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囟门的发育标准

宝宝囟门的发育标准

位于宝宝头顶的前囟门呈菱形,出生时约为成人拇指头大小(1.5--2厘米,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由于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大脑的生长速度较颅骨的生长速度相对要稍快些,所以在这一阶段,正常宝宝的前囟门可随着头围的增加而略变大,但一般不大于3.0厘米,不小于1.0厘米,也不向外突出,宝宝也无多汗、夜惊、烦躁等表现。

如果宝宝前囟门大小超过3厘米,或伴有多汗、夜惊、烦躁等其他异常表现,则要考虑是否有“佝偻病”或其他颅脑疾患,要请医生及时检查。

前囟门通常要到生后6个月左右才又开始逐渐变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

后囟门在宝宝头的后部正中,呈三角形。宝宝刚出生时,后囟门很软,还没有闭合。一般在宝宝生后2--3个月时开始闭合。宝宝的后囟门部位缺乏颅骨的保护,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在宝宝后囟门闭合前,一定要防止坚硬物体的碰撞,但可以用水轻轻地洗。宝宝后囟门的闭合,标志着宝宝头部发育趋于完善,也是宝宝脑细胞发育第二个高峰期的到来。

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与身高相关的骨骼有头颅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长骨三部分。

1、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着脑的发育而增长。颅骨发育优劣可用头围的大小、颅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标准来衡量。

囟门在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预示着宝宝的脑发育有问题;囟门过大、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都应请教儿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2、脊柱的发育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宝宝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坐,8-9个月大时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个月大时能走路。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也将影响其身高。

3、长骨的发育

肢体长骨结构分骨干、骨骺和干骺端三个部分。在宝宝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骨的生长在长骨两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软骨板内不断进行,从而使骨的长度逐渐增长,身高也随之增长。

如何促进宝宝骨骼的发育

1、颅骨的发育

颅骨随着脑的发育而增长。颅骨发育优劣可用头围的大小、颅缝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标准来衡量。

囟门在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预示着宝宝的脑发育有问题;囟门过大、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都应请教儿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2、脊柱的发育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宝宝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坐,8-9个月大时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个月大时能走路。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也将影响其身高。

宝宝囟门发育历程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前囟门和后囟门已经形成。

●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相互衔接的部位存在着缝隙。

●宝宝出生后,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了两个没有骨头、只有头皮覆盖的特殊区域。这两个特殊区域,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在宝宝6个月后,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

●后囟在宝宝出生时已经很小了,一般约在宝宝出生后6~8周关闭。在正常情况下,未闭合的囟门外观平坦,稍微内陷。

●宝宝刚出生时前囟对边直径大小约为1,5厘米~2,0厘米,出生头几月内前囟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扩大,一般6个月后随着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宝宝到了1岁~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

宝宝的囟门发育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存在着缝隙,并且,在宝宝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长在宝宝头后部的后囟门呈较小的三角形,长在宝宝头顶及前部的前囟门比后囟门更大更明显,呈钻石形。出生时宝宝的头骨比较软,而且是靠软组织连接的。因为头部是宝宝全身长得最大的部分,当妈妈分娩时,囟门能让宝宝的脑袋暂时“缩小”,宝宝的头部可以改变形状从而顺利通过狭窄的产道。

不同宝宝囟门的大小会有些不同。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囟门的大小约为1.5×2厘米,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前囟门通常要到生后 6个月左右才又开始逐渐变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头的后部正中的后囟门呈三角形,一般在生后2~3个月时闭合。宝宝囟门部位缺乏颅骨的保护,故在闭合前要防止坚硬物体的碰撞,但可以用手轻轻摸,也可以洗,如果宝宝头上有痂,千万不能用手抠,可先泡软,再轻轻地洗去。

后囟门在宝宝头的后部正中,呈三角形。宝宝刚出生时,后囟门很软,还没有闭合。一般在宝宝生后2~3个月时开始闭合。宝宝的后囟门部位缺乏颅骨的保护,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在宝宝后囟门闭合前,一定要防止坚硬物体的碰撞,但可以用水轻轻地洗。

