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海绵状血管瘤会发展为肝癌吗

肝海绵状血管瘤会发展为肝癌吗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与肝癌的形成原理不同,一般不会发展成为肝癌。但是部分肝癌高危风险的患者,如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当 B 超考虑肝血管瘤时,一定查肿瘤标志物(AFP、CA199 等)及腹部增强 CT 或 MRI 等检查加以鉴别,以免误诊后贻误病情。

肝海绵状血管瘤都需要治疗吗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肝脏的良性病变,不会进展为恶性肿瘤,自发或继发破裂出血罕见,较少引起不适症状。1997 年,Weiman 报道了 104 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经过中位数为 32 个月的随访观察,仅有 11 例瘤体明显增大,仅有极少数出现症状和需要手术切除。因此绝大多数仅需定期随访观察而无需治疗。

肝血管瘤是怎么回事

肝血管瘤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血管的异常发育所形成的,由于外形像肿瘤,所以称之为肝血管瘤。它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肝掌良性肿瘤的42%-45%。瘤体由充满血液的血管组成,血管腔明显扩大,又成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挤出血液后瘤体可明显缩小。在显微镜下,可见病灶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无肿瘤细胞。

肝上有血管瘤怎么办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血管的异常发育所形成,由于外形像肿瘤,因此成为肝血管瘤,它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瘤体由充满血液的血管组成,血管腔会明显扩大,又称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病灶体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无肿瘤细胞。

肝海绵状血管瘤会遗传吗

与遗传有关系。根据现代流行病学的最新统计,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一定的遗传现象,家族成员中上一代直系亲属中患有肝海绵状血管瘤病,其子女一代的患病几率高于正常人的 2~3 倍。

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

(一)手术切除适应证

1.有明显临床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

2.直径>10cm的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3.诊断不明确,不能排除恶性肿瘤者;

4.生长速度较快、短期内明显增大的血管瘤;

5.有发生破裂出血可能者;

6.对年龄40岁以下,瘤体>5cm,可能有继续增大者。

(二)其他疗法

1.介入栓塞治疗

目前HAE多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的治疗。另外,妊娠期海绵状血管瘤常迅速增大,为预防腹压逐渐增大引起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破裂出血,HAE是最佳的选择治疗方法。

2.放射治疗

对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可采用放射治疗,以控制肿瘤进一步增大。

不同类型肝血管瘤的特点

(1)海绵状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血管瘤就是肝海绵状血管瘤,通常情况下,这类血管瘤的切面会呈现出钻口的形状特征,类似于我们常见的蜂窝状。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腔体内部,会存在一些特殊的组织纤维。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腔壁之内,会被一些细胞覆盖,纤维内部会出现一些细小的血管。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硬化性血管瘤

硬化性血管瘤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血管瘤疾病。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患者的肝脏间隔纤维组织非常明显,而且血管瘤呈现出官腔塌陷的情况,整体较为坚硬,而且会表现一种退行改变。

(3)血管内皮细胞瘤

常见症状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4)肝毛细血管瘤

一般会出现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肝海绵状血管瘤会导致腹水吗

腹水的产生往往由肝硬化引起,如上所述,肝海绵状血管瘤本身不会引起肝硬化,因此肝海绵状血管瘤不会引起腹水的产生。

相关推荐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肝叶切除术:肝叶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血管瘤最好的方法。但因血管瘤血供丰富,术中极易出血,特别是巨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由于肿瘤挤压邻近脏器,局部解剖关系移位,手术难度更大,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2.血管瘤捆扎术:对血管瘤直径在15cm以下、多发性小血管瘤或主瘤切除后其他肝叶散在的小血管瘤,均可采用血管瘤捆扎术。 3.肝动脉结扎和肝动脉栓塞术:对多发性血管瘤或病变范围极大,已侵犯大部分肝组织或紧邻大血管,无法切除者,可作肝动脉结扎或栓塞术,根据病变范围可作肝右、肝左或肝固有动脉结扎术。 4.冷冻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对本病的诊断帮助不大,一般肝功能均正常,酶活性不高。少数患者有红、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切除血管瘤后可恢复正常。血象变化在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例中较常见。长海医院肝外科80年代报道的一组40例直径在15cm以上的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有半数血红蛋白在1.55mmol/L(10g)以下,最低仅0.96mmol/L(6.2g);有3/4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在5.0×109/L以下,最低仅2.2×109/L;有1/3患者血小板计数在100×109/L以下,最低仅40×109/L,上述变化经手术切除血管瘤后均恢复

