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性早熟后的治疗措施
孩子患上性早熟后的治疗措施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即由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活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造成性早熟的原因众多,但饮食是最主要的原因。很多食品里富含激素,如果孩子长期摄入这些成分,就会成为性早熟患儿。医学上曾有调查显示,性早熟患儿常吃饲养的鸡鸭、黄鳝、水产等肉类,这些食物富含雌激素、促生长激素。同时,各种抗生素、食物添加剂、催熟蔬菜水果中的各种催熟剂等,以及不少家长让孩子长期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都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催化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也会产生激素污染物,都是儿童性早熟的诱因。因此,家长应科学控制孩子的饮食结构,没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
性早熟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家长要关心小儿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的蛛丝马迹,就需立即到专科门诊检查。性早熟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要有耐心,一般到骨龄达到12岁时才可以停止治疗,过早停药会使病情反复,再用药效果会很差。对病情较轻的患儿,仅用中药治疗即可,待性征消退后仍需用药加以巩固疗效,一般在10岁停药,停药后需长期随访,如有复发立即再用药。
对病情较重的真性性早熟患儿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或单用GnRHa治疗,一般在2~3个月后性征会明显减退,但需用药1年以上才会明显改善骨骼发育。对长期应用孕酮类激素药或达那唑治疗的患儿,家长要配合医生每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对性早熟儿童,当饮食中少钙,生长又较快,骨密度检查骨矿物质含量较低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此外,家长应适当控制患儿的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鼓励患儿经常参加运动如跳高、跳绳、跑步、游泳、上楼梯等,运动有助于身高增长,使药物发挥更大的效用。
真假早熟要分清
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提高免疫力,增加食欲,增长身高,不惜高成本购买各种保健药、补药,如花粉、蜂王浆、人参、鸡粉、牛初乳,有些保健药内含激素,很快就把孩子“催熟”了。
此外,家长应注意不要滥用市售未经严格检测的所谓儿童食品,妥善存放避孕药物、丰乳美容品等,以免孩子误服或接触。
真假性早熟要分清
性早熟从病因上可分为真性性早熟及假性性早熟,完全性性早熟和部分性性早熟等,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生作用,属中枢性性早熟。
在临床上,真性性早熟只占少数,大部分可表现为单纯的某一种或几种性发育征象。家长平时应多留心观察孩子是否有第二性征过早出现、10岁以下的孩子身高增长突然加速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儿童性早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中医学认为,性早熟的病变主要在肾、肝两脏,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儿肾的阴阳不平衡,肾阴不足,相火亢盛所致;也可因疾病或精神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或热灼津液成痰,阻遏于胸,导致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临床据此辨证分型论治,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性早熟治疗
性早熟治疗要依据病因而定,如肿瘤引起的性早熟,应该要手术摘除或进行化疗和放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孩子,要给予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增生的孩子,要采用皮质激素制剂治疗。
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目的是:
1、控制或减缓第二性征发育,延迟性成熟过程;
2、抑制性激素引起的骨成熟,防止骨骺早闭而导致成人期矮身材;
3、同步进行适当的心理和行为指导,从而达到保证儿童理想生长发育的目的。
药物治疗: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此类药物是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0肽)分子结构中第6位甘氨酸缓存D-色氨酸(达菲林和达必佳)、D-亮氨酸(抑那通)等的长效合成激素,它的作用原理是利用下丘脑激素类似物竞争性抑制自身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可以按100-120μg/kg用药,每4周肌注一次。治疗后,卵泡刺激素、垂体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下降,E2水平相应方面下降,性征退缩甚至恢复到青春期前水平,骨骼发育减慢,不良反应较少见。
2、达那唑:
有抗孕激素和雌激素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是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副作用有时会出现声音粗、毛发增多、出现粉刺等,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
甲孕酮(又称安宫黄体酮)已不再用于治疗性早熟。
性早熟能治吗
诊断要点,详细完整的病史,并包括性征发育、阴道出血情况,有无服内分泌药物等。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中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及 LH有助于区别真性及假性性早熟。体质性性早熟者,可有卵巢增大、有囊性变。怀疑肾上腺皮质疾患,可作腹膜后充气造影。头颅的正侧位像,观察蝶鞍大小以除外肿瘤等。
病因治疗 对颅内、性腺、肾上腺肿瘤,可采取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则采用相应激素替代治疗。性激素拮抗药和抑制剂的应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是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首选药物,不用于治疗假性性早熟。治疗目的是改善成人身高,延缓第二性征成熟的进度和速度,预防初潮早现,防止社会心理问题的出现。GnRHa改变了天然的GnRH的结构,使之与GnRH受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同时半衰期长且不易被降解。
应该注意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之所以性早熟,是因为家人为了促进孩子长高,盲目的使用一些能够增高保健的产品,殊不知,这些产品当中还有一部分激素成分,孩子如果经常食用,就容易性早熟。另外,有的孩子长期生活在环境污染的地区,也容易导致性早熟。
疑似性早熟乱了家长心
为让孩子晚些发育,性早熟门诊居然出现了压根儿并没有发育、个头矮小的小朋友们!这是记者昨日在锡城多家医院性早熟门诊看到的怪现象。对此儿保专家指出,要适应孩子自然的生长规律,对于非性早熟儿童根本无须治疗,家长不应一窝蜂地利用药物来减缓儿童正常发育的年龄。
