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泡酒喝的禁忌
蛤蚧泡酒喝的禁忌
第一:蛤蚧的泡酒方法以及用量
蛤蚧在生活中的用法有很多,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泡酒服用了。我们经常将蛤蚧的泡酒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生泡以及干浸。掌握正确的蛤蚧泡酒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不同方法制作出来的药酒药性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药酒。
若是将蛤蚧生泡,那么需要将新鲜的蛤蚧杀死之后破肚去掉内脏、眼珠子以及脑髓,然后去掉血,不要接触水直接放入白酒中浸泡。第二种方法就是干浸,也就是说将破肚并且清理干净后的蛤蚧用竹片撑开,然后小火烤干,再放入白酒中浸泡,这样制作出的蛤蚧不会发生变质的情况。蛤蚧泡酒在生活中可选择的酒方是非常多的,例如蛤蚧酒、蛤蚧三七酒以及蛤蚧补肾丸等等,我们应该根据身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酒方来服用。
蛤蚧在生活中使用方法除了本文所详细介绍的泡酒之外,也可以煎汤内服,用量控制在3克到6克之间,不要贪多;将蛤蚧研磨成粉末使用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法子,用量控制在1克到1.5克之间;除此之外也可以将蛤蚧制作成药丸、药散来使用。
第二:不适合服用蛤蚧的人群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体质的人群都适合服用蛤蚧,这毕竟属于一种中药材一定要做到对症下药,否则各种副作用就很容易出现了。小编建议,虽然说蛤蚧服用后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但是若是由于外感风寒所导致的喘咳症状,那就不适合通过服用蛤蚧来进行治疗了,避免不舒服症状加重。同时,若体质属于阳虚火旺的患者,生活中也不应该接触蛤蚧,避免出现副作用。
第三:蛤蚧的鉴别方法
蛤蚧的头部是扁三角状的,两只眼睛大多都是凹陷看上去像窟窿。嘴巴的两边都有细细的牙齿,但是没有大牙。嘴唇的形状是半圆形,吻鳞没有覆盖鼻孔而是和鼻鳞相连接,左右各有一片而中间则是额鳞隔开。蛤蚧的腹背部是椭圆形的,同时腹部比较薄。
蛤蚧的背部是银灰色或者是灰黑色,还覆盖有黄白色或者是灰绿色的斑点,颈椎骨以及两侧的肋骨比较凸起,四肢则有趾,趾中间有蹼底部有吸盘。蛤蚧的尾巴细长并且比较坚实,还可以微微看到一些骨节,颜色则和背部一样的。这种药材全身都被圆形或者是多角形的细鳞所覆盖,这种鳞片还微微带有光泽。蛤蚧气腥,味道则微微带有咸味。
由于蛤蚧本身的药用价值高但是物种却比较的稀有,所以市面上很多不法商人总是喜欢用其他的动物来冒充蛤蚧,例如壁虎、山溪鲵、无蹼壁虎以及蜡皮蜥等,生活中在购买这种药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鉴别。
中药蛤蚧能壮阳吗
蛤蚧,又名大壁虎、仙蟾。是壁虎科爬行动物。雄者叫“蛤”,雌者叫“蚧”,蛤蚧具有补肺、滋肾、益精助阳、止渴通淋、定喘止咳的功能。李时珍誉其“补肺止渴、功同人参”,“补肺润骨,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咳,肺痿咳血,气虚血竭者宜之”。
根据临床观察,蛤蚧表皮下富含激素,的确能强壮心身,对神经衰弱、小便频繁、哮喘、小儿疳积等,确有良效。南方民间常将鲜蛤蚧与猪肉或其他肉类一道煮吃,或以干蛤蚧浸制药酒,服后可滋阴补肺。民间有蛤蚧药效全在尾部,尾巴一断便会大大降低功效的说法。据有关部门对蛤蚧的断尾进行鉴定,未发现蛤蚧的尾巴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因此,尾巴一断便会失去药效的说法无科学依据。
民间泡蛤蚧酒的方法很多,一种是生泡,即把蛤蚧破肚去内脏、眼珠、脑髓后,把血拭净,不用水洗便放到酒里去泡;一种是干浸,即将破肚去脏的蛤蚧用竹片把肢体撑开,文火拷干,然后泡酒,这样蛤蚧不会变质。以蛤蚧为主料已生产的成药有蛤蚧精、蛤蚧酒、蛤蚧补肾丸、蛤蚧三七酒等。
由于其功效卓著,货源较缺,价格较高,因此时有不法之人采用壁虎等来假冒蛤蚧出售,使人上当受骗。真品蛤蚧的特征是: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厘米,头颈部约占1/3,腹背部宽6~11厘米,尾长6~12厘米。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两颁缘密生细齿,无大牙。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一片,中间被额鳞隔开,上唇鳞12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伪品蛤蚧则系以邻科的多种动物冒充,如壁虎、疣螈、喜山鬣蜥、山溪鲵、无蹼壁虎、蜡皮蜥等,购买时要注意鉴别。
蛤蚧如何泡酒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叫做蛤蚧,其实蛤蜊就是大的壁虎。蛤蚧是药用动物的一种,属于野生的动物,蛤蜊用来泡酒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功效,是养生上面药酒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蛤蚧如何泡酒。
