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宝宝如何穿衣
立秋后宝宝如何穿衣
现象:
暑假孩子眼睛近视度数不缓反增
每年暑假,都是眼科门诊最火爆的时候。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主任李东豪介绍,其中60%是青少年学生验光配镜的,而且这一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李东豪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暑假本来是孩子的眼睛得到充分休息、近视得到缓解的时段,但由于很多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手机、平板等“电子保姆”,反而使得孩子近视度数不缓反增。
屈光不正、弱视和斜视是目前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屈光不正比例最大。近视除了遗传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用眼过度和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所致,而电子产品的屏幕显示是彩色的、闪烁变化的,而人的瞳孔遇见强光会缩小,遇见暗光会放大,不断变换的光线会使瞳孔忽大忽小,长时间这样用眼,必然会加重眼睛负担,而且,电子产品握在手中,还时常晃动,这样更易产生和加重近视,这也使得不少不到6岁的学前孩子也成了“小眼镜”。
让李东豪不无担忧的还有另外一个现象:不少小患者眼睛近视度数相差很大,很多将近一两百度。他说,这主要是这些孩子经常歪着头、侧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书、看电视、打游戏所致。
立秋后不要马上给孩子加衣服
有些家长在立秋之后,会下意识地给孩子增加衣服,然而立秋并不是真正的秋天,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炎热当中,如果宝宝穿多了,很容易捂出一身汗,这样吹到一点冷风马上就会感冒。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就是春天不要过早减衣服,秋天不要过早加衣服,这样才不容易生病。因此,宝宝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
立秋后穿衣要注意“三暖”
尽管立秋前后仍是酷暑高温天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会渐渐转凉,尤其北方地区在经历“秋老虎”过后早晚会变得寒冷。让宝宝“秋冻”,并不是说天气转凉也不要穿衣服,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早增衣,并合理增加衣服。
立秋过后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第一暖是“肚子暖”,孩子由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如果着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容易导致孩子食欲不振,甚至肚子痛,极易导致疾病发生。第二暖是“手脚暖”,手脚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不过1岁以内的宝宝手脚更容易变凉,不能光靠触摸手脚来增减衣服。第三暖是“背部暖”,背部适当温暖可以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但背部不可过暖,否则容易出汗,更容易因背湿着凉感冒。
衣服推荐:长袖套装很方便,薄外套是必备
秋天的气候一般是早晚凉中午热,因此宝宝早晚应该比中午多穿一些,可以早晚多加一件薄外套,如针织开衫、薄运动外套等,白天应适当减少衣服,尤其是孩子在运动的时候。
在服装搭配方面,如果家长图省事,可以给孩子薄款棉质长袖套装,注意不能太厚实,一定要选轻薄款,然后早晚再套上一件薄外套即可。如果家长比较有心思给孩子穿衣打扮,可以考虑长款T恤+休闲裤或背带裤,女孩子穿裙子最好内搭一层薄裤袜。另外,孩子的头部不需要太保暖,不要过早给孩子戴帽子。
宝宝如何穿衣不生病
诀窍:
摸宝宝的颈背部和双手
宝宝通常会在3~4个月时学翻身,6~7月时学独坐,7~10月时学爬,如果穿衣太多,宝宝自然会出现大运动上的不同程度的落后。如何判断宝宝的‘衣量’是否合适?教给年轻的父母一个诀窍,那就是摸宝宝的颈背部和双手。“当宝宝的颈背部温热无汗或微汗,双手温暖,是最适合的穿衣状态。如果颈背部无汗,双手冰冷,可适当加衣一件。如果颈背部出汗,不论手温或凉,均提示衣物过多。”她说,一旦发现宝宝的衣服被汗浸湿,最好尽快更换。
原则:
秋冻、头凉、脚暖、肚暖
现在气温逐渐降低,宝宝的穿衣应掌握四个原则:春捂秋冻、头部要凉、脚底要暖、脐周上腹都需保暖。
