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茯苓和白术煮水的功效 健脾除湿

茯苓和白术煮水的功效 健脾除湿

茯苓配伍白术,有健脾除湿的功效,是治疗脾虚湿停的常用要对。湿气较重的症状有头晕困重、四肢酸楚、舌苔厚腻等,湿气较重的人往往无精打采、食欲不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常食用茯苓煮白术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鸡头米煮多久能熟 芡实怎么吃祛湿最好

芡实可以煮成粥或者煎汤服用来祛湿,但是单纯用芡实的祛湿效果有限,建议搭配白术、茯苓、白扁豆、薏米等具有健脾除湿功效的食材、药材一起用,祛湿的效果会更好。

食材:芡实、茯苓各15克,大米一杯,水1200毫升。

做法:

1.将芡实、茯苓、粳米洗净,放入电压力锅中。

2.加入水,盖上锅盖,煮1小时。

3.出锅后加入适量的盐,放温后即可食用。

茯苓和白术煮水的功效 健脾和胃

茯苓性平、味甘,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白术性温、味苦,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茯苓白术煮水可以用于治疗脾虚胃弱、脾虚食少、食少纳呆的症状。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

《名医别录》认为白术能“利腰脐间血”,“利腰脐间血”可理解为健脾祛湿,湿去则血自行。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白术为中焦的要药,能够健脾除湿,湿气去,则脾气自升,清阳上达于肺,而致上焦出气如雾,熏肤,充身,泽毛,氤氲于全身。气行则津液自布,若不行则滞留某处,水液阻滞则血道不通,正如《金匮要略》中言:“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

《金匮要略》中有一方为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疗寒湿引起的水肿,其临床表现为“身体重,腰中冷,如生水中,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用甘草、干姜以温中,茯苓、白术健脾化湿,以达燠土以制水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寒湿带下、妊娠水肿、腰椎间不利皆可达到理想效果。因此白术又是妇科常用药。

《傅青主女科》中也常常用白术治疗带下、浮肿之类,方用补中益气加减,取健脾升阳除湿之效。因此,在治疗腰痛时不可一想便是肾虚,对于腰部不利,或水肿,或冷,或下肢不适,结合辨证属中焦的,不妨用用白术。

白术常见的食用方法

白术猪肚粥

白术10g,猪肚片50g,槟榔5g,生姜3片,粳米100g。先将猪肚片洗净,放入砂锅内;另将白术、槟榔、生姜用纱布袋装好放入锅内。加水清煮,至猪肚片煮烂为度,捞出肚片,弃药袋。再将粳米人汤锅内,煮至米烂汤稠,少加佐料即可。此粥具有补气健脾,理气和中之功。对素体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胃满,恶食生冷等患者较宜。每1~2日1剂,分次喝粥吃肚片,连食用1~2周。

白术饼

生白术250g,研末,焙熟。大枣250g,煮熟去核。面粉500g,混合作饼,当点心食用。此饼具有健脾补气,固肠止泻功效。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尤益于老年与小儿。

白术煮酒

①白术200g,白酒700g。将白术压碎,置砂锅中,加水600g,煮至300g,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滤出药酒,饮用。此酒有健脾益气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胸腹胀满,大便泄泻等。每日饮2—3次,随量。②白术60g,黄酒50g。将白术研末。每取6g,加入黄酒内,同煮数沸,待温滤出药酒,分2次饮用。有安胎理气作用。适用于妊娠脾气虚弱,胎动不安等症。

炒扁豆白术炖鸡脚(健脾祛湿气)

白术10g,炒扁豆25g,火腿肉20g,鸡脚4对,猪瘦肉100g,生姜3片,盐适量的。上述材料分别洗干净;火腿肉,猪瘦肉切成片;鸡脚去甲,切开,刀背敲裂,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热水六成满,加盖隔水炖两小时,再放进猪肉,火腿肉,汤汁缩干时放盐调味。

白术鲫鱼粥(健脾益气)

白术10g,鲫鱼100g,粳米30g,糖适量的。鲫鱼去杂,洗干净切成片;白术洗干净先煎汁100ml,接下来将鱼,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药汁和匀,加糖调味。

白术五味粥(健脾行水)

白术12g,茯苓15g,橘皮3g,生姜皮1g,砂仁3g,粳米100g。把上五味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每天服两回,早晨和晚上温热服。

白术甘草茶(健脾益气、燥湿和中)

白术15克,甘草3克,绿茶2g,冲水泡饮。

白术的炮制方法

白术的炮制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别。临床常用的白术炮制方法有:

