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还得中医来治
结石还得中医来治
肾结石偏方
中药
1、取鲜地锦草(潮汕地区称小飞扬草,常见)100-200g,洗净捣烂,置大碗中,上盖一较小碗,倒进沸糯米酒约250-300毫升(焗十分钟以上),待其温热适当时服用。每日1-2次,7-10天为1疗程。治疗泌尿系结石23例,排出结石者16例,余7例中,5例服药后症状消失,2例因结石过大而手术。
2、处方:金钱草50克,冬葵子24克,海藻、菟丝子各15克,紫菀、茯苓、牛膝各12克,乌药、硝石各10克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10天为1疗程。疗效:服药1-2疗程,有效率81%
3、处方:金钱草60克,海金沙35克,扁蓄、瞿麦生地、甘草梢、鸡内金(研磨吞服)各15克,车前子12克,石苇、大黄、栀子各10克,牛膝9克,琥珀末(冲服)8克。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药后1小时做跳跃运动30分钟。
4、木通5克,车前子10克,扁蓄5克,大黄1克,滑石15克,甘草稍5克,瞿麦5克,栀子5克,灯心0.2克。你配7剂,每天用开水泡一剂当茶饮。尽量每天喝多些。一个星期后石头自然就会小或是没了。此方有效率高达百分之95。此方注意的是一定要配到甘草稍。不然效果就欠佳。
膀胱结石中医中药治疗措施
中医经过辩证论治来治疗你的疾病,你的膀胱结石可能是湿热下注导致的,所以治疗起来主要是选择清利湿热的药物像黄柏之类的,配伍利尿通淋的石韦,萆薢等,治疗起来效果很好,可以很快的治愈。
膀胱结石病属中医砂淋、血淋、石淋、腰痛、小便不利等范畴,可分以下3型辨证施治。
下焦湿热型:症见腰部或下腹部持续疼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或有血尿、脓尿、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可服:排石冲剂、金钱草冲剂、分清五淋丸、滋肾丸等。
气滞血瘀型:症见患者腰部或下腹部阵发绞痛,或有血尿,或仅见腰或少腹胀痛,尿涩滴沥不尽,症状时重时轻,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通淋排石。可服:尿塞通、少腹逐瘀丸、清淋冲剂等。
脾肾两虚型:症见结石日久,腰痛,腿膝酸软无力,精神倦怠,饮食欠佳,大便溏薄,排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培补脾肾,通淋化石。可服:金匮肾气丸、六君子丸、排石冲剂等。治宜健脾温肾、壮阳化石、清利湿热、化瘀排石。医学多采用切开取石术,民间则多采用药物化石法,不动手术化解。
中医如何辨证施治膀胱结石?
一、气滞血瘀型
症见:患者腰部或下腹部阵发绞痛,或有血尿,或仅见腰或少腹胀痛,尿涩滴沥不尽,症状时重时轻,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治疗:行气活血,通淋排石。可服尿塞通、少腹逐瘀丸、清淋冲剂等。
二、下焦湿热型
症见:腰部或下腹部持续疼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或有血尿、脓尿、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可服排石冲剂、金钱草冲剂、分清五淋丸、滋肾丸等。
三、脾肾两虚型
症见:结石日久,腰痛,腿膝酸软无力,精神倦怠,饮食欠佳,大便溏薄,排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培补脾肾,通淋化石。可服金匮肾气丸、六君子丸、排石冲剂等。治宜健脾温肾、壮阳化石、清利湿热、化瘀排石。
前列腺结石怎么治疗
1.无症状的前列腺结石,无需治疗。
2.伴有感染者,应控制感染,再进一步治疗。
3.经尿道切除前列腺及结石,多用于年轻者,以避免造成性功能障碍。
4.大而多发结石伴前列腺增生者宜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及结石摘除术。
中药治疗:
治疗以解痉排石、清热利湿为法。前列腺结石无症状者,一般不需治疗。若结石大或较多,压迫尿道;或酿生前列腺脓肿;或引起慢性前列腺炎顽固不愈,则常需西医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原则,治以清热利湿,解痉排石,辅以活血止血、排浊之品。
辨证论治:
1.结石内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痉排石。方药芍药甘草汤合蒲灰散加减,白芍、甘草解痉止痛,蒲黄活血止血,滑石清热利湿排石。加琥珀粉、鸡内金、金钱草排石消坚;地榆、槐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薏苡仁、冬瓜仁、败酱草、石菖蒲排浊,有利前列腺腺液排泄通畅,小结石得以排出。
肾结石的中医治疗办法
治疗方法:行气利尿,益肾通络,标本同治。
肾结石的主要症状即尿中时常夹杂砂石,小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或腰痛剧烈沿小腹向会阴方向放散;或尿道窘迫疼痛,尿中带血。肾气不充,气化不利,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内在因素,而结石形成后,气血淤滞逐渐转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结石内阻,久留不去,必然会导致气血阻滞,膀胱气化不宣而愈甚的病理机制,所以气机淤滞是肾结石的主要病理机制。
因此,治疗肾结石要两者兼顾,既要行气利尿排石通淋,又要打通经络,祛淤热、通阻滞。
