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癌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癌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由于恶性肿瘤生长快,表面没有包膜,它和周围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局部浸润明显,并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因此,手术要把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结彻底切除。这种手术适合于肿瘤范围较局限、没有远处转移、体质好的患者。2姑息性手术:肿瘤范围较广,已有转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术的晚期患者,为减轻痛苦,维持营养和延长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肿瘤或作些减轻症状的手术,如造瘘术、消化道短路等手术。3减瘤手术:肿瘤体积较大或侵犯较广,不具备完全切除条件,可以做肿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负荷,为以后的放、化疗或其他治疗奠定基础。4探查性手术:对深部的内脏肿物,有时经过各种检查不能确定其性质时,需要开胸、开腹或开颅检查肿块的形态,区别其性质或切取一小块活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手术和治疗方案,为探查性手术。5预防性手术:用于癌前病变,防止其发生恶变或发展成进展期癌,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性结肠切除而获益,因这类患者若不切除结肠,40岁以后约有一半可发展成结肠癌,70岁以后几乎100%发展成结肠癌。

2.化学治疗 是用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治疗癌症。由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快速的细胞分裂及生长,所以抗癌药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借由干扰细胞分裂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譬如抑制DNA复制或是阻止染色体分离。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没有专一性,所以会同时杀死进行细胞分裂的正常组织细胞,因而常伤害需要进行分裂以维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组织,例如肠黏膜细胞。不过这些组织通常在化疗后也能自行修复。因为有些药品合并使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化学疗法常常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称做“综合化学疗法”,大多数病患的化疗都是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

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四种方式:1晚期或播散性肿瘤的全身化疗2辅助化疗

3新辅助化疗4特殊途径化疗1腔内治疗2椎管内化疗3动脉插管化疗

3.放射线治疗 也称放疗、辐射疗法,是使用辐射线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放射治疗可经由体外放射治疗或体内接近放射治疗。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从90 年代后期开始在治疗某些类型癌症上得到明显的效果,与化疗一样可以有效治疗癌症,但是副作用与化疗相较之下减少许多。

5.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内的免疫机制来对抗肿瘤细胞。已经有许多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在研究中。目前较有进展的就是癌症疫苗疗法和单克隆抗体疗法,而免疫细胞疗法则是最近这几年最新发展的治疗技术。

6.中医中药治疗 配合手术、放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促进患者恢复,增强对放化疗的耐受力。

以上是癌症的治疗方法,看过之后,是否觉得思路明晰了呢?顺便说一下中药治疗,配合喝一些中药汤水,对治疗癌症有非凡的意义,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在医生的有效治疗下,达到最终治愈癌症的目的。

乳腺癌不动手术可以活多少时间

新浪、搜狐、央视都报道过:“对于癌症治疗与控制孰轻孰重红豆杉”里面的中药很好。癌症目前治愈是很难的,千万别信什么谁能把癌症治愈的鬼话。控制癌症、延长生命、减轻痛苦,这才是正确的。要有信心,心态最重要。

预防可预防癌症治疗患者

捕捉癌症的“蛛丝马迹”

国际抗癌联盟发布调查报告《中低收入国家获得癌症治疗的现状——全球癌症防治的重要部分》指出,目前超过一半的癌症患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上升到70%。在中低收入国家,多达80%的癌症患者因为不同程度地缺乏防癌知识和医疗服务,造成晚诊晚治,与最佳诊疗时机失之交臂。

据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会委员、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夏廷毅教授介绍癌症的早期发现,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普查,二是自查。自查要求人们及时捕捉癌症的蛛丝马迹,如头痛多发生在早晚,呕吐与进食无关,应视为颅内肿瘤危险信号;吞咽食物时哽噎、疼痛,食管内有异物感,是食管癌的首发信号;鼻涕带血、鼻塞是鼻咽癌的重要信号;胃部不适或疼痛,持续性消化不良,且服药不得缓解,可能是胃癌;刺激性咳嗽,久咳不愈,有血痰,可能是肺癌;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原因不明的大便出血,则是直肠癌的信号;4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乳房肿块,应警惕乳腺癌;经期外或绝经后,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可考虑是宫颈癌。此外,原有的疣、黑痣迅速增大或颜色加深、出血溃烂,伤口、溃疡久治不愈,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者,应及早到医院检查。

PET-CT是目前临床上用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的最佳手段之一,它将CT和PET融为一体,CT精确定位癌肿,PET提供癌肿部位功能与代谢的详细信息。用它来诊断肿瘤的四大优点是:定位,精确锁定肿瘤位置;定性,准确分辨肿瘤的良恶;定量,确定肿瘤的数量;定期,判断肿瘤所属分期。值得一提的是,由PET-CT提供的影像资料,可帮助医生发现5毫米以上的肿瘤。但是,PET-CT的检查费用并不便宜,这就涉及到在癌症的诊治过程中,应“先花钱”还是“先省钱”的问题了。

治疗

合适的病人 合适的时机 合适的手段

早发现、早诊断是为了抓住最佳治疗时机施治。夏廷毅教授认为,癌症的治疗手段五花八门,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手术治癌的最大优势是可把肿瘤及相应器官整体切除,不必考虑细胞的增殖状态和对治疗的敏感程度。当肿瘤处在较早期阶段或者生长的部位有充分暴露的空间和足够切除的范围,肿瘤选择手术治疗就可获得根治机会。手术治疗的另一优势是术后可以获得病理诊断结果,为进一步治疗和愈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信息。手术治疗还有一个优势是多数手术切除不是切除肿瘤本身,而是切除肿瘤所在器官或组织,容易做到相对统一的规范治疗,治疗结果容易做到一致。而且切除后肿瘤消失,效果判定一目了然,很容易被患者接受。

但是,癌症是一类极其特殊的疾病,癌细胞的浸润性生长和易较早发生远处转移这两大生物学特征使外科手术刀的切除功能在部分肿瘤治疗上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作用。而且手术切除受癌细胞侵犯血管及黏连的限制,受肿瘤生长在重要器官及特殊管道部位的限制,还受肿瘤生长在复杂解剖部位或重要功能部位的限制。因此,外科手术在很多肿瘤局部治疗时很难切净或不能切净,加上外科手术治疗的有创性和高风险性使相当一部分有内科疾病和老年患者不能承受,因此,使外科在肿瘤治疗上的切除优势受到一定的限制。

