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胃痛的偏方大全 食积胃痛

治疗胃痛的偏方大全 食积胃痛

症状表现:因暴饮暴食后引起的胃脘胀满疼痛,打酸臭呃,恶心呕吐,吐后或放屁后疼痛症状减轻等。

1、白胡椒10粒,大黄1克,研磨成细末后用温开水冲服,每日1-2次,用于食滞胃痛。

2、槟榔200克,陈皮20克,丁香,草豆蔻各10克,加水和食盐适量,煎煮至药液近干,停火待冷,将槟榔切成黄豆大小,备用,于饭后嚼食5-10块。

经常胃痛吃什么好

经常胃痛吃什么好?

1、牛奶

经常喝牛奶具有很好的养胃功效,尤其是对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胃疼症状更具有很好的缓解功效。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在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

牛奶虽然具有很好的缓解胃痛以及养胃的功效,但在饮用的时候要注意,患有腹泻、脾虚证、湿证等部分患者应该尽量的注意,千万不要过量的饮用牛奶,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导致病情加重。

2、茉莉花茶

茉莉花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解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所以,茉莉花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此外,茉莉花还有安定精神的作用,可以让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如果感到胃部不适,可以用热牛奶浸泡茉莉花,制成茉莉花奶茶,有不错的辅助治疗效果。

3、苏打饼干

当胃痛发作时可以吃酵母粉,吃苏打饼干,因为它们是碱性的,可以中和引发胃痛的胃酸。这跟胃药的原理一致,因而能治疗胃病。

酵母粉、苏打水、苏打饼干PH值为碱性,属于弱碱性食物,确实能中和胃酸。如果患者已经被确诊为胃病,反酸、胃痛时可以吃这点暂时缓解不适,但它们不能治疗胃病。

4、大枣姜汤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味辛温,具有温中、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5、粥类

有胃病、胃痛的人,或者感到胃不舒服,可以采取喝粥的“水养护”措施。熬粥的温度要超过60℃,这个温度会产生一种糊化作用,软嫩热腾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稀饭中含有的大量水分,还能有效地润滑肠道,荡涤肠胃中的有害物质,并顺利地把它们带出体外。

中医治疗胃痛偏方

1、陈皮5克,元胡20克,醋适量,以上前两味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1-2克,每日服3次,适用于胃痛。

2、生姜3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泡24小时,每服3克加入红糖,沸水冲泡,加盖浸片刻。代茶频饮,温中,健胃,止呕主治胃脘疼痛,翻胃呕吐,食欲不振。

3、薤白50-150克,醋50-100克,先将薤白洗净用醋煎煮,不加盐,顿服,也可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增加,以痊愈为度。理气宽中,止痢,止痛,适用于胃气痛不可忍。

治疗胃痛小偏方

方1

【组成】于姜6克、香附30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9克,米汤送下。【主治】虚寒胃痛。

方2

【组成】干姜、良姜各30克,粳米适量。【用法】煮粥分3 次服。【主治】虚寒胃痛。

方3

【组成】花椒1.5克、老姜4.5克。【用法】水煎服。【主治】受寒胃痛。

方4

【组成】生姜60克、醋及红糖各适量。

【用法】醋浸泡姜24 小时,取姜加红糖开水冲泡服。【主治】胃痛。

方5

【组成】生姜30克、丁香4克、白糖50 克。

【用法】姜捣烂,丁香研未,加水以文火煮至挑起不粘手为度,盆内涂油,倒入药膏,稍冷切作50 块,随意服之。【主治】虚寒胃痛。

方6

【组成】石灰30克、明枯矾各16克、姜汁60克。

【用法】上二味研为细未,以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粒,1日2次。【主治】胃痛。

方7

【组成】葱头30克、生姜15克。【用法】共捣烂炒热,装布袋熨胃部。【主治】胃痛。

方8

【组成】面粉、葱白。

【用法】共捣泥,如梧桐子大,每天服7粒,温酒送。【主治】急性胃痛。

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药方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很常见的慢性胃炎。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该如何治疗呢?中医给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方子,一起来看看有哪些。

(1)胃炎冲剂:铁树叶、蒲公英、苏梗、白芍、甘草、制香附,水煎浓缩,制成冲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2)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3)胃炎煎剂:党参、白术、茯苓、丹参、香附、高良姜、甘草、青黛。水煎服,日1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4)苡仁30g,制附子15g。研末贮存,每服1.5g。治胃寒痛。

