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饮酒 高度酒才够劲
如何正确饮酒 高度酒才够劲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低度酒是酒精与纯水勾兑而成的,喝着没劲,而高度酒多为粮食酿造,喝醉不上头,喝着更带劲。
其实,度数越高的酒也意味着酒精含量越高。因为酒精进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大量的酒精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酒的度数越高,摄入量越大,对肝的损伤就越严重。另外,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也就越多。
过度饮酒能够促发冠心病
过度饮酒能够促发冠心病,少人认为,心脏病患者应绝对禁酒,但医学研究表明,少量饮酒对冠心病患者有益,但大量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则对冠心病患者有害而无益。
过度饮酒能够促发冠心病,少人认为,心脏病患者应绝对禁酒,但医学研究表明,少量饮酒对冠心病患者有益,但大量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则对冠心病患者有害而无益。
大量饮酒特别是饮烈性酒可增加心脏负担,能直接损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使胆固醇代谢减慢,甘油三酯升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大量饮酒也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因为饮酒可引起心律失常、心率加快、心房颤动等,并促发脑栓塞;再者,饮酒可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活性增强、血压升高,并能增加血小板聚集性,激活凝血过程,刺激脑血管平滑肌痉挛,从而促发脑血栓形成。
由此可见,长期大量酗酒是有害的,容易促使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作,也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但持续少量饮酒则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般认为,少量饮酒是指每日酒量少于啤酒400毫升或葡萄酒100毫升或白酒25毫升。较精确的计算方法是将啤酒、葡萄酒、烈性酒按标准换算成酒精量,每日1—14毫升为少量,15—39毫升为中量,大于40毫升为大量。
如果是常年酗酒,每天喝白酒150ml,持续5年以上,不但不会预防冠心病还会成为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常年酗酒的患者会出现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外损害等的病症,严重的话还会造成酒精中毒死亡。
综上所述,戒酒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远远低于酗酒的冠心病患者,所以爱喝酒的人要注意,最好是能够戒酒,或者是少量饮酒,这样对于预防冠心病是有帮助的。
正确饮酒的方法
1.常饮质量好、度数低的酒
古人对酒的品质十分讲究。早在周代,酒便有了《五齐》、《三酒》之分。五齐是按酒的情独及味的厚薄分为五等,三酒是依据酒的酿造时间和长短而划分的。并认为不应该饮用那些度数髙而质量低的烈性酒,而应该适量饮用一点味淡而质量较好的酒,这一观点深为后世注重养生的人所重视。
2.饮时心境要好
古人认为,酒不能乱饮,只有在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用,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都不能饮酒。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秦人徐坷在《情裨类钞》中谈到饮食卫生时说:“于饮食而讲卫生,宜研究食时之方法,凡遇愤怒或夏郁时,皆不宜食,食之不能消化,易于成病,此人人所当切戒者也。”饮酒更应如此,按中医的理论说,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面红耳赤,头痛头晕,如再饮酒,加上乙醇的作用,势如火上浇油,更宜失控,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古人为使饮酒时的情绪达到最佳状态,也摸索出了至今看来仍可仿效的办法。
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凉月好风,袂雨时雪;花开满庭,新酿初熟;旧地故友,久别重逢时饮酒,可达到宾主皆欢的愿望;而在日炎风燥,渡阴恶雨;近暮思归,心情烦躁时则不宜饮酒。
选择合适的场合:无论在花前月下,泛舟中流的露天场合,还是在宅舍酒楼,只要使人感到幽雅、舒畅,便是饮酒的最佳场合。
3.温酒而饮
古人饮酒多温热了喝。商周时期的温酒器皿等,便是有力的证明。酒何以温而饮之?元人贾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但喝冷酒也不好,认为“饮冷酒成手战(即颤抖)”。明人陆容在《寂菽杂记》中记载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尝闻一医者云:‘酒不宜冷饮’颇忽之,谓其未知丹溪之论而云然耳。”
