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不是只靠一个指标就可以界定的,它是许多指标都达到一个普遍的标准,例如心率、波形等等正常,才可以被称为正常心电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的正常心电图标准是一样的。例如静止时的心电图和运动时候的心电图是不一样的,普通人和孕妇的心电图又是不一样的,因此,正常心电图又不适用于任何人,不同的状态又有不同的范围。因此,正常的心电图范围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当自己的心电图真的出现了异常的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正常心电图的数值范围
正常心电图都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下面,为您介绍一下正常心电图数值的大致范围,仅供您做个参考。
1、正常窦性心率 60~100bpm (对应的RR间期为1s~0.6s)。
2、PR间期:(120~200)ms。
3、QRS宽度:(60~100)ms。
4、QT间期:(340~430)ms(跟心率很相关,此为对应60~100bpm的QT间期正常最高值)。
5、QTc间期:<440ms (QTc为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RR,临界QTc值为440~460ms,>460ms判断为QT延长,<350ms为缩短)。
6、ST段:(-0.05~0.3)mv,(超过正常范围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上移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7、P波幅度≤0.25mv ,宽度≤0.11s。
8、Q波幅度≤同导联1/4R波振幅 宽度≤0.04s。
9、QRS波群较复杂,一般可认为0.5mv~2.0mv。
10、T波幅度≥同导联1/10R波幅度,胸前导联T波幅度高达1.2mv~1.5mv,T波低平或者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11、U波:振幅很小,在胸前导联特别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
健康体检做心电图有什么用
在我国每年有将近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疾病死亡总数的40%。其中心脏方面疾病的患者接近四成。这就需要我们注意预防了,任何疾病都是早期发现,治愈或好转的可能性大,不要等到感觉到了不适在去做检查。其实,预防心脏疾病并不难,只要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就能预防了,不光是心脏疾病,身体上的很多疾病都的可以早期预防、早期发现的。那么,健康体检做心电图检查有什么用?
也许您每年都做,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很正常,就行了呗。”许多人抱有这样的想法。可一旦有了问题,就开始无边的猜测,通过各种渠道找寻答案。请不要到那是才想到要弄明白心电图。
心电图是心脏在每个运动周期中的生物电变化过程。是心脏往复活动的表现。是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的兴奋过程。
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生物电活动记录于心电图纸上。常用导联包括 6个肢体导联(Ⅰ、avR、avL、avF)及6个胸前导联,(V1、V2、V3、V4、V5、V6)。正常心电图形包括顺序出现的P、QRS及T波 ,以及各波形间的时间间期,如P-R间期 ,Q-T间期等。分析各波形出现的顺序及基线水平的变化可为诊断各种心脏疾病或全身疾病提供线索。
此项检查会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检查。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和发展过程和心房、心室的功能结构情况。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检查并不是万能的,有些心肌的损伤和功能的缺陷并不总能显示出来。对于心脏方面的预防性检查还需要结合多种检查项目,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
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一般是属于正常的心率,正常人的心电图,是由窦房结引起的正常心脏跳动频率,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一般要在0.12到0.2秒之间,这是我们属于正常人的心率。PR间期代表心脏电活动,从心房传导至心室需要的时间,其PR间期的正常值是0.12到0.20秒。如果这个人的心电图显示是符合窦性心律且PR间期在0.12到0.2秒之间,没有其他特殊的表现,我们就叫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
心电图正常值
(1)心电图纸上的每个小方格横格为0.04s,纵格为0.lmV。
(2)心率:窦性心律正常为60~100bpm* 之间,超过100bpm的为窦性心动过速,低于60bpm的为窦性心动过缓在一定范围内低于或高于正常频率的,以及轻度的窦性心律不齐,都属于正常范围的心律。
(3)心律:健康人绝大多数时间为正常窦性心律偶有早搏等也非异常。
(4)P波:在肢体导联中除aVR为倒置外余导联多为直立,侬汋虼趮銘或较低平。在胸壁导联V1-6多不够明显直立。
(5)P R间期:自P波开始至QRS波群开始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o 20s。
(6)QRS波群:为一狭窄形态多样的(qR,R,RsrS,或qRs)波群,时间在0 06~ 0 10s的狭窄范围内。
为什么心电图检查不出心脏病
问:诊断心脏病有哪些比较可靠的方法?
答:目前,在心电图的基础上,已发展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和平板运动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诊断更趋完善。平板运动心电图是让患者在跑步机上运动时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是诊断冠心病的银标准。
心脏超声检查能够了解心室腔的大小、瓣膜活动有无异常、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结构性心脏病中,有其不可替代性。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金标准。目前上海的新华医院率先在上海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双源CT,它是利用两个源的X光显像,在造影剂的配合下,给运动中的血管显像,从而判断有无动脉狭窄、粥样硬化等,是一种无创、安全、危重病人容易接受的检查方法。
问:为什么心电图检查不出心脏病?
答:心电图确实有其局限性,如果心绞痛发生时在家中,没有及时就诊,等到了医院,心绞痛已经缓解了,所以心电图显示正常。但是我们可以采取运动心电图,让患者边运动边做心电图,以期暴露问题。心律失常患者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会建议给患者做24小时心电图。
问:突发心脏病有哪些急救措施?