蛤蚧酒利用蛤蚧蒸泡制成,具有延年益寿、壮腰补肾功能,广西一些酒厂生产的蛤蚧酒,产品经卫生防疫部门鉴定,符合国家卫生及有关质量的理化标准,年产1000吨,销往区内外,1990年荣获自治区轻工厅优质产品奖。广西蛤蚧酒当中,桂林义轩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天泽蛤蚧酒,畅销国内外。因为选取广西深山蛤蚧,精心泡制洞藏5年以上。
蛤蚧性味与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适量饮用蛤蚧酒,能温补肾阳,对肾虚腰痛,阳痿等症有比较好的调理作用。
上文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蛤蚧,蛤蚧如何泡酒,蛤蚧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大壁虎,蛤蚧泡酒在养生上的功效是非常的明显的,不但可以起到养肾的作用,还能治疗气虚,阳痿,遗精等症状呢。
蛤蚧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蛤蚧为较常用中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蛤蚧、油酥蛤蚧、酒蛤蚧、制蛤蚧,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防蛀。风寒或实热咳嗽人群忌服。
蛤蚧的功效:
对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者,可与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等配伍,以增温肾止遗功效。肺肾两虚,气喘咳嗽者,可与人参同用,以补肾纳气;或加胡桃肉、五味子等,以增定喘止咳之功。
1.治疗肺部慢性疾病,尤其是老年虚寒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中医认为它能补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可单用酒泡服也可如丸散和别药配服。
2.治疗阳痿。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而致的阳萎。临床上常用它来治疗虚喘。也就是说它有纳气平喘之功。现在认为,它能平喘、消炎、降血糖。特别是它的尾部,有激素样做用,也就是说能促进性欲。
综上所述,蛤蚧具有补肺、滋肾、益精助阳、止渴通淋、定喘止咳的功能效。李时珍誉其“补肺止渴、功同人参”,“补肺润骨,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咳,肺痿咳血,气虚血竭者宜之”。
蛤蚧的用法
蛤蚧的用法
蛤蚧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1-1.5g;或入丸、散。
蛤蚧用药禁忌:外感风寒喘嗽及阳虚火旺者禁服蛤蚧。
蛤蚧饮子
功效:主治劳热。
处方:黄芩5钱,蛤蚧1对(洗净,酒醋浸,炙黄色),麻黄(不去根节)5钱,胡黄连5钱,秦艽(去芦)5钱,青蒿5钱,人参5钱,柴胡(去芦)5钱,甘草(生)5钱,生地黄(酒浸洗)5钱,熟地黄(酒洗)5钱,知母(去毛,酒洗)5钱,贝母5钱,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另研)5钱,鳖甲1两(酒酥炙),桔梗2钱5分,草龙胆2钱5分,木香2钱5分。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服2钱,加乌梅、生姜、大枣煎服。
来源:《医学正传》卷三引《青囊方》。
蛤蚧瘦肉汤
功效:此方补肺肾、益精气、止咳定喘、化痰疗肺痈、顺气逆、止消渴,肾虚久喘者宜。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材料:瘦肉200克,白果lO粒,冬虫夏草15克,蛤蚧l对。
做法:蛤蚧去头足、肠杂,留尾部,用酒洗过,加瘦肉、白果(去壳)冬虫夏草一齐置瓦盅,炖3小时,去渣饮汤,白果可以食。
蛤蚧散1
功效:温肺化痰,止咳定喘,主治元气虚寒,上气咳嗽,年久不愈者。
组成:蛤蚧1对(炙) 成炼钟乳 款冬花 肉桂 白矾(飞过,别研) 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次1.5克,用芦管吸之。如觉咽干,即子空腹时用米饮调下。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蛤蚧汤2
功效:主治咳嗽,咯吐脓血。
组成:蛤蚧(酒浸,酥炙) 知母(焙) 贝母(炮) 鹿角胶(炙令燥) 甘草(炙,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人参 葛根(锉) 桑根白皮(炙,锉) 枇杷叶(去毛,炙)各30克
用法:上十味,粗捣筛。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蛤蚧膏3
功效:主治远年近日咳嗽,上气喘满。
组成:麻黄1斤(去根节),紫菀茸半两,艾叶(炮)半两,槐角(炒)半两,陈皮半两,枇杷叶(去毛)半两,桑白皮半两,甜葶苈半两,款冬花半两,薄荷叶半两,杏仁(去皮尖)半两,佛耳草半两,五味子半两,贝母半两,紫苏叶半两,皂角(去皮子)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用河水3斗,于锅内慢火熬至1斗半,搓揉匀,滤去滓,令极细。再用生绢袋滤过,以文武火再熬成膏,然后下后药2味:蛤蚧1对(雌雄各半,米泔刷洗20遍,酥炙黄色),潞参1两半,为细末,与膏和匀,丸如弹子大。
用法:每服1丸,食后、临卧任意汤送下。
出处:《御药院方》卷五。
蛤蚧散4
功效:主治咳嗽,咽嗌不利。