据夏廷毅教授介绍,70%的癌症治疗过程需要有放疗的参与,约有40%的肿瘤可以通过放疗根治。作为现代放疗技术之一的伽玛刀,通过多放射源、旋转式聚焦,可使放射线高度集中于癌肿,而周围剂量下降陡峭,宛如一团无形、无创、无孔不入的“浓烟”,适用于肺癌、肝癌、胰腺癌的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相对于外科手术,现代放疗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放疗受血管限制较小,因为血管对放射线耐受量较高,当肿瘤浸润血管手术困难时采用放疗安全性较高。二是没有部位限制,放射线无孔不入,任何部位都可采用放疗,特别是那些手术暴露困难或重要功能区或肿瘤侵入无法切除的部位,可采用放疗,对早期小病灶还可获得根治机会。三是无创,对全身影响小,身体条件差的病人多数也能耐受放疗。四是可治疗全身多处病灶,如肺癌脑转移,可对肺部原发灶放疗的同时,放疗脑转移,这就是局部手段全身治疗的概念。

预防

提防“生活方式癌”

国际抗癌联盟专家指出,大约四成的癌症是由三方面因素引起的:生活方式因素、传染病等感染因素、职业或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癌”是指不健康的衣食住行所引起的癌症。以饮食为例:第一,大街小巷的烤肉店、烤肉摊、火锅、麻辣烫,超市里各种各样的油炸食品、鱼罐头,为年轻人挚爱,也为年轻人致癌诱因。因为,肉类经烧烤后可产生致癌物质,诱发男性前列腺癌;过度加热食物会改变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性质,产生致癌物;女性过多摄取油炸后的土豆,罹患卵巢癌、宫颈癌的风险增高;鱼肉腌制时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继而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第二,饭局、夜宵不断,使中年人“身”不由己。暴饮暴食是导致胰腺癌的主要原因;胃黏膜的再生修复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吃夜宵势必让胃肠道“加班干活”,胃黏膜就无法顺利修复,人易发生胃癌。此外,有些职场中人,长期心烦急躁,体内新陈代谢呈病理性亢进,使某些组织很容易被内外刺激所激惹,而发生突变,形成癌肿;若是长期、深层次的抑郁,体内微循环常有障碍,则易得胃癌。

水果可防癌

夏廷毅教授认为在癌症的预防中,科学食用果蔬,能起到积极作用。橘子含有多种抑癌物质,除了众所周知的维生素C、维生素E之外,橘皮与核中富含的柠檬苦素,能促进生成人体内有“环保作用”的物质,清除细菌、病毒污染物,变有毒为无毒。苹果中的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每天食用3到5个苹果,或者经常饮用浓度较高的苹果汁,可提高前列腺的抗菌、杀菌能力,以达到预防前列腺癌的目的。草莓中含有的草莓胺和鞣花酸,有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的作用,能预防白血病。猕猴桃中含有的维生素C是柑桔的5至10倍,是苹果的15至30倍,丰富的维生素C可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生成。建议经不住烤肉诱惑者,酒足饭饱之后来一份猕猴桃。

癌症治疗方法

癌症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之一,很多专家耗尽毕生经历也不能完全攻克,以至于很多癌症认为自己得了绝症无法治愈而心灰意冷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很多癌症患者已经战胜病魔,恢复健康。现在对于肿瘤的治疗多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理论上早诊断、早治疗,早中期手术、放化疗有少数的根治机会,结合中药治疗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手术、放化疗以后利用中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姑息式临终关怀的有效途径。现在治疗肿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可使两者优势互补,以达到提高综合疗效的目的。

1、手术治疗:

通常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探查性手术。手术适合于肿瘤范围较局限、没有远处转移、体质好的病人。 并且手术危险比较低的患者。手术前后需要注意元气恢复。

2、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是利用高能电磁辐射线作用于癌细胞,适合肿瘤类型对放疗敏感的癌症病种。

3、化学治疗:

是将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对身体所有细胞都有影响。化学疗法为所用药物都是有害,甚至是带毒性的,体内细胞,无论是否恶性细胞,都受到破坏。

目前的治疗已经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在这个世界难题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癌症患者也不用害怕,要一心配合专家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还是可以恢复健康的身体的。

目前癌症治疗效果如何

癌症绝非不治之症,与一二十年前相比,人民群 众掌握了更多的卫生知识,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 的提高。过去曾经广为流传的“癌症治不好,治好不 是癌”的说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下列统 计数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早期绒癌的治愈率达到或接近100%。有些绒 癌病人已生活20年以上,并生儿育女,其下一代和正 常儿童并无区别。各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20世纪50年代平均 仅27. 3%,70年代已提高到52. 2%。目前I期鼻咽 癌5年生存率高达94%,II期为74%。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有些已能治愈。例 如,早期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国内有些单位已可达 70%以上。有的肿瘤即使到晚期仍有治愈希望,如m期绒癌 的5年生存率为83%,III期为57%。当然,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肠癌、 胰腺癌等,若发现较晚,以目前的治疗水平虽然尚难长寿命。近年来,癌症治疗的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 发现,如果将癌症视为势不两立的敌人,一定要将其 从人体内完全清除方能安心,付出的代价通常是病人 因治疗副作用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就促使医生 们思考,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对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癌症治疗对女性性欲的影响

1、缺乏欲望

她们在治疗时,丧失性欲的原因来自于担心、忧郁、恶心或疼痛。另外,癌症治疗会破坏正常的荷尔蒙分泌,导致性欲较低。如果双方的正常关系有所阻碍,便会导致伴侣一方或双方可能丧失兴趣。任何影响女性兴奋的情绪或想法会影响她们对性的欲望,心情紊乱也会影响她们的性欲。结果她们的阴道会变得较紧绷和干燥,这会引起性交时的不舒服。许多人因为患癌症,而担心伴侣对于她们身体的改变或因为癌症这个字眼而失去兴趣。

2、疼痛

女性患者在性交时,疼痛是最常见的问题,主要因为阴道的大小或湿润度改变。这些改变可以因为盆腔手术、放射线治疗或因治疗而影响女性荷尔蒙分泌所致。有时这种疼痛会引发一个问题,称为阴道痉挛。如果女性有阴道痉挛,在阴道开口周围的肌肉会变紧,通常女性不会去注意到的。她的伴侣无法将阴茎插入阴道内。当他用力放入时,女性会因阴道肌肉紧缩痉挛,而感到非常的疼痛,因此,她必须借助一周几次的阴道扩张,来维持阴道管壁的形状。一种维持阴道通畅的方法是一周至少3-4次的性交。

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阴道棒。阴道棒是一种塑胶或橡皮的管子用来扩张阴道。感觉就像放入大的卫生棉条几分钟。即使是对性生活不感兴趣的女性,仍需维持正常大小的阴道,以便进行妇科检查时能较舒服且顺利。这个是治疗结束后进行追踪很重要的一部份。

