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神经衰弱的倾向吗
你有神经衰弱的倾向吗
请对下面的问题作出最适合你的选择:
1、 一星期中,你至少有两天觉得精神饱满、身心舒畅。
a、是 b、否 c、都不是
2、 已经睡了8小时甚至更多,仍感精神不振。
a、是 b、否 c、都不是
3、 精神不振,但找不到生理上的原因。
a、是 b、否 c、都不是
4、 以下症状中有哪几项是你经常经历的?
头痛,头晕,呼吸不畅,心慌心悸,眼花,消化不良,便秘,习惯性腹泻,精神紧张,四肢乏力,长期失眠,精神不振,容易疲倦。
a、 8项以上 b、4-7项 c、3项以下
5、 身体不适时,你是否向他人倾诉?
a、时常 b、偶尔 c、从不
6、 你周围的人是否重视你的存在?
a、 非常重视 b、重视 c、不重视
根据下表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1 2 3 4 5 6
a 1 2 2 3 3 1
b 2 1 1 2 2 2
c 3 3 3 1 1 3
0- 7分,你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8-11分,你已经有神经衰弱的倾向了,应该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方式;12-15分,你已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应重视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
什么原因会导致神经衰弱
1、遗传因素
神经衰弱有家族聚集倾向,尚未证实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是神经衰弱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而人的性格是可以遗传的,因此具有神经衰弱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的个性进行培养,要使孩子的不良性格随着家长的教育和后天环境的改变而逐渐纠正,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神经衰弱的发生。
2、过度紧张和工作、学习负担过重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半数以上患者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不仅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的人,而且学习或工作困难、要求特别严格、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工作,更容易引起过度紧张和疲劳。
3、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
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学习和工作不适应,家庭纠纷,婚姻、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以及人际关系紧张,大都在患者思想上引起矛盾和内心冲突,成为长期痛苦的根源。又如亲人突然死亡,家庭重大不幸,生活受到挫折等,也会引起悲伤、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导致神经衰弱的产生。
4、对环境适应不良
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剧变的情况下,人也会出现神经功能的失调。一些人难以适应各种变幻莫测的环境,出现适应上的困难,又由于生活忙乱无序、作息规律和睡眠习惯的破坏,以及缺乏充分的休息,使紧张和疲劳得不到恢复,也为神经衰弱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5、躯体因素
各种躯体疾病,如感染、中毒、颅脑创伤和慢性躯体疾病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也可成为神经衰弱起病的诱发因素。
神经衰弱会不会遗传
大家都知道,神经衰弱是一种很普通的心理疾病,虽然这种病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所以,大家应该加强预防。很多人都在问,神经衰弱会不会遗传?下面就来听一下专家的解释。
专家指出,一般认为,神经衰弱是不会遗传的,患有神经衰弱的父母们,没有必要担心会把神经衰弱遗传给下一代。
1、诱发因素,主要是指导致神经衰弱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日常生活压力、心理创伤等。
2、维持因素,指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个体病后附加的反馈信息,使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迁延不愈。
3、易感素体因素,包括遗传和人格类型、年龄、性别等因素
大家知道,个人的性格特点是有遗传性的,父母可能把自己的性格遗传给后代,那么,是否可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经衰弱是会带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呢?
但是,专家提醒,个人的性格会随着出生后的教育、工作学习环境而改变,所以说,即使患神经衰弱的父母把自己的不良性格遗传给下一代,子女也不一定就会患神经衰弱。
人们都不希望把那些不好的事务遗传给下一代,对那些患上了神经衰弱的朋友来说,大家都不需要孩子遗传自己的神经衰弱症状,其实神经衰弱遗传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患上了神经衰弱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给大家带来更大的伤害。
看来,神经衰弱是不会出现遗传的,但是由于个人的性格与神经衰弱的发病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所以,建议那些比较内向的朋友在平时要多结交一些性格外向的朋友,这样会让自己变的不再内向。
神经衰弱症有遗传的可能性吗
专家指出,一般认为,神经衰弱是不会遗传的,患有神经衰弱的父母们,没有必要担心会把神经衰弱遗传给下一代。
1、诱发因素,主要是指导致神经衰弱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日常生活压力、心理创伤等;
2、维持因素,指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个体病后附加的反馈信息,使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迁延不愈。
3、易感素体因素,包括遗传和人格类型、年龄、性别等因素;
大家知道,个人的性格特点是有遗传性的,父母可能把自己的性格遗传给后代,那么,是否可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经衰弱是会带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呢?
