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捐献 眼角膜的捐献
眼角膜捐献 眼角膜的捐献
眼角膜捐献必需要在去世后捐献,捐献的年龄以5-60岁之间为最佳,如果是作为医学研究则不受疾病和年龄的限制。大部分捐献的眼角膜用来移植到失明的患者身上。
眼皮上不可忽视的癌信号
在眼皮上长了个东西,以为是针眼,没想到是一个恶性肿瘤。
最近50岁的老胡在医院被割掉了整个左上眼皮。据老胡说,去年发现这个小疙瘩时,有点硬,不痛也不痒。他以为是小事,就去药店配了点药膏,每天抹一抹。可大半年过去了,非但没消,还越来越大,大约占据了上眼皮三分之一。
专家介绍,老胡患的是睑板腺癌,所幸没向眼睛其他组织扩散。
不过要治好,得在眼睛上动刀子,左眼上眼皮不得不被割掉。之后,主治医生还给老胡做左眼睑成形术,用孕妇胎盘上的羊膜、捐献者眼睛里的睑板(做眼角膜捐献剩下来的边角料做的),和老胡自己太阳穴上的皮肤,组合成上眼皮原来三层的结构,人工再做一个眼皮上去,以此保护左眼。睑板腺癌病不像肺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那么常见,据医院治疗显示,最近几年大约接诊10多个患者。
这些人多数一开始都以为只是长针眼,结果一查,情况都相当严重了,有的连眼睛都没保住。睑板腺癌最大的危险是会“伪装”自己,很容易迷惑人,容易把它当成针眼,直到数月或数年后才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医学上称为伪装综合征。
另外,睑板腺癌病还有重女轻男的倾向,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
如果这些人发现长了针眼,一定要做个病理切片检查(把手术中取出来的病理样本放到显微镜下去检查,看看到底导致人生病的是什么东西)。年轻人如果针眼在同一部位常常复发,也最好做个病理切片检查,因为这也有可能是睑板腺癌发出的信号。
眼角膜捐献手术 眼角膜捐献现状
现今中国的角膜捐赠是一个巨大的缺口,据2008年第二次人口抽样调差统计,中国目前共有视力残疾人1691万人,因角膜病变致盲的约有400万人,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福明,但每年只能进行不到5000例的抑制手术。
献血小板和献血的区别
1、血小板是用来造血的,献血你的血小板可以很快就造出新的血,而献血可以说帮你的血液更新,这对献血的人来说,这是好的。献血小板就不一样了,血小板的减少对每个人都不一样。血小板好像是由脊髓造的。献血小板的话,身体虚弱的要小心点,身体恢复得比较慢,如果碰伤了,愈合得比较慢,大体讲,平常有锻炼的话会好一点。其实也没什么担心的,都不会有什么伤害!!
2、献血一般献的是全血,即悬浮RBC,献400ML;血小板是全血中的成份血,直接机器提取单位量,另外成分回输入体内.如果身体健康,55岁以下的成年人,体重达标,没有传染病,对身体没有什么害处的.适当的献,可以是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刺激新成代谢,促进RBC的生成代谢.
