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适合什么运动 糖尿病人运动的次数要求
糖尿病适合什么运动 糖尿病人运动的次数要求
一般而言,每周运动3次为宜,少于3次则达不到运动效果。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以每周运动5次,甚至天天运动,效果会更加理性。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注意事项 运动对糖尿病病人的益处
1) 有利于控制血糖。运动能增加肌肉对血糖摄取和利用,运功后肌肉和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补充糖原消耗,血糖会进一步下降,中等量运动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小时。
2) 改善脂类代谢。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中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使血脂中的三酰甘油得到缓解,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3) 有利于控制体重。运动能够消耗热量,减轻体重,2型糖尿病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通过减轻体重可缓解胰岛素抵抗。
4)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通过适当的运动增加脂肪、肌肉等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及与胰岛素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5) 改善心肺功能。运动可以提高最大氧量,是循环和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并能增加血管弹性,增强体质,改善精神状态等。
6) 给病人带来生活的自信心和乐趣。
哪些糖尿病人不适合运动
体育锻炼有益于糖尿病病情控制,然而经常有病人因锻炼不当,导致病情变化。糖尿病护理专家指出,八种情况下不宜进行运动,运动后别忘检查双脚。
"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改善脂类代谢,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心肺功能,同时还给病人带来生活的自信心和乐趣。"专家指出,然而,当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时,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急性感染、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严重的糖尿病肾病和眼底病变、心脑梗塞急性期、血压过高八种情况下,糖友不宜进行运动。
糖尿病病人运动有讲究,要注意从静止到运动,身体需要逐步适应,根据个人体质、年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量。用心率来衡量运动量是比较简单的方法,比较适宜的运动时心率为"170-年龄",例如60岁的病人,运动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10次,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有些老人爱饭后散步,但切忌操之过急,应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再出门散步。运动要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运动前、中、后注意饮水,运动后仔细检查双脚,发现红肿、青紫、水泡、血泡、感染等应及时处理,以免引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运动后不要马上说话,也不要立即洗澡。
"糖友容易发生低血糖,运动前后一旦血糖低于3.9mmol/L,就要特别注意。"戚以勤表示,如果当天运动量比平时要大,请注意监测血糖和准备些含淀粉的食物,可随身携带方糖、水果糖等"小个头"糖果和饼干,以防发生低血糖。独自出门锻炼要随身携带急救卡,以便应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糖尿病早上运动好还是下午运动好 糖尿病适合做什么运动
慢跑被称作温和的心脑血管体操,它对人体的心脏和血管会产生非常好的刺激。跑步当中排汗非常有利于健康,它不等同于蒸桑拿或者由于环境温度高出汗的概念。糖尿病患者体质偏酸性,动汗可使体内环境偏碱性,从而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并且我们糖尿病患者朋友们,在生活中坚持慢跑,是可以增们身体的免疫机制的,对于帮助缓解病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还可以起到不错的预防其他的疾病的作用。
散步一种比较悠闲的运动,所谓“练十练不如散一散”,强调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种锻炼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最有益,因为散步不会因为过度的劳累造成血压上升,另外当遇到心跳加快或者其他的不适时也可以及时的得到救助。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适用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肠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散步不但对糖尿病有好处,对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处。
糖尿病患者适合哪种运动
糖尿病的防治需要从饮食治疗、运动、合理用药、自我检测及糖尿病教育等五个方面入手。其中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健身锻炼可防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及爱好,选择诸如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健身操、跳舞、太极拳、爬坡、上楼梯、骑自行车及游泳等运动。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不要选择剧烈或对抗性运动,以免出现心悸、气促。糖尿病患者适合40%-80%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运动,每周5次或者更多为宜,而且运动时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生理学研究已证实,糖尿病患者人运动开始的前5分钟至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20分钟至30分钟,降血糖的目的最佳;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酸增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患者不宜选在清晨运动,且运动应在餐后30分钟至60分钟进行,且不宜过量运动。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可备几块糖果,以便急用。最好能有人结伴运动。
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之前,不宜参加锻炼;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运动量不能太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对于血糖控制不好,血糖大于13.3mmol/L或有尿酮体阳性、严重感染、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微血管病变以及肝、肾、肺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宜进行运动。
糖尿病病人要注意调整好运动节奏。
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活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以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运动与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运动是一项基本措施。对于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育运动的近期效果是可以降低血糖,远期效果是可以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有规律的运动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使血糖稳定下降并提高胰岛素的作用。运动可以使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下降,提高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善周围组织的血流和供氧能力,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是持续的、有规律的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爬山、跳舞等有氧运动,运动量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糖尿病人运动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宜在餐后血糖升高时进行。
