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肿瘤的彩超诊断方法
输尿管肿瘤的彩超诊断方法
输尿管肿瘤的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有肉眼血尿,应及时进行彩超检查。就现在的医学技术来说,彩超具有经济、简捷以及无损伤等优点,它已经成为了泌尿科常规检查的主要手段。
(1)彩超诊断输尿管肿瘤的步骤
输尿管肿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扩张和肾盂积水。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应对扩张输尿管进行延续探查,加压探头,确认比邻血管位置,然后再通过变换探头角度获得理想图象。在对膀胱后侧及其膀胱壁的输尿管部分进行探查时,必要时需要通过灌肠方式探查,从而到比较清楚的图像资料。CDFI与频谱多普勒的综合分析会大大的提高对于输尿管肿瘤的诊断率。
(2)彩超诊断输尿管肿瘤的意义
随着影像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仪器的分辨的不断提高,为诸如输尿管肿瘤这类病症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对于输尿管下段部分的肿瘤,常常因受到腹腔器脏的影响而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对于输尿管肿瘤的诊断除了运用彩超以外,还要结合其他的相关手段。在对该组5例患者的诊断中,错将1例输尿管下段畸形误诊为肿瘤,这寓意引起超声、临床医师的注意。
输尿管肿瘤的病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输尿管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肾盂及膀胱肿瘤相似,吸烟,饮用咖啡,滥用镇痛药,某些特殊职业,慢性炎症,积水,结石,使用环磷酰胺化疗,遗传等多种因素与输尿管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输尿管肿瘤的风险比肾盂肿瘤和膀胱肿瘤都高,且吸烟量与发生肿瘤的风险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而大量饮用咖啡也会增加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长期服用镇痛药如非那西汀则会使输尿管肿瘤的发生率增加许多;那些从事化学,石油化学,塑料工业,长期接触煤,沥青,可卡因,焦油的人患有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慢性细菌性感染,尿道结石,梗阻易于产生鳞状上皮癌,发生腺癌的可能性则要少得多;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药物也被认为不只是会增加发生膀胱肿瘤的可能性,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二)发病机制
双侧输尿管发生肿瘤(同时或者异时)占输尿管肿瘤总数的0.9%~1.6%,约73%的输尿管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约24%位于输尿管中段,发生于输尿管上段只占3%左右。
输尿管肿瘤大多为移行细胞癌,约占93%,组织病理特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相似;鳞状上皮癌,腺癌较少,在占少数的良性肿瘤中以上皮性乳头状瘤最常见,约占75%,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常与恶性肿瘤并发,文献报道约18%的恶性肿瘤发生(同时或异时)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因此对于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有必要排除输尿管恶性肿瘤,另一良性肿瘤为纤维上皮息肉,TNM分期同肾盂肿瘤,输尿管移行上皮癌可以通过上皮扩展(直接浸润或种植)及淋巴,血行扩散。
1.根据肿瘤来源,输尿管肿瘤可分为3类。
(1)输尿管上皮来源:恶性的有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良性的有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2)输尿管上皮以外的输尿管及周围组织来源:恶性的有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类癌性肉瘤;良性的有纤维瘤,神经鞘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纤维性息肉。
(3)输尿管以外的器官或组织来源:均为恶性肿瘤,如转移性癌,转移性肉瘤等。
2.临床分期 主要有国际抗癌协会和Jewett两种分期法。
什么彩超体检
1.上腹部彩超:诊断肝、胆、胰、脾及肾等器官的病变
2.前列腺彩超:诊断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瘤、囊肿、结石等
3.甲状腺彩超: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腺瘤、囊肿、甲状腺癌等
4.浅表淋巴彩超:辅助诊断淋巴结炎症及恶性肿瘤等
5.全身重要血管彩超:对于颈动脉体瘤、腹主要脉瘤、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有诊断意义6.膀胱、输尿管彩超:检查膀胱、输尿管结石或占位性病变等
