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穴位疗法 按带脉穴
月经不调的穴位疗法 按带脉穴
位置:位于腹侧部,章门穴下1、8寸
取仰卧位,腹部放松。两手中指端着力,分别置于带脉穴,反复按揉约1分钟。
功效:主治妇科疾病以及胁痛腰痛。
刮痧瘦肚子方法
带脉穴减肥
带脉穴,是人体穴位的主管,医术记载:“带之为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简单的说,带脉穴能约束、协调人体其他穴脉。而且轻敲带脉穴,能够明显的消除身上的游泳圈。
带脉穴,位于腹部之侧,章门下1.8寸,即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带脉之所以叫带脉是因为它在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而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就好像一条绳子将所有的经脉系在一起。
双手轻捶带脉穴可以加快经络气血运行,而且经常敲打带脉穴,能减少产生赘肉,有利于脂肪的代谢,消除腰部的赘肉效果明显。所以有人说常敲打带脉穴,让你轻松告别“游泳圈”,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为过。
另外按摩敲打带脉穴也具有滋阴养肾的功效,可以增强肠道蠕动,缓解便秘。但是要注意的是怀孕的女人不能敲打带脉穴。
腹部刮痧减肥
腹部是人体大部分经络循经的部位,缺乏腹部运动的腹部常会造成腹部经络的堵塞,因此我们要通过腹部刮痧减肥来很好的疏通腹部经络,这样就很容易的减下腹部的赘肉。
腹部刮痧减肥方法:
首先,两条腿要分开站立,站稳站直,收紧腹部。两手握着刮痧板,在胸部找到自己的肋骨,沿肋骨的下缘刮拭,一直刮到小腹,从一侧开始向另一侧刮拭。
带脉的位置在哪里
带脉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带脉穴位于人体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肝经章门穴下1.8寸处,双手掐腰时,肋骨与盆骨之间最柔软之处。
带脉对于女性来说非常重要,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还能治疗一些妇科疾病,比如女性出现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情况,可以通过疏通带脉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带脉的准确位置图
带脉穴为带脉之所过,又主治带脉及妇人经带疾患,脉穴同名,故称带脉。
带脉穴位置:在侧腹部,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肝经章门穴下1.8寸处;侧卧取穴。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太溪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足部内侧,脚部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该穴具有滋阴补肾、清热等功效。可治月经不调、手脚冰冷、咽喉肿痛、耳鸣、牙痛、肾脏病、精力不济、关节炎等症。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压穴位,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以不刺痛为度(孕妇若按此穴更要特别小心用力),左右脚上的穴位,每天早晚各按压1~3分钟。
月经不调、痛经、手脚冰冷的女性都非常适宜按摩太溪穴,有助于将阳气输入到体内,改善虚寒体质。
白带发黄有臭味怎么治 穴位调理-按揉带脉穴
位置: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与毒气水平交界处。
按摩方法:两手中指分别暗语两侧带脉穴为,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带脉穴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发黄、白带气味腐臭、疝气、要被无力、胸胁疼痛等。
艾灸哪里可以减肥 腰部减肥艾灸调理
取穴:天枢,太乙,带脉,肾俞。
天枢穴:位于脐旁开2寸,艾灸该穴位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降低食欲,调节内分泌,防止脂肪在腹部堆积,以达到腰身有型的效果。
太乙穴:位于脐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艾灸该穴位,能增强腰部肌纤维弹性,对断裂弹力纤维有修复和再生作用,坚持施灸,瘦腰效果明显。
带脉穴:位于肚脐水平线与腋窝重点直下纵线相交点,这是位于腰腹间,人体为宜横向运行的脉络,带脉堵塞,就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艾灸该穴位有利于腰腹部多余的脂肪代谢,减少赘肉产生。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该穴位可以调理因内分泌失调造成的身体过于肥胖现象,也可以改善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月经不调,腰痛,遗尿,遗精等症。
子宫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置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在腹内、外斜肌处;有腹壁浅动、静脉;布有腹下神经。
子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子宫穴主治病症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阴挺,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可灸,艾炷炙5~7壮,或艾条炙10~15分钟(对受针着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配伍应用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子宫穴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子宫穴的按摩手法】
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2次。
【按摩子宫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妇女不孕、阴挺、盆腔炎、阑尾炎等;
2、按摩子宫穴的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针刺子宫穴的方法】
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孕妇禁针);可灸。(对受针者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艾灸子宫穴的方法】
子宫穴艾条灸5-15分钟,子宫穴艾炷灸3-5壮。
【子宫穴主治】
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
【子宫穴穴位解剖】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子宫穴的配伍】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6、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隐白穴(《中国针灸学》);
7、子宫脱垂:子宫穴配维胞穴、足三里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8、前列腺炎:子宫穴配归来穴、关元穴、筑宾穴、三阴交穴(《新医疗法手册》)。
女性白带异常的对症按摩法
推荐穴位
按揉带脉穴
位置: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肚脐水平交界处。
按摩方法:两手中指分别按于两侧带脉穴处,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祛病功效:治疗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白带气味腐臭、疝气、腰背无力、胸胁疼痛等。
按揉关元穴
位置:当脐下中3寸。
按摩方法:用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关元穴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祛病功效:治疗白带异常、月经来潮前腹痛、腹胀、腹泻、闭经、不孕、遗尿等。
按揉子宫穴
位置: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于两侧子宫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好。
祛病功效: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崩漏、不孕、子宫脱垂等妇科病症。
月经不调艾灸部位图 月经不调穴位辨析
关元,气海均为任脉要穴,位于下腹部丹田之处,主一身之元气,调冲任血脉,理胞宫气血;关元还与足三阴经交会,调理肝脾肾;气海为元气之海,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盛则足以统摄经血;脾俞,肾俞直接调补脾肾;血海属脾经,足三里属胃经,与气血的生化,运行密切相关,灸能益气养血,且对全身脏腑,经脉气血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三阴交是脾经第一要穴,有理脾调经之功,又为三阴交之会穴,兼调肝肾之气血,脾肝肾三经气血充盛,气机通畅,则冲任调达,月经复常。
按摩哪里减肥最快 带脉穴减去腰腹赘肉
带脉穴位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调经止带,健脾利湿的功效,适宜于腰腹部肥胖,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调理,用两手中指分别按于两侧带脉穴处,顺时针方向按揉1-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天坚持按摩,能减去腰腹部赘肉,塑造动人腰线。
经穴定位:在侧腹部下,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肚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月经不调的穴位疗法 按气冲穴
位置: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方法:取仰卧位。两手指端着力,置于两侧天枢穴下5寸,耻骨结节上外放股动脉处的气冲穴,先轻后重,再轻反复交替点按约2分钟。
功效:主要治疗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萎,阴肿,功能性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