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质增生的七大因素有哪些

骨质增生的七大因素有哪些

(1)增龄: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张乃铮教授等人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 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从张乃铮教授等人的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职业: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柱和膝关节,装卸工的膝踝关节,驾驶员的肩关节,修理工和纺织工的腕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长期从事刺绣、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颈椎关节,较长时间站位工作如纺织女工、营业员、迎宾小姐、仪仗队员的跟骨。以上这些部位因长期反复做某一个动作,使该关节经常受到磨损而引起骨质增生。1994年《风湿病年鉴》中指出,通过对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骨关节炎的109名男女病人与218名无骨关节炎的人相比较,发现每日蹲位或跪位超过30分钟或每日爬楼梯超过10层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高发病率。

(4)种族遗传因素: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结节(结节损在较斑疹,丘疹损害大且深,多向下侵入真皮深层,重者可达皮下组织。表面呈半圆...)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检出率增高。

(5)体质因素: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关节疼痛(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年龄、性别、发...),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美国《今日关节炎》发表一份研究资料指出:通过跟踪观察30~46岁的1178名男性,发现超过标准体重20磅的人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者多3。5倍的机会。发生部位多是髋、膝关节。

(6)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如...)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7)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骨质增生有哪些病因?

骨质增生分为原发性以及继发性两种,两种类型的病因有差别,原发性的骨质增生与年龄以及长期的过度劳累有直接的联系,这是骨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而继发性骨增生的病因则主要是由于外力因素所引起。下面就骨质增生的病因进行具体介绍:

骨质增生有哪些病因?

⒈营养学: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钙。是应力反应的结果。

⒉组织学: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⒊生物力学: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

⒋生化改变: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

⒌病理学: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目前,骨质增生主要是发病于中老年人群,正常来说,人体的骨骼在20岁之后就开始逐步走入衰老期,这也是为什么中老年人群非常愿意出现骨骼疾病的基础因素,男性患者要明显的高于女性,这与高危发病因素有联系。

骨质增生是指什么

大家都知道骨骼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的重要器官。如果骨头出了问题,那可就不好了。那么骨质增生是指什么呢?

骨质增生是骨科的常见问题,也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关于骨质增生的名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命名,其中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都是骨质增生的别称,中医将其归属于“骨痹”范畴。

骨质增生可发生在骨骼的任何部位,通常会表现为颈椎、膝关节、腰椎、足部的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与年龄增长、职业、性别、种族、遗传、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为负重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如脊柱的颈椎和腰椎,下肢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等。腰部活动频繁的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等人群是骨质增生的易发人群。

严格意义上来讲,骨质增生并不能算是疾病的名称,而是骨骼退变性变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变化,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理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

骨质增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病理学(15%):

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

组织学(10%):

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生物力学和生化改变(35%):

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

营养学: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钙。是应力反应的结果。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

颈椎骨质增生

年龄因素、慢性劳损、外伤、咽喉部炎症、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谢因素、精神因素等均能引起颈椎骨质增生。

骨刺患者的饮食

多补钙。骨质增生患者容易出现骨质增生,因此需要多补充钙质,多吃豆制品、海带、虾皮、多喝牛奶。

多摄入维生素。骨质增生患者要多吃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动物肝脏等。

多吃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

饮食节制。骨质增生患者应注意节制饮食、保持体重,避免肥胖和加重关节负担。

忌食发物和解药类食物。海鲜等发物容易加剧炎症,绿豆等解药类食物,容易影响药物疗效,骨质增生患者应禁食。

体重过高也会影响到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大多数发生在颈椎和腰椎,手指和膝关节处亦可发生,但比较少见。发生在颈椎的增生其症状在头部和上肢,又以上肢见多,即颈椎部位没有明显症状,而上肢症状明显。体重过重会加重脊柱和关节的负担,是诱发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指什么

骨质增生是骨科的常见问题,也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关于骨质增生的名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命名,其中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都是骨质增生的别称,中医将其归属于“骨痹”范畴。

骨质增生可发生在骨骼的任何部位,通常会表现为颈椎、膝关节、腰椎、足部的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与年龄增长、职业、性别、种族、遗传、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为负重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如脊柱的颈椎和腰椎,下肢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等。腰部活动频繁的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等人群是骨质增生的易发人群。

严格意义上来讲,骨质增生并不能算是疾病的名称,而是骨骼退变性变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变化,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理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

预防骨质增生方法有什么

第一招:减轻体重。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第二招: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

第三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

第四招: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

骨刺的饮食注意什么

多补钙。骨质增生患者容易出现骨质增生,因此需要多补充钙质,多吃豆制品、海带、虾皮、多喝牛奶。

多吃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

多摄入维生素。骨质增生患者要多吃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动物肝脏等。

骨质增生的自我治疗方法

1骨质增生发生以后,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期就是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还有就是要注意患部的消炎,因为骨质增生发生以后,患者应该积极进行相关的治疗,药物等等。

2早期患者应该减少体力活动,尽量卧床休息,等待患者的症状缓解治疗,可以逐渐下床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积极进行治疗,患者尤其是下肢的膝关节,应该是注意减少下肢的负重。

3患者还可以进行药物治疗配合一些理疗,但是这个都是不能够彻底根除骨质增生的,应该注意是缓解症状,但是要是有的患者骨质增生非常严重,而且经过保守治疗,骨质增生不缓解。