3、免疫力低下的人一般不适合做献血和献血小板的,献血后会加重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诱发感染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常出现了人体的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需适当用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治疗,如匹多莫德分散片,玉屏风颗粒等治疗,等身体恢复正常后再献血比较合适。
4、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对人体无害,而且48小时后就可以恢复到采前水平,捐献者可以间隔一个月捐献一次。而且无偿捐献一次机采成分血按捐献800毫升全血计算,本人享受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其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父母)可享受等量的免费用血。
无偿献血要求有哪些
病人: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实行外科手术的伤员,需要靠输血来救治。由于血液不能人工制造或是用其它的物质所代替,只有靠广大健康的、适龄的公民献血来获取。所以,无偿献血就意味着帮助了需要血液的病人。
献血类型
主要有捐献全血(间隔六个月)和成分血(间隔14天)两种。捐献全血可在大部分市、县区各采血点(献血屋、献血车)进行。而捐献成分血是指健康公民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分离人体血液中某一种成分的行为,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血浆或造血干细胞。到2015年为止,国内以捐献单采血小板较为普遍。
由于捐献成分血需要更宽敞的环境和专业的采集设备,对采集设备的动力、过程的舒适性均有较高要求,一般只有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因此应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各机采采血点预约后如约前往捐献机采成分血。
献血标准可献血
1. 年龄:18-55周岁
2.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正常。
对于不同性别无偿献血的要求,大家看完上面的介绍,应该对无偿献血有了解到不少的信息。在无偿献血前一定要搜集相关的信息,注意自己的身体饮食等情况。无偿献血既能够帮助他人,与此同时又能为自己积福,希望各位朋友可以积极参与献血活动。
献血一次多少毫升
200-400毫升。
《鲜血法》规定,捐献全血每人一次可捐献200毫升至400毫升,最多捐献400毫升;如果是捐献成分血,每人一次可捐献一至两个治疗量,最多捐献两个治疗量。
献血和献成分血有什么区别
献血可以献全血,也可以献血小板。
现在捐献的全血,到血站后也都去除了白细胞,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给病人输血是缺什么输什么。
捐献血小板的同时也采了血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同时采集差不多250毫升血浆,用于保存血小板,同时输注给患者。
红细胞和血浆(单独用)的来源就是全血,献全血必不可少。
由于血小板用量越来越大,全血也可以提取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需要2000余毫升的全血,为了节约血源,单采血小板也就必不可少了。
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恢复很快,只需间隔14天就能再次捐献,而两次全血的间隔则需6个月。
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的条件要求更高:血管要明显、血小板计数要高,献血时间要长(一个多小时),献血前的检测项目更多。
符合各种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其实都可以尝试一下。
有人是两种都献,很多献血者捐献了血小板后不愿意在献全血,间隔时间太长,往往想献血时不到间隔期,捐献血小板也没有什么不适,尤其是女性,捐献血小板不会采集红细胞,是红细胞恢复比较慢。
捐精是什么样的 捐精会有什么伦理问题吗
1. 捐献的精子的用途
捐献的精子主要用于供精人工授精或供精试管婴儿,帮助那些经治疗无效的无精症或有严重的遗传病不适合孕育下一代的男性不育患者。少量的精子可能会在严格的伦理审查以后用于科学研究。
2. 精子「长大」后会有「近亲结婚」的风险吗?
在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若接受供精的人询问提供精子者的一些特征,比如身高、肤色、单双眼皮、发色等,精子库是有义务告知的。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伦理纷争,在我国捐献精子采取双盲的策略,且工作人员会告知供精者,对其供精出生的后代无任何权利和义务。
这种双盲的策略有利有弊,在避免双方争执的同时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的伦理问题,如若同一供精者的后代出现近亲结婚生育后代等问题。为避免该问题的发生,国家规定一个供精者只能向一个精子库供精且同一份精液最多使 5 名妇女受孕,大大减少了近亲结婚的概率。