秋冻: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可开始对宝宝进行耐寒锻炼。宝宝穿的衣服能保持颈背部及手心温暖,手指微凉,是最合适的“衣量”。同时,随着天气变冷,可缓慢地增加衣物,即可锻炼宝宝的耐寒力,又可避免风寒感冒。
头凉:宝宝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广东地区的秋季并不太冷,因此,宝宝头部并不需要戴帽子,上衣也可相对轻薄,这样更有利于宝宝保持神清气爽。
脚暖:人体的脚部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因此,宝宝可适时选择长裤,并穿上袜子。这也是“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则。
肚暖: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时,宝宝通常会出现胃纳差、厌食、腹痛、呕吐甚至腹泻等。因此,让宝宝肚暖很重要。秋季时,选择宽松稍长的上衣,穿上长裤,可避免宝宝肚子受凉。此外,睡觉时围上肚兜,也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提醒:
别给宝宝穿高领毛衣
在秋天,宝宝的贴身衣物,棉质为最佳。化纤衣服不要贴身穿。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会加重皮肤的干燥感,而且化纤衣服透气性差。在衣服的选择上,贵暖不贵多。裤子最好选择宽松的长裤,且以棉质为首选,裤腰可采用宽橡筋,让宝宝穿着方便舒适。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给宝宝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高领衣可抵抗风寒,但容易引起颈部瘙痒甚至荨麻疹。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最好不要穿羽绒棉服,因为羽绒服容易诱发皮疹和支气管痉挛。
宝宝穿衣别陷入秋冻误区
1.有钮扣的衣服不要选
新生儿衣服大多都是采用系带设计,这样可以避免钮扣伤害宝宝皮肤或是宝宝误吞了钮扣的情况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选购有钮扣的衣服。
有扣子的衣服比系带设计的衣服更加保暖,它更适合宝宝在冬天穿。尽量不要选择扣子容易松脱、扣子粗糙突起的衣服。
2.衣服宽松才不会影响宝宝发育
宽松的衣服虽然对宝宝不会产生束缚感,但是如果衣服不贴身宝宝很容易着凉,所以选择衣服要做到“松紧适当”。
松,即衣身宽松,但宽松的衣服也要尽可能地贴身,特别是宝宝的内衣尺寸要合适,一般宽出一寸半到两寸即可;紧,即衣服的袖口处不能太宽,衣袖最好是收口设计的,这样更为保暖。贴身的衣服不要忽略衣服的袖口设计,应该选择保暖柔和而又采用收口设计的衣服。
3.宝宝睡觉要尽量少穿衣服
许多妈妈怕宝宝睡得不自在,特意让宝宝在睡觉时少穿衣服,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出生不久的宝宝睡觉时尽量用衣物裹着。因为如果不把宝宝的小手包好,太小的宝贝睡觉时会很不安稳。当宝宝满2个月后,晚上睡觉两条腿会不停地蹬踢,往往会把被子踢开,这时妈妈应该给宝宝穿上婴儿睡衣,衣服要足够保暖,以防宝宝踢被子而着凉。
不同宝宝不同“冻法”
“秋冻”的基本理念就是从秋季开始锻炼机体适应严寒冬季的能力。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身调节能力较差。爸爸妈妈应该随着气候变化,要循序渐进的对宝宝进行耐寒训练,实施“秋冻”。
1.因时而异:分清三秋,“冻”法有不同
初秋最适宜开展秋冻,不宜给宝贝添加过多衣物。暑热未消,还时不时地有几场“秋老虎”光临,虽然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最适合耐寒锻炼。
仲秋早晚气温低,要注意加减衣服。
晚秋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切勿让宝贝盲目受冻不但对健康无益还有害,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2.因人而异:不同年龄,“冻”法也不同
0-1岁婴儿:入秋后只需单衣薄被,且不要紧包紧裹,衣带要宽松,被褥需轻柔,便于宝宝肢体舒展活动;当室温降至20℃以下,可穿夹衣,盖夹被。
2-3岁幼儿:秋天宜穿纯棉贴身线衣裤,易于吸汗。随着温度下降,可单层加衣,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
3岁以上幼儿:活动量可适度增加,秋季更不能穿厚衣、高领上衣,活动时可穿单薄的运动服。
3.因体质而异:体弱宝宝不宜“冻”
健康的小孩进行适当的秋冻,能很快地适应气温由暖变凉,帮助孩子迎接寒冷的冬季。体弱多病的幼儿,在多进行室外活动的同时,却不宜盲目地进行“秋冻”,而是要重点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便平安度过“多事之秋”和严寒的冬季。
秋冬季节宝宝穿衣5大原则
宝宝秋季穿衣原则一:小肚子需要小肚兜的保护?
