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
乙肝患者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
1、定期复查
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要随时注意观察自己的病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B超、HBV-DNA、甲胎蛋白(AFP)等。一旦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不正常,就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治疗遏制其发展。
2、注意阻断传染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病,特别是在HBV-DNA阳性的时候起传染性比较大,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注意自身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醒身边接触到的亲朋好友及时的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感染。
3、调整饮食结构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膳食的均衡营养。平时饮食中药主要采用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饮食,例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4、禁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乙肝患者要注意禁忌烟酒、忌辛辣、刺激、高铜类饮食,少食油腻、油炸以及易上火食物以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乌鸡、羊肉、猪蹄、动物内脏等。
5、注意劳逸结合和调畅情志
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并结合适当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以便机体战胜病毒。
6、适量运动
乙肝患者多做户外活动,如去公园散步,田野踏青,和朋友打球,自己在一个地方打太极拳等,这样调理的话既能使人气血通畅,促进身体的吐故纳新,对于乙肝患者强健身体,又可以帮助乙肝患者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7、多饮水
天气干燥易缺水,乙肝患者多喝水可补充体质,增强乙肝患者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医学实验表明乙肝患者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8、减少药物的伤害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患者都不可乱服药,各种药物尽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以防止和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慢性肝炎能活多久
“慢性乙肝能活多久”的问题并没有确切的数字答案,但患者及家人不必过于担心此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病情稳定、体质较好且日常生活中注重保养的慢性乙肝患者,是可以获得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的。
但如果病情较为为重,且体质也不是很好的慢性乙肝患者要想达到长寿的目的,就应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规范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发现病情后,应请专业医生针对其具体病情给予具体用药指导,且无亲信偏方偏药、药房或广告滥用药物,加重肝脏损伤、诱发一系列不是症候,而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命质量。
2.加强日常保健意识:慢性乙肝患者要想达到长寿的目的,那么就应在规范用药的同时,配合饮食调理、配合日常调养(如注意休息,注意保证膳食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熬夜,不食或少食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等,以有效防止因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等不良因素,诱发一系列不良症候而加重肝脏损伤,加重病情,进而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的寿命。
爱心提示:虽然说“慢性乙肝能活多久”的问题没有确切的数字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患者治疗及时、恰当,且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的话是可以获得和常人一样的寿命的,所以慢性乙肝患者不必过于担心此类问题,平常心对待就可。
丙肝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过血液传播的传染性很强一种疾病,在全世界性范围内是很流行的。我国属于丙型肝炎中度流行的地区。丙肝病毒在人体内通常会表现为隐性病理特征,加之人们在关注乙肝的重视度逐年上升的同时,也使得大部分人群忽视了丙肝病毒的入侵。
隐蔽性强
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一般人群的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约有4000万HCV感染者。但我国年诊断出的丙肝患者仅三万多人,大多数感染者因无法及时诊断和治疗而被延误。丙肝已成为乙肝之外,我国肝病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数据都明确的表现了丙肝病毒的隐蔽性。
损害性大
关于丙肝,它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不可逆转的。丙型肝炎约75%-85%易发展为慢性,急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感染丙肝20年后,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10%-15%,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1%-7%。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肝的治疗目的是为了消除丙肝的病毒,从而能彻底的阻断丙肝的一些进程。关于丙肝,和乙肝不同的是,只要您及早的采取抗病毒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做到清除病毒的。
在这里笔者简要的做如下几点说明,以便于丙肝患者的恢复治疗。首先人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中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其次酒是肝病患者的大忌,一定要戒酒;另外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牙刷、牙杯、剃须刀等卫生用具;还有夫妻间性生活应使用安全套,避免相互传染。如果肌肤或某部位出血,应该用消毒剂擦干,不要污染他人用品。
生病时谨慎使用有肝脏毒性的药物。注意生活检点,避免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俗话说的好:“三分治七分养”,丙肝也不例外。
乙肝患者的饮食注意哪些 乙肝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乙肝患者在家中应该单独备一套使用的餐具,并且要定期消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与患者握手、同桌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乙肝是怎么引起的
乙肝发病原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规律,或饮食的不规律,长期的吸烟饮酒,饮食辛辣食物导致肝脏受损,使身体的免疫能力减弱,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的病因
日常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乙肝,日常的生活中不规律,使身体的免疫能力减弱,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后,不知道症状,容易急性变为慢性。
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可以结婚、生育,对方应该注射乙肝疫苗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母婴传播。