此外国家建立完善的供精使用管理体系,精子库有义务在匿名的情况下,为未来人工授精后代提供有关医学信息的婚姻咨询服务,防止近亲结婚生育后代的伦理问题。
虽然精子捐献目前仍会存在一些伦理上的顾虑,但是「精尽人亡」确实是个伪命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精子捐献不但不会造成身体的损伤,反而于公于私都会有一定的益处。
对社会来说,精子捐献帮助了不孕的家庭带去生育的福音,维持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于私,捐精在无损伤的情况下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眼角膜受损 人工眼角膜
人工眼角膜是利用人工方法体外培育出来可用于移植的角膜内皮细胞层。现阶段还并没有正式投入临床应用。角膜病变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只能通人工捐献来满足病人需求,而能得到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人只占角膜疾病患者的千分之一。今后更多的角膜病变患者有望通过人工眼角膜恢复光明。
判断痣是否癌变的7个特征
真的 她只是喉咙有点不舒服
李娟出生于1991年3月,2011年考上南京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开学第一天,爸爸陪她从老家泗阳赶来报到,“个子很高,大概有1米 7,清秀、朴素,腼腆地和我们打了个招呼,很安静,性格很好。”舍友华熠摸着宿舍那张空空的床,难以接受它的主人再也回不来的事实。华熠回忆说,入校不久 后,李娟常常感到喉咙不舒服,声音嘶哑, 吃饭的时候一吃辣的就疼,只能挑清淡的东西吃。李娟家境贫困,还有个弟弟,现在在打工,李娟总是很努力,她知道家里供她读书不易生活很节俭,除了必须的生 活支出,不该花的钱她从不乱花。喉咙不适持续了近两个月,在舍友劝说下,李娟到学校附近的医院去看了看。“当时被确诊为慢性咽炎,医生开了一堆药回来。”没想到,药吃了几大盒,病情没有一点好转, 11月下旬李爸爸赶到南京,陪着女儿在省人民医院查出口腔粘膜黑斑,医院建议她做病理切片检查。
没想到 不到三个月就走了
2011年12月,李娟在上海被确诊患有黑色素瘤。确诊后,李娟再也没有回过学校。从辅导员口中得知李娟的病情,女孩子们哭了一夜,谁 也不愿意相信。“查出来时已经是中晚期,医生说花钱也治不好,后来很多大医院不愿意收她,觉得没希望了。”潘禹是李娟从高中到大学的同班同学,她告诉记 者,为了挽救李娟的生命,家人曾送她到北京接受中药治疗,不过回天乏术,很快癌细胞扩散到了胃部。
“1月中下旬父母把她接回了宿迁,没过几天,癌细胞蔓延到了眼部。”今年寒假,潘禹和高中同学曾到医院探望李娟,“她身体很虚弱,说话 声音很小,我们不忍再打扰她,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潘禹注意到,李娟的病床边还摆着厚厚的医学书,“她真的太爱学习了。”在潘禹印象中,来自农村的李娟格 外刻苦,高中三年很多女生没和她说上过一句话。
“不过她身体一直不算好,高二暑假时动过脑部手术,即便如此,她还是考上了南医大护理专业。”如今她再也无法捧起心爱的书本。开学前,本想再到医院去看看她的同学,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太快了,没想到,才三个月,她就走了。”潘禹说。
捐遗体 她做了同学想做不敢做的事
辅导员吴菲第一个从李爸爸那里知晓李娟捐献遗体的心愿。“去世前的一周左右,李爸爸打来电话,情绪很低落,说孩子状况很糟糕。”李爸爸 向吴菲说起李娟在病床上多次念叨的那个心愿:回到学校,把遗体捐给学校。虽然舍不得,父亲还是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2月28日凌晨7点,吴菲手机上又一次 显示那个熟悉的号码。“李爸爸哽咽着说孩子快不行了,再次表达她捐献遗体的心愿。”想起这一幕,吴菲泣不成声。听到父亲肯定的答复,3个小时后,李娟永远 地闭上了双眼。
“这就是她的风格,她捐献遗体我不意外。”在潘禹眼中,李娟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女孩。开学后不久,家庭贫困的李娟申请了学校勤工助学岗 位,她的岗位是其他同学不愿意干的苦差事。“我替她不平,建议她调换,没想到李娟没有一点抱怨。”潘禹说,入校后的遗体解剖课上,同学们议论纷纷,表示佩 服捐献遗体的人,但敢当场说要捐的同学并不多,“李娟真的很勇敢,做了一件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捐献遗体的人很勇敢
20多年前曾有位女生捐遗体给南医大
南医大人体解剖系丁炯教授告诉记者,李娟遗体目前保存在解剖系实验室,处理后将作为教学标本。他说,在李娟之前还有一名南医大女生捐献了遗体。“快30年了,1983年有名女生不幸患上恶性肿瘤后离世,家属按她的遗愿将遗体捐赠给了母校。”
南京最小的遗体捐献者仅4岁
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协会干事高洪英告诉记者,南京目前登记的遗体捐献志愿者共有5400多人。其中50岁以上的占了90%,完成遗体捐献的有800多人,最小的年仅4岁。“虽然近些年大家的观念已经转变了很多,但还是会有遗体捐献志愿者家属因为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在最后一刻拒绝遗体捐献的情况。”高洪英说。
