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脑损的治疗
开放性颅脑损的治疗
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为对颅脑损伤的创面进行清创处理,变开放伤为闭合伤;再按闭合伤处理原则对脑挫裂伤、脑水肿及感染进行综合治疗。
1.清创术
应尽量在伤后6h内进行,在使用有效抗生素的情况下,可延长到伤后72h。病人若有休克,应首先加以纠正,小儿、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清创应由浅入深,逐层清除挫碎及失去活力的组织、异物,小心摘除已松动的骨片,在直视下取出嵌入颅内的异物。
对于因就诊较晚或早期清创不彻底,创面已有感染迹象的伤后4~6天的开放性颅脑损伤,不宜进行彻底清创,而应清洁创面、改善引流条件,选择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待创面分泌物减少、肉芽生长良好,局部细菌培养连续三次阴性时,即可全层减张缝合头皮创口,留置引流2~3天,必要时引流时间可延长。对于感染已严重的7天以上的晚期创面,只能简单扩创,以利引流,待感染控制后进一步处理。
2.脑损伤的治疗
开放性颅脑损伤经清创转变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按闭合伤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包括防治脑水肿、抗感染、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等。
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
大脑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疾病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但是在生活中有的时候出现一些意外的撞伤等就容易导致大脑受伤,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及时的进行调理,但是在急救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方法,下面一起了解下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
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
1急救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妥善处理伤口,是颅脑损伤早期最重要的急救措施[3,4]。
2加强现场自救与公众人员的互救意识
第一目击者及现场的自救与互救是颅脑损伤病人,尤其是开放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操作者欠规范,但总比不采取任何措施要好。在医护人员未到达现场实施救治前,所有在场人员应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展开自救与互救。注重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普及和培训,使更多的人掌握其方法及要领,推动全民急救素质的不断提高[5]。
3保持呼吸道通畅
颅脑损伤病人常有呕吐或误吸,尤其是昏迷病人,失去主动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血液、脑脊液等吸入气道而引起呼吸道阻塞;下颌松弛、舌后坠等也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气道梗阻。应立即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异物、义齿、分泌物等,将头偏向一侧,抬起下颌,迅速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如有窒息或呼吸抑制,就地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本组中有1例病人伤后呼吸停止,其同伴立即为其行人工呼吸,5 min后呼吸恢复,立即送我院急救中心进一步救治,经积极治疗,完全康复出院。
4妥善处理伤口
头皮撕裂伤或开放性颅脑损伤,主要伤及动脉或静脉窦,严重时均可大量失血,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单纯头皮出血最好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视病情允许可将病人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若出血量较大并伴有休克征象者,应积极检查有无其他部位及脏器的合并伤,并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准确用药,积极行抗休克治疗。
5脑脊液耳漏、鼻漏
经仔细查看确系耳道、鼻腔出血者,表明病人合并颅底骨折,应给予头高位,保持鼻腔、外耳道的清洁,严禁填塞鼻腔与外耳道,以防引起颅内感染。针对病人躁动、恐惧不安的心理,给予安慰,嘱病人不要随意突然改变体位。本组病人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者15例,由于护理正确,措施及时到位,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
6病情平稳后尽早转运
本组有48例病人在伤后1 h内及时转送至医院,为抢救较为严重的颅脑伤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上面就是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急救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在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时就能更好的进行调理了,另外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一定呀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要注意哪些呢
1、急救护理:(1)症状观察及护理:首先了解病人受伤时间、原因、病情发展过程等。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特别应注意病人有无休克、颅内出血、脑疝、机体其它部位的合并症。首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脑疝病人立即静脉滴注脱水药;对疑有颅内血肿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故应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放置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3)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病人保持平卧、注意保暖、补充血容量。