宝宝后囟门的闭合,标志着宝宝头部发育趋于完善,也是宝宝脑细胞发育第二个高峰期的到来。

宝宝的后卤门在哪里

宝宝后囟门关闭较前囟门早,位于两耳连线与正中线交界处,一般为头发漩涡处。两个囟门都是宝宝颅骨发育的标志,也可以作为颅内压的体表标志,如果囟门高突,什么颅内压较高,如果囟门过于塌陷,可能是失水的表现。宝宝囟门没有关闭之前,不用外力压迫囟门处,防止伤到宝宝。

冬季宝宝鼻塞怎么办 方法三

鼻子不通气可能是宝宝囟门受凉导致,妈妈们可用厚毛巾在暖气片或者用包在盛沸水的容器外周放热;可在宝宝囟门处暖一会,不断热敷直到宝宝额头出细汗为止,如不能分辨宝宝是否囟门受凉,也不妨一试,这样做对宝宝是没有伤害的。

宝宝囟门的发育

别看宝宝的囟门不大,然而,在宝宝1岁之内,囟门是反映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妈咪若是对它了解得多一些,便可通过它透视到宝宝身体里,如有异常情况,即可尽快得知,从而让宝宝及早得到诊治。

正常宝宝囟门的发育规律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存在着缝隙,并且,在宝宝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然而,在宝宝6个月后,便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到了宝宝1岁至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后囟门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大多在宝宝2-3个月时即可关闭。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囟门,可以发现多种疾病,因此,它们是透视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

宝宝囟门的异常情况

情况1 宝宝囟门鼓起来了

宝宝的前囟门原本是平的,如果突然之间鼓了起来,尤其在宝宝哭闹时更为明显,并且,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甚至出现抽风,则说明宝宝的颅内压力增高。通常,颅内压力增高是由于颅内感染所引起,宝宝可能是患了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

如果宝宝的前囟门变得逐渐饱满,可能是颅内患有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长时间地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或因某种原因使用肾上腺素而又突然停药,也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然而,在停用维生素A及四环素后,前囟门还会变得逐渐平坦。

情况2 宝宝的囟门凹陷下去

主要见于宝宝的身体内缺了水。例如腹泻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或是为了降低颅内压而使用了大剂量的脱水剂,从而使前囟门凹陷。需要指出的是,此时妈咪应该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因为脱水过度会造成体内代谢紊乱。营养不良、消瘦的宝宝的前囟门,也会经常凹陷下去。

情况3 宝宝的囟门早闭或迟闭

囟门早闭时必须测量宝宝的头围,如果头围低于正常值,可能为脑发育不良。但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囟门迟闭主要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关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仅有少数为脑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情况4 宝宝的囟门过大或过小

囟门过大一般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门就达到4-5厘米大小。囟门过大的可能,首先是宝宝存在先天性脑积水,其次,可能是先天性佝偻病所致。先天性脑积水的宝宝在出生时,经过产道时头颅受挤,因此,在刚出生时囟门并不大。但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天,前囟门就会逐渐大了起来。而先天性佝偻病的宝宝不但前囟门大,而且后囟门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可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过小主要是指囟门仅有手指尖大,很可能是存在头小畸形,也可能是颅骨早闭所造成。特别是矢状缝早闭,会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被称为舟状畸形的头颅,即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

提示:

碰到宝宝囟门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即观察宝宝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此后,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如果头围的发育在目前尚且正常,并在随访后的3-4个月还能继续保持,那么,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囟门的几种异常状况

囟门鼓起

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是疾病及其他原因发出的信号。

提示:

1、颅内感染。多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宝宝的囟门突然鼓起,尤其是在哭闹时明显,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等症状,家长应快带孩子上医院看急诊。

