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营养饮食
新生儿的营养饮食
1、热能:足月新生儿在4周大时所需热量,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能100-120千卡。
2、蛋白质:新生儿时期处于正氮平衡状态,不仅要求相当高的量,而且需要优质的蛋白质。母乳为新生儿提供了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如果按母乳喂养时,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2-2.5克,而以牛乳为蛋白质的来源时则需3.5克,而以大豆及谷类为蛋白质的来源时则需4克。
3、脂肪:该阶段的新生儿需要各种脂肪酸和脂类,其中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应占总热能的1%-3%。即脂肪的需要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4-6克。
4、碳水化合物:母乳喂养时,碳水化物的摄入应占热能的50%。这个阶段的宝宝,除淀粉外,对其它糖类(乳糖、葡萄糖、蔗糖)都能消化。尤其对单糖的吸收功能极好,肠道也能直接吸收乳糖。该阶段宝宝对糖的需要量为每日每公斤12-14克。
5、其它各种营养素:每日需摄入钙400-600毫克、铁10毫克、维生素A200微克、维生素D10微克,水按每日每公斤体重80-150毫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该阶段,可直接从母乳中获取足够的水分;人工喂养则应适当补充水份。
鹅口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鹅口疮引起的原因:鹅口疮一般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口腔不洁的患儿。
新生儿感冒的症状
新生儿为什么会感冒
绝大多数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只有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引起的。新生儿的身体娇嫩,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冒。
1.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
(1)新生儿鼻粘膜娇嫩,且鼻腔窄而干燥,无法很好地适应天气与环境的变化、也难以抵抗病毒和细菌,所以容易有炎症。
(2)早产儿与患有心肺功能不全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特别容易感冒,要极其小心地护理。
2.喂养方式不恰当
在一次关于婴儿营养常识的调查中,157对家长中只有10.2%的人知道一些育儿营养知识。而新生儿发育得很快,如果一直没有被母乳喂养过,或是有偏食、厌食的坏习惯,很容易营养不良,这就有可能引发新生儿缺铁、钙、维生素以及蛋白质摄入过少。
(1)对于宝宝来说,免疫系统的发育生长是离不开铁、锌和蛋白质等营养的,它们参与了婴儿免疫系统中球蛋白的合成,并能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与分化。铁、锌、蛋白质对提高新生儿抵抗力有很大作用。
(2)如果小朋友体内VA不足,会使得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减少、甚至是完全消失,也会使腺体功能受损,并且溶菌酶以及渗出的免疫抗体都会显著降低,屏障的各种功能也随之降低,易引发感染。
(3)缺钙的新生儿可能会得佝偻病。其抵抗力会降低,容易感冒。另外,缺钙会削弱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运动,致使分泌物难以被排出。
新生儿营养标准
1、蛋白质:足月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2~3克。
2、脂肪:每天总需要量为9~17克/100卡热。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饱和脂肪酸仅占34%。亚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亚麻脂酸缺乏时出现皮疹和生长迟缓,花生四烯酸则合成前列腺素。
3、氨基酸:9种必需的氨基酸是: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颉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新生儿每天必须足够地摄入这9种氨基酸。
4、热能:足月儿生后第一周,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250~335千焦;生后第二周,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335~420千焦;生后第三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420~500千焦。
