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正常的心电图数据

正常的心电图数据

纵向每一小格代表0.1mV,横向每一小格代表0.04s。(因为心电图机的灵敏度和走纸速度分别是1mV/cm和25mm/s.)

P波:<0.25mV, <0.12s

QRS波:0.06~0.10s

PR间期:0.12~0.20s

QT间期:<0.40s.

HR(心率):60~100次/min.

窦性心律过缓什么意思 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

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一般是属于正常的心率,正常人的心电图,是由窦房结引起的正常心脏跳动频率,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一般要在0.12到0.2秒之间,这是属于正常人的心率。PR间期代表心脏电活动,从心房传导至心室需要的时间,其PR间期的正常值是0.12到0.20秒。如果这个人的心电图显示是符合窦性心律且PR间期在0.12到0.2秒之间,没有其他特殊的表现,就叫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

正常心电图的测量

1、 各波段时间与心率检测:心电图记录纸上横向坐标可以检测各波的宽度,即时间。1·0MM的距离等于0·04S。在心电图上检测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P-P(或R-R)间期的秒数即可得出心率数。计算公式:HR=60/P-P(或R-R)。

2、各波段振幅检测:心电图记录纸上的纵向坐标可以检测各波的振幅。1·0MM的振幅相当于 0·1MV的电压。

3、平均心电轴:心电轴是指左、右心室除极的最大的综合向量。代表这段时间内心室除极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大小,是空间性的。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有(1) 目测法:是一种较简单而粗略的大致测量方法。通常利用Ⅰ或Ⅲ 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来判定心电轴是否有偏移。(2) 振幅法(作图法)(3) 查表法。

心律失常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简便易行,目前尚无其他方法与之相比,但应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利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①观察P波的激动性:寻找P波(F波或f波)明显的导联,一般来讲,肢体Ⅱ导联P波较明显,从中可以了解心房激动的情况,测定心房激动的频率。观察P波的形态,确定其是属于正常传导的P波,还是逆向传导的P波、异位P波;是属于锯齿状的扑动波;还是不规则的颤动波;其形态是否恒定,如不恒定是属于渐变(游走心律),还是突变(从窦性突转为异位P波)。另外应注意P波是否规整,发现不规整的P波,应注意观察其与呼吸有否关系。

②观察心室激动的情况:测定心室激动的频率,观察QRS波群的形态,并测量QRS间期。如正常的QRS波群的形态为室上性的激动(窦性或结性);如宽大畸形,则可能是室上性激动伴束支传导阻滞,或迷走性室内传导,或心室自身性心律。如果发现在同一个导联中如有几种形态的QRS出现,应确定是多源性的室性异位激动,还是室性融合波,是否有迷走性室内传导。注意测量QRS波之间的距离,观察QRS波群是否规整,有无期前的激动及期后的逸搏。

③观察P波与QRS波的关系,注意每个P波后面是否都有QRS波激动,有几个P波后才出现一个QRS波,两者有无规律性的关系。

④测定P-R间期,看一看P-R间期是否固定,有什么规律性的改变,还是无固定P-R间期。

(2)在心电图操作过程中,须注意由于技术误差引起的假性“心律失常”。如肌肉颤动引起的基线出现一系列快速、不规律的细小芒刺样波动,使心电图图形失常甚至无法辨认,容易误认为心房颤动波,这种情况多是由于被检查者精神过分紧张,或因寒冷肌肉未能松弛,或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太紧,产生肌肉颤动所致。在描记心电图的过程中,由于病人的手脚或身体移动,可造成基线不稳,甚至波形异常,易误诊为异位心室搏动,实际是由于肢体移动造成的伪差。如果病人呼吸幅度过于深大,可造成基线随呼吸而上下移动,形成假的“P波”或假的“QRS波”。停机伪差,纸速不匀所造成P波、QRS波群形态的变化、P-R间期的变化、QRS波群时间长短改变,易造成判断失误。

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不是只靠一个指标就可以界定的,它是许多指标都达到一个普遍的标准,例如心率、波形等等正常,才可以被称为正常心电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的正常心电图标准是一样的。例如静止时的心电图和运动时候的心电图是不一样的,普通人和孕妇的心电图又是不一样的,因此,正常心电图又不适用于任何人,不同的状态又有不同的范围。因此,正常的心电图范围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当自己的心电图真的出现了异常的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正常心电图的数值范围

1、正常窦性心率 60~100bpm (对应的RR间期为1s~0.6s)。

2、PR间期:(120~200)ms。

3、QRS宽度:(60~100)ms。

4、QT间期:(340~430)ms(跟心率很相关,此为对应60~100bpm的QT间期正常最高值)。

5、QTc间期:<440ms (QTc为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RR,临界QTc值为440~460ms,>460ms判断为QT延长,<350ms为缩短)。

6、ST段:(-0.05~0.3)mv,(超过正常范围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上移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7、P波幅度≤0.25mv ,宽度≤0.11s。

