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禁止直属亲属之间相互献血
为什么要禁止直属亲属之间相互献血
专家表示在临床上这是为了防止一种称为“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disease,TA GVHD)的疾病,这种疾病是输血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是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后发生的一种与骨髓移植引起的抗宿主病类似的临床征候群,死亡率高达90%~100%。
由于直系亲属之间血液成分非常相近,因此受者的免疫系统不会将供者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当为异体进行排斥,这样会导致供者的T淋巴细胞能在受者体内存活并增殖,增殖的结果是供者的T淋巴细胞把受者细胞和组织视为异物进行排斥、攻击,造成受者的组织、器官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这种疾病我国山东大学沈柏均在1991年报道了首例。
为何献血会感染上艾滋病
为何献血会感染上艾滋病
安全合理用血和血液制品的基石是吸收、选择和保持自愿、无报酬的献血员。 保证安全供血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安全的献血员和有不安全的献血员存在。
献血员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卖血或职业献血员
有非常多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这种献血员应该禁止。卖血者常常来自于社会最贫穷阶层,他们的健康状况较差、营养不良并可能正感染某种疾病,而这种疾病又可通过输血传播,在一些地方,卖血者卖血所得的钱主要用于购买静脉注射的毒品,如果他们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那么他们就有感染HIV的极高的危险。
此外卖血者的卖血次数过于频繁,使得他们所献的血低于规定标准,如缺铁,这对于受血者来说就是一种风险。此外过度献血也会损害献血者自已的健康。 有偿供血者通常与卖血给受血者的现象相伴而生。在这种制度下,贫穷家庭无法负担急需血液的费用。另外,卖血者的存在破坏了自愿无偿献血制度建立。如果无偿献血员看见周围的人献血后得到报酬,那他们也会想要报酬。
第二种:献血员是替代献血员-有时称做“家庭替代献血员”
在这种制度下,受血者的家人要献出与受血者所接受的同等量的血液。这份血可能直接输给相应血型的人,也可能放在公共血库中。许多年以来WHO强烈反对这种献血方式,因为这些献血的所谓“亲属”常常是与受血者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卖血者。
即便他们之间有关系,亲属们所献的血液的安全性也值得怀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选择或缓期使用献血者的标准无法应用。然而,由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血液极度短缺,使得这种替代献血员非常普遍。估计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血液量只占世界血液供应量的20%,而其人口却是全球总人口数的80%。
第三种类型:最安全的一类献血者-不需要报酬的自愿献血者
这些献血员是利他主义者,没有献血的压力。总的来说,他们更可能符合国家低危献血员的标准,他们也更有可能愿意经常性地按适当的间隔期献血。这对于保持足够的血源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人不能献血
为什么近亲夫妻不能献血?
直系亲属间输血可能会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这种免疫反应疾病死亡率很高。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0-20倍。
夫妻间也需谨慎,若妻子接受丈夫血液,怀孕时胎儿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什么人不能献血?
1、一些人不能参加无偿献血:
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炎病患者、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各种结核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血液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2、一些特定情况的人暂时不能参加献血:
①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②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③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④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⑤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⑥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等。
献血前有什么禁忌吗?
1、献血前一天要休息好。
2、临献血时不要过量喝水,也不要空腹,可以吃些清淡的食物,如馒头、稀饭、咸菜等。
3、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餐不要喝酒,不要吃鱼、肉、油条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献血后有什么禁忌吗?
