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急救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急救

大肠杆菌在正常人的肠道内存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食用被该菌污染的食物时就会致病,这些病菌进入胃肠后继续繁殖,引起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等病变。

(一)判断

1.有食用不洁的肉类、蛋类、蔬菜史。

2.有较重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

3.一般中毒急救及时,预后良好。如出现败血症者预后不良。

4.粪便分离大肠杆菌阳性。

(二)急救

1.卧床休息。

2.及早应用卡那霉素1~1.5g/日,分2~3次肌肉注射。

3.用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

4.手导引足三里,天枢穴或用手点揉、针灸上术穴位,可以止泻止痛。

哪些原因会引起急性腹泻

1、急性肠道疾病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嗜盐菌性食物中毒、肉毒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绿脓杆菌性食物中毒、韦氏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

(2)急性肠道感染
病毒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难辨梭状芽泡杆菌假膜性肠炎、白色念珠菌性肠炎、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

(3)其他肠道疾病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

(4)消化不良

2、急性中毒

(1)植物类急性中毒
(2)动物类急性中毒
(3)药物刺激及毒性反应
(4)化学毒剂急性中毒

3、全身性疾病

(1)急性全身性感染
(2)过敏性紫癜
(3)变态反应性胃肠炎
(4)尿毒症
(5)甲状腺危象

楼主还是去医院咨询医生较好,不要擅自服用止泻药,以免延误病情。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菌种有哪些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菌种主要有以下六种:

1.肠炎孤菌食物中毒。吃了被肠炎孤菌污染的鱼或贝类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可在食用后5-24小时内发病,在10小时后发病为最多,一般在3天内能治愈。

2.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带菌的鸟、猪肉、鸡蛋等,未经煮烧,吃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吃后10-24小时内发病,一般在1周内能治愈。

3.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大肠菌中约有20来种菌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发病后4-5日内症状可好转。

4.产气荚膜杆菌食物中毒。受产气荚膜杆菌污染的肉、鱼、贝类等食品,虽经煮烧,但放置数小时后食用的话,也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5.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食用了被葡萄球菌污染的牛奶、白脱、奶酪、盒饭后,3小时左右发病。

6.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平均1-2天,重病者可导致死亡。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食物中毒来势凶猛,时间集中,无传染性,夏秋季多发。群体食物中毒的表现是,在短时间内,吃这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拉肚子吃什么马上见效 一天拉肚子十几次的可能病因

患者有一天拉十几次肚子的现象,很可能是以下病因导致的疾病腹泻:

如流感、败血症、脊髓灰质炎、急性病毒性肝炎、麻疹、肺炎、伤寒等,在发病的早期或恢复期都可有腹泻的表现。

(1)肠道细菌感染

如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与副霍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在恶性肿瘤、白血病、长期营养不良或大手术后所致全身抵抗力低下时发生,长时间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也可发生。

(2)肠道病毒感染

如脊髓灰质炎病素、埃可病毒( ECHO)柯萨奇病毒(Coxsackie)等,常引起小儿腹泻,有时可造成流行性腹泻。

(3)肠道真菌感染

如白色念珠菌肠炎等。真菌感染常在机体严重消耗或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下发生。

(4)急性阿米巴痢疾

是溶组织阿米巴侵人大肠后引起的以痢疾症状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5)急性血吸虫病

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血吸虫常寄生在肠系膜下静脉,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显著,多在接触疫水后2个月之内发生腹泻。

(6)急性阑尾炎

常在腹痛数小时后出现一过性腹泻。

(1)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为常见的-种类型,其胃肠炎型有腹泻表现,为致病菌内毒素所引

(1)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疾病,常表现剧烈的呕吐和腹泻。

(2)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症状在胃肠型病症中以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

(3)嗜盐菌食物中毒

沿海地区多见,因食用污染嗜盐菌的海产品而发病,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发热,以及血水样便、脓血便等表现。

(4)肉毒中毒

多因食用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可伴有腹泻。

(5)致病性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

以食用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发,也可因医院内交叉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腹泻。