7.心脏彩超:诊断有无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造成的心脏损害,心包积液,各种心肌病、心功能测定等
8.盆腔彩超/阴道彩超:诊断子宫有无增大、肌瘤、囊肿、占位等病变。
怎么诊断肾盂肿瘤和输尿管肿瘤
排泄性泌尿系造影:镜下可见病变部位充盈缺损,这时候要与基质石鉴别。肾实质肿瘤和囊肿均可能见肾盂肾盏充盈缺损,有时需配合B超和 CT方可确诊。肾盂小的缺损可能因肾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肿瘤可引起输尿管不显影,尤其是输尿管肿瘤时,有统计肾盂癌不显影时l/3系高期即浸润性癌,输尿管癌引起不显影时60%~80%为浸润性。肾积水占35%,输尿管有充盈缺损而发现肾积水者占20%。泌尿系造影正常者85%为低期的肿瘤。
逆行性泌尿系造影:其重要性为:①造影更清晰,尤其是排泄性造影显影不良时;②可能见到病侧输尿管口喷血,下端输尿管肿瘤向输尿管口突出;③直接收集病侧尿行肿瘤细胞学检查或刷取活检;④膀胱镜检查以除外膀胱内肿瘤。
若要明确诊断输尿管造影须使全输尿管充盈。球状头导管输尿管造影,其输尿管导管头似橄榄或橡子块,插入输尿管口荧屏下注入对比剂,可见肿瘤推向上方,输尿管下方扩张如同“高脚杯状”,如系结石则下方不扩张,浸注性肿瘤表面不光滑,尿石并发水肿时可误诊。有时尿石可合并肿瘤。输尿管息肉常表现为表面光滑的长条状充盈缺损。可有分支。输尿管肿瘤时可使以下导管弯曲或呈圈状。如插管通过肿瘤可发现其上方为清尿,而导管旁边流出的为血尿。
输尿管肿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尿路造影 除患侧肾显影不良或积水外,一般难以显示输尿管充盈缺损。但设法通过肾盂穿刺造影,输尿管你行造影或配合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使输尿管全长显影。输尿管某段固定显影不佳,往往提示有输尿管病变存在。
2.尿细胞学检查 输尿管插管后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凡发现癌细胞者是诊断输尿管癌的重要线索。
3.膀胱镜检 凡输尿管导管口喷血,而肾、肾盂无明确病灶者,偶然输尿管口可见突出肿瘤或同时发现有膀胱肿瘤者均有助输尿管肿瘤诊断。
4.刷取活检 用输尿管导管小刷子对可疑部位取活检,阳性率可达80%。
5.输尿管镜检查 输尿管镜下直接观察和活检可明确诊断,阳性率可达90%,但有穿孔等并发症。
输尿管肿瘤的症状
输尿管肿瘤概述
输尿管肿瘤按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输尿管肿瘤如息肉、恶性肿瘤如移行细胞癌、移行细胞合并鳞状上皮癌,粘液癌等。
输尿管肿瘤临床表现
1.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2.肿瘤梗阻可发生患肾积水,重时可触及积水肾。
3.血块下行可引起肾绞痛。
输尿管肿瘤诊断依据
1.间歇无痛肉眼血尿;
2.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口喷血、下段肿瘤可从管口脱出。
3.尿路造影示输尿管有充盈缺损,其上段输尿管扩张,肾积水或患侧肾不显影。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5.输尿管镜检查。
6.MRI肾盂输尿管水成像。
输尿管肿瘤治疗
近年的认识随着对肿瘤的生物学的特征的了解,肾输尿管肿瘤手术不能千篇一律。低期低级的肾输尿管癌行部分肾输尿管切除和根治手术疗效相同。高期高级癌则应行根治性手术,否则难以治愈,特别是细胞学阳性者。有主张高期高级的局限的癌病变时仍可行部分切除的手术,最后发现90%死于癌,而根治手术者死于癌仅30%。输尿管切除必须包括膀胱壁段,否则60%可发生膀胱癌。根治手术是否应行淋巴结清扫术?一般持否定态度,因为有淋巴结转移者很少自下而上超过一年的。
孤立肾或双肾同时有肿瘤者如属低期低级,尿细胞学阴性者应争取尽可能保留肾组织,高期高级者则透析下根治手术。有时对细胞学阴性低级的肿瘤行径肾盂镜检切除肿瘤。输尿管肿瘤行部分切除保留肾脏者约占20%。
肾盂癌无浸润者5年生存率40%~59%,有浸注分化不良者10%~25%。已如前述肾盂输尿管肿瘤容易出现器官肿瘤,必须紧密随访,也有主张每6个月行尿细胞学检查一次,膀胱镜检查随访2年。
在治疗肾输尿管肿瘤时必须注意与输尿管息肉相鉴别,输尿管息肉是间叶组织上覆的一层薄的良性尿路上皮,蒂很长,且可以有分支表现光滑,细胞学阳性。组织内混有血管和纤维组织,血管多的被称为“血管瘤”。严重血尿,纤维多者称“纤维瘤”。息肉多发于年轻人。
输尿管肿瘤饮食
肿瘤病人常因情绪波动、病情进展及抗肿瘤治疗等而产生许多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食欲不振、味觉异常。若再伴有恶心、呕吐、消化吸收则成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会产生营养不良,使病人体重下降、抵抗力减弱,导致感染,甚至发展成恶病质。因此在抗肿瘤治疗前、中、后各时期必须重视病人的饮食营养护理。只有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才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其对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尽快康复。所以饮食护理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种,针对不同治疗措施给予相应的调理。 