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度近视有什么危害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有什么危害 视网膜脱离

是近视眼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近视眼眼轴伸长及眼内营养障碍,视网膜周边部常发生囊样变性、格子样变性等,变性区视网膜非常薄,极易发生穿孔,有的已经穿孔形成于性裂孔,再加上玻璃体液化、活动度增加,牵拉视网膜发生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70%是高度近视眼。

高度近视可以治疗吗

1.高度近视患者至少每半年到眼科作眼底散瞳检查,若有早期病变如裂口,先予以雷射治疗以防止恶化成视网膜剥离。

2.平时多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CE也许多少对治疗高度近视有所助益。

3.避免眼球的外伤及剧烈爆发性运动也是治疗高度近视必须注意的。

4.万不幸视力突然变得很差或看东西扭曲变形可能视网膜巳剥离应立即到各大医院找眼科的膜专家诊治。

5.高度近视眼的视力低下难以矫正戴完全矫正的眼镜又往往不能耐受,所以配镜时应低度矫正,争取视力有些提高而又能保持舒适为宜,无须味追求最好的矫正视力。高度近视眼配戴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矫正视力比普通眼镜好,而且可以减少普通眼镜的棱镜效应视野受限等不适。

6.高度近视眼的另特点是病程进行发育期进展明显成人后仍不停止,这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后天的视觉环境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全身健康营养状况也起定作用,所以应比其他人更加注意视觉卫生,增强体质防止,维生素A 钙的缺乏及营养不良的发生。

7.治疗高度近视的方法包括高度近视眼伴有系列眼部退行性病变并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害视力,高度近视眼球变长,后部巩膜薄弱,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玻璃体变性,在外力作用下或玻璃体牵引下变性的视网膜易形成裂孔,进而发展成视网膜脱离,所以高度近视眼应特别注意避免头部剧烈震荡和撞击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可能。一旦发生闪光感觉等先兆,要及时检查。此外黄斑区变性也严重危及中心视力,高度近视眼还可能发生视网膜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均应及时检查与处理。

高度近视的几种并发症

1、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2、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3、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发生率5%-40%。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4、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

高度近视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黄斑出血和黄斑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青光眼等,且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严重的还会导致失明及眼球萎缩。

据烈、冲击性头部运动,如足球、篮球、跳水、举重、急刹车等,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脱离。饮食上如不加注意大量食用辛辣,喝酒会造成眼底黄斑部反复出血。

高度近视有很多并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多多注意防护眼睛,为避免视网膜脱离,少做剧烈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高度近视会不会致盲

专家介绍说,患高度近视病率很高,可发作很多严峻并发症,其中并发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都是致盲的多见眼部疾病,所以其是非常容易导致导致失明情况出现的,那么对生活的影响也将是更加大的,所以对视力的保护非常重要。在中国高度近视归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造成,对我们后一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容易导致其他问题出现,导致病理性近视、进行性近视等问题。

高度近视眼患者因眼轴显着伸长,构成后巩膜葡萄肿,发作一系列的病变,乃至致使视网膜脱离而致使失明。因为高度近视的眼球前后径不断增加,因为巩膜向后扩大,视神经乳头周围头绪膜萎缩,在视神经乳头颞侧构成半月形的近视弧形斑。眼底发作一系列病变,视网膜变得软弱绵薄,尤其是眼球后极部和黄斑区视网膜变性萎缩,致使黄斑出血,终究严峻危害视力。

高度近视还会造成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近视的症状及危害

近视眼会引起许多眼部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些是致盲的,近视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近视的并发症主要有:

(1)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70%是近视眼;

(2)白内障。近视眼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逐渐发生混浊,进而可产生并发性白内障;

(3)黄斑出血和黄斑变性,导致永久性损害视力;

(4)玻璃体液化变性,诱发视网膜脱离;

(5)近视眼容易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据统计高度近视眼30%有青光眼,造成视力渐渐丧失。

(6)斜视、弱视。如双眼近视度数相差大于度者,易引起度数深的眼外斜和弱视。

造成高度近视的原因

高度近视眼患者因眼轴显着伸长,构成后巩膜葡萄肿,发作一系列的病变,乃至致使视网膜脱离而致使失明。因为高度近视的眼球前后径不断增加,因为巩膜向后扩大,视神经乳头周围头绪膜萎缩,在视神经乳头颞侧构成半月形的近视弧形斑。眼底发作一系列病变,视网膜变得软弱绵薄,尤其是眼球后极部和黄斑区视网膜变性萎缩,致使黄斑出血,终究严峻危害视力。

高度近视还会造成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临床引起高度近视的原因:

