容易残留在子宫腔内,是造成产时、产后出血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粘连性胎盘和植入性胎盘
有些时候,胎儿顺利出生后,很长时间胎盘不能娩出,这往往都是因为蜕膜有炎症变化或叶状绒毛生长过长,导致胎盘植入异常而造成的。如果绒毛深入蜕膜基底层,胎盘粘连于子宫壁上,称为粘连性胎盘。如果绒毛更加深入子宫肌层,使胎盘和子宫壁粘连在一起就称为植入性胎盘。无论粘连性胎盘还是植入性胎盘,在分娩时都可以使胎盘剥离困难,造成大出血。粘连性胎盘,需要助产人员用手进入宫腔剥离;植入性胎盘用手也不能剥离,如果强行剥离,会发生出血、休克,穿破子宫肌肉,造成子宫穿孔和感染,后果会很严重,此时应立即进行剖腹手术,缓解危机。
胎盘白色梗塞
胎盘白色梗塞是因为胎盘发生病变,即在胎盘胎儿面的羊膜下,有白色或黄白色的结节状变性组织,较坚硬。胎盘白色梗塞,有的可以深达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如果变性较多、较深,就能使胎盘功能受损使胎儿在宫腔内死亡,并且容易发生胎盘早剥。
常见的白带异常状况
1、白带似豆腐渣
如果出现豆腐渣样子的白带,有可能是霉菌性阴道炎,一般情况下还会伴有外阴部位严重的瘙痒。外阴和阴道壁常覆盖一层白膜状物,不易被擦掉,若擦掉后会露出红肿粘膜面,易感染霉菌,还常伴有外阴瘙痒及烧灼样疼痛感。
2、白带呈黄褐色
白带为黄色黏稠或脓鼻涕样,很可能是慢性宫颈炎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等。多数宫颈炎因宫颈损伤后病原体的侵入,如多次人工流产、分娩或者其他手术后遗症导致损伤。值得重视的是,慢性宫颈炎患者不仅可能出现不孕症,而且其癌变的几率比正常女性要高出7倍。
3、白带臭且有泡沫
内裤上的分泌物呈黄色与泡沫状、有怪味,可能是阴道在报警——受到滴虫“骚扰”。因为感染滴虫后,会产生黄绿色泡沫状有恶臭的白带。而阴道滴虫病可通过两种途径传播:性生活传播和间接传播。间接传播间接接触被滴虫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泳池的座椅或公共厕所的坐便器等。
4、白带有血丝
白带中有血,血量多少不定,出现此白带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如宫颈病变、阴道肿瘤等。有些良性病变也可出现此白带,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或是宫内节育器所引起的副反应。
5、肉水状白带
汤水样即这种白带呈黄色水样或是洗肉水样,也有的像米汤,伴有恶臭味。这常见于宫颈病变、输卵管病变,有时也见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息肉合并感染。
常见的异常白带有哪些
常见的异常白带有哪些?正常的白带颜色应该是乳白色或是像蛋清样无色透明状,略带腥味或无味,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色、量、味等也发生不同的改变。
白带发黄有异味是怎么回事?
有的女性朋友长期被白带发黄有异味瘙痒的情况困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告诉你白带发黄有异味瘙痒有可能是多种妇科疾病的缘故,你在对自己的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要考虑到治疗方法对于白带发黄有异味瘙痒的影响。
引起白带发黄有异味瘙痒的原因很多,如:外界刺激、避孕药、内裤太紧、分泌物刺激、淋病、非淋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皮炎等都可能导致白带发黄有异味瘙痒。
常见的异常白带有哪些?
