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健身法要求一周几次 刚参加锻炼一天走多少合适
步行健身法要求一周几次 刚参加锻炼一天走多少合适
对于刚参加步行锻炼的人来说,30分钟是比较合适的,因为30分钟的运动量不是很大,不会因为运动时间过长,乳酸在肌肉中堆积,导致肌肉酸痛,发生运动疲劳,也不会给关节和腰背肌肉造成太大的负担。
老年人锻炼有哪些注意事项
戒急于求成
刚开始锻炼的老人,不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参加锻炼至少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时间,并且持之以恒。
戒单独锻炼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全。
戒过分剧烈运动
短跑,长距离游泳,因消耗体能过多,一般老人不适宜。跳高,跳远,健身操等项目,极易引起骨质已疏松的老人发生骨折。
戒坏天气
参加运动老年人大多反应较慢,坏天气可能引发种种事故,特别是高温,奇寒,刮大风,下雨,下雪等时。
戒仅从事一项锻炼
如长年参加某项锻炼,兴致往往可能大减,不妨多选择几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既增添锻炼兴趣,且对身体更有好处。
戒不做准备活动
老人锻炼之前,务必做好准备活动,如弯腰屈膝,宽松肌肉,做深呼吸等。
戒穿皮鞋锻炼
有的老人以为锻炼运动量小,就"潇洒"地穿皮鞋锻炼,殊途同归不知老人脚病本来就多,锻炼时易受伤。
请问走路锻炼身体吗
百练不如一走,走为百练之祖,走路是完全能够锻炼身体的。步行可分为散步、健走、竞走等形式,这可以根据个人自身体质来选择步行方式。推荐您试试健步走。健步走是一项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讲究姿势、速度和时间的一项步行运动。通俗地讲,就是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一种健身运动。其突出的特点是:方法易于掌握,不易发生运动伤害;不受年龄、时间和场地限制,不同年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锻炼;运动装备简单,只需一双舒适合脚的鞋,费用少;健步走速度的快慢是决定锻炼效果的关键因素,通常人为地划分为慢步走、中速走、快步走和极快速走。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相当于每小时3~4公里,适合作为快步走之前的热身活动,或年龄大、体力差的锻炼者初期锻炼的内容。
中速走每分钟约90~120步,快步走120~140步,适合大多数人;极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适合有一定体育锻炼基础的人。一般来说,每天健步走的时间应该坚持30~60分钟,约3公~5里,5000到8000步的健步走为宜,对大多数人而言,高于每分钟120步的健步走对身体才有明显的锻炼效果。通过3~6个月的健步走锻炼,身体运动能力很好的人要争取达到每天1小时10000万步,每周至少4~5次。健步走锻炼的目的是使身体获得良好的运动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只有持之以恒,才可以获得并保持良好的运动效果。
老人健身时刻谨记9注意
(1)不要急于求成。
刚开始锻炼的老年人,应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参加锻炼至少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待身体适应以后,再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时间,并且持之以恒。
(2)不要单独锻炼。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全。
(3)不要空腹锻炼。
空腹运动,主要能量来源是脂肪的分解,此时,人体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显着增高。老年人由于心肌能力降低,过剩脂肪酸带来的毒性往往使老年人产生心律失常,并使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增高,引起和加剧老年人的冠心病、动脉硬化症。因而,早晨锻炼前应先少吃些食物和喝杯开水。
(4)不要过分剧烈运动。
短跑、长距离游泳,因消耗体能过多,一般老人不适宜。跳高、跳远、健身操等项目,容易引起骨质已疏松的老人发生骨折也不适宜。
(5)不要搞疲劳战术。
一些老同志上班时工作紧张,没有时间锻炼,一旦退休,马上投入大量时间锻炼,想一口吃个胖子,这种情况不可取。过量运动往往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平衡,造成一些生理功能失调。平时锻炼少的人,心、肺、关节等功能都必须有一个适合过程,急功近利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6)坏天气别出去。
参加运动老年人大多反应较慢,坏天气可能引起种种事故,特别是高温、奇寒、刮大风、下雨、下雪等时均不宜锻炼。
(7)不要仅从事一项锻炼。
如长年参加一项锻炼,锻炼的兴致往往会大减,不防多选择几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样既增添了锻炼兴趣,又对身体更有好处。
(8)得有准备活动。
老年人锻炼之前,务必做好准备活动,如弯腰屈膝,放松肌肉,做深呼吸等,这样可防止肌肉和韧带拉伤。
(9)运动后千万别“急刹车”。
人在运动时,下肢肌肉血液供应量急剧增加,也会有大量血液自下肢沿静脉流回心脏。如果运动后突然静止不动,就会使下肢血液淤积,不能及时回流到心脏,心脏血量不足,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因此,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应继续做些缓慢的放松活动。
女人气虚怎么调理 日常运动调理体质
身体越是缺少运动,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最好能够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这样身体会被动的兴奋起来,体质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改善。气虚的女性日常可以选择一些柔中带刚,以内养为主的传统健身法,如太极,气功,或者是慢跑,步行,爬山等锻炼方式来补气养气,改善体质。
盘点日常健身常见的6种方式
骑车
骑自行车锻炼身体的锻炼效果不亚于慢跑和swim。为了达到锻炼身体目的,锻炼者必须掌握好运动强度:初始者一般应达到每分钟蹬车60次;对于有一定基础的锻炼者,每分钟蹬速可为75~100次。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步行
