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贫血怎么治疗
重度贫血怎么治疗
铁剂治疗:
(一)口服铁剂:最常用的制剂为硫酸亚铁,富马酸铁(富血酸).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铁之缘片采用多种传统配方制造,对人体胃肠道没有刺激作用,建议服用.
(二)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药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
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枸橼酸铁。
(三)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
补血并不等于治疗贫血
说起补血,很多人都会认为贫血和补气血是一个概念,但是陆杉主任却指出西医所讲的贫血治疗和中医所说的补血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贫血是一个很严谨的医学专业术语,特指针对不同性质的贫血,所采用的病因性治疗方法。它是指人体外周血液中,单位体积里面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贫血主要原因就是骨髓造血功能的障碍,造血物质的缺乏或者本身造血物质的利用障碍和遗传的方面。对于女人来说,一般就是月经过多所导致缺血性的贫血、节食挑食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等。另外,广东还有一个区域性的病,叫做地中海贫血,这个也是引起贫血的其中一个原因。就贫血而言,贫血的主要特征包括皮肤苍白干燥,指甲苍白,容易乏力,精力不好,气短心慌胸闷,头晕目眩耳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头发枯黄,皱纹增多等。
“中医学并没有贫血的名称,很多人并不贫血,但是从临床所呈现的情况,表现出类似贫血的症状,如脸色苍白干燥,容易头晕眼花,疲惫乏力,心慌气短,经期小腹坠痛,月经推迟,经量较少,有一些人甚至会闭经,所以就认为自己贫血。但是往往做完血常规检查之后,却发现不是贫血,只是中医所说的血虚。所以说血虚并一定会贫血,血虚和贫血的概念完全不一样。”陆杉主任解释说。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贫血还是血虚,陆杉主任表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一般来说,正常女性血色素是12克,轻度贫血是9-11克,中度贫血6-9克,重度贫血3-6克。“判断自己是不是贫血,不能单凭某些症状,甚至只凭主观感觉,就认为自己贫血,盲目地服用‘补血药’,一方面造成资源(包括药材和金钱)浪费,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如一些不良反应,甚至耽误一些重大疾病的诊治。
重度失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1、贫血时皮肤往往呈蜡黄色,病程较长的还常有易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心率加快,脉搏加强,动脉压增高,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搏动。
2、度贫血和重度贫血需要通过做血液常规检查确诊。血红蛋白低于以下数值者为贫血:6个月~6岁l10克/升,6~14岁120克/升,成年男性130克/升,成年女性120克/升,妊娠妇女110克/升。
贫血标准为(克/升):成年男性<125,成年女性<110,孕妇<100,根据血红蛋白含量的不同,贫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级:①轻度:血红蛋白低限~91克/升,症状轻微。②中度:血红蛋白90克/升~61克/升,体力劳动后心慌气短。③重度:血红蛋白60克/升~31克/升,休息时已感心慌气短。④极度:血红蛋白<30克/升,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1、出血:出血是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给予适当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经过多可用手术或荷尔蒙治疗,再予以原因治疗,贫血是可以治疗的。
2、营养缺乏:营养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发生的贫血,例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细胞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分别予营养来补充,贫血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引起营养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疗效常不拘理想,即使一时见效,但停止予营养素补充,贫血很快复发。
3、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症能够控制,贫血就能够减轻。内分泌疾病给予矫正,贫血就可以减轻。慢性肾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症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造成之贫血,因为基本疾病之疗效很差,除了输血,贫血是很难减轻的。
4、药物继发之溶血性贫血:在患者停止与药物接触之后,贫血大多能很快或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但某些药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即使病因明确,患者也未再接触之,患者也很难恢复或治疗。
淋巴瘤患者贫血时应注意些什么
贫血是淋巴瘤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运送氧的功能下降,体内各组织器官所需的氧减少,可以出现多种表现,如乏力、头晕、易疲倦、眼花、耳鸣及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者甚至出现眩晕,活动后心慌、气短、恶心呕吐。
因此,淋巴瘤病人伴有贫血时,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的同时必须好好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节省体能,使身体耗氧量减少。尤其是血红蛋白低于60克/升的病人,上述症状较重,应严格限制活动,最好卧床休息,起身要缓慢,避免因体位 改变而致脑供血减少、缺氧加重,引起晕厥。行走时应有人搀扶,否则,可能因极度乏力和晕厥而跌到,发生意外。重度贫血病人,应及时给予输血治疗,渡过危险期,以保证放疗和化疗的顺利进行。
重度贫血的偏方
偏方一:
将当归、黄芪、党参各25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500克羊肉和适量葱、姜、盐、酒,加水煮,先用猛火,后改用文火,烧至羊肉呈粑状食用,可治病后气血不足和各种贫血。
偏方二:
先将黄豆煮至八成熟,再加入等量猪肝一起煮熟,加适量调味品,每次服100~200克,每日2次,连服2周,可治缺铁性贫血。
偏方三:
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
功效:滋阴补血。
偏方四:
制首乌60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先以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红枣和粳米煮粥,将成,放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可。热温服。首乌忌铁器,煎汤煮粥时需用少锅或搪瓷锅。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理虚。
贫血的人群往往比较缺铁元素,因为铁就是造血的原料之一。除了日常的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搭配一些蔬果补充微量元素,对于症状比较严重应该适量的运动,避免出现晕倒的情况。偏方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进行相应的搭配。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概述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亦称胎儿性成红细胞症,属于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so-immune hemolytic anemia)的一种,是指由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它是由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发病早,进展迅速,严重者可致核黄疸,故是一种很值得重视的疾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症状轻重差别很大,轻症仅出现轻度黄疸,易被视为生理性黄疸而漏诊,有些仅表现为晚期贫血,重症则可发生死胎,重度黄疸或重度贫血,肝大及核黄疸在重型病例可出现,但脾大少见。
患者应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治疗方法,主要目的防止胆红素脑病。多数可用光疗即可达治疗目的,个别病情严重者,胆红素增高过快或>340µmol/L,亦需换血治疗。贫血明显者可酌情输血。
究竟轻度贫血严重吗
轻度贫血可无或有容易疲倦与头昏;中度贫血,活动或劳动后出现面色苍白、眼花、心慌和气促;重度贫血,即使在休息或卧床时也有明显的症状。
骨髓遭受损害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被破坏,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急性和慢性出血,使血液丢失,可引起失血性贫血等。针对贫血的原因,去除诱因,调整饮食,并作针对性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轻型地贫无需特殊治疗.中间型和重型地贫应采取下列一种或数种方法给予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积极预防感染 .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E.
