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诊断鉴别
近视诊断鉴别
病理性近视眼易有多种严重并发症,一般通过常规检查即可及时发现与早期确诊,但亦有难度较高者,如近视眼合并青光眼,弱视,视网膜脱离等,特别是在早期,一般易被忽略,故应提高警惕,全面仔细检查,通过视力监测,屈光复查,以及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特种检查方法,以求尽早得出结论。
诊断依据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凹球面透镜矫正,使视力增进;
3、高度近视眼底检查可明确诊断,如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4、可伴有共转性外斜。
鉴别诊断
1、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属于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近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2、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近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近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鉴别近视和正视可以采用客观检影法进行。
近视眼怎样鉴别诊断
一、检查方法: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二、鉴别方法:
1、老视: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属于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近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2、正视: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近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近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鉴别近视和正视可以采用客观检影法进行。
三、诊断方法:
1、轻度近视者,近视力正常,远视力下降,但高度近视,远近视力均下降。
2、高度近视眼球突出,前房深,瞳孔大,乳头颞侧弧形斑,豹纹状改变,后极部脉络膜萎缩,黄斑部变性、出血,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视网膜脱离,找到网膜裂孔。
3、辐辏欠佳或有轻度外斜视。
4、检影验光可确诊屈光度数。
5、凹透镜片矫正。具备第1、2、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5项即可确诊。
近视眼的诊断鉴别须知
1.假性近视:通过严格的散瞳验光,合适的散瞳剂选择,可以排除。即1-6岁使用0.5%阿托品眼膏,7-12岁1%阿托品眼膏,验光前三天,每日三次。12岁以上2%后马托品眼膏验光前一日每小时一次共5次或复方托品酰胺眼水5分钟点眼一次,6次后过二十分钟。
2.引起视力低下的疾病:很多眼部疾病都可以引起视力的下降,通过仔细的眼部前后节检查,可以容易排除。
3.圆锥角膜: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排除。
4.青光眼:通过眼压监测,视野及眼底视神经检查可排除。
怎么检查食道癌
食道癌的诊断鉴别:
诊断鉴别1:脱落细胞学检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临床检查食道癌的一种常见方法,采取这种方法可诊断准确,准确诊断率较高,对患者的影响较小,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诊断鉴别2:食管CT扫描检查
CT扫描可以清楚的观察食道周围器官和食管的情况,可及时的发现病情并做相应的治疗。
诊断鉴别3:X线钡餐检查
钡餐检查也是检查食道癌的常见方法之一,早期食道癌患者通过钡餐检查能有效鉴别食道癌的发病症状,是对患者有利的检查方法之一。
食道癌的诊断检查可较好的诊断出发病部位和病情程度,对食道癌患者的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食道癌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严重疾病,及时诊断鉴别有助于早期的治疗。
食道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要想避免食道癌的发病,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的预防,任何时候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能够避免疾病出现的,一旦出现了食道癌症状就要立即去医院治疗,食道癌患者早期治疗是可以得到治愈的,也避免了该病给患者带来的严重的伤害,错过了早期的治疗只会加重病情,突发癌变,治愈率较低。
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
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很多患者有了结肠炎的症状后就很肯定地认为自己得了结肠炎,其实这不是很准确的,结肠炎患者应去医院诊断鉴别,那么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下专家的具体介绍。
肠炎的早期症状,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是怎样的?专家指出,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其临床表现有很多。结肠炎的诊断鉴别有以下几点:
1、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3、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4、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近视散光的鉴别诊断
近视散光的主要表现是视物模糊及视疲劳,可合并有近视或远视,甚至伴有弱视、斜视,散光眼为看清目标,常常需要使用眼内睫状肌的调节作用,来不断地变换焦点。过度地运用调节,睫状肌不能持久地完成这一任务,就会出现眼部疲劳的一些症状。
低度散光者,一般裸眼视力受影响不大,但易出现眼部不适,尤其是在固定的距离作细致的工作时更明显。如长时间写字、阅读、开电视时,就会感到眼睑沉重、双眼干涩、眼球发酸、胀痛。继而可出现视物模糊,严重者出现头痛、头胀、头晕等现象。如果工作不需要精确的视力,常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高度散光者,常出现裸眼视力不良,视物模糊。为得到一较大的视网膜像,看清目标,患者常常有转头动作或斜颈,甚至将看的东西拿到离眼很近的距离,貌似近视。另外眯眼注视也是散光患者的一个体征,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
由于散光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多种疾病混淆,导致误诊甚至误治。所以临床上需与下列疾病鉴别:近视、远视、青光眼、血管神经性头痛、副鼻窦炎等引起头痛的神经科疾病。
近视眼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近视眼的检查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近视眼的鉴别诊断
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除到医院验光外,简便的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反而下降,你可按这种方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重复三天,如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真性近视。
近视眼会引起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数是致盲的,近视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的诊断近视眼呢?