4.饮必小咽
现代人饮酒常讲究干杯,其实此种饮酒方法并不科学。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吕氏春秋》说:“凡养生,……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明龙遵钗在《饮食绅言》中说:“喝酒不宜太多大急”,否则会损伤肠胃和肺。
5.勿混饮
元人贸铭在《饮食须知》中说:“尝不害生也。”酒也是如此,各种不同的酒中除都含有乙醇外,还含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杂。多种酒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清升录》酒不可杂饮。饮之,虽善酒者亦醉,乃饮家所深。”另外,药酒也不宜用作饮宴用酒。药酒中一般合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如作饮宴用酒,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和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令人不适。
6.空腹勿饮
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这也是饮酒养生的一个窍门。
温馨提示:大家应该注意自己的调理方法,不要大量的喝酒,这样的危害是很多的,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调理方法,合理的进行休息,少喝酒,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肾脏护理方法,喝酒之后应该多吃水果如香蕉。
劲酒怎么样
(1)劲酒有补肾作用。劲酒是从“肾乃先天之本”这一中医理论出发组方配伍,劲酒能够补肾填精、滋阴壮阳、益气健脾,在补肾的同时注重人体机能的全面调理,通过双向调理以滋养后天之精,不断充实壮大人体生命的动力源泉。
(2)劲酒具有抗疲劳、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
(3)劲酒中蕴含多种皂甙类、黄酮类、活性多糖等功能因子,以及多种氨基酸、有机酸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
(4)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易导致气短乏力以及四肢困倦等症;北方气候寒冷凝结,易使人出现寒颤以及四肢不温等情况。劲酒功能为增强免疫力、抗疲劳。适量饮用劲酒可以益气健脾,增强脾胃化湿功能和人体温化功能,从根本上调理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劲酒适合南北方不同区域的消费者饮用。
(5)劲酒以酒为载体,而酒本身就不宜过量饮用,过量饮用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由于劲酒口感较好略带甜味,消费者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过量饮用;劲酒中含有多味药材,药借酒性,酒助药力;且劲酒中的有效成分会让您在过量引用后仍保持兴奋状态,能清楚感知身体的难受程度,所以要适量饮用;选择劲酒就是选择了一种健康的饮酒方式,应当适量饮酒不贪杯。
杨梅酒多少度 杨梅酒后劲大吗
比较大。
杨梅酒之所有后劲大,并不是说它的酒精度数高,而是因为它果味重,酒味浅,口感十分醇和甘甜,让人会不自觉的多喝,所以就容易发生醉酒,后劲也就大了,所以喝杨梅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宜饮用过多,否则不仅容易醉酒,还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
喝酒上瘾了有什么表现 怎么判断自己的酒量
无论哪一种酒,适度饮酒量都是以酒精摄入量为准。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0克,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女性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
有一个摄入量计算公式,即“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
如此推算下来,以白酒为例,一个人一次饮酒的量,低度酒不能超过2两,中度酒不能超过1两,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过25毫升;葡萄酒度数相对较低,低度葡萄酒应控制在5两以内,高度则不要超过3两,否则会伤害肝脏;市面上常见的啤酒为原麦汁11度,其酒精含量为3.7度。如此算来,啤酒一天饮用量不要超过两听(相当于玻璃瓶的一瓶)。
白酒喝高度数的好还是低度的好
我国白酒的成分,除水以外乙醇是白酒中含量最多的成分。白酒中乙醇含量决定酒度的高低。低度白酒泛指白酒中酒度较低的酒类,一般指40度以下的白酒,40度以上则称高度白酒。至于高度酒比低度酒好在哪里,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第一,高度酒比低度酒制作更费粮食。第二,就算勾兑型的高度酒也比低度酒更多的酒精含量。
每天喝适量酒有利健康,这个“适量”到底如何计算?
