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高烧不退怎么办 第3步:检测体温变化

手足口病高烧不退怎么办 第3步:检测体温变化

由于患儿发高烧后,还可能会反复出现发烧的情况,家长平时还需要注意留意患儿的体温,最好每隔1小时左右就给孩子量一下体温,提防是否继续高烧和反复发烧不退现象。一旦发现有低热现象时,采取以下物理方法辅助降温。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1、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2、在流行季节和地区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3、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居家、教室等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

4、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5、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后,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6、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晨午检工作,如出现手足口病病例,应按要求采取停班、停园措施,家长应给予理解与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蔓延。

7、如果手足口病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浅促、心率加快、四肢温度下降等现象,需提高警惕,及时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就诊。

手足口不发热如何护理好

1、隔离护理

家长们若发现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应当马上隔离,以免引起手足口病传播,整个隔离期需隔离2周。宝宝的用具要做到彻底消毒,房间也要保持通风。

2、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流食、无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多摄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多给宝宝喂稀饭、蒸蛋等清淡、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饭前饭后,注意让宝宝用盐开水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

3、皮疹护理

宝宝所穿的衣物要柔软,避免粗糙的布料划破皮疹。另外,宝宝的指甲要剪短,如有必要用纱布包裹手指。另外,注意不可戳破皮疹,以免感染。对于小婴儿加强臀部的清洁、干燥护理,尽量避免使用纸尿裤,降低红臀的发生率。

4、心理护理

对大一点的患儿,可结合患儿生理和性格特点,以和蔼、亲切的态度与其交流,消除紧张不安心理,尽可能配合治疗,促进痊愈。

5、观察护理

随时留意宝宝病情发展,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提防高烧和反复发烧不退现象。每当宝宝出现低热时,可多喝热水。体温在37.5℃—38.5℃时可进行物理降温。

儿童患手足口会发高烧吗

到了就是七月份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诱发手足口病。很多小朋友得了手足口之后就一直不停的发高烧,急的父母们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儿童患手足口会发高烧吗?

手足口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高发季节在4月到7月之间,患儿口腔里面可以看到有红色的小孢子,在手掌心、臀部有一些小疱疹,它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痕迹,病程4—7天,具有中度传染性。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传染。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疼,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手足口病治疗方法

遵医嘱用药,控制体温,体温超过38.5°用退烧药,居室保存通风凉爽,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各位父母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有了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注意降温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退热期、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高烧不退时,应遵医嘱运用药物降温。


手足口病高烧反复发烧怎么办

高烧超过38.5度:使用退烧药

通常患者手足口病发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但若是高烧超过38.5度的情况下,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吃点退烧药,多喝水多休息,尽快退烧,以免持续发热导致宝宝引起其他并发症。

持续高烧不退:建议住院治疗

如患者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的退热效果不佳,而且持续高烧不退并且反复发烧的情况下,家长要高度重视,及时送宝宝到医院输液救治,建议住院留观,以防宝宝出现并发症,如: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危及生命。

手足口不发热是轻的吗 手足口不发热如何护理好

家长们若发现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应当马上隔离,以免引起手足口病传播,整个隔离期需隔离2周。宝宝的用具要做到彻底消毒,房间也要保持通风。

给予患儿流食、无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多摄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多给宝宝喂稀饭、蒸蛋等清淡、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饭前饭后,注意让宝宝用盐开水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

宝宝所穿的衣物要柔软,避免粗糙的布料划破皮疹。另外,宝宝的指甲要剪短,如有必要用纱布包裹手指。另外,注意不可戳破皮疹,以免感染。对于小婴儿加强臀部的清洁、干燥护理,尽量避免使用纸尿裤,降低红臀的发生率。

对大一点的患儿,可结合患儿生理和性格特点,以和蔼、亲切的态度与其交流,消除紧张不安心理,尽可能配合治疗,促进痊愈。

随时留意宝宝病情发展,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提防高烧和反复发烧不退现象。每当宝宝出现低热时,可多喝热水。体温在37.5℃—38.5℃时可进行物理降温。


小孩手足口病症状早期怎么治疗 第5步:观察病情变化

如手足口病的小孩出现下列病情变化的,家长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烧不退;

2、频繁呕吐;

3、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

4、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5、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紫;

