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临床缓解期的健康指导
肺心病临床缓解期的健康指导
如果我们疾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坚持,如果半途而废的话在临床上就不能很好地治疗这种疾病,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要点都有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这种疾病到医院肯定会接受氧气治疗,此外还应该在饮食上注意起来,但是具体的知识点我们还是通过专家的阐述来了解。
1预防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
1注意避免受凉、过劳 等感冒诱因,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2在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与上感患者接触,可服用板兰根冲剂,核酪口服液等预防。
3如出现咳嗽、鼻塞、咽痛等上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加重。
4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刺激。
2合理氧疗:一般主张氧流量为1—2升/分,氧浓度为24—28%,每天吸氧10-15小时左右较为合理。加强正确的氧疗指导,避免出现氧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氧疗效果。
3 加强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鱼、豆腐、新鲜蔬菜、水果、根据个人喜好,经常变化食物花样,满足营养需要。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的药物,多汗或服用利尿剂者,应选用含钾食物,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摄入量。
4肺功能锻炼:常用的有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锻炼,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嘴闭用鼻吸气,胸部不动,尽量挺腹;呼气时,腹部内收,口唇收拢,以吹哨样动作将气体呼出,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要求深吸缓呼不可用力,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运动。
5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应注意休息,防止劳累,可参加适宜的室内外活动,并注意活动和休息交替进行。
我们可以看到专家对于肺心病的健康宣教内容给出了这么多,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简单的,其实我们应该给予肺心病高度的重视,如果这种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不能及时的治疗的话在临床上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最好做好相关的要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
1.由于绝大多数慢性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慢性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2.讲究卫生,戒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呼吸道感染是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应积极予以治疗。
3.对已发生慢性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缓解期治疗是防止慢性肺心病发展的关键,可采用:
①冷水擦身,膈式呼吸,缩唇呼气以改善肺通气等耐寒及康复锻炼。
②镇咳,祛痰,平喘和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
③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核酸酪素,气管炎菌苗,免疫核糖核酸等。
④中医中药治疗: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肺循环功能。
肺心病如何吸氧
一、肺心病如何吸氧
吸氧是治疗肺心病的重要方法,但吸氧不恰当会给病人带来不利影响。这是因为肺心病病人的呼吸调节与健康人不同。健康人的呼吸频率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变化,这是由呼吸中枢来调节的,化学感受器,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也参与呼吸调节。肺心病病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十分明显,呼吸是靠低的血氧浓度刺激化学感受器来维持的。如果吸入过多的氧气,则解除了低氧状态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呼吸会变慢,会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呼吸停止,给病人的生命造成危险。所以对肺心病病人进行氧气治疗,不是吸氧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病情轻重恰当给氧。应采用持续低流量的给氧方法,氧气表上的流量控制在1~1.5升/分,氧的浓度以25%~29%为宜。
二、肺心病护理
对已发生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本病易反复发作,使病情日益加重,但肺心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如能及时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对病情的转归具有积极的意义。
缓解期间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如鼓励患者进行呼吸锻炼,耐寒锻炼,提倡戒烟等,防止或减少、减轻急性发作,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提倡家庭长期氧疗,能改善预后。
慢性支气管炎的分型和分期
(一)分型 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二)分期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
1.急性发作期 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 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 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支气管炎哮喘临床表现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重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
发作时出现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有时吸气、呼气相均有干啰音。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呼吸音低下,哮鸣音消失,临床上称为“静止肺”,预示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呼吸骤停。
哮喘患者在不发作时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持续3个月以上。
肺心病护理常规
预防护理:
1.由于绝大多数慢性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慢性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2.讲究卫生、戒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呼吸道感染是慢性肺心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应积极予以治疗。
3.对已发生慢性肺心病的患者,应针对缓解期和急性期分别加以处理。缓解期治疗是防止慢性肺心病发展的关键,可采用:①冷水擦身、膈式呼吸、缩唇呼气以改善肺通气等耐寒及康复锻炼;②镇咳、祛痰、平喘和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③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核酸酪素、气管炎菌苗、免疫核糖核酸等;④中医中药治疗: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肺循环功能。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肺心病的护理措施,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在生活的时候就要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不会有个好的事业的,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去休息,要劳逸结合。
肺心病临床缓解期的健康指导
如果我们疾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坚持,如果半途而废的话在临床上就不能很好地治疗这种疾病,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要点都有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这种疾病到医院肯定会接受氧气治疗,此外还应该在饮食上注意起来,但是具体的知识点我们还是通过专家的阐述来了解。
(1)预防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
1)注意避免受凉、过劳 等感冒诱因,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2)在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与上感患者接触,可服用板兰根冲剂,核酪口服液等预防。
3)如出现咳嗽、鼻塞、咽痛等上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加重。
4)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刺激。
(2)合理氧疗:一般主张氧流量为1—2升/分,氧浓度为24—28%,每天吸氧10-15小时左右较为合理。加强正确的氧疗指导,避免出现氧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氧疗效果。
(3)加强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鱼、豆腐、新鲜蔬菜、水果、根据个人喜好,经常变化食物花样,满足营养需要。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的药物,多汗或服用利尿剂者,应选用含钾食物,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摄入量。
(4)肺功能锻炼:常用的有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锻炼,(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嘴闭用鼻吸气,胸部不动,尽量挺腹;呼气时,腹部内收,口唇收拢,以吹哨样动作将气体呼出,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要求深吸缓呼不可用力,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运动。
(5)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应注意休息,防止劳累,可参加适宜的室内外活动,并注意活动和休息交替进行。
我们可以看到专家对于肺心病的健康宣教内容给出了这么多,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简单的,其实我们应该给予肺心病高度的重视,如果这种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不能及时的治疗的话在临床上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最好做好相关的要点。
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1.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重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
发作时出现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有时吸气、呼气相均有干啰音。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呼吸音低下,哮鸣音消失,临床上称为“静止肺”,预示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呼吸骤停。
哮喘患者在不发作时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2.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持续3个月以上。
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什么
肺心病的患者的患者发病因素到目前为止,经过我们临床多年的实践总结发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再者肺心病患者发病的因素不一样,我们治疗的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肺心病的患者,我们还是看看专家在健康宣教上的总结。
(一) 给予心理指导,进行必要的解释和鼓励,以解除心理紧张和焦虑情绪。
(二) 饮食指导
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食物为宜。
(三) 做好出院指导,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增强体质,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出院后继续坚持按医生、护士建议的合理化饮食。
(四) 掌握活动的方法及原则,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继续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并做到持之以恒。
(五) 指导患者行家庭氧疗。
(六) 戒烟酒,注意保暖,避免到人多、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预防感冒。
(七) 按医嘱定时服药,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以上虽然我们给出了一定的知识宣教,但是肺心病的患者最好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但是肺心病的患者还需要做到患者的症状护理,因为肺心病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为此还需要我们为患者做好一定的疾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
支气管哮喘症状和体征
1.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重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
发作时出现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有时吸气、呼气相均有干啰音。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呼吸音低下,哮鸣音消失,临床上称为“静止肺”,预示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呼吸骤停。
哮喘患者在不发作时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2.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持续3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