(6)真菌性食物中毒

包括毒蘑菇中毒、霉甘蔗中毒以及进食其他霉变食物引起的中毒等。

(1)肠道内感染

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以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和痢疾杆菌最为常见。

(2)肠道外感染

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以及其他一些急性传染病时均可伴有腹泻。此外,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也是婴儿感染性腹泻病因之一。

(1)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病因不十分清楚。起病急,病情重,有腹泻、便血、腹痛、发热及中毒性休克等表现。

(2)急性局限性肠炎

现称克罗恩病(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

(1)植物类急性中毒

如毒蕈(毒蘑菇)中毒、食桐油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白果及火麻仁中毒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泻。

(3)动物类急性中毒

如河豚中毒,常常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然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某些动物肝脏中毒,常有头痛、乏力、呕吐、腹泻等表现。

(4)药物刺激及毒性反应

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乙酰胆碱、利舍平、新霉素等药物对部分病人可引起腹泻。

(5)化学毒剂急性中毒

如汞、铅、砒霜(砷)、有机磷等中毒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泻。另外,慢性肾炎的尿毒症期也常伴有腹泻。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在各类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多见,占食物中毒总数的一半左右。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这是由于气温高,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易感性增强。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其中毒食物多为动物性食品。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以下几类: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细茵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1)食物在宰杀或收割、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受到病菌的污染。

(2)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中充足的水分,适宜的ph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3)食品在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或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或食品从业人员中带菌者的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病因诊断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鉴定。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盘点5种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多因食入受污染的家畜肉、内脏、鱼、蛋及牛羊奶引起。潜伏期6~24小时,可有持续高热,大便为黄绿色水便,有时可带有脓血,伴有便意频繁。从发病到痊愈一般需1~3周,个别重症病人因感染蔓延可死于败血症、化脓性肠穿孔或感染性休克等。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一般因吃污染后剩饭、剩菜引起,也可因吃鱼、肉、蛋引起。来势凶猛,多在食后3小时内发病。吐比泻重,呕吐物中可见黄绿色胆汁,不发烧或仅有低热。由于病初频繁的呕吐有助于毒物的排出,多数患儿恢复较快,经适当治疗一天内即可恢复。

3、嗜盐菌食物中毒

多因吃海鱼、海蛰、海蛤及用盐浸的食物引起。潜伏期8~18小时,一般先有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绞痛,随后腹泻、呕吐,发热38度左右,大便常为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4、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存在于土壤、鱼、家禽的肠内及其粪便内,如果食入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鱼、肉类、水果、谷类、海产品和罐头等食品均可引起中毒。肉毒杆菌中毒是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造成,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患儿头痛头晕、吞咽困难,因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困难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胃肠道症状多不明显,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病情凶险,恢复慢,常需数月之久,而且病死率高,如中毒早期使用抗肉毒免疫血清则预后良好。

5、大肠杆菌类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副大肠杆菌是人体的寄生菌,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因患有其它疾病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严重营养不良等情况下,这类细菌才大量繁殖引起中毒症状,因此又叫条件致病菌。一般中毒的潜伏期为4~12小时,一般中毒症状轻,大便呈水样,可有特殊的腥臭味,很少发热。部分病情较轻的患儿只要防止脱水,不用抗生素也能自愈。

大便是水状非常危险 大便是水状有哪些原因

(1)急性肠道疾病

1.细菌性食物中毒

包括常见的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性食物中毒、嗜盐菌性食物中毒、肉毒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绿脓杆菌性食物中毒、韦氏杆菌(耐热型)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等。其性特点是在集体中暴发,或共同进餐者多人在短期内先后发生腹泻,且为同一致病菌。

2.急性肠道感染

常见者有病毒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性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耶尔森氏肠炎菌性肠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白色念珠菌性肠炎,除此之外,尚有霍乱、副霍乱。

3.急性肠道寄生虫病

如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

(2)急性中毒

常见者植物类急性中毒(如臭米面、发芽马铃薯、白果、大麻仁、毒蕈等)、动物类急性中毒(河豚、动物肝、鱼胆等)、药物中毒、化学毒剂急性中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锌中毒、急性砷中毒等)。