步行运动医学研究结果揭示:快步行走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有氧锻炼身体运动。锻炼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体力、年龄和习惯,自行掌握强度。速度一般应控制在每分钟100~130米,每次步行持续不少于20分钟。每天最好选择在晚饭前或进餐半小时以后,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的场所步行。
慢跑
慢跑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有氧代谢运动方法,对保持良好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功能衰退,预防肌肉萎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慢跑的速度不宜太快,要保持均匀速度,主观上不感觉难受,客观上以每分钟心率控制在180减去年龄数为宜。例如一个60岁的人,其慢跑时的心率应为每分钟180-60=120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
跑走交替
跑走交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走后跑,即走1分钟后跑1分钟,交替进行。每隔2周可调整增加一次运动量,缩短走的时间,增加跑的时间。另一种是由走开始锻炼,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渐渐过渡到由慢跑代替行走。运动时间可持续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适合初参加锻炼及年老体弱者。
登楼梯
登楼梯是一项健美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运动,是一种简便、有效、容易开展,且运动量便于调节的健美运动方法,深受世界上居住在大都市高层建筑中居民的青睐;登楼梯是一项较激烈的有氧锻炼形式,锻炼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状态,一般采用走、跑、多级跨越和跳等运动形式。锻炼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初练者宜从慢速并持续20分钟开始,随着体能的提高,逐步加快速度或延长持续时间。当体能可耐受30~40分钟时,即可逐步过渡到跑、跳或多级跨楼梯。
游泳
夏天正是最好的季节。游泳健身运动是利用人体在水中受到浮力、阻力、磨擦力,以及人体在水中处于失重状态下进行锻炼的一种全身运动,适合于各类人群。游泳运动健身的强度与跑步大体相似,每分钟心率可控制在180减去年龄数,再减去10,比如一个60岁的人,其游泳时的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80-60-10=110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
步行健身法要求一周几次 步行锻炼什么时候最佳
早上:早上空气清新,休息了一夜的筋骨可以在早上自由舒展,但要注意不要空腹锻炼,以免出现低血糖,对身体造成伤害。
饭后:饭后休息片刻再进行步行锻炼可以促进消化,防治积食;但要注意不要放下碗筷马上锻炼,以免减少血液对肠胃的供应量,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午饭前: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时间大概是五个小时左右,所以午饭前是身体能量供应比较充分的时间短,在这一段时间内进行步行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食欲。
晚饭前:晚饭前运动能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因为晚饭前步行能提高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减少空腹感,降低食欲,而且这时候锻炼脂肪燃烧会更充分。
睡觉前:睡觉前适当的缓步走动,有利于放松大脑,安定神经,促进睡眠。但要注意睡前运动量不能太大,以免提高神经兴奋度,反而不利于睡眠。
老年人健身需注意七大注意事项
1、戒急于求成
刚开始锻炼的老人,不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参加锻炼至少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时间,并且持之以恒。
2、戒单独锻炼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全。
3、戒过分剧烈运动
短跑,长距离游泳,因消耗体能过多,一般老人不适宜。跳高,跳远,健身操等项目,极易引起骨质已疏松的老人发生骨折。
4、戒坏天气
参加运动老年人大多反应较慢,坏天气可能引发种种事故,特别是高温,奇寒,刮大风,下雨,下雪等时。
5、戒仅从事一项锻炼
如长年参加某项锻炼,兴致往往可能大减,不妨多选择几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既增添锻炼兴趣,且对身体更有好处。
6、戒不做准备活动
老人锻炼之前,务必做好准备活动,如弯腰屈膝,宽松肌肉,做深呼吸等。
7、戒穿皮鞋锻炼
有的老人以为锻炼运动量小,就"潇洒"地穿皮鞋锻炼,殊途同归不知老人脚病本来就多,锻炼时易受伤。
老年人健身得注意几大戒
1、戒坏天气
参加运动老年人大多反应较慢,坏天气可能引发种种事故,特别是高温,奇寒,刮大风,下雨,下雪等时。
2、戒急于求成
刚开始锻炼的老人,不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参加锻炼至少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时间,并且持之以恒。
3、戒单独锻炼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全。
4、戒过分剧烈运动
短跑,长距离游泳,因消耗体能过多,一般老人不适宜。跳高,跳远,健身操等项目,极易引起骨质已疏松的老人发生骨折。
5、戒不做准备活动
如长年参加某项锻炼,兴致往往可能大减,不妨多选择几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既增添锻炼兴趣,且对身体更有好处。
6、戒穿皮鞋锻炼
有的老人以为锻炼运动量小,就"潇洒"地穿皮鞋锻炼,殊途同归不知老人脚病本来就多,锻炼时易受伤。
7、戒仅从事一项锻炼
老人锻炼之前,务必做好准备活动,如弯腰屈膝,宽松肌肉,做深呼吸等。
老年人怎么锻炼身体