5、糖:足月儿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热。母乳中的糖全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约占一半。
6、矿物质、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钠:食盐就是氯化钠,提供人体必需的钠。妈妈喂奶期间不宜吃得太咸,但并不是一点也不需要钠。乳母在月子中一点不吃盐的做法是不对的,新生儿也需要盐。
钾:乳品中钾能够满足新生儿的需要。
氯:氯随钠、钾吸收。
钙、磷:母乳中的钙,有50%~70%在新生儿肠道中被吸收;牛乳钙的吸收率仅为20%。因此母乳喂养不易缺钙,牛乳喂养容易缺钙。磷的吸收比较好,不易缺乏。
镁:镁缺乏时影响钙平衡。
铁:母乳和牛乳中铁含量都不高,牛乳中的铁不易吸收,因此牛乳喂养更容易缺乏铁。
锌:新生儿期极少发生血锌缺乏症,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偶而发生在2~4个月婴儿,缺锌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皮肤和粘膜损伤伴继发感染、生长迟缓、机体抵抗力降低。因此,不要以发锌衡量当时的血锌情况,发锌低不能代表血锌也低,应以血锌为准。
铁: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缺铁是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可影响婴儿的智力和精神运动发育,甚至引起不可逆的损害。
7、维生素:健康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很少缺乏维生素,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准妈妈妊娠期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胎盘功能低下并早产,新生儿可能缺乏维生素D、C、E和叶酸。
维生素K: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儿自发出血症或晚发性V-K缺乏出血症。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发生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常规上给出生后的新生儿肌注V-K1 1.0毫克,是起预防作用的。早产儿肠道菌种成长较晚,肝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V-K缺乏,应每日补充维生素K1毫克,连续补充3次。
维生素D:虽然新生儿出生时储存一定量的维生素D,但由于不能够在室外接受足够的阳光,又不能经食物摄入,婴儿期可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婴儿手足搐搦症和幼儿期佝偻病。应该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国际单位。
维生素E:早产儿需要补充,每日30毫克。
宝宝断奶后喝奶粉好还是喝牛奶好 宝宝断奶后喝牛奶的不利影响
老百姓的土话说就是:鲜牛奶硬,婴幼儿吸收不了。鲜牛奶矿物质元素含量很高,适合于青少年人群。还有,鲜牛奶中维生素含量很低,同时缺少了健脑益智的牛磺酸。鲜牛奶会引起新生儿过敏症、牛奶不耐症等,会增加新生儿胃肠道、肾脏的负担,会使新生儿营养失调,影响小宝宝的健康发育。
新生儿营养不良该怎么办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会因为一些器官和组织发育还不完全成熟。抵抗力很弱,经常会因为饮食不当或者生病后都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肠胃病。这是妈妈们最担心的事,为了不让妈妈们在孩子的肠胃上烦恼,这里我会给妈妈们一些建议。
父母应该积极的搞好预防儿童消化不良的工作,才能减少孩子的发病率,远离疾病的侵扰,切忌不可以乱给孩子服用成人药物,或者觉得没有什么,任其发展,最后 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另外需要给孩子准备一些可以调理肠胃的小儿药品,因为小孩子抵抗力都很弱,而且肠道经常会出现问题,所以我建议用妈咪 爱会好一些,妈咪爱是专治小孩子肠胃不适,便秘,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的。
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发生消化不良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一般消化不良会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其中1岁以内的孩子发生的比较多,因为婴幼 儿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不适应食物或者食物的变化,所以在喂养不当或者冷热失调、感染的时候,容易引起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乱,而发生消化不良。妈 咪爱含有的益生菌能够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肠道功能,并能抑制肠内致病菌,减少毒素的产生和吸收,重建肠道的天然生物 屏障,有效保护肠道健康。妈咪爱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更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新生儿营养不良的表现