3、早期停经

癌症治疗影响女性性生活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早期绝经,所出现的症状较自然绝经者要严重。当女性因某些癌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卵巢因接受化学治疗或盆腔接受放疗而受到损伤,会因丧失雌激素而引起热潮红、阴道萎缩(阴道变紧变干)。有些女性可以使用荷尔蒙制剂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乳房或子宫的癌症通常不能使用雌激素。在下一章节的内容中会提到一些建议方法。早期绝经的女性,有时因雄性素分泌较少而降低性欲和愉悦感。这个问题可经由抽血检验精确检查出。通常可在医嘱下安全服用雄激素。

4、性高潮

女性仍然可以达到性高潮,除非癌症治疗伤害到脊髓或生殖器官区域造成没有感觉,或癌症手术切除敏感区域,例如阴蒂或下段阴道。有时性交时造成的疼痛也会阻碍女性达到性高潮。在某些个案,女性可尝试利用不同的性交姿势或抚摸生殖器的方式,并且需要重新去学习如何达到性高潮。

癌症治疗会产生哪些副作用

对大多数人确有一些副作用。您的副作用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您的治疗及您的身体如何对治疗产生反应。

一些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疲劳

•腹泻或便秘

•口腔、牙龈和咽喉不适或有溃疡

•恶心或呕吐

•疼痛

•称为秃发的毛发脱落

•皮肤和指甲有毛病,包括皮疹、发红、瘙痒、起皮、干燥、痤疮及对阳光更加敏感

•忧郁症或感觉忧伤

常见的血液方面的副作用包括:

•称为贫血的极少量红血球。身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

•称为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的极少量白血球。这使身体很难应付感染。

•极少量的血小板。这使身体易于受伤出血。医疗人员将告诉您治疗带来最常见的副作用以及对付这些副作用的方法。

若有任何问题或担心,请告知您的医生或护士并告知在您整个癌症治疗过程中的感觉。

治疗癌症

1.手术治疗理论上,若是以手术完全移除肿瘤细胞,癌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对早期或较早期实体肿瘤来说,手术切除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据手术的目的不同,

可分为以下几种:(1)根治性手术:由于恶性肿瘤生长快,表面没有包膜,它和周围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局部浸润明显,并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因此,手术要把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结彻底切除。这种手术适合于肿瘤范围较局限、没有远处转移、体质好的患者。

(2)姑息性手术:肿瘤范围较广,已有转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术的晚期患者,为减轻痛苦,维持营养和延长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肿瘤或作些减轻症状的手术,如造瘘术、消化道短路等手术。

(3)减瘤手术:肿瘤体积较大或侵犯较广,不具备完全切除条件,可以做肿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负荷,为以后的放、化疗或其他治疗奠定基础。

(4)探查性手术:对深部的内脏肿物,有时经过各种检查不能确定其性质时,需要开胸、开腹或开颅检查肿块的形态,区别其性质或切取一小块活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手术和治疗方案,为探查性手术。

(5)预防性手术:用于癌前病变,防止其发生恶变或发展成进展期癌,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性结肠切除而获益,因这类患者若不切除结肠,40岁以后约有一半可发展成结肠癌,70岁以后几乎100%发展成结肠癌。

2.化学治疗是用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治疗癌症。由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快速的细胞分裂及生长,所以抗癌药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借由干扰细胞分裂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譬如抑制DNA复制或是阻止染色体分离。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没有专一性,所以会同时杀死进行细胞分裂的正常组织细胞,因而常伤害需要进行分裂以维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组织,例如肠黏膜细胞。不过这些组织通常在化疗后也能自行修复。因为有些药品合并使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化学疗法常常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称做“综合化学疗法”,大多数病患的化疗都是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四种方式:(1)晚期或播散性肿瘤的全身化疗:因对这类肿瘤患者通常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常常一开始就采用化学治疗,近期的目的是取得缓解。通常人们将这种化疗称为诱导化疗。如开始采用的化疗方案失败,改用其他方案化疗时,称为解救治疗。

(2)辅助化疗:是指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后,针对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防止其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例如骨肉瘤、睾丸肿瘤和高危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疗效,提高生存率或无病生存率。

(3)新辅助化疗:针对临床上相对较为局限性的肿瘤,但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有一定难度的,可在手术或放射治疗前先使用化疗。其目的是希望化疗后肿瘤缩小,从而减少切除的范围,缩小手术造成的伤残;其次化疗可抑制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已证明新辅助化疗对膀胱癌、乳腺癌、喉癌、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及头颈部癌可以减小手术范围,或把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经化疗后变成可切除的肿瘤。

(4)特殊途径化疗:

1)腔内治疗:包括癌性胸腔内、腹腔内及心包腔内积液。通常将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顺铂、5-氟脲嘧啶、博来霉素)用适量的流体溶解或稀释后,经引流的导管注入各种病变的体腔内,从而达到控制恶性体腔积液的目的。

2)椎管内化疗:白血病及许多实体瘤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膜最容易受侵。治疗方法通常是采用胸椎穿刺鞘内给药,以便脑积液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椎管内常用的药物有甲氨喋呤及阿糖胞苷。

3)动脉插管化疗:如颈外动脉分支插管治疗头颈癌,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 3.放射线治疗也称放疗、辐射疗法,是使用辐射线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放射治疗可经由体外放射治疗或体内接近放射治疗。由于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都较正常细胞快,借由辐射线破坏细胞的遗传物质,可阻止细胞生长或分裂,进而控制癌细胞的生长。不过放射治疗的效果仅能局限在接受照射的区域内。放射治疗的目标则是要尽可能的破坏所有癌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邻近健康组织的影响。虽然辐射线照射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会造成损伤,但大多数正常细胞可从放射治疗的伤害中恢复。肿瘤对放射敏感性的高低与肿瘤细胞的分裂速度、生长快慢成正比。同一种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与放射敏感性成反比,即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则放射敏感性高,而分化程度高者则放射敏感性低。因此临床根据肿瘤对不同剂量放射线的反应不同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对放射敏感的肿瘤,常照射50~60戈瑞,肿瘤即消失,如淋巴瘤、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及低分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等。另一类属是中度敏感的肿瘤,要照射到60~70戈瑞左右,肿瘤才消失。再一类是对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其照射量接近甚至超过正常组织的耐受量,放射治疗的效果很差,如某些软组织肉瘤和骨的肿瘤等。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还和其生长方式有关,一般向外突性生长的肿瘤如乳突型、息肉型、菜花型较为敏感,而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如浸润型、溃疡型,则敏感性较低。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率并不成正比。放射敏感性的肿瘤,虽然局部疗效高,肿瘤消失快,但由于它的恶性程度大,远处转移机会多,因而难以根治。鳞状上皮癌的放射性属中等,但它的远处转移少,故放射治愈率较高,如皮肤癌、鼻咽癌、子宫颈癌。另外,对淋巴肉瘤、髓母细胞瘤等较敏感。高度敏感的有多发性骨髓瘤、精原细胞瘤,卵巢无性细胞瘤、尤文瘤、肾母细胞瘤等。高度敏感的肿瘤可以放疗为主,早期宫颈癌、鼻咽癌、舌癌、早期的食管癌等放疗的五年生存率均可达90%以上。这些癌症的晚期放疗有时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从90 年代后期开始在治疗某些类型癌症上得到明显的效果,与化疗一样可以有效治疗癌症,但是副作用与化疗相较之下减少许多。在目前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这项治疗的原理是使用具有特异性对抗癌细胞的不正常或失调蛋白质的小分子,例如,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但耐药基因的出现是目前阻碍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主要障碍。