适量是相对健康的人来说的,某些疾病要求绝对禁酒,就不存在适量一词,对于健康的人每天的饮酒量不超过1克每公斤体重,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每天饮酒量不要超出70克,一两半不到二两酒。这个量也是相对的适量,有不会喝酒的人哪怕只有一两也会不胜酒力而醉了的。
泡桑葚酒的度数多少合适 52度白酒泡桑葚后还有多少度
大约在45-50度之间。
52度的白酒属于高度酒,高度数的白酒有利于食材中药效的发挥,而且多为粮食制作,品质较为纯正,但浸泡桑葚后,由于水分含量的提升,酒精度数会降低大约2-7度,因此52度白酒泡桑葚后大概还有45-50度左右,如想要做出来的酒度数高,可以加适量的糖,发酵时间长一些,酒精浓度便会越高。
喝酒容易醉是什么原因 怎么判断自己的酒量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曾推荐过一个摄入量计算公式,即“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
如此推算下来,以白酒为例,一个人一次饮酒的量,低度酒不能超过2两,中度酒不能超过1两,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过25毫升;葡萄酒度数相对较低,低度葡萄酒应控制在5两以内,高度则不要超过3两,否则会伤害肝脏;啤酒为原麦汁11度,其酒精含量为3.7度。一天饮用量不要超过两听,相当于玻璃瓶一瓶为宜。
红酒酒精度高还是啤酒酒精度高 红酒酒精11度高不高
中等度数。
11度的红酒的酒精度数不高也不低,因为正常情况下红酒的酒精度数都在8°-15°之间,这个范围红酒的酒精度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高一点的红酒酒精度可以达到16°左右。
治疗痛风的最好办法
1、小面积的痛风,比如手脚指头,可以用热敷法或者泡药水法,敷法就是把纱布或者,毛巾浸润生姜汁或者药酒,放入煮开也可以,取出后不要太烫(60-70度),热敷到病痛部位,一般是3到5次,时间在30分钟到1个小时;次法可以全身适用。
2、泡药水法顾名思义,类似泡脚的方式,手脚都可以,其中可以加入陈醋泡,陈醋也是种中医;如果有条件整个人也可以泡的,这个不是说笑的,重伤不是内大出血的病人用,大量的高度酒加陈醋全身泡过,病人很快能恢复过来的,同样全身痛风的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来,不过也要有条件。
3、简单的家庭推拿,准备的药物很简单:生姜(捣烂成汁用,用纱布过滤),药酒,高度酒50度以上;这些随便一种都可以;
教你怎么喝酒才不伤肝
适量饮酒,有助健康,但一次喝得过多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还会增加肝脏的氧气消耗,从而造成急性酒精中毒,“如果连续5年经常过量喝酒,轻者会出现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的还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甚至酒精性肝炎。”因此,喝酒一定要把握量。如何计算自己的喝酒量是否合适呢?
无论哪一种酒,适度饮酒量都是以酒精摄入量为准。
研究指出,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0克,而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女性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推荐了一个摄入量计算公式,即"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
白酒的度数最高,一般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酒,米酒也是白酒的一种。低度酒不能超过2两,中度酒不能超过1两,而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过25毫升,一旦超过这个饮用量,就会对胃、肝脏等器官造成影响,加大其负担。
在所有酒中,葡萄酒的度数相对较低。
低度葡萄酒应控制在5两以内,高度的则不要超过3两,否则会伤害肝脏。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原麦汁为11度的啤酒,其酒精含量为3.7度。啤酒的一天饮用量不要超过两听(相当于玻璃瓶的一瓶)。
黄酒刚喝时感觉不到什么,但后劲足,专家指出,黄酒的度数在8-18度之间;果露酒主要以水果为原料,其度数高低不等,保健酒也属于果露酒。饮用这两类酒时也要注意量的把握。
话虽如此,可一到宴席上,一二两总是难以过关,半斤八两甚至一斤也是常事。既然超过了安全饮用量,那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酒精对肝脏和神经系统的刺激呢?
选择低度酒
通常,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世界上蒸馏酒的酒度一般多在40%vol左右,因此在酒席上最好选择低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