(4)转送病人:当病人休克得到初步纠正,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方可转送;当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和骨折时,应先初步处理合并症再转送,转送中应准备好急救物品,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性颅脑损伤在醒来之后就要给患者不停地鼓励,让患者有信心自己能够康复。再加上适当的康复训练,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在预后的后遗症就会相对减少一些。虽然 开放性颅脑损伤比较不好完全治愈,但是治愈的例子也还是有的。
婴儿头部撞击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头皮裂伤的处理
头皮裂伤多由尖锐器物直接作用于头皮所致。由于头皮血管丰富,破裂后不易自行闭合,出血较严重。
急救:对于较小、较浅的伤口可采用无菌敷料覆盖,局部加压包扎的方法止血;但是对于钝器击打造成的头皮裂伤,如怀疑有颅骨骨折则不宜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可用毛巾、布条做成一个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骨折碎片因受压陷入脑组织引起更大的损伤。颅骨骨折与出血较凶猛的大伤口处置相同,可采用指压止血法。
2、头皮血肿的处理
头皮血肿多因较轻微的钝器打击或碰撞伤及头皮所到。头皮血肿一般无需特殊处置。受伤后不必反复揉搓肿起的包块,只需局部按压或给予冷敷即可。对于较大的头皮血肿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3、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处理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伤员多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呼吸衰竭、伴有头痛、呕吐,脉搏缓弱。伤口内有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流出。
急救: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伤员伤势危重,多处于昏迷状态。在急救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免发生窒息。立即用手指裹上手绢、毛巾抠除口腔内的粘液、呕吐物、血块,摘掉假牙。解开伤员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由于深度昏迷的伤员会发生舌后坠,阻塞呼吸道的通畅。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婴儿头部撞击的治疗方法,通过以上了解,我们可以打消很多不必要的顾虑,也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疗自身出现的婴儿头部撞击的现象,我们可以及时有效进行,从而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颅脑外伤和癫痫有什么关系
外伤性癫痫,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癫痫性发作,可发生在伤后的任何时间,甚难预料。早者于伤后即刻出现,晚者可在头伤痊愈后多年始突然发作。
外伤性癫痫与癫痫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颅脑外伤病人中,早期癫痫的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但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容易发生,即使是轻微脑损伤也可诱发,其发生率甚至高达50%。幼儿早期外伤性癫痫的另一特点是容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其发生率达22%,高出成人1倍。
外伤后晚期癫痫的发病时间短者可在伤后几个月,长者达20年。但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伤后半年至3年之间。其中57%发生于一年以内,一般认为伤后4年之内不发生癫痫,以后发病的机会就会显著减少。
癫痫专家介绍说:通常情况下,脑损伤的程度越重,发生癫痫的可能性越大,开放性颅脑损伤较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癫痫发生率为高,硬脑膜穿通伤较单一脑损伤的癫痫发生率为高,有意识障碍比无意识障碍的癫痫发生率为高。一般来讲,颅脑任何部位的损伤均可引起癫痫,而以大脑皮质运动区、海马和杏仁核损伤引起癫痫的发生率最高。就其发作类型而言,和损伤的部位有关,常见有大发作、局限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植物神经性发作等。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预防
概述:
开放性颅脑损伤(神经外科)是指颅骨和硬脑膜破损,脑组织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相通。约占颅脑损伤的17%。平时多因锐器、钝器打击和坠伤与跌伤所造成,战时则多由火器致伤。临床表现因受伤原因、方式和暴力大小不一而差别悬殊,但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创口及伤道内出血、局灶性脑症状以及易并发感染,特别是火器性颅脑损伤,其伤情多较严重、变化快、疗效较差、后遗症多和死亡率高。
症状表现:
1.头皮破损,创口或伤道内出血,可见骨碎片及其它异物,有时见脑脊液漏和脑组织溢出,大量出血则发生休克。2.伤后多有昏迷,其中部分为广泛脑挫裂伤和脑干伤。少数无昏迷,但可因颅内血肿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继发昏迷。3.局灶性脑症状如偏瘫、失语、局源性癫痫等。4.易并发伤道感染,出现颅内化脓性炎症和脑脓肿。
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可见伤道出血,部分见脑脊液和脑组织外溢。2.常有昏迷,少数可无昏迷。3.局源性脑症状如偏瘫、失语、局源性癫痫等。4.部分病人可因颅内血肿或颅内感染而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5.头颅X线摄片显示出颅骨骨折、颅内异物(如骨碎片、弹片或子弹等),头部CT和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脑挫裂伤和血肿。
治疗:
治疗原则 1.及时清创治疗。2.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防止脑水肿。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伤后立即使用精制破伤风抗毒素、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联合用药预防感染,静脉用药为主。2.发生颅内感染后,应取炎性分泌物或脓肿液体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头孢他啶对严重的颅内感染有较理想的效果。3.颅内压增高者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内压,但要注意血中电解质的变化。4.给予神经营养性药物。5.注意支持疗法,如输血、补充人血白蛋白。6.根据病变部位及脑损伤程度,必要时行抗癫痫治疗3—6个月。
预防常识:
发生开放性颅脑损伤后,由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极易造成颅内感染,因此,伤口应迅速用乾净敷料包扎,保护伤口免受污染。头皮有活动性出血时可采用加压包扎或缝合止血,以免发生失血性休克。失血过多者及时输血和补液,补充血容量。同时将伤员迅速转送到医院,昏迷伤员取侧卧位,以利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头部X线摄片和CT检查对颅脑损伤的情况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列入首选检查专案,并及时进行清创术,联合使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颅内感染,取炎性分泌物或脓液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再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
颅脑损伤治疗
1.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处理、抗菌药物治疗、脑神经保护药物等。
2.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原则救治病人生命,恢复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主要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创术、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和颅骨缺损修补术。
开放性颅脑损的诊断检查
1、问诊 询问受伤时间、致伤物种类、伤口有无脑脊液或脑组织流出、经过何种处理。
2、头部创口检查 应仔细检查创口大小、形状、有无活动性出血、有无碎骨片、脑组织或脑脊液流出。若伤口有脑脊液或脑组织流出,即确诊为开放性颅脑损伤。
3、意识障碍 取决于脑损伤部位和程度。局限性开放伤未伤及脑重要结构或无颅内高压患者,通常无意识障碍;而广泛性脑损伤,脑干或下丘脑伤,合并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引起颅内高压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4、局灶性症状 脑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癎、同向偏盲、感觉障碍等。
5、颅内高压症状 创口小、创道内血肿或(和)合并颅内血肿以及广泛性脑挫裂伤而引起严重颅内压升高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
6、颅骨平片 了解颅骨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颅内金属异物或嵌入物的位置等。
7、头颅CT扫描 对诊断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移位、脑室大小形态、颅内异物以及颅骨骨折亦可显示,但不如X线平片显示完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腰穿 对于了解有无颅内感染和颅内压情况有帮助。
9、脑电图 对于诊断外伤性癫癎向有帮助。
颅脑损伤治疗并非都靠手术
1.非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处理、抗菌药物治疗、脑神经保护药物等。
2.手术治疗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原则救治病人生命,恢复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主要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创术、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和颅骨缺损修补术。
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因素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目前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较之以前明显提高,这类患者良好的预后有赖于各个环节,包括院前的急救、急诊室、手术室以及NICU(神经系统重症监护病房)的处置,到最后神经康复的进行,贯穿始终,以上环节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都是不可或缺的。
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往往是由外伤引起的,一般我们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但是两者急救的最关键的处理原则,第一是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要判断患者意识,保持鼻腔、口腔的通畅,必要时做气切,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第二个就是防止出血和休克,开放性的颅脑损伤,我们发现有伤口出血的地方,赶紧进行加压包扎,补液,急救处理。闭合性颅脑损伤,根据他的意识判断,要赶紧前往医院,必要时进行开颅手术,进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保证患者在有效、关键的时间内得到第一救治,减少以后的残障功能,尽量恢复到最好的效果。
病灶性脑损伤是怎么回事?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指硬脑膜仍属完整的颅脑损伤,虽然头皮和颅骨已有开放性创口,但颅腔内容物并未与外界交界,故而仍称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更确切地讲,应当是闭合性脑损伤,因为归属于颅部的头皮和颅骨,可以有开放伤。
根据致伤因素和继发性损害两,前者是暴力作用有脑组织的一瞬间就已造成的损伤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颅内血肿、脑水肿与肿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