6、面色苍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

7、其他家长觉得需要就医的情况。

备注: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相关推荐

得了手足口病能洗澡吗

根据以下情况判断能否洗澡1、看病症严重程度(1)病症轻的:能洗澡如手足口病的患者只是手、足、口、腿、臀部起有疱疹,伴有中低度发热症状的情况下,是可以洗澡的,而且洗澡对患者病情来说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2)病症重的:不能洗澡如果手足口病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有持续高烧不退、严重腹泻、呕吐、精神不振、无力无出冷汗等重症情况的,此时不能洗澡,因为洗澡会消耗患者的精神体力,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2、看疱疹是否

手足口病会传染成人吗

手足口病又称手足口综合征。以手足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可通过口、手、空气飞沫、以及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患有此病的孩子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并发脑炎和心肌炎。临床症状 在孩子发病初期,普遍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时间一般持续4~5天,并在孩子的手掌、脚掌和口腔,长有许许多多的小疱疹。因孩子口腔内的疱疹不易被家长发现,并且容易出现溃疡,导致孩子吞咽困难,吃不下饭。传播途径 导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

没有一种药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经常有家长在微博上给我留言咨询手足口病的预防,有人问:“一同事告诉我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宝宝从外面玩耍回家后给他洗手、洗脸、换衣服,然后再给他喷儿童型的开喉剑喷雾剂。说这是儿科医生说的。开喉剑喷雾剂能这么使吗?没病也喷这个预防合适吗?”也有人问:“宝宝的幼儿园每天晨检的时候都往宝宝嘴里喷一种叫利巴韦林的药,说是预防手足口病,安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凸显了整个社会对手足口

手足口病期间可以洗澡吗

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决定,具体大家可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区分是否可以洗澡:1、病症轻微的如手足口病的患者只是手、足、口、腿、臀部起有疱疹,伴有中低度发热症状的情况下,是可以洗澡的,而且洗澡对患者病情来说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2、疱疹无破溃现象的除了看患者病症是否严重,我们还需观察患者皮肤表面的疱疹是否存在有破溃现象,若是疱疹没有破溃现象的,是可以洗澡的,因为手足口病患者的身上起疱疹数量较少,而且疱疹外部的皮

手足口病发烧代表病情严重吗

一般手足口病的患者一开始可能是低热状态,发烧在38.5度以下为主,采用一些物理退烧的方式,如:温水擦浴、多喝水、推拿等即可退烧,但若是患者持续高烧不退,发烧在38.5度以上的话,说明这时病情可能开始走向重症方向了,看护人要密切观察患者状态,留意是否有呕吐、头痛、呼吸困难、四肢发凉、出冷汗、嗜睡、惊厥等重症表现。

手足口病好转标志

手足口病的病症大约在一周左右,通常在发病后的第5天会出现逐渐好转的标志,此时可见患儿从水泡有所消退,能开始喝水吃饭,而且也没有新的皮疹出现,也不伴有高烧等症状表现,同时孩子的睡眠、精神状态也较好。但若是5天之后患者的症状并没有减轻,还出现了高烧不退、嗜睡、不思饮食、水泡增多等现象的,则说明症状开始加重,要时刻观察并尽快就医,提防病情随时恶化,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请警惕孩子秋季“假”发烧

高烧不退是口腔溃疡作祟两岁多的女孩当当突然发烧了,一连几天高烧不退。焦急的爸爸妈妈以为她感冒了,送到医院才发现,是孩子口腔中突然长出的一块溃疡引起她高烧不退。秋季是这类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因此发烧5-7天,同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由于小儿个体存在差异,发热的表现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用手触膜四肢及额头往往会误认为孩子不发烧,最好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这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症状: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4天,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的常可自愈。但有些症状较重的多为突然发病,约半上数患者出现低热。皮疹在发病当天或第2天既出现,1-2天后出齐,先是玫瑰色红斑或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皮疹形成水疱,主要见于手指或脚指掌面,指甲周围,以及足跟边缘,婴幼儿或皮疹多者,还见于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膝、肘部也可见到。手足口病初期症状:1、大多数患儿是突

手足口病早期的7个特征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

手足口病与过敏皮炎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出现手足口病患者的特征都是浑身起红疙瘩,但是很多人会以为是皮肤过敏,专家提醒,相当于其他传染病来说,该病的总体情况不是很严重,不过还是需要相关的预防措施,接下来的内容为大家讲解手足口病与皮肤过敏的区别。“在手足口病的发病初期,常会出现皮肤红肿、身体微热等与过敏性皮炎相似的症状,一些家长容易误解病情。一般来说,在手足口病感染之初,常会伴有咳嗽发热、流涕流口水等症状。同时,口腔里的水疱极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