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白蛋白低的表现
血白蛋白低的表现
除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外,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营养不良。氮负平衡使皮下脂肪和骨骼肌显著消耗,病人日益消瘦,严重者呈恶液质状态。胃肠道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减少,因而食欲差。疲乏、无力也是常见症状,病人不爱活动,体力下降,反应渐趋迟钝,记忆力衰退。多有轻、中度贫血,经常头晕,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浮肿的发生与血浆有效渗透压减低有关。
白蛋白低要怎么补呢
1会引起白蛋白偏低,通常是营养状态不好而引起的,而且还与肝功能异常有关。营养不良性的低蛋白血症或消化道的疾患,不能够很好的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也是引起,白蛋白低的原因。
2会引起白蛋白偏低的原因其实有很多,那么对于白蛋白偏低,我们平时应该吃什么好呢?白蛋白偏低,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选择一些适量的肉类,禽类,蛋类,贝类鱼类和虾类的食品。
3白蛋白偏低的患者可以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比较丰富,容易消化的食品,就比如说大豆蛋白粉,奶酪,脱脂奶粉,豆腐以及豆制品,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时候切记不能过量。
注意事项:
如果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白蛋白偏低的患者,还可以补充人血白蛋白,但是人血白蛋白的价钱是十分昂贵的。其实在饮食当中补充白蛋白是最好的。
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烦压升高。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警示语
本品为人血液制品,因原料来自人血,虽然对原料血浆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的筛查,并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论上仍存在传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人血白蛋白,辅料为辛酸钠、氮化钠、灭菌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略粘稠、黄色或绿色至棕色澄明液体,不应出现浑浊。
适应症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烦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规格
10g/瓶(20% 50ml)每瓶含蛋白质10g,蛋白浓度为20%,装量50ml。
用法用量
用法: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氣化钠注射液适当稀 释作静脉滴注(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滴注速度应以每分钟不超过2ml为宜,但在开始15分钟内,应特别注意速度缓慢,逐渐加速至上述速度。
人血白蛋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用量:使用剂量由医师酌情考虑,一般因严重烧伤或失血等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本品5~10g,隔4~6小时重复注射1次。在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时,可每日注射本品5~10g,直至水肿消失,血淸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不良反应
使用本品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偶可出现寒颤、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偶有过敏反应。
禁忌
1.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
2.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
3.严重贫血患者。
4.肾功能不全者。
注意事项
1.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3.输注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用。
4.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5.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对孕妇或可能怀孕妇女的用药应慎重,如有必要应用时,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
儿童用药
未专门进行该项针对性试验研究,且无系统可靠的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
未专门进行该项针对性试验研究,且无系统可靠的参考文献。
人血白蛋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不宜与血管收缩药,蛋白水解酶或含酒精溶剂的注射液混合使用。
药物过量
因本品有高渗作用,过量注射时,可造成脱水、机体循环负荷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药理毒理
1.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占血衆胶体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白 蛋白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过膜内速度较慢,使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管的静力压抗衡,以此维持正常与恒 定的血容量;同时在血循环中,l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 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2.运输及解毒:白蛋白能结合阴离子也能结合阳离子,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器官。
3.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白蛋白低的危害
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胶体渗透压紊乱出现水肿氨基酸、激素、维生素等器官供应减少,分解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出去,都可以导致白蛋白偏低。在临床诊疗中,白蛋白偏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当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产生减少,其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2.白蛋白的作用之一是营养细胞和维持血管内的渗透压。当白蛋白减少时,血管内渗透压降低,患者可出现腹水。
一般情况下,肝脏疾病患者在肝功能检查中白蛋白偏低的现象比较常见,因为肝脏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肝损伤,导致白蛋白产生减少。因此,肝脏疾病患者要定期检查白蛋白,根据白蛋白降低程度了解病情轻重,及时进行治疗,防止肝腹水、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发生。
肾病综合征有哪些临床特征
肾病综合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有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指的是二十四小时的尿蛋白大于3.5克;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指的是血白蛋白低于三十克每升。
2.水肿,可以表现为颜面部及下肢,甚至严重的病人出现双下肢周身水肿。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这些病人可以表现为尿量的减少、水肿、尿中泡沫明显增多。
人血白蛋白是什么
人血白蛋白是血液制品的一种,俗称"生命制品"、"救命药"。它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炼加工而成,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增强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市场价300到400元一瓶。临床上主要用于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以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人血白蛋白适用于: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烦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白蛋白低有哪些危害
一旦肝功能受损,那么就会导致白蛋白减少,当然降低程度和肝炎的严重程度是直接相关的。如果是慢性肝炎的话,可能降低的比较少一点,但是如果是肝硬化或者是肝癌患者的话,那么血清白蛋白浓度也会随之降低很多。这是由于肝功能检查的时候若是出现白蛋白低,就说明肝脏受到了损害,而蛋白偏低越多,那么受损的就越严重。
白蛋白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维持营养细胞和血管里面的渗透压,可是一旦白蛋白减少,那么,血管内渗透压就会不断的降低,导致患者出现腹水或者是身体的浮肿,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大危害。此外白蛋白属于人体里面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如果检查出现白蛋白低的话,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直接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上面只是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危害,白蛋白低的危害是很多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版蛋白这种物质对于人体是很重要的,一旦出现了异常,就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以便及时确诊疾病,这样才可以及早进行治疗,对于身体的康复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白蛋白低的原因
原因一:白蛋白偏低通常是营养状态不太好;球蛋白偏低一般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了免疫抑制剂等,但光看这两个指标,很难确定问题,还要看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等。
原因二:白蛋白低与肝功能异常有关还与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下降有关,饮食上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但不要过量,因为会加重肝脏负担。
原因三:白蛋白合成不足,常见于急慢性肝病。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
原因四: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或消化道疾患,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如胃癌,肠癌,肝癌。
原因五:肾源性低蛋白血症:由于肾脏正常的排泄屏障受损引起的大量血清白蛋白从尿液中排出,且丢失的蛋白总量大大超过人正常饮食摄入的蛋白的量,即会导致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原因六: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几乎全由肝脏合成,各种肝脏、蛋白补偿机能受损,则造成制造的不足。会导致白蛋白偏低。
引起肝功能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不良会引起白蛋白偏低;
2、急慢性肝病、胃癌、肠癌、肝癌等都会引起蛋白质吸收不良,进而导致白蛋白偏低;
3、肾脏排泄屏障受损也会导致白蛋白偏低;
4、白蛋白的合成几乎全由肝脏合成,因而各种肝脏、蛋白补偿机能受损,就会造成白蛋白制造不足,导致肝功能白蛋白偏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