组成:蛤蚧1对(雌雄头尾全者,不得有蛀蚛,水洗净,焙干),枇杷叶(拭去毛)3分,柴胡(去苗)半两,紫菀(净洗,焙干)3两,贝母(去心,炒)1两,人参半两,鹿角胶(炙燥)3分。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每用梨1颗,去皮,细切,净器研之,生绢滤自然汁于银器内,用药末半钱匕,入梨汁中,以慢火熬3-5沸取出,食后、临卧服。去枕仰卧一饭顷。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蛤蚧丸1
功效:润肺止咳,主治积劳,久咳,失音。
组成: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 诃子(煨,去核) 阿胶(炒) 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 细辛(去苗) 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研末,蜜丸如皂子大。每次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服。
方论:方中蛤蚧补肺润肺为君;熟地、麦门冬、阿胶滋阴养血,助蛤蚧以润肺,诃子养肺敛肺,共为臣;细辛辛以散肺,使收中有散,并防熟地辈滋腻太过,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润肺止咳之功。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蛤蚧食疗方
1、蛤蚧参茸酒
材料:蛤蚧100克,白酒2000克,鹿茸5克,桑螵蛸、巴戟天各20克,肉松蓉、人参各30克
做法:蛤蚧去头足,捣成小块,人参捣成粗末,鹿茸切薄片,其它药物也研碎;取干净的纱布袋,放入所有药材,扎紧袋口,放入酒里,密封浸泡半个月,这半个月中药经常摇动药酒瓶。
食用方法:每次喝10-20毫升,早晚各一次。
功效:能补精养血、强壮腰膝、益气壮阳,对元气亏虚引起的遗精、阳痿有治疗效果。
2、党参蛤蚧汤
材料:大枣6枚,党参20克,蛤蚧150克,盐、姜片一些
做法:红枣、生姜、党参、蛤蚧洗净,一起放入砂锅里,倒入适量清水,旺火烧开后,放入姜片,改成文火煲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暖腰膝,益气补肾,缓解尿频。
蛤蚧的作用
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蛤蚧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常于贝母、紫苑、杏仁等同出,治虚劳咳嗽,如蛤蚧丸(《圣惠芳》)。
1、蛤蚧治肺劳咳嗽: 蛤蚧一对(用醋少许涂,炙令赤色),白羊肺一两(分为三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一分,胡黄连一分。上药除羊肺外,捣细罗为散,先将羊肺一分,于沙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一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三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匆太急。(《圣惠方》蛤蚧散)
2、蛤蚧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皂荚仁一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一两(继)。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苋菜。(《圣惠方》蛤蚧丸)
3、蛤蚧一对连尾,涂以蜜、酒,放火上烤脆,研细末,加东北红参等量,共研匀,蜂蜜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一日两次,治咳嗽面浮,老人肺虚咳喘。
4、蛤蚧治肺嗽,面浮,四肢浮: 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藩粥一盏,投药一讲,趁热,细细呷之。 (《圣济总录》独圣饼)
5、蛤蚧焙干10克,党参、山药、麦冬、百合各30克,共研末蜜丸,每服3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治久咳肺痨。
6、肾虚腰痛:蛤蚧1对,切成小块,浸入白酒500毫升中,封闭2个月,饮酒,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常服也有延缓衰老、祛病延年之功。
7、人参蛤蚧酒:蛤蚧一对连尾,放火上烤熟,人参(或红参)10-20克,同浸于2000克米酒中,七日后开始饮用,每日酌量饮20-50毫升。有补肾壮阳,益气安神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阳痿早泄,肺虚咳喘,夜多小便等症。
8、小便频数:蛤蚧1对,人参30克,鹿茸6克,肉发蓉30克,桑螵蛸20克,巴戟天20克,白酒1000毫升。浸酒 30日后服,每次 30毫升,每日2次。
蛤蚧酒配方
蛤蚧酒是什么东西呢,显然蛤蚧酒就是采用了蛤蚧去泡酒,蛤蚧酒的主要功能是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而且常喝蛤蚧酒还能补肾,那么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制作这道中医养生的泡酒呢,下文我们看看具体的做法。
蛤蚧酒利用蛤蚧蒸泡制成,具有延年益寿、壮腰补肾功能,广西一些酒厂生产的蛤蚧酒,产品经卫生防疫部门鉴定,符合国家卫生及有关质量的理化标准,年产1000吨,销往区内外,1990年荣获自治区轻工厅优质产品奖。