但是,专家提醒,个人的性格会随着出生后的教育、工作学习环境而改变,所以说,即使患神经衰弱的父母把自己的不良性格遗传给下一代,子女也不一定就会患神经衰弱。
人们都不希望把那些不好的事务遗传给下一代,对那些患上了神经衰弱的朋友来说,大家都不需要孩子遗传自己的神经衰弱症状,其实神经衰弱遗传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患上了神经衰弱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给大家带来更大的伤害。
引起神经衰弱的有哪些因素
1.过度紧张和工作、学习负担过重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李从培(1959)和刘协和等(1960)对不同职业人群中神经衰弱的调查资料表明,脑力劳动者患病率最高。半数以上患者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不仅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的人,而且学习或工作困难、要求特别严格、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工作,更容易引起过度紧张和疲劳。
2.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
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学习和工作不适应,家庭纠纷,婚姻、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以及人际关系紧张,大都在患者思想上引起矛盾和内心冲突,成为长期痛苦的根源。又如亲人突然死亡,家庭重大不幸,生活受到挫折等,也会引起悲伤、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导致神经衰弱的产生。
3.对环境适应不良
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剧变的情况下,人也会出现神经功能的失调。一些人难以适应各种变幻莫测的环境,出现适应上的困难,又由于生活忙乱无序、作息规律和睡眠习惯的破坏,以及缺乏充分的休息,使紧张和疲劳得不到恢复,也为神经衰弱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4.遗传因素
神经衰弱有家族聚集倾向,尚未证实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是神经衰弱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而人的性格是可以遗传的,因此具有神经衰弱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的个性进行培养,要使孩子的不良性格随着家长的教育和后天环境的改变而逐渐纠正,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神经衰弱的发生。
5.躯体因素
各种躯体疾病,如感染、中毒、颅脑创伤和慢性躯体疾病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也可成为神经衰弱起病的诱发因素。
怎样自测神经衰弱
1、一星期中,至少有两天觉得精神饱满、身心舒畅。(是、否)
2、8小时以上的睡眠,仍感精神不振。(是、否)
3、精神不振找不到生理上的原因。(是、否)
4、以下症状,有哪几项是你经常经历的:头痛、头晕、呼吸不畅、心跳、心悸、眼花、消化不良、便秘、习惯性腹泻、精神紧张、四肢乏力、长期失眠、精神不振及容易疲倦。(A)8项以上,(B)4-7项,(C)3项以下。
5、身体不适时,是否向他人倾诉?(A)时常,(B)偶尔,(C)从不。
6、你周围的人是否重视你的存在?(A)非常重视,(B)重视,(C)不重视。
计分:第1题选“是”,2、3题选“否”,4、5题选C,6题选A,各得1分。第1题选“否”,2、3题选“是”,4、5、6题选B,各得2分。第1、2、3题不选择,4、5题选A,6题选C,各得3分。
神经衰弱自测方法之评分:0-7分,你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8-11分,你有神经衰弱的倾向,需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方式。12-15分,你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应重视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医生。
为什么会有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以烦恼、衰弱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并非神经系统病理改变所引起。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神经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组以精神易兴奋,脑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为特点的神经功能性障碍。为何会诱发此病呢?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类个体往往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紧张。
⒉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生活无规律,过分疲劳得不到充分休息等都可以成本病起因。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曾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李从培等(1959)和刘协和等(1960)对不同职业人群中神经衰弱的调查资料说明,脑力劳动者患病率最高。半数以上患者反映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不仅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学习或工作困难。尤以要求特别严格,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工作,更容易引起过度紧张和疲劳。
⒊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颅脑创伤和躯体疾病等也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⒋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学习和工作不适应,家庭纠纷,婚姻、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以及人际关系紧张,大都在患者思想上引起矛盾和内心冲突,成为长期痛苦的根源。又如亲人突然死亡,家庭重大不幸,生活受到挫折等,也会引起悲伤、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导致神经衰弱的产生。
⒌生活忙乱无序,作息规律和睡眠习惯的破坏,以及缺乏充分的休息,使紧张和疲劳得不到恢复,也为神经衰弱的易发因素。
了解本病的发病原因对于后期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在防治神经衰弱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近期治愈率有所提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显示了其良好的前景,较西医治疗具有较大的潜力及优势。
自测你有没有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自测如何进行?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神经衰弱测试方法,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选择。
1。一星期中,至少有两天觉得精神饱满、身心舒畅。(是、否
2。8小时以上的睡眠,仍感精神不振。(是、否
3。精神不振找不到生理上的原因。(是、否
4。以下症状,有哪几项是你经常经历的:头痛、头晕、呼吸不畅、心跳、心悸、眼花、消化不良、便秘、习惯性腹泻、精神紧张、四肢乏力、长期失眠、精神不振及容易疲倦。(a)8项以上,(b)4-7项,(c)3项以下。
5。身体不适时,是否向他人倾诉?(a)时常,(b)偶尔,(c)从不。
6。你周围的人是否重视你的存在?(a)非常重视,(b)重视,(c)不重视。
计分:第1题选“是”,2、3题选“否”,4、5题选c,6题选a,各得1分。第1题选“否”,2、3题选“是”,4、5、6题选b,各得2分。第1、2、3题不选择,4、5题选a,6题选c,各得3分。