1、拔针后应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针眼处及上方5分钟止血。
2、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
3、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
4、正常人献血后应注意饮食营养和搭配,吃些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当天可多饮水,但不要暴饮暴食。
5、献血后为防止针眼感染,献血者要注意1-2天内不要让针眼处沾水,保持清洁。
6、献血后当天不可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7、健康献血者间隔6个月之后方可参加下次义务献血。
献血可以免费使用血浆
如果你是一个献血的人,那将来如果自己发生意外需要输血的时候,可以按照输血量的三倍进行免费使用,举个例子,一个人献血800毫升,那在未来的5年之内,如果需要输血,那可以长寿2400毫升的血液。5年之后也可以按照献血量免费同量使用血液。如果献血总量超过0.8升,终生可以免费用血,而且,其实习亲属如果需要输血也可以享受献血总额的免费血量。
如何解决直系血亲不能输血
很多人对亲友互助献血的概念存在误区,误以为亲友互助献血就是自己献血了以后,等到家属亲有需要用血,就将自己曾经献出的血调出来给需要的家属用。对此吴主任解释称,一般临床上遇到需要用血的时候,会先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向血站申请血液,有时候分配血液可能受限,比如有时候病人需要大量的血小板而非红细胞,这时候血站提供的血液可能出现不够的情况,这时候就会用上亲友互助献血系统,即从血站调出无偿献出的同等量的血液来用,但调出的血液不会是捐献者本人的血液。打个比方说,如果患者家属A曾经无偿献血1600ml,那么在家属遇到需要用血的情况时,可从血站交换等量的血液给患者使用,而这从血站调出的1600ml血液,可能是毫无相关的路人甲的血液,也有可能是路人甲乙丙丁的血液,就是不可能是患者家属本人的1600ml血液。
专家表示,希望网友们能够正确认识这种做法,并发现亲友互助献血的好处,因为当急需血液的时候,可以从血站调度其他人的血液,不但能够应付血液不够的危机,还能够避免危急情况直系亲属献血可能造成的TA GVHD并发症。
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
配偶的姐妹及其子女不属于直系亲属,应属于姻亲。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但不包括配偶本身。姻亲可分为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和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三种。血亲的配偶,是指自己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子的妻子,兄弟的妻子。配偶的血亲,是指自己配偶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如妻子的父母、兄弟姐姐妹等。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是指自己配偶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配偶,这是一种间接的姻亲关系;如妻子的兄弟的妻子。你所说的配偶的姐妹及其子女就是上面三种中“配偶的血亲”。
直系亲属不能输血
为什么直系亲属不能输血?直系亲属只的是父母和所生的子女,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面看到这样的情节,儿子出车祸了,找不到合适的输血的,父亲说赶快输我的吧,把观众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其实这样的故事情节是不科学的,现实当中也是不可以这样做的。 现代医学证明,直系亲属间输血有时会发生一种严重的输血反应,称为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种输血反应尽管发病率很低,但死亡率却高达99.9%,一旦发生几乎无法挽救。
丈夫也不能给妻子输血,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如果妻子接受丈夫血液后,会产生针对其血型抗原的抗体。怀孕后抗体可以到达胎儿体内,胎儿就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献血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献血前24小时内不要喝酒,并且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否则献血后会出现头晕症状
献血者如果是女性朋友,一定要避开月经前后3天,否则对自身伤害比较大
献血后要用棉签按住针口部位,保证止血后才行,24小时内小心这个部位,不要让水碰到这个地方,要保证这里干净卫生
献血后适合静养,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可以吃一些新鲜水果,牛奶,鱼虾,补充营养,但是不要饮食过量
为什么医院仍然会动员亲属献血
不少人在电视剧里常常看到这样的剧情:护士从手术室中出来表示病人缺血,但是现在血库的血液无法调度,需要等在外面的亲人献血,这时候会有一群人扑上去表示“我是孩子的爸爸,抽我的”“我是孩子的亲叔叔,抽我的”等等……但电视剧本也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常常会有亲属给亲属献血的实例。既然亲属献血会有并发症威胁,那么为什么还要用亲属的血呢?
针对这个问题,专家表示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用亲属的血存在并发症危险,但由于更多时候临床急需用血而可用血太少,不足以救急,救命的关键时刻必须用到互助献血,因此会动员家属进行献血,以保证手术的进行,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一般这个时候也不建议直系亲属进行献血,而更多推荐关系远一些的、身体各方面机能正常的亲属进行献血救急。同时,医院会联系血站对血液进行处理,通过照射处理杀死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以降低输血风险,但这种操作方式相对比较少,因为医院需要提前向血站提出血液处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