5.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内的免疫机制来对抗肿瘤细胞。已经有许多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在研究中。目前较有进展的就是癌症疫苗疗法和单克隆抗体疗法,而免疫细胞疗法则是最近这几年最新发展的治疗技术。

6.中医中药治疗配合手术、放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促进患者恢复,增强对放化疗的耐受力。

运动是癌症治疗的基础

体育锻炼是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肿瘤病人来说是促进康复的一大法宝。运动对癌症患者有五大好处。

一 运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运动能提高人体制造白细胞的能力。科学研究表明,运动会刺激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隋生成白细胞的速度,使白细胞数量增加,存活时间延长,增加吞噬细胞的能力,这样即使体内出现少量的癌细胞,很快就会被众多的白细胞围攻歼灭。另外,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也随运动量的增大而上升,同时呼吸道黏膜和消化道黏膜而所分泌的抗体数量也明显增加。这样不但抵御了细菌和病毒的感染,还使人体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都大大提高。要知道免疫系统是人体内抗击肿瘤的主要武器,只有拥有了这一强大的武器,我们才能取得抗癌战役的最后胜利

二 运动能调节内分泌水平,尤其是性激素水平

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与许多妇科肿瘤如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有显着的相关性。雌激素在体内新陈代谢中所生成的某些活性产物有利于这些肿瘤进展。而这些活性产物的生成与体内的脂肪量有关。脂肪最多,这种致癌性物质生成越多。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大大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而且能使体内的雌激素分泌减少,因此有利于这些肿瘤患者

三 运动能使人体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血循环加速。可以阻止癌细胞大生成,并能将癌细胞处以“死刑”

运动是肌肉产热高,剧烈运动是体温甚至可以上升到40度以上。癌细胞对热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正常细胞,较容易被升高的体温杀死。伴随着体温升高,运动还引起集体大量出汗,汗水可以把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等及时排出体外。另外,运动还使血液循环加速,在这种情况下,体内出现的或是转移的癌细胞就像急流中的小沙粒一样,无法在某个内脏器官站稳脚跟,生长发育和转移扩散。

四 运动使人体吸入更多的氧气

一般人安静时每分钟吸氧量为4到7升,而运动时可达到100升以上。吸氧量的增加,气体的频繁交换,可使体内的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低氧环境非常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运动中,尤其是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远远多于安静状态下,机体内的低氧状态被纠正,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经常进行有氧运动还可以有效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不断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少癌症发生的机率。

五 运动能改善人的情绪,消除忧愁烦恼

患癌症的患者有部分是由于情绪过于压抑,精神受到创伤而发病的。而运动可使人心情舒畅,忘却烦恼。运动时,大脑产生能引起人体身心愉快的物质“内啡肽”,它可以消除忧愁和烦恼,同时也能消除消极情绪对免疫系统的抑制。

癌症 治愈

1.恶性淋巴瘤:

50%的早期淋巴瘤能被治愈

恶性淋巴瘤过去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绝症,但随着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恶性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50%。其中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达80%以上。大量临床试验证实,使用免疫化疗后,50%的早期淋巴瘤患者能被治愈,而一半的患者在得病5年后依然可以健康生存。

2.大肠癌:

80%的早期肠癌可被治愈

统计数字表明,大肠癌的发病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同步上升趋势。大肠癌与胃癌相对照,有“此消彼长”的趋势。曾经,中国是胃病大国,那是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现在,物质丰富时代带来的现实是,胃癌患病率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增长。专家发现,大肠癌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高脂、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再加上久坐少动是最大的致病因素。

作为恶性肿瘤,大肠癌的治疗仍旧是手术、药物和放疗的“三部曲”。而对早期发现的肠癌来说,治愈率可高达80%以上。而且,手术的创伤也不大。对于非常早期发现的肿瘤,腹腔镜手术就可以完成。

3.肺癌:

低剂量螺旋ct有助早发现

肺癌之所以是“杀伤力最大的肿瘤”,就是因为它通常很难早期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的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胸痛、气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

近年来,医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有效治疗肺癌的方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采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如果及时手术治疗,5年和10年生存率可达85%和50%以上。

4.宫颈癌:

可通过疫苗注射预防的癌症

宫颈癌是最容易被治愈的癌症。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治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而且,目前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的癌症疫苗就是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的高治愈率无疑让人类对战胜癌症的事业充满了更大的信心。

5.乳腺癌:

最适合个性化治疗的癌症

乳腺癌是让所有女性倍感恐惧的癌症。它不仅危及生命,还让女人面临性别特征的残缺问题,是身体和心理杀伤力很大的恶性肿瘤。但现在乳腺癌已成为治愈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如果早发现、早治疗,70%的女人仍能重新拥有健康。而且现在的医学发展水平已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保乳,让手术痛苦和对身体的损害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6.皮肤癌:

夏季更高发的癌症

皮肤癌是白种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但最近几年我国的发病率上升。值得欣慰的是,皮肤癌是很容易治愈的恶性肿瘤,前提是早发现、早治疗。专家发现,皮肤癌的发生与酸性的身体内环境有关。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能有效预防皮肤癌。

7.胃癌:

从传染病到慢性病的转变

我国一直是胃癌的高发区。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在持续增高中,15%的患者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胃癌的治愈率也与是否早期发现有关。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胃癌也是治愈率超过60%的疾病。

wh0的调查发现: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而在我国,60%的胃病患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问题。有些专家甚至把胃癌称作“传染病”,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中国人的“共餐”习惯有关,专家建议外食族应养成分餐或使用公筷的好习惯。