Ⅰ型糖尿病患者,应根据个人饮食和胰岛素作用的时间来锻炼,避免在用药所致的血液胰岛素高峰期进行。糖尿病人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感染性合并症,运动出汗后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适合糖尿病人的运动
1、举重。
美国欧道明大学运动科学教授谢莉·R·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哑铃并非健美者的专利。糖尿病患者练习哑铃等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可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热量储存, 降低血糖水平。她建议,开始锻炼时候,不妨使用小哑铃,或自制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沙子,每周锻炼2—3次,每次15—20分钟。之后根据锻炼情况,再逐渐增 加运动强度、哑铃重量,此时半瓶沙子可换成整瓶的。
2、散步。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内分泌学专家贝杜尔·哈蒂波格鲁博士表示,散步简单易行,只需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随时随地都可散步。他建议,如果之前一直没有参加锻炼,那 么可以从每天散步10—15分钟开始,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钟。或者戴一个计步器,争取实现每天步行1万步的目标。
3、太极拳。
科尔伯格博士表示,练习太极拳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体灵活性。糖友练太极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替代和补充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 研究发现,糖友每周参加两次太极拳训练班,每次练习1小时,每周再在家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可以使血糖水平明显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4、水中运动。
糖友参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和改善身体灵活性。科尔伯格博士表示,水中锻炼尤其适合神经病变的糖友(手脚常出现无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水中锻炼对关节冲击更小,因而也很适合同时患有关节炎的糖友。
5、间歇式运动。
间歇式运动是指在正常运动过程中增加几次强度更高的运动,比如慢跑与快跑结合,散步与快走结合等。研究发现,间歇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运动毅力。科尔伯格博士建议,插入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一开始可以是15—30秒,之后逐渐增加到1—2分钟。
6、平衡锻炼。
科尔伯格博士表示,平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脚部感觉通常会更加迟钝,因此平衡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态。平 衡能力训练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桌椅附近,单脚着地,做做“金鸡独立”。能够单脚着地站立后,再练习“闭眼金鸡独立”,双脚可轮流练习。
7、做家务也是锻炼的好方法。
沙伊纳博士表示,有些人不爱运动,其实做家务也是很好的锻炼,有助于消耗热量和降低血糖。养花种菜、打扫房间、洗车、遛狗、与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8、选择喜爱的运动。
美国“控制你的糖尿病”糖尿病教育组织创始人史蒂夫·埃德尔曼博士表示,选择喜爱的运动,是糖友持之以恒的关键,比如,跳舞、爬山、打乒乓球等。
糖尿病人该如何运动最合适
散步
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散步不但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过度负担,利于病情的控制,还能预防骨质疏松。散步时应穿轻便的服装和运动鞋(要穿袜子),直视前方,肩膀不晃动,背挺直,收紧小腹,手臂大幅度摆动,步伐要尽可能大,步行时间为30-45分钟以上。
慢跑
能促进新陈代谢,消耗大量血糖,减少脂肪存积,预防血脂异常、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但需要征得医生的同意。注意,不宜在饭后立即慢跑,也不宜慢跑后立即进食,最佳时间为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踢键子
能调节全身血液流量,加速血脂、血糖的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注意,踢键子前要做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可以从每次5~10分钟开始,一两个月后再增加到20~30分钟。其中,踢毽子20~30分钟降糖效果最佳。
水中走
穿好泳衣,下入盛有温水的水池行走。注意,刚开始水中走时,时间以30分钟为宜,水量可以没过腹部,以后逐渐增加水量到胸部。要大步伐、膝盖抬高,手在水中挥动,这样有助于抵抗水流的阻力。等适应后,时间可以延长到60分钟。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患者的生活都被影响着。大家对于糖尿病都会有一种恐惧感,其实随这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痊愈的。糖尿病的控制跟平时的饮食,运动治疗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有哪些运动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呢。
(1)扩胸运动:两臂置胸前屈肘,掌心向下。两臂绍前向后摆动,还原成立正姿势。如此算一次,共做8次。
(2)振臂运动:左臂上举,同时右臂向后摆动,左臂经前向下,向后摆动,同时右臂经前向上举。如此上下振臂16~20次。
(3)踢腿运动:两手叉腰。左脚前踢,与上体约成90。,左腿还原。右腿前踢,与上体约成90。,右腿还原。左右腿交替踢腿16~20次。
(4)体侧运动:左脚侧出一步,脚尖点地,同时两臂侧举。左臂弯曲至背后,前臂贴于腰际;同时右臂上举,身体向左侧屈2次,还原。出右脚,换相反方向做,动作相同。共做8次。
(5)腹背运动:两臂经体前上举,掌心向前,抬头,体后屈。体前屈,手指尽量触地。上体伸直,屈膝半蹲,同时两臂前举,掌心向下。腿伸直,两臂还原成直立。连续做16~20次。
(6)原地跳跃:两脚跳成开立,同时两臂侧面举。两脚跳成并立,同时两手叉腰。连续跳20~30次。
(7)原地踏步:两臂自然放松,随踏步做前后摆动。连续踏步30次左右。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同时呢,每个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标准可以适当的调整。
什么样的糖尿病患者适合运动治疗
其实除了不适合运动的,其他都适合运动治疗。如果一定要说一个适应症,通常认为下列患者比较适合。
(1)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初发糖尿病,血糖不是很高,没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2)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这个好理解,重要是减体重。
(3)处于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如果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较大,常有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需暂缓运动特别是比较剧烈的运动。
糖尿病饭后多长时间运动 糖尿病人运动的最佳时间
糖尿病人运动锻炼的最佳时间应该选择下午,而不是早晨,因为血糖有昼夜波动的规律,这一规律显示早晨为血糖最低值,而且早晨如果气温比较低的话,遇到冷空气刺激还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如果是锻炼完再进食早餐,还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老年糖尿病运动疗法的适应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并发症多,所以不是人人都适合运动,医护人员应适时进行指导。运动前应先做相关心、肺、肾功能的检查。
⑴适应症:
适合运动的血糖以5.5mmol/l~16.7mmol/l为宜,包括病情稳定的ⅰ、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高危患者。
⑵禁忌症:
①胰岛素特别缺乏的病人,在补充胰岛素之前不适合运动。
②血糖极不稳定的胰岛素患者。
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的患者。
④糖尿病肾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⑤合并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⑥其他合并急性感染、心力衰竭、严重心律不齐、酮症酸中毒、肺心病的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