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所致头痛应如何紧急治疗
高血压脑病所致头痛应如何紧急治疗
高血压脑病一旦确诊,必须争取紧急处理,以避免不可逆损害及死亡。主要措施为迅速降低血压,降低颅内压,并对症处理,发作缓解后应继续治疗原发病,治疗高血压,预防其再发。
(1)一般治疗:要求患者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与躁动不安。让患者抬高头位,吸氧,同时注意饮食清淡,不宜过多饮食。如出现烦躁不安者,可酌情使用镇静药物,如西地拌5毫克,口服,或10毫克,肌肉注射。
(2)迅速降压:①硝苯地平10毫克,压碎后舌下含服,可同时用该药10毫克~20毫克,每隔6~8小时口服。②氯苯甲噻二嗪200毫克~300毫克,于15~30秒内静脉注射,必要时2小时后可重复使用,也可与呋噻米联合应用。③硝普钠25毫克~100毫克加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避光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速。④汉防己甲索120毫克加25%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2次。⑤肼苯达嗪10毫克~40毫克,肌肉注射,或10毫克~20毫克加25%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注射。⑥25%硫酸镁溶液10毫升,深部肌肉注射。⑦利血平l毫克肌肉注射,必要时2~8小时重复1次。注射后1.5小时血压降低,3~4小时出现最大效应。⑧甲基多巴250毫克一500毫克,静脉注射。⑨半剂量或全剂量人工冬眠,全剂量用氯丙嗪50毫克,异丙嗪50毫克,哌替陡100毫克,加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
(3)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①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4~6小时后可重复使用。②呋噻米40毫克加25%葡萄糖液20毫升,静脉注射。
(4)对症处理:对剧烈头痛、躁动、癫痫发作,可以使用一些镇痛抗痉的药物。西地泮10毫克静脉注射,或10毫克~2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缓慢静脉滴注;苯巴比妥钠0.1克~0,2克,肌肉注射;苯妥英250毫克,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10毫升~20毫升,保留灌肠。也可采用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神门、三阴交,用泻法,强刺激。
高血压脑病所导致的急性头痛,及时降血压、降颅压处理之后,头痛随血压下降而缓解。但在缓解期必须进行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以防高血压脑病复发。
头痛的病因
一、病因
1、颅脑病变(35%):
(1)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3)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癌,颅内白血病浸润,颅内猪囊尾蚴病(囊虫病)或棘球蚴病(包虫病)等。
(4)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组胺性头痛),头痛型癫痫。
2、颅外病变(20%):
(1)颅骨疾病:如颅底凹入症,颅骨肿瘤。
(2)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
(4)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和神经官能症(15%):
(1)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3)中毒:如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如颠茄,水杨酸类)等中毒。
(4)其他: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期及绝经期头痛,中暑等。 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二、发病机制
主要发病机制有:①血管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收缩,扩张以及血管受牵引或伸展(颅内占位性病变对血管的牵引,挤压);②脑膜受刺激或牵拉;③具有痛觉的脑神经(Ⅴ,Ⅵ,Ⅹ三对脑神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牵拉;④头,颈部肌肉的收缩;⑤五官和颈椎病变引起的头面痛;⑥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⑦神经功能紊乱。
什么是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因血压急剧、持续升高导致的急性脑循环障碍综合征。任何类型高血压只要血压显著升高,均可引起高血压脑病,但临床上多见于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妊娠中毒症等,也好发于急进型或严重缓进型高血压伴明显脑动脉硬化的病人。除血压突然升高外,常伴剧烈头痛与神志改变,有时还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眼底检查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视网膜小动脉痉挛,但不一定有出血、渗出或水肿,降压治疗后可迅速恢复。
高血压脑病为高血压病程中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情况,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治疗其症状可完全消失,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不可逆脑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以脑部损害最为突出,必须及时抢救治疗。凡高血压者有血压急剧升高伴剧烈头痛,甚至有意识和神志改变者,均应立即到医院急救治疗。迅速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防止或减轻脑组织水肿与损伤是治疗的关键。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血压下降过度而使脑、心、肾的血液灌注发生障碍。系统治疗高血压和原发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脑病的发生。病情稳定后应逐步向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过渡并坚持长期、正规治疗。
另外,在高血压尤其是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注重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尽早诊断及治疗;同时对于高血压患者加强宣教,完善血压的管理模式,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亦是高血压脑病防治的关键。
颅内压过低引起头痛的原因是
1、感染
颅脑感染或身体其他系统急性感染引发的发热性疾病。常引发头痛的颅脑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感染(如囊虫、包虫)等。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 肺炎等疾病。