一、白带发黄,白带有异味,白带增多,白带发黄有异味表现为白带发黄或黄绿色且伴有脓样、臭味的白带:
初步诊断:
1、淋病球菌引起的感染还伴有小便疼痛。
2、白带发黄,有异味多见于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阴道炎、宫颈炎及子宫内膜炎。
3、另外,阴道内异物可以出现这种白带。
二、带有血液的白带:
初步诊断:
常见于生殖器肿瘤、炎症及宫内放置节育器等。根据白带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快慢,可使白带染成红色、棕色或黑色等不同颜色。
如果你出现了白带异常的情况的话,建议及时做相关检查明确引起外阴痒的病因,再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4种常见的异常胎位
正常胎位:即为枕骨前位;也就是最能顺产的姿势。头位为了沿着准妈妈骨盆腔轴达到顺利自然的阴道分娩,头部的姿势也会附往胸前,能够让胎头的后枕骨做先锋,这样才能快速顺利的通过产道生出来,此种姿势也称为枕骨前位。胎头的枕骨靠近产妇的骨盆前半部,也是最顺利分娩的头位正常姿势。
异常胎位:异常的胎位不正有时候会有臀部在盆骨入口处的臀位,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的横位,或斜位等。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骨盆狭小、盆腔肿瘤、胎儿畸形、羊水过多等因素。
常见胎位异常:
1.枕后位:准妈妈在生产时,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所以在整个生产的时候,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一般情况下都是能够转135度或者90度,变成正常体位。当仅有5%~10%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在生产的时候还在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所以就导致了生产时候遇到困难,这也就是所谓的持续性枕后位。
2.复合位:胎先露部伴有肢体同时进入骨盆入口,称为复合位。临床一手或者一前臂沿胎头脱出最常见,一般发生在早产者身上,发病率为0.80%~1.66%。
3.颜面位:胎头极度仰伸,胎儿枕部与胎背接触,一般颏右后位比较常见,这种情况一般在临产后发现。
4.额位:当胎头呈不完全仰伸的姿势时,额头部位将成为胎儿的先露部。引导内诊时可摸到胎儿额头,有的时候也会发现有脐绕颈或颈部有襄性淋巴瘤,其发生率约为0.02%~0.03%。
鸽子提醒:胎位指的是分娩时宝宝的先露部位,临近分娩时,胎儿大多固定为头朝下的姿势,研究表明,大约有96%的宝宝都是头部先生出来的,所以被称为正常胎头—头位。
孩子小脚丫常见异常需警惕
小脚丫的成长之路
出生前
在胎儿期的第七周,胚胎的下肢末端出现了脚,但脚趾是连在一起的,就像鸭掌一样。第八周,脚趾开始分开,并长出了指甲。从胎儿期的第四个月起,胎宝宝脚的活动能力增强了,能够做出踢、蹬的动作。第六个月,脚部肌肉发育加快,手脚有时会猛烈地撞击子宫,孕妈妈隔着肚皮也能摸到宝宝小脚丫的轮廓。
0-3岁
每个小宝宝的脚丫都是又胖又厚的。宝宝刚学会走路时,你会发现他的脚底没有像大人一样的足弓,十足一个小平足。不要担心,小宝宝平足是有原因的:宝宝的骨头和关节仍然很有弹性,所以当他们站立时就会平足;同时,宝宝脚底堆积的脂肪也会使足弓变得不明显。
满1岁时, 宝宝的脚差不多已有成人的一半长。你会发现,宝宝站立时多是内八字脚,这种习惯主要是来源于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姿势。出于习惯,出生以后的宝宝仍然会保持着那种交叉腿的动作,并在几个月以后渐渐地自动纠正过来。
3-8岁
4岁以前,孩子的足弓尚未开始发育,足底看上去还是扁平的,往往被误认为扁平足或者扁平外翻足,实际上这是一个生理性的扁平足阶段。4岁以后,足弓会逐渐增大,一般到8岁左右,孩子的足弓就能达到成人的水平。
宝宝小脚丫会遭遇哪些异常?