身体适当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好处很多。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锻炼,适当运动,可增进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适合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很多,各人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原有基础、兴趣爱好、设备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慎重思考和选择适宜本人锻炼的项目。一般来说,应选择全身各关节和便于掌握和能够坚持的锻炼项目。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老年朋友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安全,体育锻炼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每一个锻炼的动作的节奏以及重力的大小都应当按照要求来操作,不要莽莽撞撞的锻炼身体,在运动锻炼之前必要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完成,还要注意睡眠的环境的安全性,不要在水塘边、高坡上、悬崖边锻炼身体。
产后妈妈怎样减掉大象腿
进行大腿减肥的全身运动
当你进行以全身减肥为目的的锻炼时,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大腿在内都会得到减肥。能使腿部和臀部得到锻炼的最有效的增氧健身运动是行走、骑自行车、越野滑雪、爬楼梯等。跑步是消耗热量的好方法,但对于大腿很粗胖的人来说却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人往往会觉得跑步很艰难也很不舒服,所以往往都坚持不下去。而采用行走和跑步相结合的方法就会好得多。当你不感到艰难时,可以适当增加跑步而减少行走。
游泳也是一项全身性的增氧运动,但游泳对大腿的使用不是太多。
如果你想在游泳池中健美大腿,可以在浅水中行走,或者穿上救生衣在深水处行走。水的天然阻力会使你的大腿得到强有力的锻炼。这种锻炼效果是在马路上跑步所得不到的。
为了使大腿减肥,每次锻炼需30分钟,每周至少3-5次。坚持中等以下及中等强度的锻炼,即达到最大锻炼强度的60%,这样便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
如果你觉得维持这种锻炼水平有些吃力,可以先从小运动量开始,然后再慢慢加强。还可以在锻炼强度和时间上灵活掌握,若锻炼强度低且较容易进行,则可增加锻炼的时间。
就消耗脂肪的情况来说,行走1小时和跑步20分钟的效果是相同的。在执行锻炼计划之前,最好让医生给你进行一下身体检查,然后选择一个容易进行而又无不良反应的锻炼强度。以后,锻炼时间可以逐步增加,但每周平均增加的锻炼不应超过20%。
中老年健身运动原则是什么呢
适合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很多,各人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原有基础、兴趣爱好、设备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慎重思考和选择适宜本人锻炼的项目。一般来说,应选择全身各关节和便于掌握和能够坚持的锻炼项目。
1、现代耐力体育活动: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自行车等。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末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健身跑(即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走路大,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喜爱,是风靡国内外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健身跑在开始时应舒展活动一下肢体,放松肌肉,作好准备活动。然后展开双臂前后摆动,协调而又节奏,深而均匀地呼吸。锻炼应从慢至快,时间从短而长,开始初练时慢跑5~10分钟而不觉胸闷气短,然后每天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甚至可增到30~40分钟。慢慢结束后,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不要马上停下,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2、传统体育健身运动,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保健体育,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中老年保健体育的一大特色。流传最广的项目有太极拳、气功、保健按摩操和八段锦等。
太极拳是人人可参与的健身运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操练需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动作柔和、连贯、稳健、协调、目随手转和身随移,往往一气呵成。流派较多,各有优点,但以"简化太极拳"实用易学,效果较好,便于普及,且室内、外随处均宜。清晨练拳利于启动五脏六腑,傍晚练拳不仅风靡全国,是老少皆宜的活动,而且已传往国外,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
中老年健身运动原则是什么呢?要重视的原则可从两点着手,一是现代的运动,二是传统类的运动,老年人锻炼好身体利于长寿,对体质的增加也有很多益处。现在很多老年人都在家里带小孩,忙于家务的同时都忘记了身体锻炼。而身体的疾病则有病来如山倒的趋势,经常生病的治疗则有难度,也会影响到体质的恢复。
步行健身法要求一周几次
步行运动要求一周最好坚持走五天,每次行走30分钟,就可以达到健身防病的效果。
老人春季要如何健身 健身注意事项
研究证明
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增强心肺功能有良好影响,可以促进中老年人生理机能改善,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但不合理的体育运动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那么,中老年人应该怎样进行体育锻炼呢?