2、血管病变
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3、占位性病变
颅脑肿瘤、颅内转移癌、炎性脱髓鞘假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引发的头痛。
4、头面、颈部神经病变
头面部支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头面五官科疾患如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引发头颈不疼痛。
5、全身系统性疾病
高血压病、贫血、肺性脑病、中暑等引起头痛。
高血压脑病的诊断与鉴别
高血压患者突发急骤的血压与颅内压升高的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高血压脑病,患者出现以颅内压增高和局限性脑组织损害为主的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的表现,如突然剧烈的头痛,常伴有呕吐、黑蒙、抽搐和意识障碍,一般在血压显著升高后12~48h内发生。检查要突出重点即根据问诊材料考虑到最大可能的某种或某几种疾病后,首先加以检查以求尽快肯定或否定某些诊断,在明确头痛病因后,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除非伴肾病或尿毒症,尿常规通常无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等,血尿素氮正常。
2、CSF压力多数增高,偶可正常,细胞数正常,极少数患者有少量红细胞,蛋白轻微增高。
二、影像学检查
头颅的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脑部CT
出现局限或广泛的低密度灶脑水肿表现,主要累及皮质下白质,偶尔累及皮质。Schwartz等发现,在高血压并发的高血压脑病,脑水肿常为双侧性,主要位于枕叶,也有位于顶叶、后额叶、小脑胼胝体的带状结构等处。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的高血压脑病,脑水肿位于手术同侧的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域。高血压脑病缓解后,CT异常所见消失。
2、MRI
脑部MRI与CT改变相似,MRI上T1下降、T2上升。
3、SPECT
在CT或MRI显示异常的部位,可见血流灌注增加。
4、眼底检查
视网膜动脉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强烈的痉挛、硬化或有出血、渗出和视盘水肿。
5、脑电图
出现局限性异常或双侧同步锐性慢波,有时表现为节律性差。
三、高血压脑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均可出现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如高血压、剧烈头痛、呕吐、癫痫发作,甚至昏迷等。高血压脑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为一过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缺失体征固定并可加重,SAH可见脑膜刺激征,CT检查有肯定的鉴别价值,高血压脑病显示弥漫性脑水肿,脑卒中可见高密度或低密度病灶证据。
2、尿毒症性脑病
尿毒症合并高血压并出现脑部症状时,须鉴别为高血压脑病或尿毒症脑病引起。高血压脑病常伴癫痫发作和黑矇,降压后症状迅速好转;尿毒症肾功能障碍严重,常伴扑翼样震颤或肌阵挛,血尿素氮或肌酐增高,透析治疗后症状可缓解;尿毒症患者很少发生癫痫样发作和黑矇,有助于鉴别。
3、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肺水肿需与高血压脑病鉴别
前者有明显肺水肿症状体征,纠正肺水肿后血压下降,可资鉴别。
4、颅内占位性病变
虽有严重头痛,但为缓慢出现,非突然发生,其他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灶性神经体征亦是进行性加重。血压虽可升高,但不及高血压脑病的显著增高。
温馨提示:高血压脑病与高血压危象都是高血压的特殊临床表现,共同特点均表现血压急剧升高,但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不同。可通过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等检查加以确诊。
头痛是怎么回事
颅脑病变(35%):
(1)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3)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癌,颅内白血病浸润,颅内猪囊尾蚴病(囊虫病)或棘球蚴病(包虫病)等。
(4)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组胺性头痛),头痛型癫痫。
颅外病变(20%):
(1)颅骨疾病:如颅底凹入症,颅骨肿瘤。
(2)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
(4)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
全身性疾病和神经官能症(15%):
(1)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3)中毒:如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如颠茄,水杨酸类)等中毒。
(4)其他: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期及绝经期头痛,中暑等。 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高血压肾病常见的症状有什么
高血压肾病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高血压肾病对患来说应该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我们的健康身体带来很大的负面效果,如果继续不治疗的话,它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
一般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会出现尿量增加,然后继之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有的眼睑和/或下肢浮肿、心界扩大等;多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诊断。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其中头痛、头晕是高血压肾病的症状中较为常见的,也可有头部沉重或颈项板紧感。高血压所引起的头晕多于清晨出现,部位以前额、枕部或颞部多见。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血压下降后减轻,但有时血压F降过度或过快反可引起头晕。
高血压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多是由高血压脑病引起。发病原因为脑细小动脉严重而持久痉挛,使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而颅内压增高所致。
头痛的原因这五点最常见
感染
颅脑感染或身体其他系统急性感染引发的发热性疾病。常引发头痛的颅脑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感染(如囊虫、包虫)等。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 肺炎等疾病。
