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吸鼻涕当心患上中耳炎
感冒后吸鼻涕当心患上中耳炎
李女士的儿子豆豆两岁多,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感冒时,老是吸鼻涕。前日,他又感冒了,过了整整十天才好转。没想到治好了感冒,李女士发现豆豆的耳朵流黄水了。李女士赶紧带他去看耳鼻喉科。医生检查后得知孩子近来患过感冒,老是吸鼻涕。医生说,孩子是鼓膜穿孔,得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吸鼻涕造成的。
医生解释说,耳可以分为内、中、外三个部分,中耳通过耳咽管跟鼻咽部相通。小孩子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而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以当小孩子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异炎、急性咽炎时,细菌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再加上豆豆喜欢回吸鼻腔分泌物,就更容易引起中耳炎。这种中耳炎起初是分泌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可进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
医生说,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中耳炎症状要及时治疗。因为急性中耳炎治疗后,待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穿孔的鼓膜可以自然愈合。即使有的不能自然愈合,也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
中耳炎用双氧水怎么洗 中耳炎是怎么得的
1、呼吸道疾病感染引起。如果在患有感冒或鼻炎等疾病时,可能会对耳部造成一定的感染,从而引起中耳炎。
2、户外游泳。在户外进行游泳时,由于泳池里的水质不够干净,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如果此时耳朵出现一定的损伤,就很有可能会患上中耳炎。
3、免疫力低下。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细菌很容易入侵体内,从而增大患上中耳炎的风险。
4、用耳过度。如果长时间在吵闹的环境中生活,会导致用耳过度,对耳朵造成很大的损害,进而引起中耳炎。
感冒吸鼻子小心鼓膜穿孔
感冒流鼻涕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感冒吸鼻子的事情不少人也做过,而且多数是小孩。但是专家提醒,感冒吸鼻子有可能诱发鼓膜穿孔。
周女士的儿子有个坏毛病,感冒的时候老是吸鼻子。上个月孩子又感冒了,虽然感冒是治好了,但治好了感冒耳朵又出现了问题。周女士就带儿子到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是,急性化脓性。奇了怪了,怎么无缘无故鼓膜穿孔呢?经过询问,才发现,造成周女士儿子鼓膜穿孔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吸鼻子的坏习惯。
医生解释说,耳可以分为内、中、外三个部分,中耳通过耳咽管跟鼻咽部相通。小孩子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而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以当小孩子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异炎、急性咽炎时,细菌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再加上豆豆喜欢回吸鼻腔分泌物,就更容易引起中耳炎。这种中耳炎起初是分泌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可进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中耳炎症状要及时治疗。因为急性中耳炎治疗后,待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穿孔的鼓膜可以自然愈合。即使有的不能自然愈合,也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
鼓膜因受到外伤而穿孔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只要情况不严重,都不必过分紧张。受伤后患者会感觉到非常不适,生活上会很不方便。鼓膜无法自然愈合者可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吸鼻子是诱发鼓膜穿孔的一个因素,因此大家在生活中应多加注意,特别是小孩子,家长应做好监督工作。
儿童也要警惕慢性中耳炎的发生
(1)小儿中耳炎患者在嘈杂的环境下通常听不到他人说话,中耳炎患者容易发生不注意或对他人不理睬的行为。
(2)听力减弱,急性中耳炎会有耳痛的症状;慢性中耳炎会出现耳内闭塞或者闷胀的感觉。
(3)如果儿童患上中耳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不能准确说出或辨认出声音的发源地,当被呼唤时头部常转错方向。
(4)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对谈话内容常无反应,大人必须用大声或拍击肩背后才引起儿童中耳炎患者的注意。
(5)中耳炎有时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会有眩晕和头痛。间歇性的耳鸣,特别是当头部运动或者擤鼻涕的时候,大多数中耳炎的患者常见的症状。
中耳炎用双氧水洗好吗 如何避免患上中耳炎
1、预防感冒。因为大部分的中耳炎都是因为感冒感染引起的,所以应该预防感冒,避免患上中耳炎。
2、保持耳部卫生。在平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耳部的卫生情况,适当对耳朵进行清理。
