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传染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是指非针对病原而对机体具有支持与保获的治疗。
(1)隔离
根据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传播途径的不同和传染期的长短,收住相应隔离病室。隔离分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与昆虫隔离等。隔离的同时要好消毒工作。
(2)护理
病室保持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新鲜,使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良好的基础与临床护理,可谓治疗的基础。对休克、出血、昏迷、抽风、窒息、呼吸衰竭、循环障碍等专项特殊护理,对降低病死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3)饮食
保证一定热量的供应,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软食等,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对进食困难的病人需喂食,鼻饲或静脉补给必要的营养品。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措施
发热期治疗
1.一般治疗: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
2.液体疗法:发热期由于特有的血管系统损伤,血浆大量渗出及出血;高热,进食量减少,或伴有呕吐或腹泻,使大量体液丧失,血容量急剧减少及内环境严重紊乱,是发生低血压休克及肾损的主要原因。
3.皮质激素疗法:中毒症状重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液体稀释后缓慢分次静滴。
4.止血抗凝疗法:根据出血情况,酌情选用止血敏、安络血及白药,但早期应避免用抗纤溶药物。
5.抗病毒疗法:(1)病毒唑。(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3)免疫血清治疗。
6.免疫疗法。
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应针对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补充血容量,纠正胶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DIC形成和微循环淤滞,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少尿期治疗
包括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应是保持内环境平衡,促进利尿,防治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以继发感染。
多尿期治疗
治疗原则是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
恢复期治疗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和增加活动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防止感冒等其他传染病的侵袭。
尿路感染的一般治疗原则
(1)治疗尿路感染先按常见痛原茵给予敏感抗生素。
(2)治疗尿路感染的疗程要足够。抗茵药物的使用要持续到症状消失、尿培养转阴后2周。
(3)治疗前行尿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
(4)治疗尿路感染要尽可能选择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5)避免滥用抗生素,特殊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这些是治疗尿路感染要注意的。
(6治疗尿路感染)必须同时消除诱发因素。若存在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做相应处理。
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怎样治疗?
一、西医
治疗原则
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增殖和控制局部感染。选用阿昔洛韦干扰其DNA聚合酶,抑制单纯疱疹病毒DNA。每日口服5-6次,每次0.2g,5~7日为一疗程。复发者同样剂量口服5日,该药也可制成软膏或霜剂局部涂布,对胎儿无明显毒性。
分娩时原则上应对软产道有疱疹病变的产妇行剖宫产,即使病变已治愈,初次感染发病不足1个月者,仍应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复发型是否需行剖宫产尚有争议,但发病一周以上复发型可经阴道分娩。
1、一般治疗
1、主要是保持患处皮肤的清洁、干燥及水疱壁的完整。可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
2、对于并发了细菌感染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膏(如金霉素软膏等)涂抹患处;对于局部疼痛明显的孕妇,可涂抹5%盐酸利多卡因软膏以缓解疼痛。
2、抗病毒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患有生殖器疱疹的孕妇,在怀孕时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都很小。一般患病孕妇每次口服200毫克阿昔洛韦,每日4-5次,服用7-10天。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每8小时1次,用药5-7天。
注意:对于在妊娠晚期感染的孕妇,除了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在分娩时宜采用剖宫术法,以减少胎儿经阴道分娩时感染病毒的机会。
麻疹患者能活多久
只要治疗及时麻疹一般是不会死人的,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 患者应在家或送医院隔离治疗至少至出疹后5天,如并发肺炎应再延长隔离5~10天,最好单间隔离,不与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麻疹一般是不会死人的。
治疗原则:1.隔离:隔离期自前驱期至出疹后第五天为止。如并发肺炎则延长至出疹后十天。 2.加强护理:保持眼、鼻、口腔清洁。 3.支持治疗:休息,补充营养及维生素A。 4.对症治疗:给予退热、止咳、镇静药物,必要时输液。
扁桃体发脓怎么办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通大便,食用易消化富于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高热、头痛者可服用退热止痛剂。本病有传染性,病人应适当隔离。
2、抗生素的应用化脓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抗菌消炎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以往多首选青霉素。近年来,型细菌和厌氧菌在扁桃体炎的致病作用已受到了普遍关注。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一般细菌不同。药理研究表明:育霉素类主要作用于细脑壁,只能抑制一般细菌。L型细菌对青窍素明显耐药。
多发性视神经炎怎么治疗?