(3)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常见有腹泻,习惯上称为肠道外(疾病)腹泻或消化不良,可为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也可为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这种情况在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比较常见。

(4)肠功能紊乱

在婴幼儿腹泻中,占有重大比重。可为先天性消化酶缺陷,或为消化道感染后继发性。特别是糖类及脂肪类消化酶的缺陷。

(1)消化系统疾病

1.肠原性慢性腹泻

可见于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慢性细菌性痢疾、肠结核、肠道菌群失调、盲袢综合征等),肠寄生虫病(慢性阿米巴痢疾、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胃肠型黑热病、慢性血吸虫病、肠道蠕虫病等),炎症性肠病(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病性结肠炎等),肠消化、吸收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发酵性消化不良、糖裂解酶缺乏症肠道脂代谢障碍症(Whipple氏病)等。

2.胃源性慢性腹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缺乏,如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等。

3.胰原性慢性腹泻

是由于胰腺外分泌不足或缺乏,引起肠消化和吸收不良所致腹泻,在儿科比较少见。

4.肝、胆疾病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不良,可见于重症肝病及阻塞性黄疸时。由于胆汁形成减少或引流不畅所致。胆盐缺乏可使肠吸收脂肪发生障碍。

(2)全身性疾病

1.内分泌疾病

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性肠病等。

2.尿毒症

见于尿毒症性结肠炎。

3.糙皮病(陪拉格)

由于食物中缺乏烟酸引起,消化系症状为舌炎及肠炎。

4.药物性慢性腹泻

药物引起的慢性腹泻有多方面的原因。常见者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肠道菌群失调,有些药物(如新斯的明、胍乙啶、新霉素、利血平等)对消化道有刺激性,或兴奋迷走神经,口服或注射后可引起腹泻,与个体耐受性及剂量过大有关。新霉素大量口服可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表现。

5.其他

如变态反应性疾病易伴发腹泻,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可并发脂肪泻,免疫球蛋白A(IgA)重链病的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吸收不良与进行性消瘦。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细茵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1)食物在宰杀或收割、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受到病菌的污染。

(2)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中充足的水分,适宜的ph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3)食品在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或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或食品从业人员中带菌者的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病因诊断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鉴定。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一日三餐是每个人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误食了过期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吃入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其中也包括化学药物中毒,有单发的也有群体的,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食物中毒来势凶猛,时间集中,无传染性,夏秋季多发。群体食物中毒的表现是,在短时间内,吃这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有一些本来就有基础病的老人,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要特别注意护理,血液黏稠物增多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特别要注意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医院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两个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就比较危险了。重症中毒者要禁食半天左右,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些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各型病原菌或其毒素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很相似,主要为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一般起病急,腹部不适,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病程短,多在1~3d内恢复。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食后在4~24小时感畏寒,体温升高,可达38~39.5摄氏度,恶心、呕吐、腹痛,腹部有压痛,水样腹泻,有时有少量脓血,并有鱼腥臭味。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食后9~20小时,上腹部出现难以忍受的绞痛,腹泻水样大便,可达数十次。

3、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食后30~120分钟,自感头痛、皮肤潮红、呈醉酒状,有荨麻疹样过敏反应。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以婴幼儿发病为多见。食后2~20小时,出现恶心、呕吐、水样或黏液大便,并有恶臭。严重者有高热,昏睡。小儿常出现抽搐、昏睡,甚至出现脱水。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进食含有葡萄球菌性毒素食物后2~5小时,症状为严重的恶心、呕吐。呕吐物是黏液,有时含血液及胆汁。体温正常或稍升高。

5、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品后2小时~10天,自感视物有复影,眼睑下垂,眼肌和咽肌瘫痪,对话、呼吸感到困难,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

潜伏期多为12~36h(2h~10d),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神经麻痹,主要有头晕、全身乏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继之视力模糊,复视、瞳孔散大、眼肌麻痹、眼睑下垂。严重者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咀嚼、发音困难,流涎,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四肢瘫痪,可有腹胀、尿潴留及唾液减少等。严重者可于2~3 d内因呼吸中枢及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体温一般正常或有低热,神志始终清醒,很少出现四肢的神经根性痛,腱反射及脑脊液多正常。通常4~10d逐渐恢复,先为吞咽、呼吸困难的改善。肌肉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视觉常需数月方可恢复。