1、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教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
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忽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2、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并发症
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这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由于细菌及毒素直接侵犯到脑细胞组织,使脑细胞功能受到严重破坏。
2、新生儿颅内出血:由于颅内受压力变化使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部位脑细胞血液循环受阻碍,使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
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在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从而损伤脑细胞,部分患儿的智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4、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亦称核黄疸。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时,未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神经细胞的中毒性病变,从而使脑细胞功能发生故障,影响智力。
5、新生儿低血糖:早产儿更为多见,由于神经组织在一般情况下几乎完全利用糖作为代谢能源,若反复发生低血糖或低血糖发生时间过长,会产生持久性脑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智力发育。
6、新生儿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不足会影响脑细胞的生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怀孕后期3个月到出生后6个月,脑细胞有一个特点,就是其增殖是一次性完成的,错过这个机会就无法补偿了,故新生儿期的营养很重要。
新生儿营养不良怎么办
1、改变喂养方法。新生儿因为认知和语言系统都仍未发展完善,所以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向,这时需要喂养者认真观察新生儿儿的需求,及时改变不良的喂养方法。
2、检查是否由疾病引起。有时候营养不良,可能是因为疾病在作怪。发现疾病后,应尽快治疗,然后结合其他方法恢复孩子的身体健康。
3、增加孩子的愉快情绪。人抑郁时,胃口就会不好,新生儿虽然小,但是已具有基本的情绪,所以要让孩子心情愉快,提高他对各方面的兴趣。
新生儿为什么会感冒
1.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不完善
(1)新生儿鼻粘膜娇嫩,且鼻腔窄而干燥,无法很好地适应天气与环境的变化、也难以抵抗病毒和细菌,所以容易有炎症。
(2)早产儿与患有心肺功能不全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特别容易感冒,要极其小心地护理。
2.喂养方式不恰当
在一次关于婴儿营养常识的调查中,157对家长中只有10.2%的人知道一些育儿营养知识。而新生儿发育得很快,如果一直没有被母乳喂养过,或是有偏食、厌食的坏习惯,很容易营养不良,这就有可能引发新生儿缺铁、钙、维生素以及蛋白质摄入过少。
(1)对于宝宝来说,免疫系统的发育生长是离不开铁、锌和蛋白质等营养的,它们参与了婴儿免疫系统中球蛋白的合成,并能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与分化。铁、锌、蛋白质对提高新生儿抵抗力有很大作用。
(2)如果小朋友体内VA不足,会使得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减少、甚至是完全消失,也会使腺体功能受损,并且溶菌酶以及渗出的免疫抗体都会显著降低,屏障的各种功能也随之降低,易引发感染。
(3)缺钙的新生儿可能会得佝偻病。其抵抗力会降低,容易感冒。另外,缺钙会削弱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的运动,致使分泌物难以被排出。
孩子一出生就补氨基酸
日前,由医院蔡威教授课题组研究的《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诞生,据了解,该课题组已完成了《指南》的制定,年内即可公布实施。
