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的处理原则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的处理原则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不宜妊娠的心脏病孕妇,应在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妊娠超过12周时,应密切监护,积极防治心力衰竭,度过妊娠与分娩。定期产前检查能及早发现心衰的早期征象。在妊娠20周前,应每2周行产前检查1次。在妊娠20周后,尤其是32周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增加,产前检查应每周1次。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住院。孕期经过顺利也应提前住院待产。
(2)防治心力衰竭:保证充分休息,每日至少10小时睡眠。避免过劳及情绪激动。限制体重过度增长,整个孕期不超过12kg为宜。保证合理的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铁剂的补充。及时治疗心力衰竭。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洋地黄,早期心力衰竭给予作用和排泄较快的制剂,如地高辛0.25mg,每日2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口服,2~3日后可根据临床效果改为每日1次,不主张用饱和量,以备心力衰竭加重时抢救用药,病情好转即停药。妊娠晚期发生心力衰竭,原则是待心力衰竭控制后再行产科处理,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妊娠期合并症有哪些
1、妊娠高血压、怀孕前或怀孕的头12周出现高血压,这种孕妇通常有特发性高血压,即非怀孕所引起的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或舒张压高于90,或妊娠后期的血压比早期收缩压升高30或比舒张压升高15,称为妊娠高血压。
2、先兆子痫。若有妊娠高血压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二者皆有则称先兆子痫。而先兆子痫又合并抽搐则称之子痫症,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
3、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诊断及处理比较复杂。随着内科学及围产医学的发展,治疗慢性肾炎和监护高危妊娠的手段的增多,慢性肾炎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也明显增加,改变了过去慢性肾炎患者应终身避孕,一旦妊娠即行人工流产的观点。
4、妊娠合并肺结核。目前有增多趋势。非活动型肺结核或结核病变范围不大者对孕产妇及胎婴儿的发育无明显影响。但活动型肺结核已引起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时病情会恶化,甚至会死亡;缺氧、营养不良可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或死亡。严重者可通过血行播散将结核菌传染给胎儿,但甚为罕见。
5、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及分娩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功能再减退甚至孕产妇死亡。妊娠合并心脏病仍占孕产妇非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
早产是怎么回事
1.下生殖道及泌尿道感染,如B族溶血性链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急性肾盂炎等。
2.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30%~40%早产与此有关。
3.子宫膨胀过度及胎盘因素,如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4.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心脏病、慢性肾炎、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严重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
5.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
6.宫颈内口松弛。
7.吸烟每天超过10支,酗酒。
大龄孕妇的标准
高龄孕妇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妊娠合并症多吗?
高龄妇女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较年轻孕妇多,最常见的有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等。
妊娠期孕妇体内的血容量比非孕期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许多合并心脏病的孕妇不能耐受,而不得不提前终止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时特有的疾病,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母婴死亡;另外,孕妇的体内代谢,不能用非孕时的糖尿病的指标来判断孕妇是否是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很大,它不仅使妈妈容易感染,而且还可以引起胎儿早产、巨大儿、畸形胎儿、死胎,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天畸形儿多吗?
先天畸形与怀孕年龄有关。年龄愈大,所生孩子中先天性痴呆儿和某些先天性畸形儿的发病率愈高。我们遇到最多的是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据统计,35岁以下的孕妇中,发病率约在1/100,而45岁以上的孕妇中发病率可高达至1/50。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卵巢及睾丸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老蜕变,它们所产生的卵子和精子也自然老化、蜕变,染色体畸变机会增多,由这样的卵子(或精子)受精后发育成的胎儿,其畸形及某些遗传病发生率就会增高,流产、早产、死胎、畸形和痴呆儿的发生率也很高。
所以建议妇女尽量不要成为高龄孕妇。
如果已经成为高龄孕妇,该怎么办?
但是,如果你即将成为一位高龄孕妇,或已经是一位高龄孕妇,你也不需过度担忧,此时最重要的是做好孕前及产前检查。
高龄妇女通过孕前检查,就可以早发现问题,早作处理。如能及早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就可在孕前控制原发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原因
目前,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代偿失调的准妈妈,可因长期慢性缺氧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也可因缺氧引起子宫收缩,发生早产。
按照妊娠合并各种心脏病的发病率不同,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依次排列如下:
1、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约占65%-80%)
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约占其中2/3-3/4,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近年逐渐减少。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20%-35%)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成功妊娠的先心病育龄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妊娠合并先心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往无心脏病病史及体征,突然发生以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4、围产期心肌病
只发生于妊娠晚期至产后6个月的扩张性心肌病。其特征为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5、心肌炎
为心肌本身局部病变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6、其他类型
如贫血性心脏病、梅毒心脏病以及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母体循环、呼吸系统工作量加重,均使氧消耗量不断增加,至分娩时达高峰(比未妊娠时增长20%)。妊娠期全身含水量逐渐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压上升;加上重力的缘故,大多数孕妇的小腿及脚踝处发生水肿。妊娠晚期,子宫明显增大,致横隔抬高,心脏呈横位,血管屈曲,右心室压力升高等,以上变化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妇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产科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因为孕妇的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生孩子的时候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会增加产后循环血量,很容易心脏病发,还会心力衰竭。同时,因为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