前庭神经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这是患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治疗疾病要有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的治疗疾病,接下来我们就对前庭神经炎的治疗原则做出分析,看看怎么治疗疾病比较有效果。
前庭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1、急性期应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药控制感染。患者症状较重时,可给予安定、冬眠灵等镇静药物,激素也有一定疗效。
2、慢性期应增加营养,锻炼身体,去除病灶。给与血管扩张药改善内耳血循环。常用的有倍他司汀6mg,每日3次。桂利嗪15-30mg,每日3次。如长期久治不愈,可考虑做前庭神经切断法治疗。
3、冷热变温试验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性丧失,有时呈向健侧优势偏向按照常规治疗。
4、无头痛及其他神经体征按照一般治疗。
上述前庭神经炎的治疗原则是经过专家临床多年总结的,要求大家在把握了前庭神经炎的治疗原则之后,一定要积极的到正规医院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健康。
手足口病用什么消毒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一般房间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换气就可以起到消除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至于器具可以用84消毒液擦拭表面进行消毒,开水可以消毒耐热的物品。
手足口病一般不需要口服药物,只需要局部对症治疗即可,如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1.局部治疗
口腔用0.1 %依沙吖啶或银花、甘草煎水含漱。病损处涂冰硼散、1%金霉素甘油等。
2.全身治疗
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抗病毒可选用病毒灵0.1g,口服,每日3次。
3.中药治疗
药夏枯草、板蓝根或大青叶、连翘、贯众、金银花、甘草煎服,重症可使用干扰素。口腔溃疡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或2%龙胆紫溶液外用。
肠道传染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呢
用药的2个原则
1、不要马上用抗生素和止泻药
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可以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同时,区分肠道感染病原是病毒或是细菌比较困难,因此不建议马上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盲目滥用抗生素反而可能杀灭肠道益生菌,致使腹泻迁延不愈。同样,也不应马上使用止泻药物,否则可因延迟病原微生物排出而加重病情。
2、补充益生菌和锌
目前推荐使用益生菌类制剂和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作为肠道感染时的辅助治疗药物。益生菌和微量元素锌具有增强肠道益生菌,保护和修复黏膜细胞,调节肠道通透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肌肉萎缩一般治疗原则
1、保持乐观心态。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肉萎缩发展。
2、劳逸结合。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3.、预防胃肠炎、感冒。胃肠炎可导致肠道菌种功能紊乱,尤其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肉萎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 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肌肉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肌肉萎缩患者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4、合理调配饮食结 构。肌肉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 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膳,如山、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 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出血热好治疗吗
一、发热期治疗
1.一般治疗: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
2.液体疗法:发热期由于特有的血管系统损伤,血浆大量渗出及出血;高热,进食量减少,或伴有呕吐或腹泻,使大量体液丧失,血容量急剧减少及内环境严重紊乱,是发生低血压休克及肾损的主要原因。
3.皮质激素疗法:中毒症状重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液体稀释后缓慢分次静滴。
4.止血抗凝疗法:根据出血情况,酌情选用止血敏、安络血及白药,但早期应避免用抗纤溶药物。
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应针对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补充血容量,纠正胶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DIC形成和微循环淤滞,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三、少尿期治疗
包括移行阶段及多尿早期,治疗原则应是保持内环境平衡,促进利尿,防治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以继发感染。
四、多尿期治疗
治疗原则是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注意钠、钾的补充。
五、恢复期治疗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和增加活动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防止感冒等其他传染病的侵袭。
联合免疫缺陷病一般治疗
一、联合免疫缺陷病西医治疗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为了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应将拟输的全血或血制品用射线照射,以灭活免疫活性细胞,或采用冰冻过的红细胞。
用骨髓移植进行免疫重建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办法。此外,也可移植胎肝或胎儿胸腺,但疗效有限。
对ADA缺乏型SCID,进行酶补充疗法:输入经照射的冰冻压缩红细胞15ml/kg,每2~4周1次,可获改善。另外,每周肌内注射一次大剂量聚乙烯乙二醇治疗ADA(PEG-ADA)也有较好的效果。其他治疗为防治感染及对症支持疗法。
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的治疗
配型骨髓移植效果最好,可完全纠正血小板及免疫学异常。可予输血或输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可行脾切除术。控制感染,对症支持疗法。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
除抗感染和物理治疗外,尚无特效疗法。
4.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又称Nezelof综合征的治疗 无特殊治疗,主要为防治感染和对症处理。
二、预后
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预后不良,如无有效的治疗,如骨髓移植、酶替代治疗或予以严格无菌隔离,一般均在2岁前死亡。
2.伴有血小板减少及湿疹的免疫缺陷病,预后不良,多因出血、感染及恶性病死亡。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本病呈进行性发展,患者往往死于严重感染或淋巴系、上皮细胞恶性肿瘤。
4.伴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的细胞免疫缺陷病视病情而定,文献有生存至18岁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