定期检查远、近视力。可以在家庭置远视表进行自测,学校亦应对学生定期监测视力。如既往正常眼发现视力降低或矫正眼镜效果不佳,应到正规医院眼科作全面的眼部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准确客观地了解眼的屈光状态,又可检测有无近视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并排除其他眼病。
正规的验光是矫治近视并能有效控制近视发展的基础,对青少年学生尤为重要。验光方法有多种,医生一般根据年龄及眼部检查情况决定、推荐不同的验光方法。
散瞳检影验光是较能客观、准确反映眼屈光状态的方法,该方法是用药物使被检眼睫状肌麻痹、瞳孔散大后验光,待瞳孔恢复正常后再试镜,以此确定眼的屈光状态及所需配镜的度数,该方法可同时去除因调节过度造成的“假性近视”。
10岁以下多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10~16岁可用快速睫状肌麻痹剂如复方托品酰胺眼水散瞳,前者瞳孔恢复需要2周,后者一般1天后瞳孔恢复正常。
电脑验光和主观试镜也是常用的验光方法,主要对象是成人或作为散瞳检影验光的辅助方法。
近视眼如何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凹球面透镜矫正,使视力增进。
3.高度近视眼底检查可明确诊断,如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4.可伴有共转性外斜。
视力诊断
对数视力表
即凡近视力≥1.0、远视力<1.0者均属近视(使用的视力表不同,而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如为标准对数视力表,则低常远视力的记录应为<5.0)。年龄男性<0岁、女性<45岁者,近视力正常应为1.5,标难检查距离均为25cm。
屈光诊断
即于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呈现近视屈光(≥-0.25D)者。理论上的诊断标准应为:远视力<1 0="">24mm,调节麻痹下视网膜捡影为近视屈光(最低屈光度至少为≥-0.125D)者。但是,就21世纪初已有的条件与水平来说,如此准确与明确尚难以做到。
眼底诊断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近视,都应检查眼底,可初步估计近视的轻重及真假近视眼。一般有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改变,可诊断为真性近视,其屈光度在-300度左右或更高。有的伴着黄斑变性和出血等,如果眼底正常,可能是轻度近视或假性近视。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可根据眼底镜上的屈光度估计大概的屈光状态。
如果感觉到眼睛视力有下降的现象,就要及时地去检查并采取防治措施,及早诊治有利于视力的维持和恢复。
视力下降的鉴别诊断
可与视力障碍相鉴别。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相关检查
视力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以及对视力障碍有一个初步印象。远视力不佳、近视力尚好,可能为近视、散光等。近视力不佳、远视力良好,可能为远视。40岁以上者考虑为老视。远、近视力均不佳,可为远视或散光,或是屈光间质混浊,眼底或视神经病变,颅内病变等。如有睫状充血应考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视力突然障碍,可能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数天内视力迅速减退,可能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眼及颅脑外伤、中毒、颅内急性病变等。无光感可能系视神经萎缩、眼球萎缩。眼球密、绝对期青光眼、皮质盲等。对上述视力有了初步印象后,应按一定的步骤,从前向后逐步深人地检查。
儿童近视鉴别诊断
1.假性近视:通过严格的散瞳验光,合适的散瞳剂选择,可以排除。即1-6岁使用0.5%阿托品眼膏,7-12岁1%阿托品眼膏,验光前三天,每日三次。12岁以上2%后马托品眼膏验光前一日每小时一次共5次或复方托品酰胺眼水5分钟点眼一次,6次后过二十分钟。
2.引起视力低下的疾病:很多眼部疾病都可以引起视力的下降,通过仔细的眼部前后节检查,可以容易排除。
3.圆锥角膜: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排除。
4.青光眼:通过眼压监测,视野及眼底视神经检查可排除。
近视眼的诊断鉴别须知
近视眼的诊断鉴别须知:
1.假性近视:通过严格的散瞳验光,合适的散瞳剂选择,可以排除。即1-6岁使用0.5%阿托品眼膏,7-12岁1%阿托品眼膏,验光前三天,每日三次。12岁以上2%后马托品眼膏验光前一日每小时一次共5次或复方托品酰胺眼水5分钟点眼一次,6次后过二十分钟。