乙肝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大国,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几乎占了人口的10%,即1.2亿人;尤其严重的是,妇女如果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就非常容易在生育分娩时,直接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修岭
尽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没有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也基本正常,除了部分工作(如饮食服务、幼教保育人员)从业受限制外,其他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学习。但是,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肝组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定期到医院随访检查。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发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在检查中,同时发现有e抗原阳性,则表明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进一步检查治疗。
2.由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血液中含有完整的病毒颗粒,能感染他人,因此,他们不能献血,也不能从事餐饮服务、育儿工作。 妇女月经期要注意个人卫生,冲洗外阴部的浴盆和毛巾要单独使用;当有外伤出血时要妥善处理,伤口要认真包扎,被血污染的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应焚烧,防止血液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唾液中,能检出乙肝病毒,因此生活中应实行分餐制,餐具、牙刷等生活用品要专用;尽量避免夫妻间的深吻。
4.严防医源性传播。含百万分之一毫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液进入健康人体,即可引起感染。因此,防止医源性传播是预防乙肝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他们使用的注射器、采血针等,必须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要及时焚烧处理。 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孕妇,分娩前后或人工流产时,要注意卫生防护,防止血液污染环境。同时,为了达到保护儿童免受感染的目的,应对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程序完成全程免疫。产妇在乳房受伤时,应停止哺乳。
5.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饮食原则,应是“三高一低”,即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蛋白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而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都需要肝脏参与而增加其负担。
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忌烟酒。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被人体吸收后,需要在肝脏中解毒,从而加重肝脏的负担;酒精可直接损害肝细胞,破坏肝脏的生理功能,使肝细胞坏死,同时引起脂肪代谢紊乱,使肝内脂肪堆积,进而引起肝脏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促进肝硬化。
7.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节制性生活。过度的性生活不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同时,乙肝也是一种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从携带者的精液、唾液、月经和分泌物中,都能检出乙肝病毒。性交过程中,病毒还可通过损伤的黏膜而传染。
8.病毒携带者应保持心情舒畅。祖国医学认为:“怒则伤肝”,肝脏喜疏泄、条达,如果肝气郁结,气机不调,则会致病。肝炎病人在生气时,常常会引起肝区疼痛,食欲减退。因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应注意保持心态的平和。
肝病空气传染
乙肝病毒并不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染,因为乙肝病毒停留在空气中的时间并不会太长,所以不容易引起传染,所以不需要过于担心。乙肝病毒也不会通过消化到道进行传染,但是如果消化道受损或者是口舌出现破损的情况下,如果吃了含有乙肝病毒的饮食,也是会导致病毒的传染的。
呼吸也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染吗?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不要和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私人物品,要注意个人卫生。一般来说正常的接触并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染,像拥抱、握手、拉手等,如果害怕会被传染,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使身体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从而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染。
面对乙肝患者我们应该给与给予更多的关爱,乙肝患者虽然具有传染性,但是做好预防措施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传染的,所以对于日常的生活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乙肝患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要注意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确定病情的发展程度,避免疾病的恶化。
生活中怎样才算与乙肝患者亲密接触呢
乙肝是我国肝病中第一个病毒性肝炎,人们对于乙肝并不陌生,乙肝是一种具有强大复制性和传播性的病毒性肝炎,乙肝治愈难度比较大,许多人对于乙肝就是一种闻肝色变的感觉,害怕被乙肝患者传染乙肝病毒。
其实乙肝病毒在日常的生活的普通接触中是不会轻易传播的,人们不必过分的紧张,只有与乙肝患者亲密接触才有可能被传播乙肝病毒,什么是亲密接触呢,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属于体液传播中的一种,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就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但是因为人体的表面皮肤有一道很可靠的屏障,基本不会直接通过皮肤毛孔感染乙肝病毒。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清楚自身的皮肤黏膜是否有破损,一些潜在的伤口人们可能没有及时的发现,如果在这个时候多次接触乙肝患者的体液,感染风险很大。这种传播就称为乙肝的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因此,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的,在生活上要注意一些细节,不可与乙肝患者共用一些生活中的私人用品,牙刷、口杯、毛巾和剃刀等,饮食上最好使用公筷或者分开餐具饮食,不可共用餐具,生活上要注意隔离,尽量不可与乙肝患者共用私人物品。
作为乙肝患的最亲的亲属,日常生活中必不可避免的有着许多的亲密的接触,与乙肝患者也会有着避免不了体液接触,作为乙肝患者的伴侣更是不可避免的性生活接触,夫妻间进行性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最好尽量减少与乙肝患者的体液接触。如今社会中的乙肝病毒性肝炎的人数不断的在上升,意味着乙肝患者越来越多,这个不仅仅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系,还与我们如何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染有关,在我们身边有可能存在着许多的乙肝患者,但是我们不要带着歧视的眼光对待乙肝患者,只要我们做好预防乙肝的措施是不会轻易的感染乙肝病毒的,乙肝患者也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将病情稳定,杜绝病毒的传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