使用蛤蚧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真伪。最常见的伪品是一种叫喜山鬣晰的动物,形体与蛤蚧颇为相似,但蛤蚧有以下特点:无眼睑,背部鳞片镶嵌排列,为粒鳞,趾宽扁,爪短。喜山鬣晰则有眼睑,背部鳞片叠瓦状排列,为起棱鳞片,指、趾窄长,爪长。上述特点可资鉴别。
一、原料:
蛤蚧1 对,白酒1000 克。
二、制法:
将蛤蚧去头、足、鳞,洗净,放入盛酒的容器内封好口,浸泡7 日即可饮用,每次1 小杯。
按:蛤蚧酒具有补肺益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的阳痿、咳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蛤蚧的泡酒方法以及用量
蛤蚧在生活中的用法有很多,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泡酒服用了。我们经常将蛤蚧的泡酒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生泡以及干浸。掌握正确的蛤蚧泡酒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不同方法制作出来的药酒药性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药酒。
若是将蛤蚧生泡,那么需要将新鲜的蛤蚧杀死之后破肚去掉内脏、眼珠子以及脑髓,然后去掉血,不要接触水直接放入白酒中浸泡。第二种方法就是干浸,也就是说将破肚并且清理干净后的蛤蚧用竹片撑开,然后小火烤干,再放入白酒中浸泡,这样制作出的蛤蚧不会发生变质的情况。蛤蚧泡酒在生活中可选择的酒方是非常多的,例如蛤蚧酒、蛤蚧三七酒以及蛤蚧补肾丸等等,我们应该根据身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酒方来服用。
蛤蚧在生活中使用方法除了本文所详细介绍的泡酒之外,也可以煎汤内服,用量控制在3克到6克之间,不要贪多;将蛤蚧研磨成粉末使用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法子,用量控制在1克到1.5克之间;除此之外也可以将蛤蚧制作成药丸、药散来使用。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
1、蛤蚧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藩粥一盏,投药一讲,趁热,细细呷之。 (《圣济总录》独圣饼)
2、蛤蚧治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阳痿早泄,肺虚咳喘,夜多小便等症:蛤蚧一对连尾,放火上烤熟,人参(或红参)10-20克,同浸于2000克米酒中,七日后开始饮用,每日酌量饮20-50毫升。有补肾壮阳,益气安神作用。(人参蛤蚧酒)
3、蛤蚧治久咳肺痨:蛤蚧焙干10克,党参、山药、麦冬、百合各30克,共研末蜜丸,每服3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
4、蛤蚧治咳嗽面浮,老人肺虚咳喘:蛤蚧一对连尾,涂以蜜、酒,放火上烤脆,研细末,加东北红参等量,共研匀,蜂蜜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一日两次。
5、《本草经疏》:蛤蚧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
6、蛤蚧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皂荚仁一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一两(继)。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苋菜。(《圣惠方》蛤蚧丸)
7、蛤蚧治小便频数:蛤蚧1对,人参30克,鹿茸6克,肉发蓉30克,桑螵蛸20克,巴戟天20克,白酒1000毫升。浸酒 30日后服,每次 30毫升,每日2次。
8、蛤蚧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日华子本草》
9、蛤蚧治肺劳咳嗽: 蛤蚧一对(用醋少许涂,炙令赤色),白羊肺一两(分为三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一分,胡黄连一分。上药除羊肺外,捣细罗为散,先将羊肺一分,于沙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一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三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匆太急。(《圣惠方》蛤蚧散)
10、蛤蚧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纲目》
11、蛤蚧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海药本草》
12、蛤蚧补肺虚劳嗽。《本草衍义》
13、蛤蚧主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开宝本草》
14、蛤蚧治肾虚腰痛:蛤蚧1对,切成小块,浸入白酒500毫升中,封闭2个月,饮酒,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常服也有延缓衰老、祛病延年之功。
15、蛤蚧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本草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