2.引起视力低下的疾病:很多眼部疾病都可以引起视力的下降,通过仔细的眼部前后节检查,可以容易排除。
3.圆锥角膜: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排除。
4.青光眼:通过眼压监测,视野及眼底视神经检查可排除。
如何鉴别诊断远视
当视力受到影响时,我们首先应该判断影响视力的因素是什么,其中占有很大因素的是远视,对于远视来说,和近视、老视、正视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然而有部分人会回混淆这三者。下面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鉴别判断远视吧!
1.近视 青少年轻度远视,由于读书、写字等近眼工作过多,有时引起睫状肌异常紧张收缩而痉挛,导致假性近视的发生。此时远视力下降,用凹透镜视力增进,用凸透镜反使视力下降,故临床上有将远视误为近视,而配以近视眼镜者。但此时由于误戴凹透镜加深了调节痉挛,出现更明显的视疲劳。因此,检查时要注意患者的视力 远、近和屈光状态是否多变,检影情况等,如有怀疑应检查近点距离,用云雾法或用阿托品充分麻痹睫状肌,解除痉挛后,假性近视便可消除而恢复远视原貌。
2.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当然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远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3.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远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远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故称此为假性正视眼。为了鉴别远视和正视,除用检影法易辨外,最简便正确的办法是用一轻度+0.5D凸透镜置于被检眼前,如加镜后视力顿减,可能为正视,如视力上升或保持不变,则为远视的佐证,结合检影易于鉴别。
经过阅读了上述的内容,你是否对远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呢,那就赶快收藏起来吧,当我们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需要时,我们就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这些小小的知识,准确的判断远视,这对于之后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视眼患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除到医院验光外,简便的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反而下降,你可按这种方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重复三天,如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真性近视。
近视眼会引起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多数是致盲的,近视度数越高,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的诊断近视眼呢?
定期检查远、近视力。可以在家庭置远视表进行自测,学校亦应对学生定期监测视力。如既往正常眼发现视力降低或矫正眼镜效果不佳,应到正规医院眼科作全面的眼部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准确客观地了解眼的屈光状态,又可检测有无近视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并排除其他眼病。
正规的验光是矫治近视并能有效控制近视发展的基础,对青少年学生尤为重要。验光方法有多种,医生一般根据年龄及眼部检查情况决定、推荐不同的验光方法。
散瞳检影验光是较能客观、准确反映眼屈光状态的方法,该方法是用药物使被检眼睫状肌麻痹、瞳孔散大后验光,待瞳孔恢复正常后再试镜,以此确定眼的屈光状态及所需配镜的度数,该方法可同时去除因调节过度造成的“假性近视”。
10岁以下多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10~16岁可用快速睫状肌麻痹剂如复方托品酰胺眼水散瞳,前者瞳孔恢复需要2周,后者一般1天后瞳孔恢复正常。
电脑验光和主观试镜也是常用的验光方法,主要对象是成人或作为散瞳检影验光的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