夏末秋初,宝宝很容易腹泻,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中医认为,腹部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就等于保护了脾胃。平时脾胃不好的宝宝,当冷空气直接刺激到腹部,就容易出肚子痛,甚至是拉肚子,从而操作了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进一步影响生长发育。
给宝宝养成穿肚兜的习惯,护好小肚子,这样无论穿多穿少,肚子都不会露出来而着凉。另外,还可以用大浴巾或者薄被按长形对折几层,盖在宝宝的腹部,把他的手脚露在外面,当宝宝睡着或者翻身时,不容易把浴巾或者薄被踢掉。
Tips:如果宝宝盖的是小棉被,就不应该太厚,也不能捂得太紧,否则宝宝更会踢掉棉被而受凉。妈妈还可以拿件连体睡衣给宝宝穿,不管宝宝怎么踢,睡衣都在脚上,而且衣服的部分还能盖住小肚子。转播到腾讯微博
宝宝秋季穿衣原则二:小脚丫需要袜子的贴身保暖
脚部是阴阳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一旦宝宝的脚受凉了,神经系统会带动血液循环至全身,凉气走遍全身的宝宝,想不得病也难了。所以宝宝脚部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无论什么季节都要给宝宝套上袜子。棉袜、毛巾袜都是最佳的选择,既温暖又舒适。袜子的尺寸要稍大一些,可以有利于空气隔热,增加保暖性。像现在这样的雨天,一旦宝宝在外脚被雨淋湿了,要尽快擦干,不要让水汽长时间停留在宝宝的脚上。
Tips:一年四季坚持给宝宝用温水洗脚,躺下后盖好双脚,使小脚免受冷空气的刺激,既能预防感冒,又能帮助宝宝快点入睡,对提高宝宝睡眠质量还有很大的帮助。
宝宝秋季穿衣原则三:穿多了会患感冒
天气转凉,下雨天一来,妈妈总想给宝宝多穿一些,生怕少一件衣服都会受凉,其实这很容易削弱宝宝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小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健全,需要外界温度变化的不断刺激。入秋时,如果宝宝穿衣过多,会影响皮肤散热,降低调节散热和抵御低温的能力。像现在这种天气,一下雨的时候的确会很凉,妈妈就马上给宝宝套上长袖衣服。但是如果汗液浸湿了衣服,秋风一吹,宝宝就特别容易受凉感冒。
其实妈妈就是宝宝穿衣的最好衡量标准。当妈妈与宝宝穿一样厚薄衣服,静坐时不感到冷,那宝宝就感觉正好合适。
Tips: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是妈妈每天的功课。如果天气跟前一天没有大的变化,就不要轻易给宝宝添加衣服。给宝宝穿多少衣服最好在早晨起床时决定,因为早晨穿得多,到感觉热时再脱下,容易使宝宝感冒。?转播到腾讯微博
宝宝秋季穿衣原则四:特殊时刻穿衣方法也特殊
初秋虽然对流天气多,但是雨过天晴,也是宝宝外出玩耍的好时机,既不酷热也没有湿气。但是由于天气多变,妈妈外出时,最好还是给宝宝多带一件衣服,做好防风保暖的工作。此外,宝宝从室外回来时,也别急着脱去外套,应该等宝宝适当室内温度时,再脱掉。
雨过天晴,宝宝当然会到处跑。爱运动是宝宝的天性,这天气也是训练宝宝站立行走的好季节,别小看了这些训练,这种运动量对宝宝来说已经算很大了。所以建议妈妈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服,比平时少穿一件,以免束缚了四肢,影响活动和热量的散发。不但学起走路来比其他宝宝艰难,还可能因为太多衣服而捂出疾病来。
Tips:宝宝运动后经常会出很多的汗,要预防感冒,就千万不要马上给宝宝洗澡,而是先用干毛巾拭去身上的汗液,等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做其他处理。此外,还可以给宝宝每天准备几条干毛巾或者软的面巾,替换隔背,这样衣服也不会湿透了,也就避免了感冒。
宝宝秋季穿衣原则五:给南方妈咪的好建议——注意衣服防潮
由于季节交换时,强对流天气多,雨水充沛,衣服经常晒不干。所以妈咪最好把宝宝的衣物放在隔潮的袋子里储存。给宝宝穿之前,最好用吹风机的热风把衣服、帽子、鞋都吹干、吹热再给宝贝穿。另外,在室内要给宝宝多穿一些衣服。
秋季宝宝穿衣原则
1、小肚子需要小肚兜的保护
夏末秋初,宝宝很容易腹泻,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中医认为,腹部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就等于保护了脾胃。平时脾胃不好的宝宝,当冷空气直接刺激到腹部,就容易出肚子痛,甚至是拉肚子,从而操作了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进一步影响生长发育。