生白术,即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十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焦白术,又名焦术、白术炭,即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焦白术以温化寒湿,收敛止泻为优。

土炒白术:取一份灶心土(伏龙肝)研为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五份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土炒白术以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为著。

芡实去湿气吗 芡实去湿气效果好吗

配伍使用药效更佳。

芡实能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湿盛者,配伍茯苓、白术、山药、薏仁等药材同服,祛湿效果更佳。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和芡实一起食用,能健脾祛湿、利水涩肠,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等症。

茯苓药膳

茯苓药膳

1.茯苓饼:白茯苓、大米粉、白沙糖各250~500克。先将白茯苓研细粉,过100目筛;再将白茯苓粉、大米粉、白沙糖倒人面盆搅匀,加水调成糊状, 用平底锅,以微火摊成薄煎饼。此饼有健脾益气之功,尤适于老人日常保健食用,气虚体弱、纳少、便溏者亦可食用。每疗程5~7天,随意食之。

2.茯苓贝母梨:茯苓16克,川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把茯苓切成小块,贝母洗净,梨切叮将茯苓,贝母放人铝锅内加适量水,煮至茯苓、贝母熟透,加入梨与蜂蜜,煮至梨熟。本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的作用。

3.茯苓酒:茯苓60克,米酒1000克。先将茯苓洗净,研碎,人米酒中,加盖密封,浸泡7天即可饮用。本酒有健脾利湿、益气安神之功,可用于慢性泄泻,慢性胃炎等。每次饮20~30毫升,每日1~2次。

养生经验方

1.茯苓蜂蜜面膜:茯苓粉15克,蜂蜜30克。将茯苓粉与蜂蜜调成糊状,晚上睡前敷于面部,翌晨用清水洗去。此方具营养肌肤、消除老年斑和黄褐斑的功效。

2.茯苓粉治脱发方:茯苓500~1000克,研为细粉,每天6克,开水送服。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认为脱发是水湿上行所致,故用茯苓健脾渗湿,使水湿从小便排出。从药性分析,茯苓所治此类脱发应为脂溢性脱发。

3.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白术各9克,炙甘草6克。此方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咳喘病的主方,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哮喘以及部分痰湿型疑难杂玻

哺乳期乳头湿疹中药如何治疗

中药治疗:

对急性乳房湿疹以湿、热重者,治宜清热泻火,凉血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中药有黄芩、龙胆草、生地、桅子、车前于、泽泻、柴胡、当归、茯苓、牛膝等。若风、湿、热兼有者,治宜凉血、技风、清热、除湿,方用消风散加减。中药有苍术、苦参、木通、知母、生石膏(先煎)、防风、牛蒡子、蝉衣、当归、生地、薄荷、白藓皮等。

亚急性乳房湿疹治宜健脾除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中药有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桅子、木通、甘草等。

慢性乳房湿疹治宜养血、桂凤、润燥,方用四物消风饮加减。中药有生地、当归、防风、蝉衣、赤芍、川芎、薄荷、白藓皮、独活、柴胡等。

茯苓除湿效果好吗

茯苓性平、味甘淡,其主要功效就是利水消肿、健脾除湿,常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状。茯苓配伍白术,健脾除湿的药效更佳。

相关推荐

延年益寿之中药茯苓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茯苓功效 茯苓含蛋白质、卵磷脂、胆碱、茯苓多糖等有效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组织的生理活性,促进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诱生和促诱生干扰素和白细胞

芡实泡喝的功效

芡实一般是煎服或慢火熬,有以下几大功效。 芡实性平、味甘涩,有补肾固精的功效,可以配伍莲子同服,莲子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两者同服补肾固精的药效更佳,适用于遗精、滑精、尿频者。 芡实收敛、固涩、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泄泻、久泻不愈、久痢等症状,芡实用于健脾止泻,可配伍莲子、山药、茯苓白术、白扁豆等药材同用。 很多人都知道芡实能补肾固精、健脾止泻,但却不知道芡实能祛湿止带,芡实是一味较好的祛湿药材,其药性平和,大多数人都能食用,能健脾除湿,对于女性腰膝酸软、白带增多、白带浑浊等也有较好疗效。 芡实含有氨基

去湿气的食物 常用去湿气的食物

1、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湿气重的人可直接泡喝。 2、赤小豆:赤小豆是红色食物,能补心养血,有利、消肿、健脾胃的功效。补心祛湿健脾的最佳搭配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 3、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白术炖老鸭汤是个不错的去湿佳品。 4、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土茯苓与粳米熬粥,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5、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肿及有