温馨提醒:癌症现在已经不是绝症了,很多癌症都可以通过科学治疗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最关键的还是要靠病人的配合。

癌症治疗新战略

三、癌症治疗新战略

1、早期发现战略:癌症目前仍是一大类相对难治性疾病。一旦到了晚期无论采用什么治疗手段效果都很差,付出的代价都很大。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获得根治效果的最佳战略。要早期发现癌症必须高度重视定期健康体检和早期癌症的筛查。在癌症筛查和健康体检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有效诊断手段和先进诊断技术,要求专科有经验医生参加健康体检和早期癌症的筛查,而且对高危人群应采用针对性强的检查手段和先进诊断技术,必要时还需缩短定期检查周期。要避免以休假疗养或旅游度假安排套餐模式的体检方式,通常是走过场、讲舒适而没有相应诊断设备和专科医生进行专门体检和癌症筛查。

2、诊断分期战略:一旦发现癌症,无论发生在任何部位和器官,都应该及时诊断和明确分期,了解癌症发生的部位、组织病理类型、肿瘤体积大小、受体表达和基因突变情况、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为癌症治疗手段的正确选择提供全面而有价值的信息。切忌杜绝在诊断肿瘤后,不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和病期的早晚,盲目采用不当的治疗手段或过于积极的过度治疗手段,不但没有给患者带来效益,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负担。

3、模式转变战略:癌症一旦诊断,应该选择在当时最有效、安全、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相对不变的,而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对癌症生物学行为的认识而变化的。如胃肠肿瘤有很好的无瘤手术切除条件和空间,长期以来一直选择手术切除效果很好,选用别的手段治疗效果很差;而鼻咽癌没有无瘤手术的条件和空间,长期以来一直选用放疗仍可以根治,随着放疗技术的进展,鼻咽癌放疗的生存率不仅有大幅提高,而且副作用明显减小。又如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等以往一直认为选用手术切除才能获得相对好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选用现代医学的其他手段,如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现代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肝癌和肺癌等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而且创伤小、对生活质量影响小;还有的肿瘤虽然没有很好的无瘤手术条件和空间,仍一直首选手术治疗,而效果并不佳,如胰腺癌和颅内胶质瘤等一直是首选手术切除,但疗效很差,创伤很大。因此,随着科技发展和治疗手段的进展,需要对以往各种治疗手段所取得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各种肿瘤的治疗手段有明确的认识,对那些治疗效果差、创伤大的治疗手段要有治疗模式转变的战略思考,医学行为是治病救人,任何医疗过程都是以结果作为评价好坏的标准。因此,当一种方法或一种手段所从事的过程经历了长期临床结果的拷问,仍不能获得应有的结果或效果毫无进展时,是否需要考虑换位或换角度甚至是改变方法,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更安全、有效的结果。切忌避免固执己见,不改变手段,只顾完成治疗过程和自己的工作任务,不顾治疗结果和病人死活的单纯学问追求。

4、超前治疗战略:随着肿瘤影像诊断技术和肿瘤特异性标记物诊断技术的进展,未来发现早期肿瘤(1cm以上),甚至早早期肿瘤(小于1cm)的机会和病例越来越多。从治疗手段选择上按照传统治疗的思路,癌症的早期都是以首选手术切除为标准,但早期或早早期受解剖部位、年龄、内科疾病以及肿瘤小不易找到等因素的限制,越早越小的肿瘤采用手术治疗反而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从治疗结果而言,癌症发现越早,病灶越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机会越小,尽快采用有效手段进行局部治疗的根治机会越高,总体治疗的效果越好。在这一点上采用现代放疗技术高剂量聚焦照射早期肿瘤更具优势,特别是小肿瘤的效果更好,而且受年龄、内科疾病以及肿瘤所在部位的影响很小。因此,现代放疗手段担当着癌症超前治疗战略的重要角色,而且,局部控制率高、生存时间长、器官功能和生存质量受影响小。

5、全局治疗战略:癌症与其他疾病不同之处在于癌症会局部浸润,区域转移和远处转移,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因此,治疗任何一种癌症必须有全局治疗战略。治疗癌症前不但要了解发生的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身体状况和年龄大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病期的早晚和局部肿瘤浸润的范围,通过局部与全身情况的综合分析评估,选择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一旦发现某部位肿瘤,急不可耐地进行局部治疗,病人好不容易从治疗创伤中恢复过来,才发现已经多发转移,使治疗过程得不偿失。因此,癌症治疗必须要有全局治疗的战略观,治疗前要全面检查和明确分期,按不同分期要求选择有效治疗手段,杜绝顾头不顾尾,急于完成本专科的局部治疗问题,不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或不考虑病人癌症全身转移的客观状况,注重完成自己的治疗过程,而不考虑患者获得的相应治疗结果。

6、综合治疗战略:癌症是一类涉及器官及部位广、学科及手段多的全身性疾病,癌症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组织和器官,涉及医学的多个学科和专业,癌症的生长部位不同,选择的手段不同,癌症发展的阶段不同治疗手段也不同。同一部位癌症可有多种手段选择,中、晚期癌症需要多个学科、多种手段和方法参与,没有任何一种手段和方法可治疗所有癌症,同一种癌症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因此,癌症是一类需要多手段、多学科联手治疗的疾病,必须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治疗才能获得相应的结果。综合治疗不是几种手段或几个学科简单拼凑或随机的组合,应该是根据癌症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等因素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将多学科或多手段有机、有序和无缝的组合在一起实施治疗的过程。综合治疗不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临床治疗过程,需要从肿瘤多学科结构建设,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实际内容和综合治疗可取得的结果中完善这个过程。

7、适度治疗战略:癌症是一类相对难治性疾病,治疗手段和方法也不胜枚举,而且,任何一种手段或方法都没有绝对的把握治好任何一种癌症,特别是中、晚期癌症。因此,在临床上常见的认识是肿瘤治疗参与的方法越多,治疗效果越好,常见的现象是某种肿瘤手术切除后,局部或区域再进行放疗,然后进行无休止的多周期化疗以及中药治疗。这里的问题是各种治疗方法参与的结果好坏说不清楚,但如果某种方法没做,出了问题医生难脱干系,而所有的方法大包围地都做了,仍出问题则与医生无关。因此,临床肿瘤医生宁愿多做些治疗,也不愿肯定地对患者说不做、可以不做的某些治疗。但实际上,临床治疗的病例证明,并非采用治疗的方法越多、效果越好。相反,过度或过多手段的治疗,不仅效果没有提高,反而影响生存质量。因此,对每一个患者要根据相应的信息选择该用的治疗或给予适度的治疗,不要不负责任地采用大包围治疗。