有的血管瘤不可自行消退

1、有的血管瘤自动消退,有的血管瘤如果不及时治疗使病情加重。比如海绵状血管瘤,不可自行消退。由发育畸形的无数血窦组成,从外表上看它是一种高出皮面的隆起肿物,多长于头皮和面部,也可发生于肌肉间、骨间,形状圆形、扁平或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海绵状血管瘤比较柔软,有弹性,挤压后可缩小。海绵状血管瘤不能自行消退,而且对小儿的危害较大,比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2、草莓状血管瘤有少数患儿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概率很低,如新生儿出生6个月后没有消退的迹象,则需尽早治疗。 3、

肝脏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或错构瘤,随肝脏的生长而逐渐膨大,也有人认可能和内分泌有关,多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的女性易于发病。 二、发病机制 肝血管瘤的大小差异很大,小者仅数毫米,大者直径可超过20cm。一般将直径超过10cm者称巨大血管瘤。约85%的肝血管瘤单发,位于肝右叶,且常靠近肝表面,呈膨胀性生长,多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肉眼观呈暗红色或蓝紫色,可呈不规则分叶状;镜下观,病变中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薄壁静脉腔,内衬单层上皮,腔隙之间有细的纤维隔。根据肿瘤中纤维化组织的多

血管瘤的种类有哪些呢

1、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四肢、面部、躯干较常见。根据其深度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如皮下组织,症状变现皮肤起包块状,呈紫色,用手触摸像海绵一样柔软感觉,用手按压包体改变形状。深部肌肉组织的海绵状血管瘤,表现局部肿胀,皮肤颜色正常,用手触摸无明显包块,有时有疼痛感,患处四肢出现无力。海绵状血管瘤比其他血管瘤侵犯性更强,有时快速增大导致皮肤大面积受到感染。所以医生建议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越早治疗越好。 2、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是血管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属于血管

右肝脏血管瘤也出现在成人身上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包括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我们一般所谓的肝血管瘤就是指海绵状血管瘤,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人,而且女性多于男性。肝脏血管瘤都有哪些症状? 肝血管瘤是人体的血管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良性的血管肿瘤,但是它同样威胁着人体的健康。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肿瘤,一般良性,无症状,常见于肝右叶,约10%可多发在双侧。肝血管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约男性的6倍。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

不典型肝血管瘤是什么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其有恶变可能。

脑血管瘤如何诊断

观察皮肤表面的颜色:血管瘤分三类,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如果皮肤表面是红色、淡红色、暗红色、紫红色,并且突出皮肤表面,很可能就是草莓状血管瘤。如果是蓝色,则可能是海绵状血管瘤。如果这两类颜色都有,考虑混合型血管瘤。 观察是否有包块:如果海绵状血管的位置较浅,可以看到皮肤表面是蓝色,位置较深,则无法看到。但是血管瘤生长,如果皮肤表面正常却突出皮肤如同一个包块,就应开考虑海绵状血管瘤。 观察双侧肢体不对称:面积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淋巴血管瘤可表现出双侧面部、肢体大小不对称。

肝脏检查报表怎么看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编辑本段治疗方法,手术方法,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术中冷冻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长什么样

海绵状血管瘤长什么样,大家了解了吗?就是由于血管畸形并且呈现海绵状。海绵状血管瘤不仅可发生于体表皮肤和皮下组织,而且还发生在皮肤粘膜下,肌肉骨骼都可能生长。以下就您介绍。 海绵状血管瘤几乎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以四肢、面颈部、躯干较常见,骨骼、肝、脾、胃肠和其他内脏易可生长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根据其深度不同表现症状也不同,如位于皮下组织,表现高出皮肤隆起包块,皮肤呈紫色,触之柔软,包块如海绵状或面团的感觉,界限不太清楚或与皮下组织有明显界限,压之有压缩感,包块大小有时随体位改变有变化,增大或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