通调气血可以加强祛石或化石作用。纳米中药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血管的作用,它直接作用于病灶处,扩张了肾动脉,使得进入肾小球的血流量增加,尿液增多,有利于将结石向下冲刷到膀胱。同时能改善痉挛的输尿管,缓解疼痛。
肾结石患者,在绞痛发作之时,湿热蕴结之象表现最为突出。此时,因湿热淤结,结石阻塞,影响血脉运行,肾与膀胱化气功能低下,欲排又不能,气机因之淤滞,升不得升,降不得降,络道梗阻不通,故发生绞痛症状。
这种绞痛的发作,是邪正相争的客观反映,也是体内结石移动的征兆,因此,及时因势利导,采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淋化石药物治疗,解决邪正相持的情况,恢复机体有效的化气功能,则常能起到使结石由“静”变“动”,获得加速排石的效果。
肾病专家提醒:上述治疗方法是通常治疗规律,但也有少数病人,往往由于结石过大,梗阻尿路或为湿热淤塞,反会因为通利而加重淤塞。
膀胱结石中医治疗
1、脾肾两虚型
症见结石日久,腰痛,腿膝酸软无力,精神倦怠,饮食欠佳,大便溏薄,排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宜:培补脾肾,通淋化石,健脾温肾、壮阳化石、清利湿热、化瘀排石。
2、气滞血瘀型
症见患者腰部或下腹部阵发绞痛,或有血尿,或仅见腰或少腹胀痛,尿涩滴沥不尽,症状时重时轻,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治宜:行气活血,通淋排石。
可服:尿塞通、少腹逐瘀丸、清淋冲剂等。
3、下焦湿热型
症见腰部或下腹部持续疼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大便不爽,或有血尿、脓尿、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可服:排石冲剂、金钱草冲剂、分清五淋丸、滋肾丸等。
前列腺结石怎么治疗
前列腺结石西医治疗
1、无症状的前列腺结石,无需治疗。
2、伴有感染者,应控制感染,再进一步治疗。
3、经尿道切除前列腺及结石,多用于年轻者,以避免造成性功能障碍。
4、大而多发结石伴前列腺增生者,宜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及结石摘除术。
前列腺结石中药治疗
治疗以解痉排石、清热利湿为法。前列腺结石无症状者,一般不需治疗。若结石大或较多,压迫尿道;或酿生前列腺脓肿;或引起慢性前列腺炎顽固不愈,则常需西医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原则,治以清热利湿,解痉排石,辅以活血止血、排浊之品。
辨证论治:
(一)结石内阻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痉排石。
【方药】芍药甘草汤合蒲灰散加减,白芍、甘草解痉止痛,蒲黄活血止血,滑石清热利湿排石。加琥珀粉、鸡内金、金钱草排石消坚;地榆、槐花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薏苡仁、冬瓜仁、败酱草、石菖蒲排浊,有利前列腺腺液排泄通畅,小结石得以排出。
(二)湿热蕴结:治疗参见“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条。
浅表性胃炎怎样调理 中医调理
其实除了可以用西医来治疗这种疾病之外,也可以用中药来治。这种疾病在中医看来,大部分都是因为脾虚肝郁的原因所导致的,出现胃痛也有可能是因为肝气不舒,或者是脾失健运造成的,中医治疗这种疾病最常见的方法有针灸还有熏爱以及推拿,还有吃一些中成药进行调理。
肾结石的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结石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在临床中每天都大量运用中医药的方法来治疗病人。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表明,中医药对治疗结石有着以下功效:
1、中药有排石作用。
比如金钱草、海金沙、川芎、枳壳、大黄、巴豆等,这些药材有促进输尿管蠕动的作用,使输尿管蠕动的能力增强,可以使结石下移,促进结石排出。
2、中药有利尿作用。
金钱草、石韦、萹蓄等等中药有明确的利尿作用,可以使尿量增加,输尿管内压增加。通过尿的作用,把结石往下挤,同时尿增加了,输尿管的蠕动也相应受增加了,通过这种作用,促进结石排出。
3、中药具有溶石作用。
研究发现,部分中药可以使结石周围的晶体溶解慢慢溶解。比如水牛角粉、夏枯草、核桃等等,都有溶石的作用。
4、中药有抗菌消炎作用。
部分中药对尿液有控制感染的作用。对于感染性的结石,生长特别快,如果感染被控制了,结石就不会变大。结石的刺激,会形成输尿管周围的炎症。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缓解这些炎症,炎症缓解了,瘢痕、挛缩就减少了,可以使结石离开瘢痕(就是炎症的区域)往下移动,结石就更容易排出来。
有结石史的患者可适当服用清热祛湿,通淋排石的中成药。临床常见的排石中成药有:
(1)尿石通丸。尿石通丸是国家专利的排石中成药,主要成分为广金钱草、车前草、海金沙等。功能为清热祛湿,行气逐瘀,通淋排石。用于治疗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是各类碎石手术后常规用药,可加速结石排出。另外实验证明,对结石术后复发还有预防作用。
(2)排石颗粒。 排石颗粒为祛湿剂,具有清热利水,通淋排石之功效,有多个厂家生产。排石颗粒主治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病属下焦湿热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