最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症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孕妇在妊娠的时候血液总量增加约30~40%,心率加快,每分钟心搏出量增加。等到怀孕32周的高峰期的时候,心脏负担最重,水、钠的潴留、氧耗量会增加,子宫血量会增加,胎盘循环的形成以及因横膈上升使心脏位置改变等,心脏负担随着妊娠期增长而加重。
先天性心脏病怀孕要注意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共分五类,分别是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和妊娠合并心肌炎。它们已经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因为怀孕以后到了妊娠晚期,正常孕妇的血容量要增加30%-50%,作为一个有心天性畸形的心脏,她的心脏功能是减弱的,可能会出现心衰,肺水肿,严重的引起猝死。妊娠合并心脏病,有三个危险期,个妊娠晚期,32-34周,第二分娩期,第三个是产后72小时之内。”
医生提醒,虽然先心患者能正常怀孕,但怀孕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脏病的育龄妇女,怀孕之前就要对心脏进行评估,只要有肺动脉的高压,有紫绀,都不宜妊娠。如果评估可以妊娠,要动态观察评估她的心脏功能,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妊娠晚期提前住院。
大家一定非常的清楚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些问题,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先天性心脏病是非常的有危险的,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是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的,所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人一定要注意,仔细的询问医生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危害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的危害
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能使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诱发心力衰竭,从而造成孕产妇死亡。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危害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等有关。
1、病情较轻、代偿机能良好的准妈妈,胎儿相对安全,剖宫产机会多。
2、妊娠后心脏功能恶化者,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围产儿的死亡率是正常妊娠的2-3倍。
3、药物影响:某些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对胎儿也存在潜在的毒性反应,如地高辛可自由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4、心脏病遗传:多数先天性心脏病为多基因遗传,双亲任何一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后代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机型的发生机会较对照组增加5倍,如室间隔缺损、肥厚型心肌病等具有较高遗传性。
预产期过了几天去医院 孕妇什么情况下必须住院
如果是高危的产妇必须提前住院待产,例如:
1.胎儿不正:如果孕妇的骨盆过小或者畸形,或者胎儿过大,有生产困难的情况要住院待产。
2.合并内科疾病:如果妊娠合并心脏病、畸形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胆汁淤积、妊娠糖尿病、妊娠贫血等疾病,就要住院待产。
3.异常妊娠:如果有早产、四趟、难产等分娩史应该警惕异位妊娠,发现异位妊娠要住院观察。
4.有过腹部手术:如果孕妇有过腹部手术,包括: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等,也要考虑住院观察。
5.临产前有较多的阴道流血或者有过欧通、胸闷、晕厥等症状,需要考虑住院观察。
6.如果孕妇年龄小于20岁或者有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胎动异常等现象也需要住院观察。
妊娠合并心脏病食疗
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准妈妈应选择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要注意保证饮食的低盐、低脂,多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不可一次进食太多,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准妈妈在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最好不超过10千克,以减少心脏负担。另外,在孕16周以后,每日的食盐摄入量约在4~5克。多吃蔬菜水果,以防止发生便秘。
妊娠合并心脏病忌吃
1、控制食盐量
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准妈妈应忌食含盐份高的食物,如:
(1)调味品—食盐、酱油、味精、乌醋、蕃茄酱等。
(2)腌制品—泡菜、酱菜、豆腐乳、卤味等。
(3)腊味—香肠、火腿、腊肉等。
(4)罐头—蔬菜罐、肉罐等。
(5)其他—速食面、咸面包、多量之芹菜汁、胡萝卜汁等。
2、限制脂肪量和胆固醇量
每日膳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肝、肾、脑、肺、蛋黄、鱼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过多,因过多的植物油也会促使患者肥胖。
3、忌食刺激性食物
饮食中尽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调味品,严禁吸烟、饮酒,去掉喝浓茶、浓咖啡等不良嗜好。
妊娠合并心脏病食谱
冠心三和泥
原料:玉米500克,黄豆250克,芝麻20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将玉米、黄豆、芝麻分别炒香(熟),研成细末,混入白糖拌匀,用沸水冲服,每次50~80克,1日1~2次。
功效:此方有养心神、降血脂、补肝肾、健脾胃之功效。
莲心神饮
原料:莲心3克,茯神5克,桂枝3克,白术5克,生甘草3克。
做法:将上药切碎开水浸泡代茶饮用,每剂泡20分钟后徐徐饮用,次数不拘。
功效:此方有清心安神、降压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心胸烦闷、气短乏力等症。
参苓鸡蛋羹
原料:人参1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酸枣仁10克,鸡蛋2只。
做法:先将人参、生姜切成薄片、茯苓研粉,锅内放清水加人参、生姜、酸枣仁水煎20分钟后,滤去药渣留汁,加入茯苓和水适量搅匀,再将鸡蛋打入稍煮一会即可食用。
功效:此羹具有安心神、益气血、补虚弱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气血虚弱、四肢酸软、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等症。
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
由于正常妊娠的生理性变化,可以表现为一些和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悸、气短、踝部水肿、乏力、心动过速等。且心脏检查时可能会有出现轻度扩大、心脏杂音。妊娠还可使原有心脏病的某些体征发生变化,增加心脏病的诊断难度。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诊断依据:
1、过往病史
妊娠前有心悸、气短、心力衰竭史,或曾有风湿热病史;体检、X线、心电图检查曾被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
2、临床症状
(1)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经常性夜间端坐呼吸、咯血,经常性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
(2)有发绀、杵状指、持续性颈静脉怒张。
3、心电图检查: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情况。
4、X线检查:显示心脏显著扩大,尤其个别心腔扩大。
5、B超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肌肥厚、瓣膜运动异常,心内结构畸形。
心脏病孕妇心脏功能分级
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依据患者生活能力状况,将心脏病孕妇心脏功能能够分为4级: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II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活动后心肌、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肌、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理衰竭史者。
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严重受限制,不能进行人和体力活动,休息时有心肌、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其中,心脏功能I-II级,既往无心力衰竭史,也没有其他并发症者的可以妊娠。心脏功能III-IV级,既往有心力衰竭史,有心脏疾病病史者,妊娠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不宜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