骨质增生的发生与年龄因素有关,患者应该在中老年时候注意积极预防,多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方面也应该注意,注意多喝一些牛奶。

骨质增生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增龄: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张乃铮教授等人对北京郊区 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 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 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从张乃铮教授等人的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种族遗传因素: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检出率增高。

(4)体质因素: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关节疼痛,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

(5)姿势不良: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6)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骨细胞坏死可能是诱发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骨刺的饮食注意什么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又称骨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认为与年龄老化、损伤、肥胖超重、内分泌紊乱、骨细胞代谢异常、神经营养障碍、关节局部血循改变等因素有关,可伴有严重的疼痛。骨刺本身不会消除,有症状时以临床治愈为目标。

骨刺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

多补钙。骨质增生患者容易出现骨质增生,因此需要多补充钙质,多吃豆制品、海带、虾皮、多喝牛奶。

多吃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

多摄入维生素。骨质增生患者要多吃水果、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如动物肝脏等。

相关推荐

骨刺的检查手段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又称骨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认为与年龄老化、损伤、肥胖超重、内分泌紊乱、骨细胞代谢异常、神经营养障碍、关节局部血循改变等因素关,可伴严重的疼痛。骨刺本身不会消除,症状时以临床治愈为目标。 X线平片不仅为骨质增生的常规检查方法,的学者还认为骨质增生的X线检查是追踪病情变化的金标准。 骨刺的X线片可分为五级: 0级:无改变; 1级:轻微骨赘; 2级:明显骨赘,关节间隙正常; 3级:骨赘外关节间隙中度狭窄; 4级:骨赘外关节间隙严重狭窄,伴软骨下骨硬化。

颈椎骨质增生的原因

我们人体关于骨骼方面的疾病还是很多的,当然这引起疾病的原因也是很多的。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对于这方面其实是不了解的。不过如果知道了颈椎骨质增生的原因,对于颈椎骨质增生的治疗也是帮助的。那么,下面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颈椎骨质增生的原因。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

骨质增生的护理方法基本哪些

骨质增生的护理方法主要哪些方面呢?对于骨质增生,很多人可能都不陌生,因为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那么,骨质增生的护理方法主要: 1.骨质增生的护理最关键的就是要避免在潮湿处睡卧,不要汗出当风,不要在出汗后,即洗凉水浴或洗脚,以防风、湿、寒三邪气对膝关节的侵害。膝关节不过于劳累或负荷过重。 2.早期患者最关键的骨质增生的护理是稳定关节,坚持做双则股四肌等收缩的静力训练,即取卧或坐姿,双下肢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群,持续10~20秒,放松5~10秒;重复20~30遍;每日4~5次。做三周效。每

如何预防骨质增生 加强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比如游泳、跳绳、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练太极剑、五禽戏等,利于骨质增生的发生。因为运动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加其代谢过程,使骨骼的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延缓骨质的退行性变,防止骨质增生。同时长期锻炼还能锻炼能够增强肌力、缓解肌肉痉挛及僵直状态,增强代谢功能,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改善骨质增生的症状。

骨质增生要注意什么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是骨质增生的注意点之一。通常,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要尽量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 3、及时治

运动过激烈可致骨质增生

运动过激烈可致骨质增生: 1、活动或运动使骨骼被肌肉和韧带过度牵拉,造成骨骼局部受力增加,刺激骨膜及骨组织过度增生,产生骨质增生现象。 在X线片常可以看到,凡是骨刺严重的部位,都是肌肉和韧带在骨骼上的附着部位,这也证明骨质增生的发生与肌肉,韧带的牵拉十分密切的关系。 2、活动或运动使关节部位的骨骼磨损过度,可造成关节软骨面的不平整,使应力在关节软骨上分布不均匀,引起关节的骨质破坏和增生,以达到应力相对平衡,如很多长跑运动员在早期就发生膝关节的骨质增生。 运动过激烈可致骨质增生。专家强调:预防骨质增生可适

骨质增生的日常预防与健康教育

一、骨质增生的日常预防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的运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长期剧烈的运动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受力不均,负荷过重,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需要运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上佳方法,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关节液,而关节液只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骨骼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必要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利于关节液间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

怎么预防骨质增生

1、保持良好的做站卧姿势 平时站立时应养成正确的姿势,双膝关节微屈,臀大肌轻度收缩,自然收缩腹肌,腰椎轻度变直,减少腰骶角,增加脊柱支撑力。坐着时应选择可调式靠背椅,使腰部所依靠,减轻腰部负担,连续坐位姿势超过1小时者,应起立活动一下腰部,防止腰部的肌肉劳损,小关节移位,椎间盘损伤。 2、保持体重避免肥胖 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应保持体重,避免肥胖,可预防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 3、自我保健按摩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预防骨质增生

一、合理的膳食 祖国医学从很早就认识到饮食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很密切的关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们认识到胡桃、熟地、黑芝麻等食物具补肾益髓的功效,合理服用,可以起到强筋壮骨,骨质增生的预防和延缓的作用。 二、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长期过度剧烈运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是体胖之人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和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损伤和骨骼受力不均,从而发生骨质增生。因此,骨质增生的预防要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长期剧烈运动,并不是不运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

骨质增生如何预防

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靠 “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因此骨质增生康复的方法在于运动,意义在于消除或减轻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劳动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