神经衰弱自测方法之评分:0-7分,你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8-11分,你有神经衰弱的倾向,需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方式。12-15分,你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应重视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医生。
长期神经衰弱的危害不可不知
长期神经衰弱的危害不可不知,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和过度的压力导致了很多人患有神经衰弱症。长期神经衰弱严重地影响学习、工作和前途,也给家庭增加了负担。神经衰弱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一旦发现,就必须要尽早治疗。
长期神经衰弱的危害:
睡眠困难:
长期患有神经衰弱,会使得患者入睡困难,少数患者有嗜睡,多恶梦、睡醒后感觉困乏症状。总之,睡眠质量差。这给神经衰弱患者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
注意力不集中:
神经衰弱患者的危害还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常常感觉自己身体疲劳乏力,行为懒散;患者的情绪容易激动,常感到心烦意乱。
头部不适:
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他们常常感到头部不适,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头胀、头部有压迫感等;食欲不振;免疫能力下降等症状,这给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神经衰弱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一定要引起重视。虽然,神经衰弱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一旦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要及早治疗,以免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神经衰弱或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精神卫生专家对神经衰弱患者的一项研究发现,感染eb病毒(ebv)者,在具有神经质的个体特征和(或)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的情况下,容易罹患神经衰弱。
ebv是一种普遍感染的人类疱疹病毒,在体内可长期甚至终身潜伏,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复活化,这种“潜伏—活化”模式所致的ebv抗体反应的周期性异常,与神经衰弱(亦称慢性疲劳综合征)迁延波动的病程相吻合。
为了解神经衰弱与ebv之间的关系,探索其生物学发病因素,研究者对严格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中神经衰弱诊断标准确诊的34例神经衰弱患者,33例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条件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清ebv抗体、外周血ebvdna、及其临床症状、生活事件和人格特征进行了前瞻性测量和评估。
结果显示,神经衰弱组血清ebv免疫球蛋白g(igg)阳性率(76.5%)、ebvigm阳性率(2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gg为51.5%,p<0.01;igm为阴性,p<0.05);神经衰弱组ebvdna阳性率为5.88%,对照组均为阴性。ebvigm滴度均数神经衰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神经衰弱组经 4个月治疗后,ebvigg、igm及ebvdna的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神经衰弱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平均值、艾森克人格评分中神经质评分(epq-n)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scl-90分和epq-n分显著下降(p<0.01)。神经衰弱组治疗前近一年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无显著差异。神经衰弱组生活事件量表(les)总分和负性事件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01)。ebvigg阳性者神经衰弱组(26例)les总分和epq-n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7例,p<0.01)。logstic分析显示,影响神经衰弱发病的主要因素为epq-n分和ebvigm。
研究者认为,神经衰弱与ebv感染有关,其ebvigg、ebvigm阳性率及igm效价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与其临床症状呈同步同向变化 ;感染ebv者,在具有神经质的个性特征和(或)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的情况下,容易罹患神经衰弱。
脑神经衰弱的治疗原则
一、治疗原则
1.心理疗法为主。
2.辅以药物治疗。
3.辅以物理或其他疗法。
二、疗效评价
1.近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消失,自觉良好;能恢复病前工作能力和生活。 2.好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消失;能从事脑力和体力活动。 3.未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无变化。
三、专家提示
脑神经衰弱有被过滥诊断的倾向,因此神经衰弱满天飞,而实际上是极少的。当一些患者被戴上神经衰弱而久治不愈时,需考虑有否将焦虑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误诊为神经衰弱之可能。因为象焦虑性神经症及抑郁性神经症同样具有神经衰弱的某些症状如失眠、疲劳、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等。神经衰弱一般采用中西医药综合性治疗,以镇静安神及解释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治疗时使患者获得充分休息,是治愈的最重要要素。
怎样自测神经衰弱
怎样自测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是近年来发病频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专家表示,由于当下过大的生活、工作甚至学习压力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们的影响,很多人都出现过某些神经衰弱症状,所以不少朋友怀疑自己是否患了此症。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神经衰弱怎样自测。
神经衰弱自测如何进行?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神经衰弱测试方法,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选择。
1。一星期中,至少有两天觉得精神饱满、身心舒畅。(是、否
2。8小时以上的睡眠,仍感精神不振。(是、否
3。精神不振找不到生理上的原因。(是、否
4。以下症状,有哪几项是你经常经历的:头痛、头晕、呼吸不畅、心跳、心悸、眼花、消化不良、便秘、习惯性腹泻、精神紧张、四肢乏力、长期失眠、精神不振及容易疲倦。(a)8项以上,(b)4-7项,(c)3项以下。
5。身体不适时,是否向他人倾诉?(a)时常,(b)偶尔,(c)从不。
6。你周围的人是否重视你的存在?(a)非常重视,(b)重视,(c)不重视。
计分:第1题选“是”,2、3题选“否”,4、5题选c,6题选a,各得1分。第1题选“否”,2、3题选“是”,4、5、6题选b,各得2分。第1、2、3题不选择,4、5题选a,6题选c,各得3分。
神经衰弱自测方法之评分:0-7分,你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8-11分,你有神经衰弱的倾向,需改变一下目前的生活方式。12-15分,你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应重视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