一、遗传遗传

多见于病理性近视,多数指的是高度近视,患者往往在幼儿时期眼轴非常长,长大以后甚至度数会超过二千度,主要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二、环境困素

主要和平时用眼过度、不良用眼习惯(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以及运动度不够、营养不均衡、生活作息不规律等所引起。

高度近视当心视网膜脱离

近视眼,在人们看来无非就是变成眼镜族,又或者做准分子激光,在眼球上“打造”一副眼镜,从此视觉便变得清晰。可实际上,近视眼远不止解决屈光不正这么简单。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时,视网膜常常会变薄,在剧烈运动、搬重物、受撞击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引起视网膜脱离,甚至导致失明。因此,近视眼并非戴上眼镜就没事,还需要定期做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

如今,近视眼患病率持续升高。据调查显示,小学近视患病率为30%,初中学生的50%,而到高中、大学为70-90%的患病率,近视眼已严重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然而近视眼远非视物模糊这么简单,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危险性同样会增高。

从近视的度数来分,100-300度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比例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几乎所有高度近视眼都有眼轴增长及眼球后极部巩膜的显著变薄,主要病理变化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和变薄,逐年加重。因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可以致盲,是我国位居第6位的致盲性疾病。

1、黄斑出血和黄斑变性近视眼,眼部血液供应差,视网膜缺血,视网膜产生一种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这些因子使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生长,这些新生血管管壁极薄,极易破裂出血,出血后形成黄斑出血。出血吸收后,新生血管可再破裂、再出血,多次出血后局部形成短痕,致黄斑变性,黄斑变性永久性损害视力。

2、玻璃体液化变性,玻璃体是无色透明胶冻状。当近视眼眼球增大,玻璃体却不会再增加,所以玻璃体不能充填眼内全部空间,出现液化,活动度增加,混浊,引起眼前黑影,诱发视网膜脱离。

3、视网膜脱离是近视眼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近视眼眼轴伸长及眼内营养障碍,视网膜周边部常发生囊样变性、格子样变性等,变性区视网膜非常薄,极易发生穿孔,有的已经穿孔形成于性裂孔,再加上玻璃体液化、活动度增加,牵拉视网膜发生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70%是近视眼。

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哪些

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哪些?

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高度近视的危害因素还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高度近视患者中白内障是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近视眼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晶状体营养障碍和代谢失常而逐渐发生混浊,视力逐渐减退产生并发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发展缓慢,以核心混浊和后囊膜混浊为主。

还有青光眼也是最为多发的一种并发症:近视眼眼房角处滤帘结构不正常,所以眼内的房水流出阻力较大,容易引起眼压升高。据统计高度近视眼30%有青光眼,这种青光眼会造成视力渐渐丧失。

最为让人们觉得可怕的是高度近视的危害可让视网膜脱离:是近视眼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近视眼眼轴伸长及眼内营养障碍,视网膜周边部常发生囊样变性、格子样变性等。

变性区视网膜非常薄,极易发生穿孔,有的已经穿孔形成于性裂孔,再加上玻璃体液化、活动度增加,牵拉视网膜发生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70%是近视眼。

近视度数过高会引发失明

近视眼视力降低,看远不清楚而看近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或阅读,会发生视疲劳现象,觉得眼睑沉重,眼胀头痛,恶心,眼干涩等。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眼,眼轴明显伸长,形成后巩膜葡萄肿,发生一系列的病变,甚至引起视网膜脱离而失明。因为高度近视的眼球前后径不断增长,成为长椭圆形,由于巩膜向后扩张,视神经乳头周围脉络膜萎缩,在视神经乳头颞侧形成半月形的近视弧形斑,进一步发展成为环状弧形斑,眼底也发生一系列病变,视网膜脉络膜弥漫性萎缩,视网膜变得脆弱菲薄,尤其是眼球后极部和黄斑区视网膜变性萎缩,黄斑出血,形成黑斑,严重损害视力。玻璃体混浊液化,可出现部分浓缩及点状,条状或絮状混浊,随眼球运动而上下飘动,常和视网膜发生粘连,牵引视网膜而发生裂孔,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引进入视网膜下,导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是视细胞所在部位,视细胞是专门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视网膜脱离发病后,视网膜便会失去营养供应来源,视细胞逐渐萎缩,因而丧失视力。

近视眼带来5大危害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危害一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危害二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危害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发生率5%-40%。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危害四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

危害五高度近视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黄斑出血和黄斑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青光眼等,且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严重的还会导致失明及眼球萎缩。