3、积极锻炼身体。积极锻炼身体,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上中耳炎。
4、保持饮食健康。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类食物,以免对耳朵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患上中耳炎,常见的辛辣刺激类食物有辣椒、生姜、蒜等。
5、避免鼻部或咽喉疾病。由于鼻部或咽喉部是与耳部相同的,因此应尽量避免这两个部位染上疾病,从而防止中耳炎。
6、及时治疗。在发现自己患病后,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而诱发中耳炎。
宝宝中耳炎预防方法
1、及时将宝宝耳朵擦拭干净
宝宝躺着哭时,眼泪常可流入耳朵里,妈妈要用消毒棉棒及时将耳朵擦拭干净,给宝宝洗澡或洗头时,要用手堵住外耳道口,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2、使用正确方法擤鼻涕
妈妈应教会大宝宝正确擤鼻涕的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再用同法擤出另一侧。不可使用猛力擤鼻涕,如果鼻涕不易擤出,可先用浓度淡的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3、防止宝宝感冒
中耳炎常在宝宝感冒或者咽喉感染等病症时发生,是一种并发症,90%的宝宝患上中耳炎都是感冒惹的祸。
4、妈妈喂奶体位要正确
妈妈如果躺着喂奶,容易使少量的乳汁流入宝宝耳中,从而导致宝宝患上中耳炎。在喂奶的时候,可以选择斜抱位、半卧位或者坐位等,切忌躺着喂奶。
儿童预防中耳炎应该怎么做
宝宝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们护理不当就会危害宝宝的健康成长。今天要说的是中耳炎,儿童非常容易患上中耳炎,尤其是在感冒后。作为家长,在冬季感冒的多发季节,应该护理好宝宝,预防中耳炎的发病。那么儿童中耳炎应该如何预防呢?
1、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3、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4、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5、积极防治感冒。
6、避免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
7、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以上内容是关于儿童预防中耳炎的七个方面,相信家长朋友们在阅读后,对该问题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儿童中耳炎可不能忽视,弄不好,宝宝会丧失听力,带给宝宝的是终身的悲剧。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们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中耳炎的发生。
小儿患上中耳炎的注意事项
虽然中耳炎好发于儿童,对儿童造成很大伤害,但是只要及早进行治疗,小儿中耳炎比成人中耳炎更容易治愈。在小儿中耳炎治疗过程中,有一些事项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小儿患上中耳炎应注意哪些?接下来就由耳鼻喉权威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小儿患上中耳炎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减少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病机会
不要卧位给孩子喂奶;喂奶后将小儿抱起。以便胃内空气排出;清洗外耳道时,要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想前方推,棉签动作要轻,不要向上方挑动;积极治疗感冒、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邻近的炎症。
2、饮食注意
婴儿已母乳或者牛奶为主。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以免反复咀嚼带来的耳痛。
3、注意休息
急性中耳炎的患儿应当安静休息。年龄小的婴幼儿也要尽量减少搬动,以减轻耳痛。如果化脓、鼓膜穿孔,应当患侧耳朵朝下侧卧,以便耳内脓液流出。应当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给药。鼓膜穿孔后应经常用棉花、纱布将耳道内的脓液擦净。
2、积极治疗
一旦儿童中耳炎病情确定,应及早进行治疗。
小儿患上中耳炎应注意哪些?相信通过以上对小儿中耳炎治疗注意事项的介绍,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在此专家提醒,小儿患上中耳炎,家长们应积极带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宝宝患上中耳炎的原因
原因1、
小孩得了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中支配孩子咽鼓管开闭的肌肉如腭帆张肌收缩无力,影响了咽鼓管的开放功能;加之孩子咽鼓管的软骨弹性差,当鼓室处于负压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此为孩子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在诱发孩子患上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中,这是其中之一。
原因2、
当孩子诱发中耳炎发生时,变态反应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肿,导致咽鼓管阻塞,造成中耳负压,引起渗出或分泌机能亢进。
原因3、