对于肿瘤病人的饮食,营养、总的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并辅之以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当然,对于个体的病例,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饮食护理的原则主要有:(1)饮食护理应列入病人总的治疗、康复方案内,并争取医生与营养师的指导与支持:(2)要定期对病人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包括生化测定,以便及时制定和随时修正补充饮食护理方案:(3)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消化系统所引起的解剖、生理功能的变化确定营养素的质与量、饮食的形式及供应途径。 肿瘤病人的饮食形式有普通饮食、软饮食、半流质与流质饮食,应根据病人具体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加以选择。一般肿瘤病人热量供应与正常人差不多。对有些病种如食管癌,贲门癌,外科肠段切除后的病人可根据病情需要每天供给较高热量的流质饮食。颈部放射治疗病人唾液减少,咽喉干燥疼痛,吞咽困难,饮食应多带水份,并较清凉。某些颈部手术后病人进食时易发生呛咳,致使病人不敢进食,此时应给软食或较干的半流质饮食。接受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病人常会引起味觉异常、厌食、对此可在食物中增加调味品,如增加甜度、鲜度以刺激食欲,为减轻疾病症状可补充某些食物,如肝癌病人常有上腹饱胀、肝区疼痛等气滞表现,可给理气食物萝卜、山楂、鸭肫等。肺癌病人常咳嗽多痰,可食百合、银耳、杏仁等,起润肺止咳、化痰作用。总之病人情况各异,不宜强求一律,应根据具体情况保质保量给予恰当的饮食。
关于饮食摄途径,需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一般有四种:(1)经口膳食:口服是最好的摄食途径,凡病人能从口进食者应予以鼓励。(2)鼻饲膳食:适应于昏迷、极度厌食、某些口腔手术的病人。一般采用高热能流质或混合奶,注意掌握进食速度,食温应保持在37—38度,太冷太快易引起反应。(3)经胃或肠造瘘口管饲:通过胃肠道人造瘘口,用橡皮管或塑料管灌食。食物可比鼻饲者稠厚,必要时可灌入“要素饮食”。要素饮食是以氨基酸制剂作为氮源配以单糖、双糖及适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精制成的粉状物。使用前水调成流质,是一种不需要再消化而可直接被小肠吸收的、基本能满足人体需要的营养品,此营养法护理简单,但应注意喂养浓度和速度,避免病人因溶液高渗引起类似倾倒综合征发生。(4)静脉营养:指从静脉内输入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以减少机体自身的消耗,是挽救营养耗竭病人的有效措施。适应于胃肠功能衰竭或喂养不足者。静脉营养有蛋白节省疗法和全静脉营养,前者指静脉输注氨基酸代替葡萄糖,以减少负氮平衡,但不能完全补偿氮丢失,只作短期应用;后者又分全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全静脉营养,经周围静脉穿刺供给蛋白质,葡萄糖、脂肪等,若病人亏损严得,需长期禁食者则最好采用经中心静脉营养。
但因导管性败血症是中心静脉营养最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有报道此发生率为1%—27%,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护理操作常规,特别是无菌操作,以预防感染。
输尿管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1、人工甜味剂
70年代末的研究报道甜味剂可使男性输尿管肿瘤危险性增加60%,但此后的研究未能证实该相关性,故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不再将甜味剂列入人类输尿管肿瘤的致癌物质。
2、家族史
输尿管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患输尿管肿瘤的危险性约为无家族史者的2倍,年轻输尿管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危险性更高。此外,有研究显示大量摄入液体、蔬菜和水果,可使输尿管肿瘤的发病危险降低。我国人群输尿管肿瘤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职业接触芳香胺、输尿管肿瘤家族史、饮用酒精与咖啡以及性别。
3、饮水中的致癌物
饮用经氯消毒并且含有氯化副产物的自来水,可使输尿管肿瘤危险性增加;我国台湾和南美阿根廷的饮用水中的砷污染也与输尿管肿瘤危险性增加有关。
4、咖啡
饮咖啡者的输尿管肿瘤危险性高于不饮者,但两者无剂量和时间趋势,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已排除咖啡与输尿管肿瘤之间的强相关性,但不排除两者之间相关。
5、尿道疾病
尿道上皮长期受到慢性刺激或人体代谢产物使尿中致癌物水平增高,可使尿路上皮增殖后癌变,例如膀胱鳞癌与埃及血吸虫感染或膀胱结石有关。
6、药物
大量服用含非那西汀的止痛药可使输尿管肿瘤危险性增加,目前该药已停售。用环磷酰胺治疗的淋巴瘤患者输尿管肿瘤发病的危险性可增高几倍,且肿瘤常为浸润性。
输尿管肿瘤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间歇无痛肉眼血尿。
2.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口喷血、下段肿瘤可从管口脱出。
3.尿路造影示输尿管有充盈缺损,其上段输尿管扩张,肾积水或患侧肾不显影。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5.输尿管镜检查。
6.MRI肾盂输尿管水成像。