高度近视的后果有什么危害

近视超过600度就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不单单是看不清东西,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即前后径加长。随着眼球形状的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受到牵拉,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变性,所以高度近视有可能发展为"病理性近视"。

如果出现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其后果就是失明。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增加约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据统计,70%左右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是近视眼,其中30%-40%是高度近视。

中高度近视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定期做眼压检查。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近视患者应经常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鱼肝油、钙片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片等,并在食物中有意识地添加以上营养素。

危害

一、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的危害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

二、视网膜萎缩变性、出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这是比较主要的高度近视的危害。

三、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现在大家都已经了解高度近视的后有什么危害了吧,所以有近视眼的朋友是不可以忽视近视眼所带来的危害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向远处眺望,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或者手机,这样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另外还要多做眼保健操,祝您健康。

眼前飘黑影当心视网膜脱离

眼前飘黑影当心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非常严重可导致患者失明的眼部疾病,因此它的出现给患者的眼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高度近视的男性应更加注意对此病症的防范。

如今,近视眼患病率持续升高。近视眼已严重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然而近视眼远非视物模糊这么简单,专家称,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危险性同样会增高。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比例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专家认为,对于3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来说,由于眼轴不断增长,视网膜不能相应地变长,因而受到牵拉,拉扯造成的裂孔未及时修补,玻璃体已经液化的水分,便有机会灌入视网膜,就像墙纸渗水一样,视网膜便鼓起一部分,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通常中度以上的近视眼,视网膜就有可能会发生损伤。发生于近视眼的视网膜脱离是其他人群的8-10倍。他们常常是出现了眼前黑影飘动,甚至冒黑烟,伴闪光的时候才来就医。

专家表示,眼前飘黑影可能就是玻璃体对视网膜牵拉所致,所以在视网膜脱离前一般有前兆:眼前冒黑烟,闪光感。此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确定该眼是否发生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者,其远非戴的眼镜片比其他人度数高,其眼睛本身其实已经非常脆弱。他们的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目前近视眼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初高中的学生成了近视眼的高发群体。但很多家长老师更加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业问题,对于近视很多都排到了第二位。认为孩子近视了无非就是带上一副眼镜成为眼镜一族而已。或者去做一个准分子激光手术,视力也能恢复正常。可实际上,近视眼远不止解决屈光不正这么简单。高度近视有可能引起视网膜脱落,而视网膜脱落是第五大致盲杀手。

专家指出,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时,视网膜常常会变薄,在剧烈运动、搬重物、受撞击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引起视网膜脱离,甚至导致失明。因此,近视眼并非戴上眼镜就没事,还需要定期做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

10%高度近视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

如今,近视眼患病率持续升高。据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调查显示,小学近视患病率为30%,初中学生的50%,而到高中、大学为70-90%的患病率,近视眼已严重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然而近视眼远非视物模糊这么简单,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危险性同样会增高。

从近视的度数来分,100-300度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专家指出,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比例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通常中度以上的近视眼,视网膜就有可能会发生损伤。”专家认为,对于3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来说,由于眼轴不断增长,视网膜不能相应地变长,因而受到牵拉,拉扯造成的裂孔未及时修补,玻璃体已经液化的水分,便有机会灌入视网膜,就像墙纸渗水一样,视网膜便鼓起一部分,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不需要过度矫正

高度近视患者因为度数过高难以矫正,戴完全矫正的眼镜又往往不能耐受,所以配镜时应低度矫正,争取视力有些提高而又能保持舒适为宜,无须一味追求最好的矫正视力。

因为高度近视眼的另一特点是病程进行,发育期进展明显,成人后仍不停止。这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后天的视觉环境、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全身健康、营养状况也起一定作用,所以,应比其他人更加注意视觉卫生,增强体质,防止维生素A、钙的缺乏及营养不良的发生。同时高度近视眼伴有一系列眼部退化性病变,并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害视力。 高度近视眼球变长,后部巩膜薄弱,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玻璃体变性。在外力作用下或玻璃体牵引下,变性的视网膜易形成裂孔,进而发展成视网膜脱离,所以,高度近视眼应特别注意避免头部剧烈震荡和撞击,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可能,一旦发生闪光感觉等先兆,要及时检查。此外,黄斑区变性也严重危及中心视力,高度近视眼还可能发生视网膜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均应及时检查与处理。