给宝宝养成穿肚兜的习惯,护好小肚子,这样无论穿多穿少,肚子都不会露出来而着凉。另外,还可以用大浴巾或者薄被按长形对折几层,盖在宝宝的腹部,把他的手脚露在外面,当宝宝睡着或者翻身时,不容易把浴巾或者薄被踢掉。
如果宝宝盖的是小棉被,就不应该太厚,也不能捂得太紧,否则宝宝更会踢掉棉被而受凉。妈妈还可以拿件连体睡衣给宝宝穿,不管宝宝怎么踢,睡衣都在脚上,而且衣服的部分还能盖住小肚子。
2、小儿穿衣要适量,宜少不宜多
俗话说:“欲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小儿的汗腺分泌十分旺盛,而小儿又多喜欢活动。小儿衣服穿的少一些,适合于小儿好动及代谢旺盛的特点。这不仅不会冻着小孩,还可使他得到耐寒的锻炼,也会少患感冒。相反,如果穿的过多,平时稍一活动就感到热的难受,因此,大大限制了小儿的活动。此外,衣服穿的过多,小儿出汗多,这不仅丧失体液,而且也会使“毛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易受风寒侵袭,极易受凉感冒。
3、增减衣服要及时和适量
随着气候的变化,给小儿的増减衣服要及时适量。宝宝舒适的外在温度是26℃,我们把衣服的类型和保暖温度做个大致归类,根据“穿衣温度=26℃-室温”的公式,妈妈就可以随时掌握宝宝的穿衣法则了。
较厚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是6℃,稍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如今天的温度为22℃,则穿衣温度=26-22=4=1+3=2+2,那么给孩子穿一件薄棉毛衫(1℃)+一件抓绒衣服或薄外套(3℃)就可以即可。或者两件厚棉毛衫即可。
4、“三暖一凉”穿秋衣
秋季宝宝穿衣法则:给宝宝穿衣服,要保持头部散热,头部过暖反而会令宝宝心烦头晕;衣服不要穿太多,以不妨碍宝宝活动为前提。妈妈可以随时摸宝宝的手,如果手上的温度适中而颈背又没有汗的,说明宝宝穿的衣服量适中。查看宝宝穿衣是否合适,只要保证“三暖一凉”就可以,一是手暖、二是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
手暖:抚摩宝宝手心,如果是温热而无汗,证明穿衣是得当的。
肚暖: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足暖: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头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如果头部捂得严严实实,反而不利于体热蒸发,特别是当孩子发烧时,更不可捂住头部。
5、出门要注意多带一件,随时调节宝宝穿着
“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后的温度总是难以预料,昼夜的温差更是变化莫测。一会很冷一会很热,有时候妈妈们还没来得及感受宝宝温度,还没来得及给宝宝添衣,宝宝已经冻着了。特别是出门在外,尤其需要多带一件衣服,以防天气突然转冷。此外妈妈们要注意的减衣服也门大学问。特别是出门回家后,不能看到宝宝出汗就立刻脱外套。秋天的天气常常是外面闷热而室内凉爽,而宝宝适应温差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很快的适应室内的温度,这样就很容易着凉,导致感冒。
此外还可以帮宝宝准备一定帽子。但记住帽子不能太厚,不能完全包住宝宝头部。帽子的选择只需满足不让头顶着风就好。厚薄的选择上,妈妈们自己根据气温和宝宝的体质选择。
6、加双小袜子,秋季足部够暖和
相信我们到了冬天都有这样的体验:身体上除了暴露在空气中的手部和面部,足部是最容易感到冷的也是体温最低的部位。对于宝宝来说,从秋季就要注意足部保暖了。
在夏天,不少宝宝都是光着脚走路。腿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因此秋季别让宝宝再光着脚了。婴儿脚部幼小,可以穿脚套;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可以根据脚长选择袜子。
教大家宝宝秋季的穿衣法则
秋季宝宝穿衣法则:
1. 给宝宝穿衣服,要保持头部散热,头部过暖反而会令宝宝心烦头晕;衣服不要穿太多,以不妨碍宝宝活动为前提。
2. 妈妈可以随时摸宝宝的手,如果手上的温度适中而颈背又没有汗的,说明宝宝穿的衣服量适中。