夏季没有食欲的食疗方法

一、苦瓜薏仁粥 材料: 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 做法: 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籽后切成小块,与其他食材共粥至烂熟,空腹食用。 功效: 每日1~2次,有清热利湿之功效。 1、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热祛暑、养血滋肝、和脾补胃、明目解毒; 2、薏仁有益胃健脾、除痹胜湿、清热排脓之功效; 3、赤小豆健脾除湿; 4、粳米益脾胃、除烦渴。但胃寒、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和孕妇慎用。 二、茯苓粥 材料: 茯苓粉30克、粳米30克、红枣7个。 做法: 把粳米加适量沸,后放入红枣,粥成时再加入茯苓粉搅匀

决明子和芡实一起泡功效

清热明目 决明子性微寒,是常见的清热药物,既能清泄肝火,又能益肾阴,用决明子泡喝,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目眩、大便秘结等症状。 健脾止泻 芡实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久泄不止,配伍茯苓白术等同用,可以治疗脾虚湿盛,常用白术喝,可以改善小便频数、腰酸疼痛等症状。 除湿止带 芡实有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的功效,若用白术治疗脾肾两虚所致的白浊带下,可以配伍党参、白术同用,若治湿热带下,可以配伍黄柏、车前子、决明子等同用。

超级瘦腿茶都有哪些

1、白术瘦腿茶 材料:白术10g,乌龙茶3g。 做法:将乌龙茶和白术放入杯中,倒入沸腾的开冲泡,直到冲至味淡。 功效: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并有降血糖的功效。 2、苓桂瘦臀瘦腿茶 材料:茯苓2钱,玉米须1钱,白术1钱,桂枝2钱。 做法:将所有药材洗干净,放入砂布袋中,然后放入茶壶中,加入开冲泡15分钟,再加少许糖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加10分钟,再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胃,利湿消肿,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份。 服用时机:餐与餐之间当茶饮用。 3、茯苓消肿瘦腿茶 材料:茯苓5g,白术3g,郁李仁3g

茯苓粥的功效有哪些

消肿 茯苓有利渗湿、利消肿的功效,小便不利者和经常性肿者可以食用茯苓来改善症状。脾主运化,茯苓可以健脾除湿、利消肿,适合湿气较重、心烦气躁者食用。 渗湿利 茯苓性平、味甘,入心、肺、脾经,有渗湿利功效茯苓皮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缓慢持久,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茯苓可配伍猪苓、泽泻、白术等中药,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型肿。 宁心安神 茯苓所含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作用,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常食用茯苓可以有效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失眠,还能消除肿,缓解压力。 健脾和胃 茯苓有健脾益胃

柚子减肥食谱

一、柚子减肥食谱之茯苓柚子饮 食材:柚子肉50克,甘草6克,茯苓9克,白术9克,冰糖适量。 做法 1、柚子肉切成小丁_甘草、茯苓白术整理干净备用。 2、锅内加入冷,把柚子肉丁、茯苓白术、甘草放入,要用小火进行煎这样的汁才会好喝。 3、把煎好的汁滤去废渣。倒入杯中,下入冰糖调匀,待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润肤美白,去除肿减肥。 二、柚子减肥食谱之柚子冰糖汁 材料:柚子半个、冰糖少许、纯净适量。 做法 1、制作这个要先把柚子的皮去掉,把柚子分成一半一半的,找一个碗放起来。 2、将柚子和

乳房湿疹的疗法

根据乳房湿疹的分类,中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急性乳房湿疹以湿、热重者,治宜清热泻火,凉血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中药有黄芩、龙胆草、生地、桅子、车前于、泽泻、柴胡、当归、茯苓、牛膝等。若风、湿、热兼有者,治宜凉血、技风、清热、除湿,方用消风散加减。中药有苍术、苦参、木通、知母、生石膏(先煎)、防风、牛蒡子、蝉衣、当归、生地、薄荷、白藓皮等。 亚急性乳房湿疹治宜健脾除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中药有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桅子、木通、甘草等。 慢性乳房湿疹治宜养血、桂凤、润燥,方

吃什么药利消肿快 薏苡仁

性能: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主治小便不利,肿,脚气,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症。 薏苡仁功效茯苓,而力缓,长于利渗湿,又可健脾,除痹,排脓,本品淡渗利湿,兼能健脾,用治肿,小便不利,脚气等湿症,尤其适宜于脾虚湿盛之泄泻,若治前者,常配茯苓,泽泻,木瓜等,若治后者,则配白术,山药等;亦能渗湿以舒筋脉,缓挛急,用治风湿痹通,经脉挛急。可单用本品粥喝,或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白术等,如薏苡仁散;且本品性凉,还能清热排脓,用治肺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