我们的脚由在韧带和神经末梢联结下的26根骨头组成,由许多有力的肌肉、韧带将各个足骨连接在一起而呈弓形,这就是常说的足弓。足弓具有很强的弹力,能缓冲震荡,保护人体,使人体的重力分散到脚的各点,并保证站立时的稳定性,同时可避免足底的血管、神经直接受压迫。足弓塌陷或消失就形成扁平足。
1.扁平足:功能性还是病理性?
扁平足分功能性和病理性两种。功能性扁平足看上去脚外形扁平,足弓小,是由于足底肌肉发达,软组织肥厚造成的。功能性扁平足足关节正常,正常的走、跑、跳都不受影响。
病理性扁平足较多见,由于足弓的作用减弱,使走、跑、跳受到影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就会感觉脚疼,从而妨碍孩子的全面锻炼。长大成人后,劳动能力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除少数与遗传有关外,大多数孩子的扁平足是由于后天因素导致足弓的韧带、肌肉松弛而造成的:
脚的肌肉、韧带缺乏锻炼,力量不足。如宝宝长时间穿过小的鞋子,会影响脚的肌肉、韧带发育,以致足弓的正常发育受阻。
脚的肌肉、韧带过度疲劳。让小宝宝长时间地行走、站立,都有可能造成扁平足。
疾病的影响。宝宝先天性足部有疾病,肌肉萎缩,也可造成扁平足。要避免宝宝患扁平足,
下面几个细节不能忽略:
为宝宝选一双合适的鞋,切忌让宝宝穿太小的鞋。
宝宝没满9个月时,不要让他过早下地走,也不要长时间站立。
如果宝宝的扁平足已经比较明显,可让他练习用脚尖或脚外侧走路,能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无法矫正的扁平足应去医院骨科进行矫治。
2.马蹄内翻足,松软型还是僵硬型?
马蹄内翻足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1000,男孩是女孩的2倍,单侧稍多于双侧,发病与骨骼、肌肉、神经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孩子出生后往往就出现单足或双足马蹄内翻畸形,表现为足跟小且内翻,各足趾向内侧偏斜,常合并小腿内旋畸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畸形逐渐加重,尤其在负重行走后,由于总是足背外侧缘着地,这些部位的的皮肤会变厚,甚至生出老茧。
马蹄内翻足通常分松软型和僵硬型。原则上,松软型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出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保守治疗的畸形矫正复发率约为40%-80%。虽然保守治疗可能无法从根本上矫治畸形,但它还是一件发现畸形必须立即做的事情,因为它也是手术前的重要准备过程。手术前,在儿童骨科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手法按摩或阶段性矫形石膏固定也很重要,因为手法矫形或石膏矫形能使足部挛缩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得到充分牵伸,足后内侧皮肤得到充分扩张,减少了术后畸形复发和切口皮肤坏死、感染的机会,同时也能减少因错误的或不正确的手法按摩或矫形石膏固定所形成的“摇椅底”畸形,而这种畸形的治疗比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更难。
僵硬型以手术治疗为主,通常于出生后6个月开始治疗,术后石膏固定3个月。去掉石膏后,白天穿矫形鞋,夜间用支架保护1-2年。手术后2年内要坚持定期去儿童骨科检查,这是防止畸形复发的重要保证。
白带异常的常见症状
(1)无色透明粘性白带:与鸡蛋清相似,或稍有混浊,但除白带增多外,很少有其他症状,这种白带多见于慢性宫颈炎、颈管炎以及应用雌激素后。
(2)泡沫状白带:在公共浴池洗澡,或使用过公用的浴巾、浴盆后,出现灰白或灰黄色泡沫状白带,且有酸臭味,应想到是否传染上了滴虫性阴道炎。