3. 宝宝秋季穿衣服,可以遵循“三暖”的法则,即“背暖、肚暖、足暖”。
到底要选什么样的衣服,才能让宝宝在秋天保持“背暖、肚暖、足暖”呢?下面马上介绍。
时尚又实用,毛织背心暖后背
在春季和秋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打扮: 里面穿一件长袖的衬衣或者T恤,外面再穿一件针织背心,看起来时尚又保暖。毛呢针织背心穿脱比较方便,它能给背部保暖,整个人又不至于穿太多而感到闷热。秋季里,妈妈也可以给宝宝添一件这样的背心。
白天肚兜晚上睡袋,肚子保暖不成问题
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所以宝宝肚子保暖不能忽视。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宝宝的小肚子总是很容易着凉。一是白天玩耍时或者大人抱起宝宝时,上衣很容易揪出来而使肚子着凉;二是晚上睡觉时,宝宝蹬被子等也容易露出肚子。因此,妈妈可以选择白天用肚兜,方便活动;晚上给宝宝用睡袋,爸妈也不用担心宝宝蹬被子了。
加双小袜子,秋季足部够暖和
相信我们到了冬天都有这样的体验:身体上除了暴露在空气中的手部和面部,足部是最容易感到冷的也是体温最低的部位。对于宝宝来说,从秋季就要注意足部保暖了。
在夏天,不少宝宝都是光着脚走路。腿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因此秋季别让宝宝再光着脚了。婴儿脚部幼小,可以穿脚套;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可以根据脚长选择袜子。
新生儿秋季穿衣保暖注意事项
秋季新生宝宝穿衣之款式选择
在秋季的时候,新生宝宝的衣服尽量选择比较简单的款式。比如妈妈们可以选择比较宽松且容易穿脱的衣服。宽松的衣服,方便新生宝宝的四肢活动,也利于孩子的身体血液循环。衣服宽松,不过不能过于宽大,款式简单就好,方便妈妈们为宝宝穿衣。
我们不要选择有纽扣或者是拉链的衣服,这些物品容易划伤宝宝细嫩的肌肤,还是选择纯布料的衣服比较合适。
新生儿在排尿的次数也会比较多,在秋季的时候,天气微凉,我们要及时为宝宝更换尿布,不要让宝宝着凉。秋季新生宝宝需要包着一件小毯子,防止宝宝的腿部受凉。
秋季新生宝宝穿衣之控制件数
秋季虽然天气微凉,但是秋季新生宝宝穿衣也要限制好衣服的件数。我们在衣服的选择上,不要穿过于厚重的衣服,我们要注意看看宝宝的手心以及背部,要是宝宝手心和背部在流汗,就说明孩子身上穿的衣服过多,需要适量的减少宝宝的衣服。
衣服的件数要合理,过多导致宝宝流汗容易引发宝宝感冒的问题。对于刚刚出生的孩子,衣服也不必穿太多,要是担心宝宝着凉,可以用小毯子包着宝宝即可。
秋季宝宝穿衣指南
秋季宝宝穿衣指南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的日夜温差特别大,宝宝出门在家,室内、户外该怎么穿才好呢?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室内外穿衣有别
天凉好个秋,爸爸妈妈若要和小宝宝一起出门,别忘了外出时一定得带上外套和长裤,即使只是前往距离很近的地方,都要经过短暂的户外道路,此时更应给宝宝做好防风保暖的工作。
特别提醒:在宝宝的衣着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帽子。帽子的功能很多,白天可以遮阳、天凉了可以保暖、保护头皮。保护好宝宝的小脑袋瓜儿,宝宝受凉的几率便会大大降低。
回家后不急着脱外套
天气转凉,爸爸妈妈出门时一般都会记得帮宝宝穿上外套。但新手爸妈们注意了,不仅要懂得给孩子穿衣服,更要懂得适时给孩子脱衣服,不要让小宝宝一会热一会冷。
一般,小宝宝皮下脂肪较薄,且中枢调控体温的机制较不成熟,加上基础代谢率较高,所以小宝宝很容易汗流满身,也很容易着凉,所以穿脱衣服可是门很大的学问。
从外面回家后,先别急着给宝宝脱外套,毕竟婴儿适应温度的能力不及大人,还是应该先让宝宝稍微适应一下室内的温度。也就是说,秋天的天气常常是“外面闷热而室内凉爽”,一下子把宝宝的外套脱掉了,说不定宝宝反而会在进门后着凉。因此进了家门,就更应该给宝宝一点时间去适应室内外的温差。那么究竟什么时间才应该帮宝宝脱衣服呢?专家建议:应先观察宝宝此时的情况,斟酌一下宝宝的活动量,再决定何时给宝宝脱外套。
特别提醒:如果外面下着毛毛雨,即使宝宝的衣服只是稍微有点打湿了,回家后仍应立即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宝宝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