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田七三七川七是同一种东西吗
中药的田七三七川七是同一种东西吗
田七又名“三七”,是广西、云南的著名特产,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其地下茎。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和采用,后转为人工栽培。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子,故通称“三七”。据清代《归顺州志》说,“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
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村,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贵》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本草纲目》中还说,田七“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料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并说,“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咬虫伤”痢”,“大肠下血,妇女血崩,产后出血,产后血多,男妇赤眼,无名痈肿,虎咬虫伤”等。据药物分析,田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古药书说田七“功同人参”确非虚妄之词。谷甾醇和胡萝卜甙能降血脂,而黄酮类化合物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有效成分,因而常食田七,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而且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预防功能。无病的人服用后可起预防冠心病和滋补强壮作用。
田七的药用价值
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材,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 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津,消肿定痛的显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之功效。清朝的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道:“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蜚声中外的“田七牙膏”、“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田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田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系野生,现已驯化家种,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通常所讲的田七,是指田七植物的干燥根。据药物分析,田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 经过科学研究证实,人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四环三萜皂甙,田七不仅同样含有,而且比人参更高,田七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调节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的作用。经临床实践证明,田七在治疗由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胶痛有满意的疗效,对降低胆固醇及血脂的功能也很显著。因此田七除作为医治跌打血瘀的传统名名药外,还日益广泛地用作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强身健体的滋补保健品。
田七分春、秋两季采收,以“春七”品质为佳,个大,体重,色好,坚实而不空泡。头数越少的田七价值越高。用田七花加工的田七花精,是凉血润燥,治疗青春痘的良药。田七如能与肉、鸡煲汤,其效用倍增。
田七菜的相关调查
“凉拌田七”成为一些饭店的抢手菜,菜市场销售行情也比较好,由于田七是一种活血化瘀的药材。然而,有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销售的田七也好,饭店里的凉拌田七、火锅涮田七也好,却并非药材“田七”。蔬菜专家称:这不是蔬菜科目里面的植物;药店的中药师看了以后称:这不是田七,也不在中药目录里面。
有市民反映,“凉拌田七”这道菜一段时间在各家饭店很受青睐,原因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听说田七是一种中药,而且具有补血养气、镇痛、抗疲劳等功效,再加上饭店的推荐,基本都会点上这样一道菜。
2010年10月20日,记者隋旭光到位于张店华光路上的大润发超市,在蔬菜专柜里很容易就找到了包装好的“田七”,记者看到,“田七”的标注产地为济南,标价为每市斤10元钱,据营业员介绍,尽管价格不菲,但因为市民都知道田七是一种中药,具有健身功效,销售行情不错。在张店西二路农贸市场,同样有“田七”在销售。
记者通过“百度百科”搜索发现,市场上卖的“田七”与中药田七明显不相符:中药田七叶片又薄又尖,与人参叶片相似,而市场上销售的“田七”叶子呈椭圆形,肉质肥厚,与“牡丹吊兰”的图片一模一样,难道市民餐桌上的“田七”果真是牡丹吊兰?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淄博市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仔细看了记者提供的图片后表示,这不是蔬菜品种,蔬菜类别里面没有这个东西,至于是不是田七不清楚。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位于张店金晶大道的同仁堂药店,同仁堂的中药师在查阅了《中华中医药典》后明确告诉记者:“这个‘田七’与药用田七完全不同,‘此田七’绝非药用田七,不是一个东西。”
据了解,田七又名三七,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掌状复叶,边缘有细锯齿。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往往中药药用只用田七根茎和花能够入药,而叶子等并不能作为药用。”而牡丹吊兰又是什么?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牡丹吊兰别名露草、花蔓草、羊角吊兰,为多年生常绿蔓性肉质草本,叶对生,肉质肥厚、鲜亮青翠,扦插繁殖,极易成活,并不具有药用价值。
那么,牡丹吊兰到了餐桌上怎么会成为“田七”呢?同仁堂药店的中药师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大多数市民对田七并不认识,饭店说是“田七”也就信以为真。[1]
其实市面上的田七菜是一种叫景天田七
川七和田七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根据叙述分析你是咨询川七和田七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在中药上川七,性微温,味甘微苦。有化瘀止血的作用,且药理研究也证实它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的通血性,故可治疗人体内外各种出血症。田七,又叫三七,因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故又名人参三七。主要产于云南省文山州,是云南省出产的传统名贵药材,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新,消肿定痛的显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之功效。
三七跟田七是同一种药材吗
是同一种药材。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又被称为田七、滇七、参三七、汉三七等,两者指的就是同一种中药材。
三七味甘、微苦,偏温性,归肝、胃经,其中含有三七皂甙A、三七皂甙B等多种药物活性成分,对人体来说具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常常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症。
田七为什么这么
田七价格三年上涨超过十倍田七又名三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要产于云南、广西两省。最近,这田七价格上涨的速度啊,就像坐上了高铁一样飞快,一共公斤竟然卖到了上千元。〔解说词〕今天,记者走访了多家中药铺和大药房了解到,田七的价格每公斤基本都在800元左右。这价格至少是三年前的十倍。
【同期声】中医药铺店主 袁春发:原来三年前的田七大约是80元一公斤,到了去年则是五六百元一公斤,现在好一点的田七都要1000元左右,现在我们去进货,田七拿不到很好的,但是价格很贵。