(3)豆腐渣样白带:外阴和阴道壁经常会出现一层白膜状物。擦出后显露红肿粘膜面,易感染霉菌,常伴有外阴瘙痒及炙烤样疼痛感。特别是糖尿病人或孕妈妈,更应想到这一点,因为孕妈妈和糖尿病人体质差,免疫力低下,简单引起霉菌感染。
准妈孕期常见异常妊娠现象
胎位不正:臀位、横位、斜位、面产式等均称之为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的比例最高。准妈妈很关心宝宝的胎位,常在怀孕不久就询问医生胎位问题。事实上,3个月前的胚胎处于浮游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变换姿势。而六个月之前的胎儿,约有一半胎位不正,直到32周以后,胎位不正的比例才降到10%。所以,胎位不正在怀孕8个月前,颇为常见,父母无须担心,大部分宝宝在8个月后,便会很规矩地转正。
妊娠糖尿病:怀孕期间由于种种激素因素而产生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形成所谓妊娠性糖尿病。糖尿病对母亲的影响,除了血糖不易控制、容易肥胖之外,也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如尿路感染等。此外,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比率也会比一般人高出数十倍之多。
对于胎儿除了易有巨婴症导致难产之外,长期高血糖也容易导致子宫胎盘血管病变,而引起胎儿生长迟滞甚至胎死腹中,不可不慎。所以,糖尿病孕妇应接受医师及营养师的建议,控制饮食或以降血糖药物控制,以确保母子平安。
若胎儿头围及腹围均较小,称之为“均称形生长迟滞”,主要原因有妈妈体重增加不良、子宫内感染、先天异常、染色体异常等,不过,也可能是由于父母的体型较小,基于遗传的因素,胎儿自然也会小一些。
早产:大部分的早期子宫收缩,可能只是假性阵痛,但,若子宫收缩频率每20分钟有4次以上,或1小时有6次以上,且子宫颈已经有进行性变薄扩张的情形,即是早产性阵痛,应卧床休息并配合医师指导使用安胎药。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在未有生产阵痛之前,羊膜已自然破裂而导致羊水流出。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多胞胎、羊水穿刺、子宫闭锁不全等,均可能造成早期破水。怀孕6个月之前,若不幸破水,胎儿存活率不高且早产并发症很多,一般建议终止妊娠。
教你如何分析三大常见异常心电图
一、心脏肥大
1、心房肥大
(1)、肺性P波。即P波高尖,肢导>0.25mV(Ⅱ,Ⅲ,aVF 、V1、V2明显),V1直立>0.15mV或双向代数和>0.2mV。
(2)、P波时间正常,<0.12s。
(3)、常见于肺心病,肺A高压症。
2、左房肥大
(1)、二尖瓣型P波。即P波时间延长,常有切迹,切峰间时间>0.04s(Ⅰ,Ⅱ,aVL明显)。
(2)、V1常先正后负,双向深宽。
(3)、见于二尖瓣狹窄致左房肥大者。
3、左室肥大
(1)、总体:Ⅰ,aVL,V5,V6R波增高,V1,V2S波加深。
(2)、QRS波群高压(左室导联): 胸导Rv5>2.5mV, Rv5十Sv1≥4.0mV (m)或3.0mV (w);肢导R1>1.5mV, RavL>1.2mV, RavF>2.0mV。
(3)、QRS 波群时间延长至0.10-0.11s,但<0.12s。
(4)、电轴左偏(口对口)。
(5)、常伴ST—T改变(若有称肥大伴劳损)。
4、右室肥大
(1)、总体:aVR,V1R波增高,Ⅰ,aVL,V5,V6S波加深。
(2)、QRS波群高压(右室导联):RaVR>0.5mV,Rv1>1.0mV,R/S≥1; RV1+SV1>1.05mV (重度>1.2mV )。RV5R/S<1。。
(3)、电轴右偏(尖对尖)。
(4)、常伴ST—T改变(若有称肥大伴劳损)。
注:心电图诊断心脏肥大敏感性差,重度或偏心肥大,才有改变,诊断中以QRS 波群高压为主要依据。
二、常见心律失常
1、期前收缩(又称早搏):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速(只介绍房室结返折型)
