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倒刺红肿化脓怎么办 须知:指甲倒刺正确处理措施
拔倒刺红肿化脓怎么办 须知:指甲倒刺正确处理措施
如果手上出现了倒刺,不要用指尖拔或用嘴咬,这样做可能会使其感染,轻则红肿疼痛,重则导致甲沟炎,引起皮下脓肿,甚至引发骨髓炎,脓毒血症危及生命。因此我们需掌握正确去除倒刺的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分以下4步:
1、倒刺干的时候不宜去除,应该将它泡在热水或橄榄油中软化。
2、用指甲刀或指甲钳去除倒刺,只要不伤及周围的皮肤,尽量将倒刺剪短。
3、剪掉倒刺之后,在指甲周围的皮肤上抹上润肤霜,然后进行按摩,最后用胶布包好,不要再去碰它就好了。
4、平时用橄榄油(最好是温热的)泡泡手或者用橄榄油、护手霜涂抹按摩手指,有助于防止倒刺的生成。
手指倒刺肿了怎么消肿 第4步:病症严重需就医排脓或拔甲
因指甲倒刺后拔倒刺的行为,早期会有甲沟皮肤红、肿、压痛,但后期可能逐渐发展为表皮下脓肿,甚至侵入指甲下方,形成甲下脓肿,此时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如:
当形成皮下脓肿时,要剪除脓肿的表皮,然后外敷消炎抗菌消肿的药物,再用纱布包扎手指。
当形成甲下脓肿时,需要进行拔甲手术排脓,拔甲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甲床,以免日后新生指甲发生畸形。
倒刺怎么处理好的快 第5步:日常预防倒刺
喜欢平时焦虑或紧张或不自觉咬指甲的人,也会容易出现指甲倒刺,而且用嘴巴咬指甲,其中的唾液、细菌会随着侵入倒刺伤口,引发炎症感染,需尽快改掉咬指甲的习惯。
另外日常我们洗碗、洗衣服或常接触一些洗涤制剂、化学制剂的,也要做到及时戴上手套,避免手指因这些物质的刺激,导致干燥起皮,长出倒刺。
缺乏维生素会引起皮肤干燥,加重指甲长出倒刺的病情,如此如果已经长了倒刺的,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C和维生素B,对缓解病情是有好处的,也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增加水果和蔬菜的进食量,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指甲倒刺常出现在秋冬季节,这是因为秋冬时节,空气比较干燥,手指也会变得缺水干燥,容易长因甲周皮肤缺水缺油脂而长出倒刺,为了周边的空气过分干燥,我们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地面上洒水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
另外保养我们的手指肌肤,日常可通过敷手膜,涂抹凡士林、护手霜,用橄榄油、杏仁油等优质植物油脂浸泡双手,给你的手部肌肤补水,这对于预防倒刺也非常管用。
常用手部做家务,打篮球,编制的人群,也是容易得倒刺的群体,因为倒刺因频繁地物理摩擦而引发,建议日常用手适当休息,减少洗手,在洗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保持水润。
指甲油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涂抹之后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若涂抹到了指甲肌肤周围的话,可能会出现肌肤干燥,引发倒刺,因此少涂指甲油,保持干净的指甲也很美哦。
孩子如果患上甲沟炎会有哪些症状呢
甲沟炎常因拔倒刺、扎刺、指甲过短造成继发感染,也有因小孩有吸吮手指的坏习惯造成的。上述就是孩子患上甲沟炎后的症状,当您的宝宝的手指甲沟处因以上原因引起红肿、疼痛,不让家长碰的时候,就得考虑是否是得了甲沟炎。
孩子患上甲沟炎后的症状的初期,手指甲或者脚趾甲的一侧有轻度疼痛和红肿,之后化脓加重,脓液向另一侧或甲下蔓延,形成甲下脓肿,在手指甲或脚趾甲下可见到黄白色脓液,指甲深处与甲床分离,并且感染加重,时常有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
拔“倒刺”有什么危害
我们常说的“倒刺”,在医学上称之为逆剥,气候干燥、皮肤摩擦、做家务、接触碱性物质都是长倒刺的常见诱因。大多数人对待处理倒刺的方法都是直接拔掉。对此养生专家提醒,乱拔倒刺极易引起甲沟炎,为了自身的健康,要学会正确的处理倒刺的方法。
乱拔倒刺易引起皮肤感染
看到手上的倒刺,我们总会不自觉想将它们拔掉,可要是真拔了,不仅疼,还常会弄得手指血迹斑斑,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感染!
这是因为甲上皮的结构是向下和向后连接,企图撕下会造成倒刺的进一步撕裂,其结果是倒刺越撕越大,越撕越深,造成皮肤深层的进一步损伤,并引起出血及感染。
拔倒刺有什么危害?