8、Q波幅度≤同导联1/4R波振幅 宽度≤0.04s。

9、QRS波群较复杂,一般可认为0.5mv~2.0mv。

10、T波幅度≥同导联1/10R波幅度,胸前导联T波幅度高达1.2mv~1.5mv,T波低平或者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11、U波:振幅很小,在胸前导联特别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

心脏病的体检项目都有哪些呢

心脏病史常见的疾病之一,关于心脏病的体检项目大家都是否了解呢,下面将由我们的专家来介绍吧。

心电图:心电图价格便宜,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跟踪病人24小时的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数量、性质,判断病人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关。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运动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以判断心律失常与运动的关系。同时可以观察心脏供血情况,协助诊断冠心病。

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分布的多少,对协助诊断心脏病有一定的作用。

如何看房颤心电图

记录6秒的一段心电图,数一下其中有几个QRS波,结果X10=心室率。

房颤心房率的计算无太大的意义,如果有些病人V1导联f波规则而明显,可以计算ff间期,60/ff间期=心房率。一定在3504(或400)-600次/分之间。

房颤没有F波,房扑才有。房颤只有f波

房颤QRS形态室上性,波形特点同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

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一般是属于正常的心率,正常人的心电图,是由窦房结引起的正常心脏跳动频率,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一般要在0.12到0.2秒之间,这是我们属于正常人的心率。PR间期代表心脏电活动,从心房传导至心室需要的时间,其PR间期的正常值是0.12到0.20秒。如果这个人的心电图显示是符合窦性心律且PR间期在0.12到0.2秒之间,没有其他特殊的表现,我们就叫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范围。

健康体检做心电图有什么用

在我国每年有将近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所有疾病死亡总数的40%。其中心脏方面疾病的患者接近四成。这就需要我们注意预防了,任何疾病都是早期发现,治愈或好转的可能性大,不要等到感觉到了不适在去做检查。其实,预防心脏疾病并不难,只要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就能预防了,不光是心脏疾病,身体上的很多疾病都的可以早期预防、早期发现的。那么,健康体检做心电图检查有什么用?

也许您每年都做,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很正常,就行了呗。”许多人抱有这样的想法。可一旦有了问题,就开始无边的猜测,通过各种渠道找寻答案。请不要到那是才想到要弄明白心电图。

心电图是心脏在每个运动周期中的生物电变化过程。是心脏往复活动的表现。是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的兴奋过程。

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生物电活动记录于心电图纸上。常用导联包括 6个肢体导联(Ⅰ、avR、avL、avF)及6个胸前导联,(V1、V2、V3、V4、V5、V6)。正常心电图形包括顺序出现的P、QRS及T波 ,以及各波形间的时间间期,如P-R间期 ,Q-T间期等。分析各波形出现的顺序及基线水平的变化可为诊断各种心脏疾病或全身疾病提供线索。

此项检查会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检查。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和发展过程和心房、心室的功能结构情况。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检查并不是万能的,有些心肌的损伤和功能的缺陷并不总能显示出来。对于心脏方面的预防性检查还需要结合多种检查项目,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心电图正常值

常用的正常值,PR间期:0.12-0.2秒,QRS时间:0.06-0.10秒,QT间期<0.41秒。RV5<2.5MV,SV1<1.5MV等,心电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东西,正常值只是参考,具体还要看波形等,明确病情的。

什么是边缘性心电图

边缘心电图是非正式诊断名词,一般是指介于正常与异常心电图之间的心电图。这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是否有问题。

正常心电图的数值范围

正常心电图都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下面,为您介绍一下正常心电图数值的大致范围,仅供您做个参考。

1、正常窦性心率 60~100bpm (对应的RR间期为1s~0.6s)。

2、PR间期:(120~200)ms。

3、QRS宽度:(60~100)ms。

4、QT间期:(340~430)ms(跟心率很相关,此为对应60~100bpm的QT间期正常最高值)。

5、QTc间期:<440ms (QTc为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RR,临界QTc值为440~460ms,>460ms判断为QT延长,<350ms为缩短)。

6、ST段:(-0.05~0.3)mv,(超过正常范围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上移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7、P波幅度≤0.25mv ,宽度≤0.11s。

8、Q波幅度≤同导联1/4R波振幅 宽度≤0.04s。

9、QRS波群较复杂,一般可认为0.5mv~2.0mv。

10、T波幅度≥同导联1/10R波幅度,胸前导联T波幅度高达1.2mv~1.5mv,T波低平或者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11、U波:振幅很小,在胸前导联特别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

动态心电图正常值怎么看

动态心电图检查介绍。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又称Holter监测。

动态心电图正常范围: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心肌缺血的诊断。评价可能与心脏有关的各种症状。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评价。起搏器功能的评价。心肌梗塞病人的随访。心律正常的诊断。

心率69分/秒(正常是60到100)PR间期是0.186秒(正常是0.12到0.20)RR间期是0.869秒,这个是计算心率用的数据,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是0.869秒。QRS是0.096秒(正常值是0.06到0.12)后面的电轴和R+S是看有没有心脏增大的。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正常值

1、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和时间。P波宽度不超过0·11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MV。

