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按哪里能止痛 一指禅推拿
偏头痛按哪里能止痛 一指禅推拿
中医理论认为,偏头痛的发生时由于肝阳暴亢,阳气上逆,使得血脉失却柔和之性,造成头部局部气血运行发生障碍,同时由于阳气的非正常上逆造成正常正常的神气被扰,神不得镇静也同时造成头痛。一指禅推拿在治疗偏头痛时是以平肝潜阳,疏经通络,镇静止痛为治疗原则,推拿过程中使用的腧穴是传统的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
治疗操作:
手法:推法,拿法,抹法,抅法,按法,揉法,搓法。
部位:印堂,太阳,颌厌,睛明,前额部,风池,风府,哑门,翳风,项部膀胱经,肝俞,三阴交,两胁。
操作:一指禅推项部膀胱经,拿风池,风府,按哑门,推印堂,太阳,按颌厌,太阳,抹前额,眼眶部,抅太阳至风池,拿风池,按揉翳风,推睛明,抹眼眶,印堂,搓两胁,拿三阴交。
中医怎么辩证推拿治疗头痛
中医推拿治疗头痛的基本治法
(1)头面部操作: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行一指禅“小8字”和“大8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揉印堂、神庭、攒竹、鱼腰、太阳、百会、四神聪等穴,每穴约一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一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
(2)颈肩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操作,结合揉、拨、推上述穴位3~5分钟。继之拿风池穴、项部两侧肌群、肩井各半分钟;在项、肩、上背部施以掖法约两分钟。
中医推拿治疗不同类型的头痛
(1)颈源性头痛:在颈项、肩及上背部的阿是穴处施以指揉、指拨、指推法3~5分钟,用力由轻到重,以患侧为主,注意点线、点面结合,必要时采用整复颈椎手法。
(2)外感头痛:在项背部太阳经施以掖法、一指禅推法,重点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肺俞、风门、定喘、曲池、合谷穴3~5分钟。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3)偏头痛:在太阳、头维穴区行一指禅推法,以较重力量按揉风池穴3~5分钟。
(4)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约一分钟;推桥弓30次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扫散法操作加次。血虚头痛指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每穴约一分钟;掌摩腹部5分钟左右;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天枢穴各约两分钟;摩腹部5分钟左右;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每穴约一分钟。肾虚头痛指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气海、关元、太溪,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腰髓部,以透热为度。瘀血头痛分抹前额1~2分钟;指按揉攒竹、太阳,每穴1~2分钟;指按揉合谷、血海、太冲,每穴约1分钟;擦前额部,以透热为度。
中医推拿治疗头痛的注意事项
1.头痛病因复杂,临床应首先辨病,结合辨证,在排除脑脓肿、脑血管疾病急性期、颅内占位性病变、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颅内器质性疾病后施以手法治疗,一般均能缓解,尤以偏头痛、肌收缩性头痛、感冒头痛、高血压头痛疗效显著。病毒性脑炎、乙脑、流脑等,初期有类似外感头痛的症状,临床中要仔细辨别,如为脑病所致头痛,需中西医结合,及时治疗原发病变。
2.手法宜轻柔,渗透力要强。
3.可配合中药治疗。
提醒:在选择中医推拿治疗头痛时,建议您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以获满意疗效。
推拿怎么降血压
降血压基本推拿手法
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降压。
取穴:印堂,太阳,风池,风府,头维,攒竹,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肾俞,命门,涌泉。
推拿手法:
1.患者坐位,推拿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直线向上至发际,往返3-5遍,再沿印堂穴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3-5遍。
2.施指柔法于两侧太阳穴约1分钟,按揉百会,头维,太阳,风池,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约2分钟。
3.在颈椎两侧膀胱经施一指禅推法3-5遍,风府至大椎穴3-5遍。
4.患者仰卧位,推拿者掌摩腹部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大横穴约5分钟。
5.患者俯卧位,推拿者施一指禅推法于两侧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与命门,腰阳关穴约5分钟。
6.施擦法于以上各穴,透热为度,最后擦足底涌泉穴,透热为度。
儿童假性近视按摩法 第一步:推眼眶
将小儿仰卧,让其双目微闭。家长可作于体侧,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从睛明穴至攒竹穴,再沿眼眶作环形推拿按摩,每侧眼眶约推拿3分钟。
怎样用推拿按摩法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推拿按摩法适用于肝风内动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具有 平肝安神,化痰除浊的功效。取印堂、太阳、百会、风池、风府、桥弓、大椎、肾俞、涌泉 等穴位,让患者取坐位,自下而上用推法推桥弓,先推左侧,后推 右侧,每侧约lmin;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直线向上至发际,往返 4~5次,再从印堂至眉弓至太阳,往返4~5次;再从两侧太阳穴至 另一侧太阳穴用揉法操作3 ~4次;用散法在头部胆经循行部位,自 前上方向后下方治疗,每侧20 ~ 30次;在头顶部用五指拿法,至颈 部改用三指拿法,沿颈椎两侧拿至大椎两侧,重复3~4次,配合摇 拿百会、风池;用一指禅推法,以风府沿颈椎向下到大椎往返治疗, 其后在颈椎两侧膀胱经用一指禅推法往返治疗约4min。横擦腰部肾 俞、命门一线,以透热为度。最后直擦足底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推拿对咳嗽有效果吗 燥热咳嗽推拿