输尿管肿瘤按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输尿管肿瘤如息肉、恶性肿瘤如移行细胞癌、移行细胞合并鳞状上皮癌,粘液癌等。及早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若对侧肾功能不良不能行上述手术或为单发乳头状肿瘤时,可行局部肿瘤切除并保留肾脏,术后定期复查。
输尿管肿瘤患者常见的三级预防是什么
输尿管肿瘤的预防概念与其它疾病预防概念不同,它不仅着眼于减少输尿管肿瘤的发生,而且着眼于降低输尿管肿瘤的死亡率。
1. 一级预防
约80%以上的输尿管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环境保护较为重要。与烟草有关的除肺癌、口腔癌外,食管、胃、膀胱、胰、肝的恶性肿瘤也与之有关。约25%~35%的输尿管肿瘤与饮食有关,应多食纤维素、新鲜蔬菜水果,忌食高盐、霉变食物。此外职业性暴露于致癌物,如石棉、苯及某些重金属等应尽量减少。
近年来开展的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均属于一级预防范畴,可为输尿管肿瘤预防开拓新的领域。后者是指用一种或多种天然或合成的化学预防剂防止输尿管肿瘤的发生,此类药物可通过抑制和阻断致癌剂的形成、吸收和作用来预防输尿管肿瘤发生或阻抑其发展。各种预防措施的长期效果和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尚需时日观察证实。
2.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输尿管肿瘤。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是较确切可行的方法,一方面从中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是二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效应。另一方面尽可能发现较早期的输尿管肿瘤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三级预防
对症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或延长生存时间,包括各种姑息治疗和对症治疗。
输尿管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输尿管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肾盂及膀胱肿瘤相似,吸烟、饮用咖啡、滥用镇痛药、某些特殊职业、慢性炎症、积水、结石、使用环磷酰胺化疗、遗传等多种因素与输尿管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输尿管肿瘤的风险比肾盂肿瘤和膀胱肿瘤都高,且吸烟量与发生肿瘤的风险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而大量饮用咖啡也会增加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长期服用镇痛药如非那西汀则会使输尿管肿瘤的发生率增加许多;那些从事化学、石油化学、塑料工业,长期接触煤、沥青、可卡因、焦油的人患有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慢性细菌性感染、尿道结石、梗阻易于产生鳞状上皮癌,发生腺癌的可能性则要少得多;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药物也被认为不只是会增加发生膀胱肿瘤的可能性,发生输尿管肿瘤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二)发病机制
双侧输尿管发生肿瘤(同时或者异时)占输尿管肿瘤总数的0.9%~1.6%,约73%的输尿管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约24%位于输尿管中段,发生于输尿管上段只占3%左右。
输尿管肿瘤大多为移行细胞癌,约占93%,组织病理特性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相似;鳞状上皮癌、腺癌较少。在占少数的良性肿瘤中以上皮性乳头状瘤最常见,约占75%,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常与恶性肿瘤并发,文献报道约18%的恶性肿瘤发生(同时或异时)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因此对于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有必要排除输尿管恶性肿瘤,另一良性肿瘤为纤维上皮息肉。TNM分期同肾盂肿瘤。输尿管移行上皮癌可以通过上皮扩展(直接浸润或种植)及淋巴、血行扩散。
1.根据肿瘤来源,输尿管肿瘤可分为3类。
(1)输尿管上皮来源:恶性的有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良性的有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2)输尿管上皮以外的输尿管及周围组织来源:恶性的有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类癌性肉瘤;良性的有纤维瘤、神经鞘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纤维性息肉。
(3)输尿管以外的器官或组织来源:均为恶性肿瘤,如转移性癌、转移性肉瘤等。
2.临床分期 主要有国际抗癌协会和Jewett两种分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