癌症治疗后如何预防复发

肿瘤的一级预防是针对肿瘤病因的预防,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预防,由于多数肿瘤病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现阶段难度有点大,但有些还是比较明确,比如戒烟和治理环境污染可以降低肺癌等多种癌症概率、防治幽门螺杆菌可减少胃癌概率、防治乙肝可减少肝癌概率等。

肿瘤的二级预防是针对潜在或隐匿或早期的肿瘤病变,进行肿瘤筛检,以便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所谓“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最现实的、也是最能见成效的肿瘤防控措施,必须大力提倡和加强。

那什么是肿瘤的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指针对已经得了癌症的人,通过各种治疗(包括各种抗肿瘤治疗、支持和对症治疗等)、康复(功能煅炼、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和预防措施(防控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等),实现最大程度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的机率或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的质量。

可见,所谓的癌症治疗后如何预防复发属于三级预防范畴。在这里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所谓的预防复发,更准确地说,是降低复发的概率。

想要预防肿瘤复发,或者说想要最大可能降低肿瘤复发的概率,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肿瘤术后会不会复发、复发的可能性多大,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的肿瘤类型或同一肿瘤的某个亚型其生物学特性就是侵袭性强、预后差、容易复发)、肿瘤的分期(总体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将来复发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这只是概率,不是绝对)、是否有高危因素(比如乳腺癌的年龄因素、结肠癌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否有脉管神经侵犯、是否有肠梗阻或穿孔等),根据以上这些因素,专科医生会综合考虑决定是否要进行术后进一步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有的需要进行术后的治疗,有的不必要,手术后之所以要进一步进行化疗或放疗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降低将来复发的概率。

术后进行这些治疗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某个医生个人说了算,而是要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因此,其治疗越规范,将来复发的可能性就会降至最低;术后的治疗,有时只需要一种治疗手段(比如化疗),有的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比如既要化疗,又要放疗,有的还需要靶向药物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等),有时需要结合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这正是体现医生水平的地方,通常建议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尽量到肿瘤内科,放疗到放疗科,手术当然是外科),所谓术业有专攻,专科医生的优势就在于能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考虑到别人考虑不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治病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尽管多数早中期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有的肿瘤不需要进行手术,而是以化疗或放疗为主,比如淋巴瘤以化疗为主,鼻咽癌以放化疗为主,同样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的效果,在进行这些治疗后也存在预防将来复发的问题,对这些肿瘤来说,首次的规范治疗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不规范的治疗是将来复发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这是基本的前提。

很多人对治疗很重视,一旦治疗结束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不再找医生,这显然是不对的。治疗全部结束后,仍然必须要定期找主管医生随访复查,其目的一方面可以监测之前的化放疗可能带来的远期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可以对生活和饮食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以及监督一些需较长期的口服治疗药物,比如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要坚持5-10年,需要在医生的监控下进行,再一方面随访复查可以早期发现复发的苗头以便尽早干预处理。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这些老生常谈的内容,我想多数人是知道的,关键是很多人不去做,或者由于不能看到直接的收益,很多人没有重视,没有切实去执行,比如戒烟限酒,远离街头垃圾食品,饮食要均衡多样化,食材要尽量新鲜,适量运动,维持合适的体重,勿肥胖超重,少熬夜,调整身心,保持健康良性的心态,别整日心态不平衡,懂得知足,懂得感恩,心态自然平和,注意工作和生活的减压,等等。

有人说,我得的是卵巢癌,或者乳腺癌,或者胃癌,等等,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针对性预防措施,比如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其实在我看来,不必纠结于这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以上三点,也就是说,预防复发最重要的就是之前的治疗一定要规范,不规范的治疗是导致复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另外,对需要较长期坚持治疗的病人来说一定要坚持服药(这个并不多见,主要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一定要坚持按时按量完成5至10年的治疗,其他多数癌症在进行手术化疗或放疗等之后就意味着全部治疗结束,不需要进行其他治疗);当然,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必要的,如果连得癌症这种大事都不能对你有所触动,你该抽烟还是抽烟,你该熬夜还是熬夜,等等,那就只能说,你真是“死不悔改”,没得救!

有人会问:要不要吃中药或补药或其他这个那个药物?我的观点是:别折腾!除了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属于整体抗肿瘤治疗的组成部分(比如乳腺癌的内分泌药物治疗)之外,其他的诸如这个那个的偏方秘方或民间传言或所谓这个那个的免疫生物治疗,建议别瞎折腾!如果弄不清,建议先咨询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当然,有的所谓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本身也可能乱来,这就需要你的判断力,不妨多咨询了解,不要轻信。

当然,你做到了以上几点,不是保证你肯定不会复发,哪有百分百的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的治疗是规范的,你也做好了随访复查监测,你的生活饮食方式你的心态都调整了,你复发的可能性会比那些没有做好这些措施的人会相对低一些,医学是概率,不是绝对。你不要拿个案来说事,比如某某某做得很好,可还是复发了,某某某乱来,却并没有复发,这种基本的逻辑问题,不用我来帮你反驳吧,如果连这一点你都理解不了,我只能无言了。

中医对癌症治疗

活血化瘀:血脉瘀阻,瘀血内积日久成癌,是中医认识肿瘤病机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肿瘤在初诊断时就可见“血管癌栓形成”,晚期肿瘤常可合并静脉血栓,高凝状态是肿瘤的常见现象,故可见瘀血阻滞的确是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活血化瘀法可有效缓解肿瘤症状。另外,肿瘤患者容易合并贫血,贫血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中医活血化瘀法大家唐容川提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活血化瘀可改善肿瘤患者的贫血现象。按照“活血化瘀”法则,一批抗肿瘤中药制剂均有一定抗癌作用,比如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对消化道、妇科肿瘤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以毒攻毒:病理因素蓄积日久,成为毒邪,有种说法“癌瘤就是毒块”,有效抗肿瘤就得使用有毒性的药物,“以毒攻毒”。大凡有毒药物,药性峻烈,临床医生大多数不敢使用,即便使用也是慎之又慎,也可能影响了临床疗效。以毒攻毒中草药,常见的有“斑蝥”“守宫”“硇砂”“马钱子”“蟾蜍”“砒霜”等,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是我国原创新药“亚砷酸”,该药从砒霜中提取,治疗白血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中药毒性药物在抗癌方面,有不可估量的前途;