【解说词】记者走访时了解到,一些药铺店主就表示,田七的存货已经不多了,因为价格高而不敢随便进货。随着田七价格上涨,一些主要以田七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和保健品,价格也普遍上涨了近二成。据了解,目前我国田七90%以上产于云南和广西两省。由于近10年来三七价格几起几落,2006年一度下跌到每公斤30-40元,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积极性,加上旱灾影响,导致田七的产量明显减少。
【同期声】中医药铺店主 袁春发:就是市场的需求也比较大,比如说化妆品、保健品、洗涤品等等都把田七放上去了。这也造成田七缺货一方面原因。
【解说词】袁春发认为,现在有些商家已经不把三七当作药材,而是当作投资品种有关。
【同期声】中医药铺店主 袁春发:这个田七价格一下子升(这么多),可能与人为炒作有关,有些人一看田七价格一涨,就拼命收购,囤积起来不卖,这田七的价位就低不下来、
【解说词】这个月初,为了稳定三七价格,省物价局已经采取加强监管和检测等措施,防止商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但是,目前所起到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一些喜欢买田七来煲汤的市民就说,暂时会不买了
三七和田七有什么区别
三七又叫做是参三七或者田七,还有人将三七称为是田三七,三七参等等 。所以三七和田七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东西,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如果非要说三七和天气的差别,那就是因为地域或者产地的不同叫法不一样而已。
三七应该怎么吃好
首先你可以,去药店里把它磨成粉,如果磨不成的话就把他自己切成小块儿,然后用来炖汤喝最平常的就是三七汽锅鸡,它可以通经络,去除死肌,除血脂,有益健康,熟的三七可以治疗跌打损伤,对于伤口的愈合有非常大的好处,虽然说三七是个好东西,但是也不能过多的吃,用量方面也要控制,对于普通人来说它还可以消肿止痛,滋补强壮抗疲劳,也可以用于治疗胃出血,尿血等各种出血的症状,如果你把它研成粉了,可以每天两到三克,用温水喝掉它每天两次。
田七和三七其实是同一种东西的,只不过是一种植物的两个名字而已,田七所产生的功效是很多的,不但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入药它的药用价值也是比较高的,具有一定的止血的功效,在医学中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材,是一种温性的药材稍微带点苦味,可以治疗多种肝病和胃病引起的炎症,平时还可以当茶喝治疗牙龈水肿,但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否则会影响药效。
三七花是不是田七花
三七花和田七花是一种中药材。
三七花和田七就是中药三七花不同的叫法,其中三七花是学术名称,而田七是流传在民间的通俗叫法,两者是一种中药材,而三七花是三七花植株上的花,是三七花植株中皂苷含量最高的部分,别称又叫田七花,三七花和田七花两者都是中药材三七花的花。
田七和三七的区别
我们经常听到田七和三七这样的药名,但是这两种药到底有什么差别呢,中药是博大精深的,我们要学会区分中药才行,如果弄错了不但发挥不出中药的功效和作用,而且可能还会导致出现反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认清楚中药的外形和药性才行。
三七我们又叫做是参三七或者田七,还有人将三七称为是田三七,三七参等等,三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强大,被誉为是金不换,南国神草以及参中之王。
三七(拉丁学名: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肉质根圆柱形,掌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萼杯状。
又名:参三七、田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三七,我们知道三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三七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药性非常好,三七被我们叫做是参中之王和南国神草。三七能够补气和补血并且能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三七其实就是田七,田七和三七没有区别。
三七的种类都有哪些
三七是常用中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症。《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是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主根为“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三七别名田七、旱三七、参三七。主产于广西田阳、靖西、白色,云南文山、砚山等地。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有栽培。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莪术: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莪术的性状为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2、藤三七:表面灰褐色,有弯曲的纵皱及少数残留须根。体较重,质硬脆,断面类白色,颗粒状,或呈黄棕色角质状。气微,味微甜,嚼之有粘滑感。3、菊三七:又名土三七、水三七等。药材呈拳形、肥厚的不规则圆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有瘤状突起。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有菊花心。4、景天三七: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的根茎、根或全草。其全草异名土三七、墙头三七、根异名广三七、生三七。全草茎呈青绿色,易折断,中空。叶皱缩,上下表面均为灰绿色。根呈块状,肉质,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表面暗褐色,不平坦,呈剥裂状,干燥后质疏松。
上面主要介绍了这个三七的四个比较大的分类,具体的这个三七的种类的功效,大家可以上网或者是看书来查一查,不要觉得这个三七好就吃,什么东西都要搞清楚了再来吃,不要一味的相信别人说的,因为每一个人的症状不一样,吃这个三七的效果也不一样,所以要慎重的选择才行。
田七和三七的区别
三七我们又叫做是参三七或者田七,还有人将三七称为是田三七,三七参等等,三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强大,被誉为是金不换,南国神草以及参中之王。
三七(拉丁学名: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et Tseng)为伞形目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肉质根圆柱形,掌状复叶,伞形花序顶生,花黄绿色;萼杯状。
又名:参三七、田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①《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
②《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三七,我们知道三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三七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药性非常好,三七被我们叫做是参中之王和南国神草。三七能够补气和补血并且能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三七其实就是田七,田七和三七没有区别。
田七的简介
田七又名三七、金不换、三七参、血参、山漆、佛手山漆、田漆、田三七。是广西、云南的著名特产,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 用其地下茎。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和采用,后转为人工栽培。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子,故通称“三七”。据清代《归顺州志》说,“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
田七是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全世界仅有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 以产于广西田东、田林县海拔600米以上高山者为佳,云南省出产的三七亦驰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