2、 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P-R间期正常范围是0·12-0·20S。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反之越长。

3、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肌除极时的时间与电位变化。正常成年人QRS波群时间为0·06~0·10S,不超过0·11S,QRS波群形态较恒定,RV1~RV5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小。

4、J点 :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称为J点。

5、ST段:自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

6、T波:代表心室肌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正常者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7、Q-T间期: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快Q-T间期短,反之则长。

8、U波:是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一个小波,方向与T波相同。

相关推荐

心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动态心电图:又称长程心电图,可提供受检者全日的动态心电活动的信息。有效地补充常规心电图的不足,不仅可以获得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心电图资料,结合病人的活动日记,还可以明确病人的症状、活动状态及服用药物等与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用以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诊断方法,虽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但由于其方便、无创伤、安全,仍被公认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其中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大血管的形态结

哪些检查可以发现心脏病

心脏病的检查需要有一定针对性,视病情决定检查项目。医生的问诊、听诊及查体是第一步重要的检查,不可忽视。听到心脏杂音是考虑心脏疾病的一个最重要体征,大多因此而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价格便宜,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可以跟踪病人24小时的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数量、性质,判断病人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关。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观察运动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以判断心律失常与运动的关系。同时可以观察心脏供血情况,协助诊断冠心病。 胸部X线检查 可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分布的

心脏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动态心电图: 又称长程心电图,可提供受检者全日的动态心电活动的信息。有效地补充常规心电图的不足,不仅可以获得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心电图资料,结合病人的活动日记,还可以明确病人的症状、活动状态及服用药物等与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是用以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诊断方法,虽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但由于其方便、无创伤、安全,仍被公认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其中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心、大血管的

老人需定期做心电图检查 老人做心电图的意义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老人体检中不能够缺少的一个体检项目,心电图对老年人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能少。同时,老年人在做心电图检查时应该要避免空腹。那么,为什么老年人需要做心电图检查? 因为人到了老年的时候,整个身体的脏器功能都在逐渐衰退,各种疾病就会不请自到,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再去医院检查,虽然容易检查出明确的病因,但往往疾病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治疗上比较困难了。所以定期体检对老年人是非常有益的。关于心电图,应当做老年人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脏疾病。 无症状性冠心病和无症

鹿角的营养价值 影响心功能及心肌细胞

鹿角复方的水煎剂对心脏疾病患者的心电图显示有效改善,sT段及T波回复至正常,心肌耗氧量下降,与单独用正性肌力药物比较,没有使心脏因做工增加而诱发或者加重心绞痛的副作用。

心电图T波改变别恐慌

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有很多,不要一听说心电图T波改变就紧张。”专家说,心电图T波在心电图上来说,代表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受供应心脏的血管、神经和心肌本身的影响。导致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既可以是病理性变化,也可以是生理性变化;既可以是缺血性因素,也可以是神经性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有意义的异常和无意义的异常。像心电图T波轻微改变就可能意义不大,也没必要非去查明原因。 另外,因为睡眠不好、压力大等非心脏因素也会引起T波改变,所以年轻人出现T波改变,而本人又没有什么感觉,就不需要大惊小怪了。建议积极调节心

异常心电图可能会是什么病

心室肥大:分为左、右心室肥大或双心室肥大,心电图特点为QRS波异常,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或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室肌增厚、心室腔扩大。 心肌缺血:心电图特点为ST段和T波异常,简称ST—T改变,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发作等。 心肌梗死:分为急性期和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为QRS波、ST—T显著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的ST—T多恢复正常,仅遗留坏死性Q波。 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为窦性心律,节律均衡,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窦房结或传

心脏病诊断方法是什么

1、平板实验:可以很好的了解心脏在运动中的供血问题以及平静时不易察觉的异常心电图,可以说是心电图检查的一种完善盒补充。 2、冠脉造影:目前是检查心血管的金标准,检查直观,并可以及时知道介入治疗,但是价格昂贵,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3、心电图:一般检查方便,价格低廉,但是很多时候,仅在病情发作时出现异常生理电位变化,所以准确率低。 4、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多普勒原理来检查心脏血流灌注的手段,准确率较高,价格较心电图要高很多,一般对于心脏瓣膜疾病和严重的冠脉血流受阻诊断准确。

心绞痛的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静息时心电图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动态心电图记录和(或)心脏负荷试验。 2.X线 可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见心影增大、主动脉增宽、肺充血等改变。 3.放射性核素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201Tl或99mTc-MIBI,可使正常心肌显影而缺血区不显影。 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可显示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的阻塞性病变。虽为有创性检查,但同时也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最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5.血管内超声显像 是将微型

心肌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心电图、X线检查、血液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高,且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起病后心电图由正常可突然变为异常,随感染的消退而消失,主要表现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少数患者可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弓背向上抬高和病理性Q波;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了解心律失常有重要帮助。 2.X线检查 由于病变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放射线检查亦有较大差别,大约1/3~1/2心脏扩大,多为轻中度扩大,明显扩大者多伴有心包积液,心影呈球形或烧瓶状,心搏动减弱,局限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