小孩是中耳炎的发病对象,其发病原因有很多,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故可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原因4、
小孩患上了中耳炎,在外出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
中耳炎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如何来预防中耳炎疾病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预防感冒,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很多中耳炎的发病都是感冒引起的。鉴于孕妇朋友的身体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所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去预防感冒的发病,比如说经常锻炼一下身体就是比较不错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适度的锻炼,只有适度的锻炼才能增强孕妇的体质和免疫力,让她们远离感冒,进而远离中耳炎的发病。孕妇朋友们万一不小心感冒了,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千万不要拖着,更不能自己擅自治疗,这样都是会增加患上中耳炎的概率的。
其次,对于那些比较喜欢游泳,并且身体条件也允许游泳的孕妇朋友们来说,用正确的方法去游泳是万分的重要的。游泳时一定要掌握用口吸气,用鼻出气的基本方法。跳水的时候,最好屏住气或作呼气动作;潜泳时不能有吸气动作,也不宜吞咽,因为吞咽时咽部压力降低,也可以将水吸入鼻咽部。有一小部分中耳炎是在游泳时受到外伤而发生的。其原因是外耳道压力突然增高,使耳膜震裂,发生感染。
第三,积极预防急性传染病。一些急性传染病经常会并发中耳炎,如麻疹、脑膜炎、腥红热、中毒性菌痢、肺炎、流感等病后期容易引发中耳炎。除了这些疾病会使孕妇身体抵抗力降低,为鼻咽部的细菌入侵创造条件以外,中耳的感染也可以通过血液引起。所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隔离和早期治疗,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也能减少发生中耳炎的机会。孕妇应该怎么预防中耳炎,现在大家都清楚了吗?每一位孕妇朋友都要充分的重视起来中耳炎的与预防工作,这样你就不用担心患了中耳炎到底怎么治才能不影响宝宝的健康了。如果这些预防工作没有成功的帮助你预防中耳炎,那么一定不要自己随便乱治疗,赶快就医是最对的做法。
长期流鼻涕小心中耳炎
小儿长期流鼻涕引发中耳炎的原因
专家解释到:耳可以分为内、中、外三个部分,中耳通过耳咽管跟鼻咽部相通。小孩子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而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所以当小孩子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时,细菌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再加上有些小孩喜欢回吸鼻腔分泌物,就更容易引起中耳炎。所以,说吸鼻涕吸出中耳炎并不为过。这种中耳炎起初是分泌性中耳炎,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可进展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
小儿长期流鼻涕会引发的耳鼻喉疾病
1、长期留黄脓鼻涕,可能会患有鼻窦炎。
2、长时间流白色粘稠鼻涕,可能是慢性鼻炎,可以适量的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B。
3、打喷嚏,流清水鼻涕,很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4、还有鼻腔内有异物,也会常流鼻涕。
5、有些患有鼻咽部淋巴腺增大症的小孩,也经常流鼻涕,还伴有严重打鼾、面容呆滞、鼻子扁小等征象,这对孩子的发育和健康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6、若擤鼻涕方法不正确或用力过猛,还会导致鼓膜穿孔。
中耳炎患者生活必须注意的事项
中耳炎有什么危害?
专家介绍:中耳炎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不便与危害,一般患有中耳炎的人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小儿患上中耳炎,会导致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学习下降,几乎连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感兴趣;而成年人患上中耳炎,出会导致听力下降,从而影响社交与生活,还大大影响工作。所以中耳炎患者一定要重视治疗,除了要及时治疗,日常生活的护理也是少不了的。
中耳炎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哪些?
一: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二: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三:中耳炎患者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四:中耳炎患者平时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造成发炎的加重。
五:养成正确的医疗习惯,遵照耳鼻喉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认为症状减除而自行停药,中止治疗,以致病情转为慢性或产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