乱拔倒刺或可引起甲沟炎
指甲与周围皮肤交接处的沟称为甲沟,倒刺一旦感染,很快会波及甲沟而引起甲沟炎,使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化脓;如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甲下脓肿和脓性指尖炎。
倒刺的正确处理方法
如果手上起了倒刺,切忌直接用手撕掉或拔掉。正确的方法是先泡软皮肤,后用碘伏消毒,再用小剪刀或指甲钳小心剪除,不要忘了涂金霉素眼药膏或含有防感染的精油(如茶树精油)护肤品。
倒刺长期不愈合怎么办
如果倒刺长期不愈合,那就是缺乏维生素了。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伤口愈合差、容易裂开。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补充维生素A、E、C以及微量元素锌、硒等,比如多食用胡萝卜、哈密瓜、蛋、牛奶、杏仁、海带、紫菜、海鱼、绿色蔬菜等。
如何预防倒刺
加强手部皮肤护理每天坚持用温开水(可加几滴白醋)浸泡双手20分钟,可改善手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变得柔软。经常轻轻按摩双手,保持皮肤弹性。切忌用含碱量高的肥皂清洗皮肤,也不要直接接触洗涤剂等物品。
倒刺发炎化脓了怎么办 第1步:及时就医
指甲倒刺本身是小问题,但很多人不用指甲剪剪掉,习惯用手拔掉的话,很容易引起甲周肌肤发炎感染,导致出现甲沟炎,引发红肿、化脓现象,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切开手术排脓,切勿拖延。
护理宝宝指甲的误区
误区一、剪成弧形
给宝宝剪指甲,你会沿着指尖末端把指甲剪成弧形吗?别再这么做了,这个坑很多妈妈都踩过!
专家表示:弧形指甲中间高两边低,低下去的两边长长后,很容易导致嵌甲的情况。
嵌甲:即指甲嵌入了皮肤组织中,可引起局部疼痛,细菌侵入还可能会导致甲沟炎。导致嵌甲的最常见原因是修剪指甲不当,如剪得过短过深。
(怎么剪最合适?想知道答案的妈妈请继续往下看!)
误区二、不修整边缘
有些妈妈心比较大,给宝宝剪指甲从来不注意修整边缘。这样做看似没什么影响,但指甲边缘凸起的小刺、或指甲上的细小裂缝极容易勾到其他物体,这时只要宝宝一拉扯,指甲很容易就被撕裂,想象一下那非一般的痛感就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了!
所以,不想宝宝遭这罪的妈妈,给宝宝剪指甲别少了修整边缘这一步!
误区三、拔倒刺
倒刺指的是指甲侧面或根部凸起的一小片坏死的皮肤。
专家解释:直接拔掉倒刺后,指甲周围便会出现一个小伤口,由于人体中接触病菌最多的部位就是手部,宝宝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摸摸那,病菌就极容易入侵到这个小伤口中,导致伤口出现感染。
有关“拔倒刺”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新闻并不少见。
处理倒刺的正确方法:先把宝宝的手放到温水中浸泡片刻,等指甲周围的皮肤变软后,再用小剪刀轻轻将倒刺剪掉即可。平时可以多给宝宝的手部皮肤涂上温和的润肤霜,预防指甲周围出现倒刺。
误区四、用牙签挑出指甲里的污垢
宝宝的指甲里面藏有污垢,千万别用牙签等尖锐物去挑,这样不仅容易误伤甲床,还容易把污垢越推越深,诱发甲沟炎。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通过浸泡的方式,把指甲中的污垢泡软后冲洗干净即可;另外注意勤给宝宝洗手、剪指甲。
手指甲沟炎的疾病平时如何预防
妥善处理手指倒刺,正确修剪指甲,预防嵌甲;注意劳动保护,手指有微小伤口时,可涂2.5%碘酊,碘伏等,预防感染。
1、平时爱护指甲周围的皮肤,不使其受到任何损伤,指甲不宜剪得过短,更不能用手拔“倒刺”。
2、防患于未然。木刺、竹刺、缝衣针、鱼骨刺等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刺伤甲沟的异物,参加劳动或忙于家务时,应格外小心。
3、平时注意手指的养护,洗手后、睡觉前擦点儿凡士林或护肤膏,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病能力。
4、手指有微小损伤时,可涂擦2%碘酒后,用创可贴包扎,以防止发生感染。
6、如已化脓则应到医院及时切开,将脓液引流出来。防止感染蔓延引起指骨骨髓炎
7、如果甲下积脓,应将指甲拔去,以利于充分引流和彻底治愈。
如果发现出现了甲沟炎的现象后,在及时进行就医的情况下,在日常的饮食当中也是要特别的注意的,多吃高蛋白类的饮食,主要是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的,更加的不能饮酒。
脚指甲上有黑点是怎么回事 甲沟炎
甲沟炎多因甲沟及其附近组织刺伤、擦伤、嵌甲或拔“倒皮刺”后造成,初起时一侧甲沟发生红肿疼痛,短时间内可化脓感染,之后疼痛出血,部分人群会在指甲出血后形成一块黑色淤血块。
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等措施,应用碘胺药或抗生素。已有脓液的,可在甲沟处作纵形切开引流。感染已累及指甲基部皮下周围时,可在两侧甲沟各作纵行切口,将甲根上皮片翻起,切除指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纱布或乳胶片引流。如甲床下已积脓,应将指甲拔去,或将脓腔上的指甲剪去。拔甲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甲床,以免日后新生指甲发生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