(5)荔枝核,烧焦,每3g加木香0.5g。共为细末,热汤调下。治慢性胃炎之胃寒气滞疼痛。

(6)百合30g,丹参20g。水煎,空腹服。治虚热胃痛。

(7)百合30g,乌药9g,元胡9g。水煎服。治虚热胃痛。

(8)姜黄18g,炒香附15g。共研末,每服2~3g。治慢性胃炎之气滞胃痛。

(9)黑香附12g,砂仁3g,甘草3g。共为细末,每服2~3g,治气痛。

(10)五灵脂(烧烟尽),研细末,每服6至9g,开水送下。可治慢性胃炎之胃痛。

山楂泡水可以治胃痛吗

山楂对胃痛有一定疗效。

如果胃痛了要根据自己胃痛的原因选择治疗,引起胃痛的原因一般有胃病疼痛、吃多了胃痛、食物中毒引起和饮食不当。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有治疗饮食积滞、脘腹胀痛、产后腹痛和恶露不尽的功效,山楂入胃经,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作用。山楂并不是对所有胃痛都有疗效,胃痛了一定要对症下药,切记不能盲目用药和胡乱使用偏方,以免病情的加重,胃痛情况较重者应当去医院就医。

桃胶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1:治疗胃痛

《纲目》记载,桃胶具有和血益气,止痛的功效。治疗胃痛、胃炎可取比黄豆粒大一点的桃胶清水洗净,咀嚼碎碎的,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次,坚持服用三十天,胃炎不再犯,吃任何凉东西胃不会再难受。此方法仅为养胃保健之用,治疗胃病建议在中医指导下服用。

功效2:降脂养颜

据传,桃胶也曾是当年慈禧太后钦点御用的养颜补品,桃胶与皂角米、银耳搭配烹煮成汤长期食用具有降脂,养颜嫩肤的功效,桃胶的吃法详见《桃胶的吃法大全》

​上班族治疗胃痛偏方大集合

(1) 老姜250克、红糖250克,将生姜捣汁去渣,隔汤蒸10沸,将红糖溶入收膏,以4日服完,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散寒。

(2) 蜂蜜、红糖适量、红花5克。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上盖,经泡10分钟后,随即调入蜂蜜、红糖,趁热饮服。 功效:和胃利肠、止痛祛疡。 (3)干姜60克、炙附子40克。将干姜、炙附子共捣碎细,置净器中,然后放入黄酒500毫升,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日饭前温服1~2杯,日服3次。

功效:温中散寒。

(3) 干姜5克、高良姜4克、花椒3克、粳米100克、红糖15克。将干姜切成片,与高良姜、花椒洗净,共放入纱布代内盛装,扎口 。把淘洗净的粳米和布代加清水同煮,30分钟后取出姜袋,共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中止痛。

(4) 佛手柑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佛手柑洗净,煎煮,去渣留汁,再与淘洗净的粳米,冰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理气止疼。

(5) 鲫鱼1条(约250克),去鳞、鳃及内脏,洗净,生姜30克洗净,切片,桔皮10克、胡椒3克,共包扎在纱布内填入鲫鱼肚中,加水适量,文火煨熟,加食盐少许,空腹吃鱼喝汤,几次即愈。

功效:治胃寒痛

梁丘的作用与好处 梁丘穴常用配伍

1.配中脘,内关,下脘,针刺平补平泻法,消食 导滞,治疗饮食停滞之腹痛,反酸,呕吐等。

2.本穴为胃经郄穴,和胃止痛,善治胃痛,配内关,行间,阳陵泉,中脘,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气滞胃胀痛;配中脘,内关,公孙,胃俞,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寒积胃痛。

3.配地五会,膺窗,丰隆,温溜,内庭,针刺泻法,清胃泄火,祛瘀散结,治疗胃热乳痈。

4.配阳陵泉,犊鼻,足三里,血海,鹤顶,针刺平补平泻法,加灸,祛风除湿,通利关节,治疗风湿痹阻之膝肿疼痛。

5.配曲泉,膝关,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痉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

(1)胃炎冲剂:铁树叶、蒲公英、苏梗、白芍、甘草、制香附,水煎浓缩,制成冲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2)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治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3)胃炎煎剂:党参、白术、茯苓、丹参、香附、高良姜、甘草、青黛。水煎服,日1剂。治疗浅表性胃炎。

鸡蛋治疗胃痛的偏方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鸡蛋治疗胃痛的方法:

胃痛: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证,又称胃脘痛。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如下为大家介绍一款有效治疗胃痛的民间偏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配方:鸡蛋壳1个。

用 法:将鸡蛋壳洗净,放人锅内炒黄,研成细粉末,每日1次,用开水冲服。

主 治:饥饱胃痛,嗳气吐酸水。

相关推荐

治疗胃痛多少钱

在生活中,出现胃病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专家介绍说,千万别不把胃病当成一回事,胃病的背后很有可能会引起很严重的病变。为了有效防止身体出现病变,出现胃病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治疗,那么我们要花多少钱呢? 1、与医院的级别有关。如今,大大小小的医院很多,不同规模的医院,其技术设.备、服务、环境、专家、后续体验服务上等不尽相同。收费上也可能会有所偏差。对此,还是建议患者要选择比较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2、与医院的一些相关优惠套餐有关。想做检查的朋友也可多留意哪些医院近期有做什么活动,或者有哪些优惠的套餐。如此一来,