蔡教授介绍说,研究表明,合理有效地给新生儿(即出生28天内的婴儿)补营养非常重要,因为即使是轻度或中度的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增高,且新生儿的营养状况还会影响到其今后的脑发育和健康状况。那么,新生儿该如何补充营养呢?《指南》给出了一些答案。
蔡教授指出,《指南》的出台主要是为了纠正目前存在的新生儿营养摄入不合理问题。另一方面,该课题组成员陶晔璇医生也表示,《指南》不仅澄清了以往的误区,同时也给年轻的父母们提供了一些有用信息。
《指南》指出,传统观念倾向于宝宝出生后早期不宜用氨基酸,这是不对的。尽早给新生儿添加氨基酸(肾功能不全者例外)才能保证其营养充足。刚开始应按每天每公斤体重2克添加,之后以每天每公斤体重0.5克的速度递增,足月儿增至每天每公斤体重3克。
此外,有些父母盲目追求过高的营养含量,给孩子喂成分多、含量高的营养乳品,殊不知,这反而可能对孩子有害。《指南》建议,母乳优于配方乳,且通常情况下,母乳营养足够,无需添加其他营养。
当然,如果母亲正在进行化疗,或接受一些可以影响到乳汁质量的药物治疗,就要选用配方奶来代替母乳了。这时,对各种配方奶的适用范围一定要有所区分。胃肠道功能发育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只需要普通配方乳即可;反复腹泻的宝宝需要免乳糖配方乳喂养。低敏奶粉则是过敏宝宝的首选。此外,《指南》还强调,新生儿对量的耐受性优于对质的耐受性,所以要改变奶方时,应递减原奶粉,同时递增新奶粉,千万不可一下子更改。
对于早产儿与极低体重儿而言,1—2周是一个需要补充高营养的时期。并且,由于早产儿的吸吮力不足,每次摄入量不会太多,所以要多次喂养,一天约12次。
新生儿喝几段奶粉
新生儿喝几段奶粉:
其实现在在市场上很多奶粉品牌的一段奶粉是可以给0-6个月大新生儿喝的。这已经是奶粉行业内一般性规则了,给新生儿给一段的奶粉是最适合的。
每个阶段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同,一段奶粉是专门针对新生儿而设计的。非常适合新生儿营养的补充,接近母乳的配方。在奶粉中有适当的DHA、ARA成分,还有核苷酸、各种微量元素、矿物质,能补充钙。宝宝吃了之后能快速的补充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是非常适合的奶粉。
在市场上一段奶粉的品牌就有很多了,比如雅培金装一段奶粉,多美滋金盾一段奶粉,安婴儿A+1段奶粉,贝因美宝贝1阶段奶粉、美素佳儿金装1段奶粉等等,这些奶粉都是大品牌给新生儿服用不用担心,具体的选择就根据宝宝的体质来吧,最适合新生儿的奶粉才是最好的。
新生儿喝几段奶粉好,答案就是一段的奶粉。最让结果如此,但真正对宝宝来说最营养最健康的奶水,还是母亲的母乳,这才是首要的选择,其次才是给新生儿选择一段奶粉。
根据宝宝哭声按需哺乳
聆听宝宝心声 听宝宝哭声喂奶
经常有这样的妈妈,新生儿出生后,她们不分昼夜不到1小时就哺乳一次,结果筋疲力尽,母乳很快就开始减少。新生儿的喂养规律是按需喂养,尽管宝宝饿了就会哭,但这不意味着一哭就要马上哺乳。
新生儿只能用哭泣来表达他们的一些需求和情感,这就需要年轻的妈妈尽快了解宝宝哭声的含义,比如是想大小便的哭泣,还是饥饿的哭泣,或是生病难受的哭泣。
如果新生儿一边哭泣一边左右顾盼,妈妈用手指轻划宝宝嘴角,宝宝便歪头寻找,这种情况常常是宝宝饥饿的表现,妈妈此时应及时哺乳。
还有一些妈妈试图给新生儿养成定时吃奶的习惯,明知宝宝啼哭是饥饿引起,也非要到固定的时间再喂,就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营养不良。
鹅口疮用碳酸氢钠水洗可以吗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这种病菌主要是由于乳具消毒不严,母乳乳头或喂奶这手指污染所致。
新生儿肺炎死亡率高吗
新生儿的抵抗能力比较弱,尤其是对于贫血,佝偻病,体弱儿,营养不良或者是在身体上存在有先天性的畸形的婴儿来说,在患有肺炎以后病情会更重,恢复的也相对缓慢。
新生儿肺炎识别难度大。因为新生儿的胸廓发育相对不健全,呼吸肌软弱无力,因此无力咳嗽。而且,新生儿患肺炎时,不像大一些的孩子那样出现明显的咳嗽、发烧、气喘等症状,甚至体温下降,有时只表现出吸吮差、容易呛奶、哭声较轻或不哭,嘴里像螃蟹似的吐泡沫等,很多父母往往会误认为是感冒或其他问题。但抱患儿去医院时,却经常会被医生发现病情已发展得很危险了,所以死亡率较高。
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多时候在肺部也听不到特有的湿罗音,除非拍X光片才能明确诊断,给诊断带来很大麻烦。
因此,只要是当新生儿出现有偶尔的咳嗽,或者是精神不是很好,经常呛奶,嘴里无意中吐泡沫,不哭闹等的疾病症状时,就及时带去医院进行检查就诊,是新生儿肺炎的,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有效的治疗,一般是不会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太大影响的,治疗期间还应该加强饮食的调理。专家指出在新生儿患有肺炎的时候,他的胸部会有一定的凹陷,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去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