因人而宜
中老年人在选择锻炼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爱好和原有基础、生活条件等情况来确定。
锻炼项目应使全身都得到活动,动作缓慢柔和,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剑)、门球等。
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量力而行,切忌过大,以策安全。
从主观感觉来说,合适的运动负荷应该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精神振奋、情绪愉快。
持之以恒
日本科学家曾观察到,让受试者每周3次进行步行锻炼,15周后最大摄氧量增大到12%,然后中止运动6个月,最大摄氧量恢复至和锻炼前相似。
人的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坚持经常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肺活量加大,心血管功能加强。
如果长期不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逐渐衰弱下去。
因此,坚持经常锻炼是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时间安排上可每天进行,也可每周不少于3~4次。
循序渐进
人体机能的提高有一个逐步适应与发展的规律。
中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各器官系统机能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锻炼者对活动方法和运动负荷等,应逐步合理地提高要求,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个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开始时应选择散步、短距离慢跑或走跑交替等活动,然后再从时间、距离、强度上逐渐提高。
已有锻炼基础的人也要注意合理的运动负荷,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娱乐健身
中老年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时,要考虑既调节精神,又丰富文化生活的体育活动。
不要长时间只参加某一项目,或只锻炼身体某一个部位。
要选择一些适合中老年人参加、娱乐性较强的项目,提高自己参加活动的兴趣,在高高兴兴中得到锻炼。
安排合理
中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中,要经常检查身体(最好建立健康档案),防止潜藏着一些平时未曾发现的因素,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平时要经常检查血压、脉搏、体重等变化,定期到医院查体;要有良好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要规律化。
不吸烟,不酗酒;体育锻炼要与自然力锻炼(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等)相结合;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营养等。以确保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和身心愉快。
运动的好处
1、大步走
看看功效
很人喜欢慢走,其实进行大步走的话对于健身有更好的效果,经过大补走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抗氧力以及运动强度,经过运动,心跳加快,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正确的走法
首先以比较慢的速度(但步幅要大)走5~10分钟后,停下来,慢慢地做5分钟柔韧性练习和伸展练习;接着加快速度大跨步走,让心跳达到最快速度的70%。
要把背和腰挺直,尽量挺胸,两脚脚趾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要用脚趾头发力,让全身的肌肉尽可能地参与进来,最好有一种弹起来的感觉。
大步走时,摆臂幅度要加大,尽力前后直臂摆平,有助于让全身更多的肌肉参与到走步中。因为人体50%的血管集于下半身,当更多的肌肉得到锻炼时,可以挤压人体至少50%的血管,推动下肢的血液流动。
其实在运动的时候要比平时的步子稍微大一点,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可以在双脚底粘些水,一开始先是平常的那种走法,慢慢的把步子开始迈大,大概是增大15到20公分。
2、跑步
跑步是当今最流行的心肺锻炼方式,跑步时锻炼到的肌肉群包括踝关节、臀部和膝盖、腿窝、臀屈肌和足部肌肉。研究显示,一个体重66公斤的普通人如果在30分钟内跑完8.4公里,就能燃烧掉300千卡的热量。
正确的跑法
跑步前最好有5分钟的热身散步,这样能把更多的营养物质输送到特定的身体部位,以供锻炼所需。接下来要做5~10分钟的伸展运动或慢跑,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在开始跑步的第一周运动量宜小,然后逐渐提高速度和增加距离。通过慢跑结束锻炼,不要突然停下来。如果感到极度疲劳,可以适当休息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