清热解毒:有一种说法,炎症是肿瘤的土壤,炎症反复发作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炎症在中医学看来,多数属于热,热结生癌,目前不少抗癌中成药均性寒,属于清热解毒药,合理使用清热解毒药临床上确实可达到控制肿瘤及其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常见清热解毒抗癌中药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莲,苦参,野葡萄根,土茯苓等等;

软坚散结:肿瘤形态学描述“肿块形成”,古人早就有“结者散之”、“坚者消之”,研究证明,一些软坚散结中药可起到直接抑制肿瘤,降低其侵袭性,预防其转移。软坚散结中药是大多数中医开方时喜欢辨证加减的药物,比如山慈菇,生半夏,夏枯草,海藻,土鳖虫,等等。

恶性肿瘤与癌症治疗手段

癌症可以经手术切除、化疗、放射线治疗、免疫治疗、单株抗体治疗或其他方法治疗。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恶性程度、发展程度以及病人身体状态。癌症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癌症的治疗无论是化疗、手术或放疗都是对身体有极大负担,并且在发生恶性转移后,无论是何种方式都是很难彻底治愈。所以在癌症的治疗仍然是人类面对的极大考验。在目前对于年老的癌症患者,或许找出能维持生活品质并让其能平静走向生命旅程的终点的治疗方式,会是比积极消除癌细胞而使用副作用极大的治疗方式要来的实际且重要。

手术

理论上,若是以手术完全移除肿瘤细胞,癌症是可以被治愈的。但常因为癌细胞入侵蔓延到邻近组织或转移而效果有限。

使用外科手术治疗癌症的例子包括以乳房切除术治疗乳癌或是进行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手术的目的在于移除肿瘤细胞或是整个器官,虽然将主要的肿瘤经外科手术切除,但仍有些潜伏在肿瘤所生长的器官周遭的单一肿瘤细胞是无法被察觉的。随着时间过去,又会重新生长成一个新的肿瘤,称为癌症复发。为此,手术切除下的肿瘤需要经病理学家的检视,以确定切下的肿瘤周遭都是正常组织,减少肿瘤切除不完全的机会。

有时手术也被用来控制症状以减轻病人痛苦,如脊髓压迫或肠阻塞,称为纾缓治疗。

化疗

化学疗法(常简称化疗)是用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治疗癌症。由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快速的细胞分裂及生长,所以抗癌药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借由干扰细胞分裂的机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譬如抑制去氧核糖核酸复制或是阻止染色体分离。多数的化疗药物都没有专一性,所以会同时杀死进行细胞分裂的正常组织细胞,因而伤害常需要进行分裂以维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组织,例如肠黏膜细胞。不过这些组织通常在化疗后也能自行修复。

因为有些药品合并使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化学疗法常常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称做“综合化学疗法”,大多数病患的化疗都是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

治疗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则需要使用高剂量的化疗或全身放射治疗(Total Body Irradiation)。这样的治疗方式是先将患者原有的骨髓细胞完全破坏,避免进行骨髓细胞移植时发生排斥作用。进行骨髓移植之后,依靠患者本身的复原能力,重新进行造血功能。移植的来源除了接受亲属或配对符合的捐赠者之外,也可将病患本身的骨髓细胞以及周边造血干细胞先取出存放待日后移植所需,称为自体移植(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利用人体内的免疫机制来对抗肿瘤细胞。已经有许多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在研究中。目前较有进展的就是癌症疫苗疗法和单株抗体疗法,而免疫细胞疗法则是最近这几年最新发展的治疗技术。

放射线治疗

放射线治疗(也称放疗、辐射疗法)是使用辐射线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放射治疗可经由体外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或体内近接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由于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都较正常细胞快,借由辐射线破坏细胞的遗传物质,可阻止细胞生长或分裂,进而控制癌细胞的生长。不过放射治疗的效果仅能局限在接受照射的区域内。放射治疗的目标则是要尽可能的破坏所有癌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邻近健康组织影响。虽然辐射线照射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会造成损伤,但大多数正常细胞可从放射治疗的伤害中恢复。因此通常在临床上,医师与放射专家会小心计算需要的放射线剂量,同时放射治疗也会分成许多次进行,让健康的组织在每次辐射线照射的间隔中能有机会恢复。

放射治疗可用来治疗发生在各个部位的固态瘤(solid tumor),包括脑、乳房、子宫颈、咽喉、肺、胰、前列腺、皮肤、胃、子宫或软组织的肉瘤,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有时也会使用辐射。放射治疗所使用的辐射剂量取决于多项因素,例如癌症种类以及是否有可能破坏周遭组织和器官。如同其他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仍然有其副作用存在。

标靶治疗

标靶治疗(targeted therapy)从1990 年代后期开始在治疗某些类型癌症上得到明显的效果,与化疗一样可以有效治疗癌症,但是副作用与化疗相较之下减少许多。在目前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荷尔蒙抑制

某些癌症的成长会受某些荷尔蒙的增加或减少而抑制。对荷尔蒙敏感的肿瘤常见的例子有乳癌和前列腺癌,减低或增加体内雌激素或雄激素往往可用来做为补充治疗的一种。

症状控制

虽然癌症症状的治疗并不被视为是癌症的治疗方法,但对于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质有重要的帮助,也能用来评估病患是否能进一步接受其他治疗。尽管所有医师都能够使用药物来减轻或抑制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出血及其他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舒缓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有这一方面的需求的病患仍然是相当重要的。

止痛药,如吗啡、羟可酮(oxycodone),止吐剂(antiemetics)及其他药物用来抑制恶心和呕吐,都是常用来减轻癌症患者症状的药物。

由癌症引起的慢性疼痛几乎都与癌症本身或治疗过程(手术、放射线治疗、化疗)所持续造成的组织损伤有关。癌症患者的疼痛并没有明显的产生原因。许多发生严重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常常已经接近生命的终点,这时进行舒缓疗法(palliative)会是比较好的选择。虽然社会上普遍对使用鸦片类麻醉剂的观感不佳,但在癌末病患的治疗上,主要的考量是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无论使用鸦片类麻醉剂、手术或物理疗法,甚至不应考虑医疗资源的支出,而要尽力使病患能得到最好的照顾。

宫颈癌患者能活多久

生存期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疗、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服用中药可以全面调理机体内环境补气养血,扶正祛邪,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痛苦,延长生命。癌症病人生命的延续和正常人一样,是靠积极对症治疗,患者和家属共同的努力而取得的成功。家属首先需要乐观,患者才能有信心,可以应用抗癌中医药系统治疗,抑瘤消瘤,副作用小,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的控制转移复发。