燥热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口干烦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疏风清热,润肺止咳。
推拿手法:患者取俯卧位,施术者先在患者膀胱经背腧穴上寻找压痛敏感点,用指揉法及点按法,操作2分钟左右,得气为度,配以按肺俞,拿肩井及拿风池,疏散太阳经表邪;患者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或指揉法施术于天突,膻中,中府,气户,屋翳等穴,每穴1分钟,得气为度,以宣肺止咳,一指禅推或指揉人迎,5-10分钟,至咽干,咽痛明显缓解,以清咽润喉。
降肝火的穴位在哪
所谓肝火旺,一般是指火热炽盛后内扰于肝,则气火上逆,表现出以头痛,烦躁,耳鸣,胁痛等症状的实热表现.其多由于情志不遂后肝郁化火,或因火热之邪内侵人体,或其它脏腑火热累及,致肝经气火上逆. 一般因肝火上炎引起的以上症状可以考虑行如下推拿按摩手法:(手法操作主要在穴位上进行)
1.治法原则:疏肝解郁,通络止痛.
2.操作手法:以按,揉,点,弹拨,推,抹,一指禅推推法为主.
3.选穴:太阳,头维,角孙,风池,头临泣,率谷,鱼腰,攒竹,期门,章门,太冲,外关,阳陵泉,丘墟,支沟等
4.操作:以上穴位主要行:点,按,揉,弹等手法,在少阳胆经附近区域行一指禅推法,顺经理,(头部分常用),拍(头部不拍)法,沿眼眶行8字推法,环绕眼眶在前额及眉弓处.再拇指推头部两侧胆经,循经施法.躯体部分可以行分推,抹得手法.下肢胆经可以行拍击的手法予以操作.
5.时间:一般操作3~5次即可.
以上就是可以帮助起到,降肝火的社会介绍,通过这些介绍之后,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呢,原来掌握这些穴位,也可以达到这样好的效果,所以说在生活当中,我们对这些常识问题当然不可忽视,这样也可以健康的降肝火。
胃疼推拿哪个部位
推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推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推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推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
胃疼推拿部位
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女人腰痛怎么按摩
最常用的护腰方法就是,将双手搓至发热,放到腰部,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要经常拉双杠和倒走。
1、按摩腰部
掌压腰骶部:俯卧位,双掌重叠压在腰部痛处,一呼一吸为一次,做10~15次;
揉摩腰背:晨起或睡前或工间,以双手掌上下揉按摩擦腰背肌肉50~100次,同时扭动腰部;
揉散筋结:用拇指指腹仔细在腰骶部触摸,如发现有压痛的硬结时,则以指腹压其上,揉压2~3分钟。上述方法每天可多次进行,均有舒筋活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痛的作用。
2、穴位处理
一、三焦俞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用一指禅推、按、揉、滚手法。
二、肾俞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用一指禅推、按、揉、滚手法。
三、气海俞
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用一指禅推、按、揉、滚手法。
四、大肠俞
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用一指禅推、按、揉、滚、弹拨手法。
五、关元俞
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用一指禅推、按、揉、滚手法。
六、八髎
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分别称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可用点、按、滚、擦手法。
七、秩边
第四骶椎下,旁开3寸,可用滚、拿、弹拨、按手法。
八、委中
腘窝横纹中央,可用滚、拿、按、揉、一指禅推手法。
九、承山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可用滚、拿手法。
十、阳陵泉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可用拿、点、按、揉手法。
十一、腰阳关
第四腰椎棘突下,可用滚、一指禅推、按、揉、擦、扳手法。
十二、命门
第二腰椎棘突下,可用滚、一指禅推、按、揉、擦、扳手法。
上火牙疼推拿手法图解 上火牙疼推拿手法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推拿者施一指禅推法于面部,若面颊红肿拒按者,则用揉法,沿地仓,下关,颊车等穴进行治疗,约5分钟。
2.按揉风池,翳风,拿合谷穴,每穴约半分钟。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推拿可以对胃痛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
推拿疗法主要是采用适当的手法刺激穴位,通过痛点调节机体,缓解疼痛,再者,推拿对肠胃运动和胃的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因此胃痛推拿是有效果的。
胃疼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脾胃虚寒者辅以温中散寒,饮食伤胃者辅以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
可以采取以下推拿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肺火旺按哪个穴位
所谓肝火旺,一般是指火热炽盛后内扰于肝,则气火上逆,表现出以头痛,烦躁,耳鸣,胁痛等症状的实热表现.其多由于情志不遂后肝郁化火,或因火热之邪内侵人体,或其它脏腑火热累及,致肝经气火上逆.