地中海性贫血轻度没明显表现,中度、重度的血色数较低,体弱易病,感冒发烧痊愈较慢,平时易感疲劳,脾脏易肿大,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身长发育。轻度不需治疗,重症的可视情况做切脾、输血等提高血色数,但都是阶段性的暂时治疗,要彻底治愈目前好象只有换骨髓。
轻度贫血严重吗,一般来讲,轻度的是不严重,只要注意生活中应该需要的营养吸收,不要生病,也不应该挑食,许多的食物都是需要的是吃的,人类的身体才能吸收营养,并却能够拥有抵抗力,对抗些病菌。对于,严重型的病型要考虑换骨髓的可能。
幼儿贫血的指标是多少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6月~<5岁,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
5 岁~ 11岁,血红蛋白<115g/L,为贫血。
12岁~14岁,血红蛋白<120g/L,为贫血。
另我国小儿血液会议(1998年)建议: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145g/L,为贫血。
1月~4月,血红蛋白<90g/L,为贫血。
4月~6月,血红蛋白<100g/L,为贫血。
儿童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正常下限~90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3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新生儿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20g/L~144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120g/L~9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
第一,婴儿轻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轻度贫血儿童的血红蛋白数目为120-91之间。
第二,婴儿中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婴儿血液的血红蛋白在61——91之间是为婴儿中度贫血。
第三,婴儿重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婴儿的血红蛋白指数在60——30的为婴儿重度贫血。
血常规正常值
血常规正常值主要是判断准妈妈是否贫血,其判断标准在国内和国外是有区别的。在国内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100g/L,低于100g/L为轻度贫血,低于80g/L为中度贫血,低于60g/L为重度贫血。而在国外血色素正常值为110g/L,低于110g/L为轻度贫血。低于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70g/L为重度贫血。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贫血护理
(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后发生晕厥,注意安全。
(2)贫血伴
心悸气促时应给予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饮食,注意营养及烹饪,促进食欲。
(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昏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
(5)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输血治疗。输血操作时要认真做好各项核对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做好抢救准备。给重度贫血患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幼儿中度贫血治疗
小儿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
(l)小儿先天储铁不足。正常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3~4个月的造血需要。但早产、双胎、胎儿失血以及母体患有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小儿储铁不足。
(2)铁摄入不足。新生儿的饮食主要为人乳或牛乳,而人乳和牛乳中含铁量均较低,单纯用乳类喂养而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贫血。
(3)生长发育决。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3~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若是早产儿则体重增加更快。由于体重的增加血容量也迅速增加,这时容易发生缺铁,引起贫血。
(4)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铣比成人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若出现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肠出血,则失铁更多。此外,一些疾病如慢性腹泻、肠套叠、肠、息肉等都可增加铁的消耗而引起贫血。
确诊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的婴儿,则应由母亲补充铁剂。不要盲目迷信含有强化铁的奶粉或者米粉,因为大多数食物中的铁黏着性极强,不被人体吸收。母乳中的铁虽然少,但是足够婴儿的需要,并且它是活性铁,吸收率极高。母乳中铁的吸收率(50-75%)大大高于含强化铁的奶粉(仅为4%),而且牛奶会让孩子体内的铁通过粪便流失,也就是说,吃母乳的孩子一般不会贫血,吃奶粉反而很有可能缺铁。孩子的营养应该从膳食中补充,没有明确指征是不应该使用药物的,这样反而容易引起更多的问题。 除非宝宝贫血特别严重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补铁。
动物食品中的血红蛋白易于吸收,所以动物血和内脏对防治宝宝贫血效果较好。
植物中的铁质有些不易被人体吸收,如菠菜虽含铁丰富,但菠菜中的草酸易与铁结合,难以吸收利用。
妈妈可多吃瘦肉、黑鲤鱼、虾、海带、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黄豆、黑豆、黑芝麻、红果、红枣、及深色蔬菜和水果,动植物食品混合吃,会增加铁的吸收率。
其实在给孩子治疗贫血疾病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从饮食上来做好改善,因为很多孩子贫血的原因都是由于饮食搭配不合理,导致严重的缺铁所引起的贫血疾病,孩子贫血就要补血,补铁,这样的治疗方法才是最好的,而孩子贫血的时候也要控制让孩子出现不爱吃饭,严重挑食的现象,这些都要改善好的,不然孩子还会一直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