想治疗癌症,首要前提是合理的治疗。为什么说合理的治疗呢?癌症治疗三板斧,手术、化疗、放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必选。但也要因病、因人而议。手术后免疫力低下,然后接着化疗、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杀灭了正常细胞,然后残留的癌细胞便开始疯狂转移,然后再化疗……有些患者家属都感叹到“生命不熄,不了不止”!首先必须肯定,癌症手术治疗是没错的,但在癌症治疗的同时最好能结合中药同时治疗,在术前术后采用中草药调理,能让身体处于最好的状态迎接手术,在化疗时,中草药能减轻毒副作用,对治疗大有意义。在临床上有许多病人相信偏方,或惧怕手术,害怕放疗和化疗,在小诊所和其他地方胡乱治疗一段时间,等到病情未能控制,出现转移或复发才转来专科医院,无疑延误了治疗,效果当然不会理想。癌症患者应该认识到,应将手术、放疗、化疗、中药等治疗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关推荐

癌症治疗

一、中药治疗 在肿瘤治疗方面中西医各有优势,西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见效快,但副作用大。中医优势在于远期疗效好,副作用小,针对病原治疗。如我国中医学家张正天所创的《香草化癌汤》以麝香、野生冬虫夏草、白花蛇舌草、全虫、野山参等为主药,辨证施治,可迅速阻断癌症的病理学进程。现在对于肿瘤的治疗一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早诊断、早治疗,早中期以根治性手术、放化疗为主,结合中药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手术、放化疗以后利用中药预防复发和转移。晚期患者利用中药扶正本固、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现在治疗肿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

治疗癌症不如先预防癌症

防感冒。由于肿瘤患者往往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而感冒极易并发感染,成为癌细胞复发、转移、扩散的诱因,所以,防感冒对癌症患者尤其重要。 防劳累。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癌细胞在体内不断地侵蚀正常细胞,使患者机体不断衰竭,所以保存体力,避免体力、心力的伤害,是患者保健的一个重要环节。 防生气。传统医学十分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而现代医学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在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良好的心态、乐观的心情,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 防失眠。睡眠是一种休息方式,是恢复体力、增加免疫功能的好方法。休息好就是治疗,就

哪种打嗝是癌症先兆 对症治疗

长期打嗝不止临床上可见脑肿瘤、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有尿毒症、酒精中毒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动脉瘤、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胃扩张、胃炎、胃癌、胰腺炎、内耳及前列腺病变等病因引起,应根据相关检查诊断病因后对症治疗。尤其是因肿瘤,也就是常说的癌症引起的打嗝,需尽快实施手术治疗

癌症治疗后白细胞低吃什么好

癌症治疗后白细胞低吃什么好。我母亲得了癌症,后来通过各种手术、化疗等治疗方法,现在在家里调养。但是上周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比较低,说让回家补一补,要不然容易感染。我想请问专家癌症治疗后白细胞低吃什么好? 肿瘤科医院的专家说,我们都知道食物同药物一样,有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食物的气味、归经决定了食物的不同作用,因而不同体质的癌症病人需要进食不同的食物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那么癌症治疗后白细胞低吃什么好呢? 一般而言,体质偏燥热的癌症病人治疗后可进食偏凉的食物,如绿豆、海带、马

HPV检查阳性是癌症吗 HPV的检查对癌症诊断治疗有什么意义

检查HPV是否存在感染,不仅可以弥补细胞学、阴道镜等在宫颈病变检查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利于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尽量降低漏诊率。早期发现可尽早预防癌症的发生,也有助于对癌症治疗方案制定,监测癌症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癌症患者恢复性生活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的收集你所接受的癌症治疗在性方面常造成的影响。和你的医师、护理人员或任何的健康照顾团队成员谈谈。当你可以预期会发生的问题,你就能计划一些方法来处理它。 2、要记住,无论你接受何种癌症治疗方式,经由身体接触来达到愉悦的能力大部份还是存在的。只有少数癌症治疗(除了影响到脑部和或脊髓外)会伤害到包含经由抚摸感到愉悦及达到性高潮的神经和肌肉。例如,阴道会感到紧绷疼痛或干燥的女性可经由抚摸她们的乳房和外阴部来达到高潮。癌症患者借助这些方法来达到高潮是很值得的。达到愉悦的感觉是有可能的,即使生活型态已有所改

宫颈癌并非不治之症

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其实相当一部分癌症是可以治疗的。随着人们对癌症的持续认识探索,新的诊断治疗技术不断出现,癌症治愈率、治愈范围正在逐渐提高或扩大。实践中经过治疗存活20年以上的患者并不少见,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治愈。 绒毛膜上皮癌的临床治愈率非常高;许多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胃肠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后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生存期达10—30年的大有人在;即使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恶性肿瘤,经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患者的带瘤生存期也明显延长,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放射治疗的概述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 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就是用放射线治疗癌症。放射治疗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在伦琴发现X线、居里夫人发现镭之后,很快就分别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直到目前放射治疗仍是恶性肿瘤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大约70%的癌症病人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放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

这种身材抗癌能力更强

美国杜克大学新研究发现,身体较胖的晚期癌症患者抗癌能力更强,经过治疗后存活时间更长。 新研究中,研究员尤苏夫•扎法尔博士及其同事对6128名未经早期治疗的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在癌症治疗开始时,参试患者的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5.3,身体稍微超重。所有参试者都接受贝伐单抗(一种可减缓新血管生长,进而控制转移性癌症的抗癌药物)和化疗联合治疗。 研究人员根据参试者的BMI将其分为4组,并测量了他们接受治疗后的存活率。结果发现,健康体重组(BMI为20至24.9)参试患者治疗后平均生

蟾蜍治疗癌症

蟾蜍的药用价值很高,但要注意蟾蜍全身剧毒,请慎服用,不然后果不勘设想! 吃蟾蜍中毒的案例很多,看看下面的案例,也许你就不会乱服用了: 曾经报道有市民因误食蟾蜍导致一死一伤。广州市食安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餐饮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蟾蜍周身有剧毒,人工很难清除干净,因此不要食用蟾蜍。有的变种蟾蜍与一般青蛙差别不大,市民购买食用蛙类时特别要辨清青蛙与蟾蜍的区别,慎防中毒。此外,蟾蜍是国家“三有”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买卖和食用蟾蜍都属违法行为。 专家表示,蛙类和蟾类很难绝对地区分开。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