一般因肝火上炎引起的以上症状可以考虑行如下推拿按摩手法:
1.治法原则:疏肝解郁,通络止痛.
2.操作手法:以按,揉,点,弹拨,推,抹,一指禅推推法为主.
3.选穴:太阳,头维,角孙,风池,头临泣,率谷,鱼腰,攒竹,期门,章门,太冲,外关,阳陵泉,丘墟,支沟等
4.操作:以上穴位主要行:点,按,揉,弹等手法,在少阳胆经附近区域行一指禅推法,顺经理,(头部分常用),拍(头部不拍)法,沿眼眶行8字推法,环绕眼眶在前额及眉弓处.再拇指推头部两侧胆经,循经施法.躯体部分可以行分推,抹得手法.下肢胆经可以行拍击的手法予以操作.
5.时间:一般操作3~5次即可.
便秘怎么推拿 成人便秘推拿手法
取穴:中脘,天枢,关元,肺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八髎,长强,足三里
推拿手法:
1.患者采取仰卧位,推拿者以一指禅推法在患者中脘,天枢,关元穴推拿,每穴1-2分钟。
2.顺着肠蠕动的方向掌摩法摩腹,约5分钟。
3.患者采取俯卧位,推拿者用一指禅推法或㨰法沿脊柱两侧从肺俞开始向下,沿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直到八髎穴,往返治疗,时间约为5分钟,并按揉上述穴位及长强,足三里。
胃痛推拿有效果吗 胃疼推拿哪个部位
1.患者取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往返推拿5-8遍,重点在中脘,气海,天枢穴推拿,再沿两侧肋下缘(分腹阴阳)推拿,各往返5-8遍。
2.用摩法在胃脘部治疗5-10分钟,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穴,每穴约2分钟。
3.患者取俯卧位,用按揉法在患者胸部第6-12胸椎棘突旁背俞穴推拿,凡有局部结节改变,明显压痛处做重点治疗。
4.患者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循胸段棘突左右各旁开0.5寸,1.5寸,3寸处共6条线往返操作,推拿时间约10分钟。
5.按揉手三里,内关,足三里各1分钟,再拿捏肩井,合谷,委中,承山穴。
中医按摩对付头痛
1、颈源性头痛:在颈项、肩及上背部的阿是穴处施以指揉、指拨、指推法3~5分钟,用力由轻到重,以患侧为主,注意点线、点面结合,必要时采用整复颈椎手法。
2、外感头痛:在项背部太阳经施以掖法、一指禅推法,重点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肺俞、风门、定喘、曲池、合谷穴3~5分钟。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3、偏头痛:在太阳、头维穴区行一指禅推法,以较重力量按揉风池穴3~5分钟。
4、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指按揉肝俞、阳陵泉、太冲、行间,每穴约一分钟;推桥弓30次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扫散法操作加次。血虚头痛指按揉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每穴约一分钟;掌摩腹部5分钟左右;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痰浊头痛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天枢穴各约两分钟;摩腹部5分钟左右;指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每穴约一分钟。肾虚头痛指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气海、关元、太溪,每穴1~2分钟;擦背部督脉、腰髓部,以透热为度。瘀血头痛分抹前额1~2分钟;指按揉攒竹、太阳,每穴1~2分钟;指按揉合谷、血海、太冲,每穴约1分钟;擦前额部,以透热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