据介绍,所谓性早熟,就是指那些过早出现第二性体征的儿童,对女孩来说表现为乳房发育等,对男孩来说有声音变粗等。性早熟门诊采取中西医药物结合的治疗方法,适当减缓性早熟儿童的发育年龄,从而使性早熟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发育年龄接近,这样,有助于性早熟儿童正常发育,身高等各方面体征正常。但是,一些家长却错误地认为在孩子尚未发育前,就应该提前“介入”,减缓孩子发育年龄,便会使孩子长得更高,发育晚可以让孩子的身高等各方面体征更好。
昨日,在一医疗机构的性早熟专家门诊,记者看到,来此看病的小患者络绎不绝,仅从外表看,也看不出来这些孩子是否是性早熟儿童。一位身材矮小的小女孩更是引人注目,据她母亲介绍,女儿今年才7岁,为了让女儿今后发育得更好,她便让医生为女儿配些药,减缓女儿的发育年龄。经过医生的一番测试,这名小女孩并不是性早熟儿童。一名负责任的医生便告诉女孩家长,非性早熟儿童,无须进行性早熟治疗。因为治疗性早熟一般都要采用性激素,性激素多少会有些副作用。对性早熟女孩的治疗是用雄激素,男孩则采用雌激素,这样可以使体内的过多激素“中和”,从而减缓性早熟儿童的发育年龄,使这些儿童正常发育。
针对一些非性早熟儿童家长想方设法,使孩子减缓发育年龄的现象,无锡市儿童医院性早熟门诊的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孩子正常的发育,而且还会产生副作用,对于这些孩子,最好的方法就在于让他们自然发育,不要人为阻止。而真正的性早熟儿童是指,在12岁以前,甚至更小,就出现第二体征,这些儿童就需要治疗。
认识性早熟疾病的知识
女孩如果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在10岁以前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如生殖器增大、声音变粗、长胡须等,并伴有体格的过速发育,都是性早熟现象。性早熟的儿童虽然性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是同龄孩子的实际水平。因此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会导致未成熟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当看到自己与周围同学不同的性状特征时,容易产生孩子自卑心理。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容易引起孩子分心,尤其是女生,过早来月经往往会令其感到不安、害羞和紧张。女孩身体发育过早,没有能力处理好月经给生活带来的影响。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也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读书学习。
很多食品里富含激素,如果孩子长期摄入这些成分,就会成为性早熟患儿。医学上曾有调查显示,性早熟患儿常吃饲养的鸡鸭、黄鳝、水产等肉类,这些食物富含雌激素、促生长激素。同时,各种抗生素、食物添加剂、催熟蔬菜水果中的各种催熟剂等,以及不少家长让孩子长期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都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催化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也会产生激素污染物,都是儿童性早熟的诱因。因此,家长应科学控制孩子的饮食结构,没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
性早熟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家长要关心小儿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的蛛丝马迹,就需立即到专科门诊检查。性早熟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要有耐心,一般到骨龄达到12岁时才可以停止治疗,过早停药会使病情反复,再用药效果会很差。对病情较轻的患儿,仅用中药治疗即可,待性征消退后仍需用药加以巩固疗效,一般在10岁停药,停药后需长期随访,如有复发立即再用药。对病情较重的真性性早熟患儿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或单用GnRHa治疗,一般在2~3个月后性征会明显减退,但需用药1年以上才会明显改善骨骼发育。
对长期应用孕酮类激素药或达那唑治疗的患儿,家长要配合医生每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对性早熟儿童,当饮食中少钙,生长又较快,骨密度检查骨矿物质含量较低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此外,家长应适当控制患儿的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鼓励患儿经常参加运动如跳高、跳绳、跑步、游泳、上楼梯等,运动有助于身高增长,使药物发挥更大的效用。
儿童性早熟不容小视治疗需尽早
1、药物治疗性早熟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用人工合成了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GnRHa)后,对性早熟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药物特点是用大剂量长期给药便可抑制性腺的“司令部”即垂体减少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征发育得以控制。此药的另一大优点是能减缓骨骺过早融合,从而使最终身高得到改善。目前GnRHa有很多品种,国内有达必佳、伊那通、达菲林。每月只需肌注一次,十分方便,副作用少,但价格十分昂贵,每年需3万左右,能承受者不多。
有一部分性早熟儿童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激素缺乏,此外一些使用GnRHa的患儿有可能体内生长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对身高增长速度每年少于4厘米的性早熟儿童就可以试用生长激素。一般用6天停1天,采用晚间临睡前用药,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可选择大腿、臀部或腹部皮下。每次注射部位应与上一次间隔1厘米左右,由于方法易于掌握,可由家长或孩子自己注射。
2、中药治疗性早熟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用中药治疗性早熟。如滋阴泻火方剂有生地、玄参、黄柏、知母、龙胆草、炙龟板、夏枯草煎汤,一日1剂。疏肝散结方剂有白芍、柴胡、黄芩、玄参、香附、牡蛎、川贝、生地煎汤,一日1剂。中成药有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消遥丸等。最近实验研究证明,滋阴泻火方剂可使患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亢进有显着减轻,骨骼成熟减缓,从而改善最终身高。性早熟治疗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家长要关心小儿的生长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的蛛丝马迹,就需立即到专科门诊检查。性早熟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家长要有耐心,一般到骨龄达到12岁时才可以停止治疗,过早停药会使病情反复,再用药效果会很差。
8岁女孩乳房有硬块
一、这个考虑还是发育现象,不要用力压就可以的。如果还是觉得不适,可以去医院具体看看,是不是有病变。
这是小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不是病态,说明孩子身体好,乳房发育早
二、如果女孩子在8岁前,男孩子在9岁之前出现性器官发育,才算性早熟,可做性激素,骨龄,生长激素等检查以排除.
对于性早熟儿童,除了应当适时进行性卫生教育之外,还要设法做好心理护理及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性早熟的理想治疗是在确诊的基础上,针对发病原因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