(1)、指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室上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异常心律。
(2)、频率160—250次/分,节律整齐。
(3)、QRS波群正常。
(4)、突然发生,突然消失,多无器性心脏病。
3、室性心动过速
(1)、指发生>3次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心律。
(2)、频率140—200次/分,节律不齐。
(3)、QRS波群宽大畸形,>0.12s。
(4)、常有心室夺获或融合波(最重要依据)。
注:心室夺获:指板少数一次窦性徼动下传至心室,出现一个正常的QRS 波;心室融合:指极少一次窦性激动下传至心室共同形成有別于其它QRS 波的现象。
4、心房纤颤
(1)、P波消失,代之不规则f波(房颤波),频率350—600次/分。
(2)、QRS 波群大多正常,当室率增快,前一个R—R间距偏长时其后易出现一个畸形QRS 波群,即称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
(3)、R—R节律不规则,室率可快可慢。
(4)、常见二狹,甲亢等。
5、心室颤动
(1)、P—QRS —T波群完全消失,代之形态不一,大小不等,节律不规整的基线摆动波。
(2)、频率在200—500次/分之间。
(3)、波形由大变小,频率变慢,短暂变为一条直线,标志心电活动停止。
(4)、室颤发生标志心脏有效射血停止。
6、房室阻滯: 分三度。
(1)、一度:
每个P—QRS —T波群均为窦性心律,仅有P—R间期>0.20s,老年人0.21s。
(2)、二度两型:分两型。
一型:①、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逐渐缩短,直至有一个QRS 脱漏,如此周而复始。②、脱漏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③、脱漏后造成的R—R间距小于两个P—P间距之和。
二型:①、P—R间期固定不变(可正常或延长)。②、数个P波之后出现一个或几个QRS 波脱漏(两个以上称高度阻滯)。
(3)、三度:
①、P波与QRS 波互不相关,各有其频率,且P>R。②、QRS 波群可正常(发生于希氏束以上),室性频率40—60次/分,也可畸形(发生于希氏束以下),室性频率20—40次/分。
三、心肌梗死
(一)、透壁性梗死(S—T抬高型)
1、基本波形
(1)、缺血性:早期为高尖,直立,不对称T波。后期低平,倒置或深尖,对称(冠壮波)T波。
(2)、损伤性:S—T段弓背单向曲线抬高,与直立T波相连。
(3)、坏死性:病理性Q波。
2、动态演变 分四期
(1)、早期(超急期,急性缺血期):T波出现改变到S—T段开始抬高的时期。
①、出现于梗死后数分钟-数小时。
②、出现高尖,直立,不对称的T波。
(2)、急性期(充分发损伤展期)。
①、梗死后数小时-数日出现,可持续数周(<2w)。
②、S—T段弓背,单向曲线抬高,并与直立T波相连。
③、抬高数小时出现病理Q波并逐渐加深,R波逐渐变低。
④、>2w不降警惕室壁瘤发生。
(3)、亚急性期(吸收期):发生于梗死后数周-数月。
①、指S—T段开始下降回落至基线的时期。
②、T波随之变低,倒置或深尖对称的T波(冠壮波)。
③、此期Q波持续存在。
(4)、陈旧期:指S—T段回落至基线,至S-T-T波不在变化。梗死后3-6个月或数年。
①、部分完全恢复正常,部分维持多遗留下T波低平,倒置或冠壮波保持恒定不变。
②、病Q持续数月—数年或永六存在。
(二)、非透壁性梗死(非S—T段抬高型):出现于局灶或內膜下梗死者。有两类型。
⑴、第一种类型:先是普遍性S—T段低压(aVR,有时V1),继而T波倒置或冠壮波。无病Q。
⑵、第二种类型:仅有T波倒置或冠壮波。无病Q。
(三)、定位诊断:以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