2、颅内疾患。如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可使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需带孩子到医院请医生进行检查,以早日确诊治疗。3、药物因素。如长时间给宝宝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等药,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现象。有的是由于某种原因给宝宝使用肾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药,也会使宝宝的前囟门发生饱满。

囟门凹陷

是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致使囟门向下凹陷。

提示:

1、急性脱水。常见于严重腹泻、高热出汗过多等,宝宝体内因脱水而使前囟门凹陷下去。需立即为宝宝静脉补充液体。

2、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多因宝宝患有脑部疾病颅内压升高,为了降低颅内压而使用大剂量的脱水剂,从而使前囟门因脱水而凹陷。应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

3、营养不良。宝宝因长期营养不良,过度消瘦,前囟门也会出现凹陷现象。

囟门早闭

是指囟门在五六个月前过早闭合。

提示:

1、脑发育不良。妈妈发现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请医生为宝宝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又有其他智力发育方面的异常,可能是脑发育不良。

2、见于正常的宝宝。有的小宝宝长到5—6个月时,前囟门闭合或仅剩下指尖大小间隙,看似关闭,其实并未骨化,应带孩子请医生进行检查,以鉴别有无问题。

囟门迟闭

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前囟还未关闭。

提示:

1、佝偻病。宝宝的额顶部出现对称性颅骨圆突,俗称“方颅”,严重时呈现马鞍状头,头围增大。

2、呆小病。主要是妈妈孕期缺碘,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出生后生长停滞,发育落后,囟门延迟闭合,智力低下,聋哑,身体矮小如侏儒。

囟门过大

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渐增大,可达4—5厘米。

提示:

1、脑积水。最常见的是阻塞性脑积水,患儿的头形扩大,头围比正常儿增加2~3倍,前囟难闭,发育欠佳,智力迟滞,做头部CT,可见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等,需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治疗。

2、先天性佝偻病。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过小

是指宝宝的前囟仅有手指尖大,或小的摸不到囟门。

提示:

1、头小畸形。多为颅骨早闭,尤其是矢状缝早闭,可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的“舟状畸形的头颅”。

2、亦见于正常即宝宝囟门过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观察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家长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如果宝宝头围的发育尚且正常,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宝宝夏季可以吹空调吗 误区五:捂住宝宝囟门能预防感冒

有家长认为宝宝囟门就一层皮,便对这个部位呵护备至。囟门实际是为宝宝发育预留的位置,随着月龄增长会逐步闭合(每位宝宝囟门闭合时间不同)。宝宝囟门有头发和头皮保护,家长不用害怕宝宝囟门受冷热影响而感冒,就用帽子遮挡囟门,宝宝头部不适频繁摇头更容易引起枕秃,所以这是没必要的。

相关推荐

四个月宝宝智力发育正常吗

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运动 当他用肘部支撑时就可以抬起头部和胸部,俯卧位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膀成90°。抱怀里时,孩子的头能稳立地直力起来。孩子自主地屈曲和伸直腿。随后他会尝试弯曲自己的膝盖,并发现自己可以跳。 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视觉 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头眼协调能力好,两眼随移动的物体从一侧到另一侧,移动180°,能追视物体。能注视1cm左右的积块。4个月末两眼能同视一物,同时双眼协调的较好。 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听觉 高兴时,会大声笑。当有人与他讲话时,他会发出咯咯咕

宝宝囟门变化的常见问题 囟门早闭

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小孩卤门闭合时间是什么时候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衔接处存在缝隙,且在头顶及枕后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一般来讲,宝宝在1岁至1岁3个月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后囟门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多在出生2-3个月时关闭。 前囟门的大小与大脑发育密切相关,如果过早闭合,可能是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良造成的。如果出现囟门早闭,要区别对待,虽然囟门早闭,但头围继续生长,速度正常,一般不会影响智力发育;如果属于先天性小头