冬天食物中毒怎么办

食物中毒是指吃入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其中也包括化学药物中毒,有单发的也有群体的,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如何防止食物中毒?中毒后应如何自救?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韩树棠。

韩树棠介绍,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食物中毒来势凶猛,时间集中,无传染性,夏秋季多发。群体食物中毒的表现是,在短时间内,吃这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有一些本来就有基础病的老人,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要特别注意护理,血液黏稠物增多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特别要注意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医院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两个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就比较危险了。重症中毒者要禁食半天左右,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些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相关推荐

急性肠胃炎症状?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无力、全身酸痛、头晕等症状,它具有潜伏期短、时间集中、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等特点。90%以上发生在7、8、9三个月,主要是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制作等过程中,由于忽视食品卫生,引起交叉感染。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 2、旅游性腹泻 旅游性腹泻是指在旅游途中发生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常因摄入受污染的食物、饮料和饮水而发病,病源菌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大肠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常见症状为水样便,并

食物中毒了怎么办

食物中毒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在食后1小时到1天内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继而可出现脱水和血压下降而致休克。 肉毒杆菌污染所致食物中毒病情最为严重,可出现吞咽困难、失语、复视等症。食物中毒要早救治,早期可考虑洗胃,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剧烈呕吐、腹痛、腹泻不止者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有脱水征兆者及时补充体液,可饮用加入少许食盐、糖的饮品,或静脉输液。 可选用适宜抗菌素。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者应速送医院急救,给予抗肉毒素血清等。食物中毒早期应禁食,但不宜过长。

宝宝食物中毒了如何急救最重要呢

食物中毒,是指食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或含有有毒性化学物质的食物,或由食物本身的毒素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中毒症状,往往在送到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的发现和处理十分重要。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孩子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小孩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其症状以恶心、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食物中毒来势凶猛,时间集中,无传染性,夏秋季多发。群体食物中毒的表现是,在短时间内,吃这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有一些本来就有基础病的老人,如冠心病、高血

食物中毒分哪几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中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

儿童食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1.起病急,腹痛、呕吐、腹泻,便次每日数次至20-30次不等,多呈水样便、血水便(副溶血弧菌),可带少量粘液。 2.部分畏寒、发热、乏力。 3.重者脱水、酸中毒、休克。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4小时内曾进食可疑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同食者于短期内同时或先后发病,于1-2天内达高峰,多在夏秋季发生。 2.临床特点:发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便次每日数次至20-30次不等,多呈水样便,可带少量粘液,偶带脓血。 3.实验检查:取可疑食物及吐泄物培养,生长同一种病原菌,如:沙门氏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诊断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其特点,虽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初步确定是否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但要确定是何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还需靠实验室的诊断。以下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几项检查。 1、外周血象: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10×109/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或有少数增高者。 2、大便镜检:多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或伴有少量红细胞,偶见巨噬细胞。 3、细菌产养:采取粪便、呕吐物、可疑食物标本作细菌培养,发病初期采取的标本阳性率较高,婴儿肉毒中毒主要依靠患儿

食物中毒的原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

食物中毒分哪几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中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

宝宝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呢

宝宝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 宝宝食物中毒通常是因为吃或喝了被有害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的,因此容易和病毒性胃肠炎混淆。病毒性胃肠炎一般是经由手传播到嘴。食物中毒与病毒性胃肠炎的症状往往相同,都包括呕吐、腹泻、异常烦躁,还经常会发烧。 宝宝食物中毒后的症状很可能在他进食后的2至48小时内出现。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一两天。但严重的食物中毒,症状则会持续一周以上。 宝宝食物中毒有几种类型? 宝宝食物中毒后,如有必要,化验他的血液、粪便和吃剩的食物,也许可以鉴别出是何种细菌引起了食物中毒。不过医生往往不需要这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