相关推荐

高度近视眼的原因

1.后天环境困素:主要是后天用眼习惯不良,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以及运动不够、营养不均衡、生活作息不正常引起的高度近视。这种高度近视患者多在一千度以内,很少超过一千五百度者,预防之道应该从小就养成好的护眼习惯,注重眼睛之保健。 2.先天性遗传:也就是病态性高度近视,患者往往在幼儿时期即视轴非常长,长大以后甚至度数会超过二千度,这主要是遗传所致,因此目前无效方法可阻止其继续加深。 高度近视注意事项 高度近视者首先应该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而且必须经常戴,以避免近视度数加深。高度近视眼的视力低下,难以矫正,戴完全

高度近视别做对抗运动

专家表示,高度近视者,其远非戴的眼镜片比其他人度数高,其眼睛本身其实已经非常脆弱。他们的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离。比如: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赛跑、跳水、蹦极、蹦迪、羽毛球、拳击等剧烈运动都不适合高度近视的人群。像跳水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拳击运动员等都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 另外,高度近视不适合选择剧烈运动的职业。如各类运动员,特别是篮球、排球、跳高、跳远、跳水、游泳等

出现高度近视会造成哪些危害

1、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为77.1%。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2、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3、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发生率5%-40%。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4、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高度近视

近视眼是怎样练成的

现在近视的几率越来越高,近视成了我国社会现今不容忽视的问题,多数处于低度近视的患者都没怎么关注高度近视。眼科专家表示,多数患者会选择验光配镜对视力进行矫正,但事实是,许多患者的视力还是逐日下降,多数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后发展成了高度近视,甚至引发一系列的致盲眼部疾病。 高度近视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同时伴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高度近视不单单是看不清东西,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即前后径加长。随着眼球形状的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受到牵拉,从

高度近视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如今,近视眼患病率持续升高。据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调查显示,小学近视患病率为30%,初中学生的50%,而到高中、大学为70-90%的患病率,近视眼已严重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然而近视眼远非视物模糊这么简单,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危险性同样会增高。 从近视的度数来分,100-300度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专家指出,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10%的比例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通常中度以上的近视眼,视网膜就可能会发生损伤。”专家认为,对于30

高度近视患者怎样预防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以上者。高度近视眼的人不宜作剧烈运动,主要是为了避免发生视网膜脱离。一般认为,高度近视的度数越大,眼轴的长度就越长,视网膜受牵拉的程度就会越严重,眼底的改变也越明显,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也越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可以预防呢? 1高度近视的人,要定期检查眼底、视力和验光,同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头部受伤。 2高度近视患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应选择室内工作的职业,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大的职业如运动员、搬运工等。 3平时的娱乐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择剧烈震

高度近视的三种并发症

高度近视并发症,就是指由于高度近视引起的一些眼疾病,会加速视力衰退,让眼睛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症状。大家要明白一点,高度近视眼除了使你视物不清外,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您眼睛的健康,所以一定要对它所理解。 高度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飞蚊症、黄斑出血、视网膜脱落等,这三种都是比较常见的。对于飞蚊症而言,可能会出现黑影飘浮的现象,好像是蚊子在眼前飞舞,主要是因为高度近视引起了玻璃体异常,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高度近视的人,由于眼球变大造型对眼球壁的不断牵拉,导致眼底视网膜出现代谢失调。由于不断的牵拉过程

高度近视哪些危害

高度近视是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400-600度、伴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和预防与一般近视不同。在我国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表现为儿童学龄(前)期出现近视,近视度数进行性增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逐年加重,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高度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恶性近视、变性近视、进行性近视和遗传近视等。 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很高,约1%左右。高度近视可发生很多严重并发症,大部分会致盲,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致盲性

近视眼适合慢跑吗

1.高度近视可以进行慢跑锻炼。由于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可能会合并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病变情况,甚至会出现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对于高度近视,一定要定期到医院眼科进行裂隙灯及眼底镜检查,平时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但可以进行适当的慢跑等活动。 2.高度近视可以跑步。一般高度近视的人不能做剧烈运动,但是在跑步机上比较均衡的运动可能影响不大;高度近视如果剧烈运动容易导致视网膜脱落,适当的活动可以,但是如果跑步机上速度比较快也不利于眼睛, 同时建议您晚上最多10点睡觉,注意眼睛不可以用

高度近视要如何检查

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 度,眼球前后径增加约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据统计,70左右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是近视眼,其中30-40是高度近视。 黄斑是视网膜上的一个很小区域,它决定着视力的敏锐程度,如果黄斑受损伤,视力最高只能达到0.1。高度近视者由于眼球变长,还可能发生黄斑萎缩,也会导致视力丧失。视网膜脱离和黄斑萎缩是高度近视致盲的两大原因。 高度近视者一定要注意随诊观察,这些患者每年应至少查一次眼底。查眼底的目的就是观察视网膜的变化,如果发现了视网膜变性区或裂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