血管病变
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占位性病变
颅脑肿瘤、颅内转移癌、炎性脱髓鞘假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引发的头痛。
头面、颈部神经病变
头面部支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头面五官科疾患如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引发头颈不疼痛。
全身系统性疾病
高血压病、贫血、肺性脑病、中暑等引起头痛。
头痛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引起头痛的常见病因有:
1.颅脑病变
(1)感染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等。
(2)血管病变: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3)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癌、颅内白血病浸润、颅内猪囊尾蚴病(囊虫病)或棘球蚴病(包虫病)等。
(4)颅脑外伤: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5)其他: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组胺性头痛)、头痛型癫痫。
2.颅外病变
(1)颅骨疾病:如颅底凹入症、颅骨肿瘤。
(2)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
(3)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
(4)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等发热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力衰竭。
(3)中毒:如铅、酒精、一氧化碳、有机磷、药物(如颠茄、水杨酸类)等中毒。
(4)其他: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期及绝经期头痛、中暑等。
4.神经官能症 神经衰弱及癔症性头痛。
(二)发病机制
主要发病机制有:①血管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收缩、扩张以及血管受牵引或伸展(颅内占位性病变对血管的牵引、挤压);②脑膜受刺激或牵拉;③ 具有痛觉的脑神经(Ⅴ、Ⅵ、Ⅹ三对脑神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牵拉;④头、颈部肌肉的收缩;⑤五官和颈椎病变引起的头面痛;⑥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⑦神经功能紊乱。
高血压还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1.高血压脑病会出现颅内压的升高,往往是由于高血压脑病的脑水肿引起的,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2.动脉压升高,高血压脑病本来血压就已经很高了,但是在发病的时候血压会再度升高。
3.高血压脑病会出现阵发性的呼吸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造成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4.高血压脑病会出现意识障碍,可以表现为嗜睡以及昏迷,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植物人或者是危机生命安全,有时候还会发生精神错乱。
5.高血压脑病还会引起癫痫的发作,有时候是全身性的局限性发作,但是有时候会出现癫痫连续状态。
6.高血压脑病还会出现其他脑机能的障碍,比如失语、偏瘫等。
小儿高血压临床表现
单就高血压本身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临床表现相似。高血压所引起的症状依高血压发生的急缓、血压增高的程度及靶器官受累的程度而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多为轻度高血压,常无明显症状,仅于体检或运动员筛查时发现,常伴有中、轻度肥胖。继发性高血压的血压升高可从轻度到重度。一般无症状,临床表现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如慢性肾炎小儿常因生长发育迟缓来诊。当血压升高显著时,或呈持久的和(或)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头晕、头痛、鼻出血、食欲下降、视力减退等,严重者出现呕吐、惊厥、共济失调、偏瘫、失语、昏迷等高血压脑病的症状。如血压急骤上升时症状加剧,伴有心绞痛、心力衰竭、肺水肿、抽搐等,称为高血压危象,这是由于暂时性小动脉痉挛导致周围血管阻力显著上升,使血压迅速上升所致,必须紧急处理以挽救生命。故婴幼儿抽风或心衰及不能解释的烦躁、年长儿头痛均应常规测血压。
哪些人群易患头痛
1、偏头痛,多发于青年女性,以29-34岁患病率最高,男性以25-29岁患病率最高,50岁以上女性和儿童患病率较低;
2、脑瘤所致头痛以青壮年多见;
3、普通血管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多见于中青年;
4、颞动脉炎性头痛多见于老年;
5、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所致的头痛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6、脑器质性病变如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所致的头痛多见于中老年人。
高血压脑病的症状
众所周知,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判断一种疾病的其中一个方法。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妈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高血压脑病。那么,高血压脑病的症状有哪些呢?大多数病人都具有头痛、抽搐和意识障碍三大特征,因此这也称之为高血压脑病三联征。
首先,头痛常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约70%患者会出现,多数为全头痛或额顶部疼痛明显,咳嗽、活动用力时头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当血压下降后头痛可得以缓解。第二,高血压脑病还会引起癫痫的发作,有时候是全身性的局限性发作,但是有时候会出现癫痫连续状态。第三,高血压脑病会出现意识障碍,一般表现为嗜睡以及昏迷,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植物人或者是危机生命安全,有时候还会发生精神错乱。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症状外,高血压脑病还会出现其他脑机能的障碍,比如失语、偏瘫、偏盲、黑蒙、暂时性失明等,约32%患者会发生视物模糊。50%以上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另外,高血压脑病还会出现阵发性的呼吸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再而造成了局部的缺血及酸中毒,最后引起了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