据了解,因为捐献遗体的老年人比较多,十五年来遗体捐献主要用于医学院教学、解剖、研究。近年来临床器官移植开展较多,但由于器官捐献 对遗体要求更高,使用过类固醇、抗生素药物的遗体都无法用于器官移植,因此鼓励更多年轻人成为志愿者,这将增加更多患者得到救治的机会。而无论是用于教学 研究或者器官捐献,都对社会有益。据了解,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协会在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市第一医院均设有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点,希望成为志愿者的市民可前往咨询、登记。
医生解惑
黑色素瘤为何成“夺命快刀”
《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得了“不治之症”脚背上的黑痣变成了黑色素瘤,这曾经让不少城市吓出了“点痣热”;而这次李娟因黑色素瘤从发现疾病到离开人世,前后也就三个月的时间。这种短时间内能夺人性命的肿瘤,再次让很多身上长有黑痣的人胆颤心惊。为此记者请教了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仇金荣医生。
捐精是什么样的 捐精过程没你想的神秘、复杂
捐精与献血一样,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其实捐精跟正常的性生活射精没有任何区别。
正常男性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手淫或性生活的方式将精子排出,捐精一般采取手淫的方式,每个捐献者会有一间单独的温馨的取精室,保证捐献者的隐私。
捐献精子的总体积在 15~17 mL 左右,而一般健康的成年男性一次排精 2~6 mL,所以捐精的全过程时间可长达半年,一般需到捐精库 8~12 次左右,且两次取精的时间间隔为 72 h 以上,以保证精子的质量。因为正常精子成熟的时间为 3 天左右,短时间内频繁射精会使收集到的精子数目和活力下降。
因此正常的捐精完全不会造成身体的损伤,精尽人亡更是无稽之谈。
单采血小板有什么体检要求
1.什么是单采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是用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来自一个献血者的血小板,含有的血小板数量至少在2.5×1011以上。每份单采血小板约相当于8-10袋常规浓缩血小板的总量。单采血小板储存在一个专门的保存袋中,以便增加血小板储存时与气体交换的表面积。储存温度20-24℃,振荡保存24小时至5天(根据所用保存液的不同)。与浓缩血小板比较,单采血小板最大的优点是相对安全,受血者只需要接受一个献血者的血小板即可达到治疗量,可以降低发生HLA同种免疫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风险几率。
2.捐献单采血小板与捐献全血有何区别,需要多长时间?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基本相同。从一只手臂进针通过相联结的经过消毒、一次性使用的管道流入血液分离机内,分离出所需要的血小板,然后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全过程约一个小时至一个半小时左右,会有采血人员全程地热情呵护。
3.捐献单采血小板容易紧张吗?
单采血小板是一种最先进地捐血方式,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发达地区已经被广大无偿献血者普遍接受,许多人忙里抽闲或利用休息时间前来当地血液中心,献血者把捐献单采血小板作为热心公益、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献血者在捐献过程中可以轻松愉快地欣赏音乐、观看影片、聊天、休息等。
4.捐献单采血小板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吗?
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出地血小板在48至72小时内可以恢复到捐献前的水平,比捐献全血的恢复时间更短。因此献血者可以每间隔一个月捐献一次单采血小板。在捐献单采血小板的过程中,献血者的血液都是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每位献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全新套材,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5.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者可以享有何种权利?
捐献单采血小板和捐献全血一样,都是一种以救死扶伤为目的的志愿无偿奉献行为,根据1998年10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上海市献血条例》的精神,捐献单采血小板一次计作800ml。献血者本人五年内临床用血献一还五,五年后献一还一,终身享用;献血者家庭成员(子女、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五年内临床用血献一还一。献血者累计达到一定的献血量,可以获得国家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铜、银、金奖及上海市无偿献血纪念奖和白玉兰奖。
6.单采血小板的体检条件是什么?
①符合捐献全血的各项血液检测标准;
②血小板计数≥150×109/L;
③男女体重均≥50公斤;
④手臂上的静脉较明显,无进针不顺史;
⑤能应约抽出两个小时来血液中心捐献单采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