答:对那些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如果首次出现胸前区的疼痛超过15分钟或伴有冷汗、呼吸困难、昏倒、休克,都应该及时就诊。
如遇到这种患者,应让患者高枕位平躺,天冷时注意保暖并保持镇静,可服用硝酸甘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有条件可以吸氧。如超过15分钟不缓解,可以给予阿司匹林300mg,立即咀嚼咽下。如果发生病人突然出现神志丧失、四肢抽搐,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心脏病的体检项目都有哪些呢
心脏病史常见的疾病之一,关于心脏病的体检项目大家都是否了解呢,下面将由我们的专家来介绍吧。
心电图:心电图价格便宜,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跟踪病人24小时的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数量、性质,判断病人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关。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运动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以判断心律失常与运动的关系。同时可以观察心脏供血情况,协助诊断冠心病。
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分布的多少,对协助诊断心脏病有一定的作用。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正常值
1、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和时间。P波宽度不超过0·11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MV。
2、 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间期正常范围是0·12-0·20S。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反之越长。
3、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肌除极时的时间与电位变化。正常成年人QRS波群时间为0·06~0·10S,不超过0·11S,QRS波群形态较恒定,RV1~RV5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小。
4、J点 :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称为J点。
5、ST段:自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
6、T波:代表心室肌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正常者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7、Q-T间期: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快Q-T间期短,反之则长。
8、U波:是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一个小波,方向与T波相同。
正常心电图的数值范围
1、正常窦性心率 60~100bpm (对应的RR间期为1s~0.6s)。
2、PR间期:(120~200)ms。
3、QRS宽度:(60~100)ms。
4、QT间期:(340~430)ms(跟心率很相关,此为对应60~100bpm的QT间期正常最高值)。
5、QTc间期:<440ms (QTc为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RR,临界QTc值为440~460ms,>460ms判断为QT延长,<350ms为缩短)。
6、ST段:(-0.05~0.3)mv,(超过正常范围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上移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7、P波幅度≤0.25mv ,宽度≤0.11s。
8、Q波幅度≤同导联1/4R波振幅 宽度≤0.04s。
9、QRS波群较复杂,一般可认为0.5mv~2.0mv。
10、T波幅度≥同导联1/10R波幅度,胸前导联T波幅度高达1.2mv~1.5mv,T波低平或者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11、U波:振幅很小,在胸前导联特别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
心脏病的体检项目都有哪些呢
心电图:心电图价格便宜,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跟踪病人24小时的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数量、性质,判断病人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关。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运动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以判断心律失常与运动的关系。同时可以观察心脏供血情况,协助诊断冠心病。
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分布的多少,对协助诊断心脏病有一定的作用。
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
正常人的心电图是窦性心律,心电轴轻度左偏左偏和右偏都可以见于正常人,是心脏转位的结果;右偏多见于心脏呈横位的人,如体型较矮、或稍胖一点。老年人因为肺功能差,往往有右心大,也会出现心电轴右偏;
正常心电轴在0℃~~+90℃之间.
心电轴显著右偏+120℃~~+180℃及重度右偏+180℃~~+270℃ 多为病态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等. 大多为肺部的慢性病变导致的右室心肌肥厚
窦性心律是正常心率。电轴重度右偏:正常的平均电轴为0---+90度,超出0度水平线以上到-90度间为电轴左偏.超出+90度或者在+90度----+180度,-90----180度范围之内者,叫电轴右偏。超过+110度时有时见于右心室肥厚或左束支后半支阻滞所引起。根据临床经验,这种简单的划分,有时尚能符合事实。
目前以心电图T波低平、浅倒置作为诊断心肌缺血依据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病人和家属,一听说心电图检查发现T波改变就感到紧张。事实上心电图T波改变受很多因素影响,仅以它来诊断冠心病,往往造成误诊。如用12导联做的心电图,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导致这种原发性T波普遍改变的原因是女性雌激素、孕激素降低,也可能与一些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因此遇到心电图上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尤其是无症状女性患者,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要特别慎重。
电轴右偏是心电轴在90-110°,属“电轴轻度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厚及左束支后分支阻滞等。心电轴右偏在小于+110°的时候没有多大意义,年轻人、儿童等都可以出现。 垂位心多见于体型瘦高的人,没有病理意义。
如右偏大于+110°则可见于右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但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很少见,右室肥大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还有其他的表现,诊断上应该明确提出来。
看了上述对于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窦性心律是心脏正常的跳动,而心电轴偏右是心电轴转位的结果。我们要明确了解和掌握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根据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治疗
什么是边缘性心电图
边缘心电图是非正式诊断名词,一般是指介于正常与异常心电图之间的心电图。这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是否有问题。
心电图正常值
常用的正常值,PR间期:0.12-0.2秒,QRS时间:0.06-0.10秒,QT间期<0.41秒。RV5<2.5MV,SV1<1.5MV等,心电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东西,正常值只是参考,具体还要看波形等,明确病情的。
先天性心脏病的四个诊断方法
1、心肌酶学检查(抽血化验):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可诊断出急性心梗。
2、多排CT(256层极速螺旋CT)检查: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以及可疑患者的筛查等,可大体上了解冠脉血管病变情况,但对较细小的血管不敏感。
3、运动平板心电图:就是让受测者在平板上运动以增加心脏负荷。在此过程中测试者若胸痛发作,且监护的心电图出现明显改变并达到相应的诊断标准,就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4、常规心电图:即静息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这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症状发生时检出率比较高,如果错过发作期进行检查,可能显示为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的测量
1、 各波段时间与心率检测:心电图记录纸上横向坐标可以检测各波的宽度,即时间。1·0MM的距离等于0·04S。在心电图上检测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P-P(或R-R)间期的秒数即可得出心率数。计算公式:HR=60/P-P(或R-R)。
2、各波段振幅检测:心电图记录纸上的纵向坐标可以检测各波的振幅。1·0MM的振幅相当于 0·1MV的电压。
3、平均心电轴:心电轴是指左、右心室除极的最大的综合向量。代表这段时间内心室除极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大小,是空间性的。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有(1) 目测法:是一种较简单而粗略的大致测量方法。通常利用Ⅰ或Ⅲ 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来判定心电轴是否有偏移。(2) 振幅法(作图法)(3) 查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