中医如何治疗胃痛

中医如何治疗胃痛 1、艾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左手食指中指置于施灸穴位两侧,右手拿起艾条后靠近腹部的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距离皮肤约3cm,用悬起法灸 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而不感到灼烧疼痛为度。施灸过程中还可以将艾条在穴位附近处做小幅度回旋动作,以缓解局部皮肤温度过高引起的不适。 2、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3、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

胃痛的民间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丁茄根1g。 (用法)晒干,研成细粉,痛时服。 (附注)儿童用量酌减。 偏方2 (组成)土木香6g,川楝子9g,杭白芍9g,神曲5g,谷芽15g,麦芽15g,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服。 偏方3 (组成)小果蔷薇根60g,雄鸡1只。 (用法)鸡宰杀洗净,小果蔷薇根用麻油炒后纳入鸡腹内炖服。 偏方4 (组成)仙人掌茎15g,制香附15g,石菖蒲3g,高良姜9g。 (用法)共研成细末,每次服8g,日服3次。 偏方5 (组成)鲜白背时根60g,小母鸡1只。 (用法)白背叶洗净,小母鸡宰杀、洗

治疗胃痛偏方 淤血内停导致胃痛

症状表现:表现为胃脘疼痛并且位置固定,疼痛拒按,痛如针刺,或见有吐血、黑便等症状。 1、丹参20克,炒五灵脂、生蒲黄、炒陈皮、全当归各10克,檀香、元胡、甘草各6克,三七粉3克(冲服),将上述材料用水煎煮2次,将两次药液和匀,分2次冲服三七粉。每日1剂,用于淤血胃痛。 2、桃仁10克(去皮尖),生地10克,同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快好时加入桂心粉2克,红糖50克,稍煮片刻后即可,上、下午分食,适用于淤血型胃痛

治疗胃痛偏方 胃阴亏虚疼痛

症状表现:胃脘隐隐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呈灼痛感,饥不欲食。 1、百合30克,南沙参15克,白芍、甘草各10克,用水煎煮2吃,将两侧药液和均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分2次rerun,每日1剂,用于胃阴亏虚型疼痛。 2、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各10克,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兑入适量冰糖代茶饮用,可用于缓解胃阴不足所引起的胃痛

中医治疗胃痛的4个偏方

1、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肚子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的时间、伴随症状等,作为判断的准则。 2、疼痛时间 胃痛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由于胃不适大多与进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作为辨别的准则,也较有准确性。 3、观察症状 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

胃痛喝什么茶好

胃痛可以喝老姜茶,可以温中散寒,适用于寒积胃痛,因胃阴不足,冷饮内伤,阴寒郁结所导致胃脘疼痛,遇寒加重的人群饮用。

治疗痛经偏方大全

偏方一,山楂红花酒 该偏方的具体步骤是取山楂30克,红花15克,白酒250克,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周。每次45~30克,每日两次,视酒量大小,以不醉为度。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血块排出后痛减。平时注意忌食生冷,勿受寒凉。 偏方二,猪肝炒姜丝 女生在生理周期的时候会有痛经的情况,只要注意调理就可以完全根治,在生理期可以吃炒猪肝,买颜色浅一点的生猪肝切成块状,在锅里放入香油一小勺,加入姜丝和切好的猪肝,炒到变色就盛出来,把锅洗干净加500毫升的水烧开后再加入炒好的猪肝,等水再沸腾后就好了,

中医专家治疗胃痛的方法

白领摆脱胃痛的中医小偏方 1、陈皮5克,元胡20克,醋适量,以上前两味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1-2克,每日服3次,适用于胃痛。 2、薤白50-150克,醋50-100克,先将薤白洗净用醋煎煮,不加盐,顿服,也可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增加,以痊愈为度。理气宽中,止痢,止痛,适用于胃气痛不可忍。 3、生姜3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泡24小时,每服3克加入红糖,沸水冲泡,加盖浸片刻。代茶频饮,温中,健胃,止呕主治胃脘疼痛,翻胃呕吐,食欲不振。 除了不当的饮食习惯外,心理压力、缺乏运动等其他因素也是

盘点治疗胃寒的偏方大全

1、鲜姜、白糖治胃寒 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2、红糖水泡胡椒治胃寒 中医认为,胡椒有温化寒痰、排气的作用,可治疗胸膈胀满及受凉引起的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等。治疗方法是:取胡椒0.6~1.5克,研末,伴开水加红糖吞服;也可用胡椒泡酒抹到胸口外,可治疗因受凉引起的胃痛。此外,把胡椒粒砸碎后,用开水冲,然后与红糖水一起泡2~3天,口服可治疗胃寒引起的胃痛。 3、白酒烧鸡蛋治胃寒 二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