宝宝头围的健康发育标准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科学育儿,所以很多医学专家们早就为孩子每个阶段健康发展所要达到的要求制定了一个标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宝宝头围的健康发育标准。 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外隆凸(头颅枕部的骨结节)绕头的周长。 出生时头围平均约34 厘米,男婴约大于女婴0.5 厘米,头围平均大于胸围1 ~ 2 厘米。头围在生后前3 个月增长最多,第一年增长最快,1岁时头围增至46.5 厘米,1 岁以内每月平均增长1 厘米。 1岁以后每年增加约1 厘米,2 岁时约48.5 厘米,3 岁时约49.5 厘米,以后增幅减小。后

囟门闭合的时间

囟门闭合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闭合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把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迟闭称为解颅。囟门晚闭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 婴幼儿头顶的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囟门的闭合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口,如果在6个月之前闭合,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闭合就属于太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脑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脑膜炎、脑炎和维生素A中毒;囟门凹陷的孩子则有可能是因为脱水和营养

帮婴儿护理四敏感部位

一、妈妈如何呵护宝宝囟门: 看到宝宝尚未弥合的头骨中间有一菱形空间,并且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新妈妈不免要紧张。不过,不要过于害怕这部分的护理。这里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正常洗头不会对它造成伤害。 小小囟门是反映宝宝头部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对周岁之内的宝宝,妈妈尤其要细心观察这个小窗口,及早发现有无异常现象,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宝宝不适时,观察囟门还有助于确定病情。 囟门鼓起——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鼓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颅内感染:多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

判断孩子体格发育迟缓的标准是什么

1. 体重: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千克,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但出生时体重达2.5千克就属正常。生后5个月时体重达6千克左右。一岁时体重平均为9千克。足2岁时为12千克。以后体重增加的规律为:体重(千克)=年龄×2 8。但小儿存在个体差异,若体重低于此标准也不一定就是病态,应请医生检查一下。 2.身高: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约50厘米,若出生时身高不足45厘米为发育不良。1岁时身高平均为75厘米。2岁时为85厘米。以后身高生长规律为:身高(厘米)=75 年龄×5。 3. 头围:在小儿,头围是脑和颅骨发育的反

婴儿五个月发育指标是什么

1.五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体重 5个月的男宝宝体重平均为7.5千克左右(正常范围:6.0-9.3千克);女宝宝平均为6.9千克左右(正常范围:5.4-8.8千克)。 2.五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身高 男宝宝的身高平均为65.9厘米左右(正常范围:61.7.3-70.1厘米);女宝宝的身高平均为64.0厘米左右(正常范围:59.6-68.5厘米)。 3.五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头围 男宝宝平均为43.10厘米左右;女宝宝平均为41.90厘米左右。 4.五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胸围 男宝宝胸围平均43.40

日常过量补钙影响孩子健康

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儿,怎么补钙好呢?重要注意补钙,但应适量。切莫认为补钙多多益善,从而给小儿超出机体需要许多倍的钙剂补充,结果是滥补钙反而引起如高钙尿症之类的病,损害宝宝身体健康。 什么是高钙尿症? 高钙尿症是小儿较常见的代谢失调,与吸收钙增多或肾对钙吸收不良有关。高钙尿症缺少典型症状,早期多表现为轻微腰痛,如果作尿液检查可发现镜下血尿。在病情发展中,有时可出现肉眼血尿,可能持续数日。而钙尿症对宝宝的长期危害除腰痛、血尿外,还可能导致结石形成,此过程约历半年或数年之久。 钙尿症的治疗应及时。这有助于缓解

四个半月宝宝体重是多少标准

1.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体重 到4月末时,男婴的平均体重达到7.58公斤,女婴达到7.14公斤。 2.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身高 男婴的平均身长达到65.05厘米,女婴的平均身长达到63.98厘米。 3.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头围 男婴为42.14厘米,女婴为41.39厘米。 4.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胸围 男婴为42.51厘米,女婴为41.58厘米。 5.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运动 当他用肘部支撑时就可以抬起头部和胸部,俯卧位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膀成90°。抱怀里时,孩子的头能稳立地直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