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吸烟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吸烟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最近,在美国一项针对中老年烟民的大型研究中发现,男性烟民比女性烟民更易患骨质疏松和脊椎骨折。烟龄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均是导致男性和女性烟民低骨密度的风险因子。

目前普遍认为吸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高风险因素,研究人员对年龄在45岁到80岁之间的3321名烟民进行了定量CT检查,以测定其骨密度。结果发现11%的人具有正常骨密度,31%具有中级骨密度,58%的人存在低骨密度现象,其中有37%的人曾发生过脊椎骨折。而在所有发生低骨密度的烟民中,男性占到55%,其中有60%发生过脊椎骨折。

研究人员指出,每年多抽一包烟就会增加0.4%低骨密度风险,他们发现在参与调查的人员中,具有正常骨密度的人一年平均抽掉36.6包烟,而存在低骨密度现象的人员平均每年抽掉46.9包烟。

目前为检测肺癌,应用CT对重度吸烟者进行扫描越来越普及,研究人员指出也可应用CT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和及时治疗骨质疏松症及其他骨疾病。

带你详细了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分哪几类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什么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一是绝经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中老年人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此外,消化功能降低、户外运动减少等都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有何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呼吸不畅是否缘自骨质疏松

有些老年人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便怀疑自己患了支气管炎或者是肺部感染,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自己的呼吸困难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脊柱与胸廓畸形造成的。骨质疏松症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中老年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激素、年龄、运动、饮食、体重和种族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关系的退行性疾病,早期的骨质疏松往往是悄无声息的,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中晚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除了可能造成呼吸系统障碍外,还可引起腰背部及下肢疼痛、身长缩短及驼背,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骨折。

骨质疏松是全身性组织退化和功能衰退的一部分,骨钙丢失就难以复原,我们无法阻止或逆转这一过程的发生。但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延缓这一进程,并降低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钙饮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钙质最好是从食物中获得。日常饮食要保持营养均衡,一方面选择含钙量高的食品,包括牛奶、虾皮、海带、紫菜、豆制品和奶酪等。另一方面,要避免不合理配餐,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会影响钙吸收,要避免与豆腐、牛奶一起食用。

合理平衡膳食及科学烹调,可提高钙质的利用率。鱼肝油、蛋黄、鸡肝等食物含维生素D较多,可以促进钙吸收;肝脏、鱼肝油、蛋黄,以及红、黄、绿叶蔬菜等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经肝脏转化为维生素A,有利于骨骼钙化。同时应注意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慢跑、散步、爬山、跳绳、登楼梯、骑自行车等能强化造骨细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质、提高骨密度。多晒太阳可以引起体内一系列光、生物学反应,形成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还要避免过度吸烟、酗酒,减少含磷量高的碳酸饮料的摄入。

老年人还要配合药物补钙。钙剂补钙的总原则是,含钙量高,服药片数少,吸收率高,在胃液中释放率高,副作用小。我国营养学会推荐老人钙摄入量为每日800mg~1200mg。张春雨解释说,这并不是说老年人要完全依靠药物来补充钙质,而是在饮食不能提供足够钙量的情况下,以药物来协助补充。

60岁以上男性易患骨质疏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近些年来关于骨质疏松对老年男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疗界以及公众的重视。骨质疏松疾病在男性群体中表现不明显,主要由于男性的骨骼发育较大,骨量开始丢失的时间较晚、发展缓慢。但医学统计,每年有 1/3的老年男性(60岁以上)会因为骨质疏松而导致骨折。低水平的睾丸激素将大大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此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也是必要的。

女性激素、雌激素及男性激素、睾丸激素等在维持骨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多数妇女在45岁~50岁期间会经历更年期,而绝经期后,女性体内将不再生成雌激素,这种激素的变化将加速骨量的丢失。绝经期后骨量的丢失是妇女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使中老年朋友远离骨质疏松症呢,下面几个注意事项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

饮食结构平衡合理有助于保持骨的质量。我们身体需要维持一定的矿物储备以保证骨骼的强壮,钙是构造和维持骨的结构的主要元素,约占骨重量的67%。同时,骨骼也是身体最大的钙储备基地。当血液中的钙远低于正常水平时,骨骼内的钙质会释放出来,维持心脏、肌肉、神经等器官正常活动。这时就需要通过饮食补充骨钙的丢失。

我们可以多吃乳品、豆制品、海产、蔬菜、坚果、橙子、西柚和奇异果等,同时减少用盐量并少吃腌制食物。

日光照射可以加快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质吸收。建议中老年朋友每天日晒时间超过半小时,这胜于多吃不少营养品。

提倡不抽烟,不喝咖啡,减少浓茶、可乐、酒精的摄入量,研究表明,碳酸类饮料可以抑制钙的吸收。

骨质疏松偏爱这10类人

1、有家族史的人群。

遗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如果一级、二级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那么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

2、身形瘦小、体格小人群。

天生瘦小或骨架较小的人,更易患上骨质疏松,而且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年龄也比一般人会更早。

3、乳糖不耐受人群。

众所周知,牛奶是很好的钙质来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补充钙质,但是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牛奶没有办法很好吸收钙质,会增加患骨质疏松风险。这类人群可以通过其他的食物获取钙质:如虾皮、木耳、海带等等。

4、厌食症患者。

我们能在日常饮食中获取到人体所需的钙量,但是如果长期厌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使得钙质和维生素得不到补充,增加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5、吸烟嗜酒者。

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质密度,长期经常吸烟的人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几率更高。喜欢喝酒的人患骨质疏松的机率也会增加,长期过量饮酒,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加快骨质的丢失。

6、好甜食和过咸饮食者。

过咸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人体内的钠需经尿液排到体外,同时也会损耗钙质。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质的消耗也就越大。糖在体内代谢,也需要消耗钙质,钙质被大量消耗,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7、爱喝浓茶咖啡人群。

常喝浓茶好热咖啡,都会加速体内钙的流失。浓茶咖啡中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日久诱发骨质疏松。

8、月经紊乱或卵巢早衰者。

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可以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如果月经紊乱或卵巢早衰,女性的雌性激素在体内的含量下降,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非常容易骨折。

9、多胎生育、哺乳期过长的妇女。

如果多胎生育,生育年龄多延续到中年,女性体内的钙质代谢供不应求,易导致骨量减轻。同时如果孩子的哺乳期过长,便会过量消耗女性体内的钙质,引致骨质疏松。因而这类女性应注意钙质的及时补充。

10、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等药物的患者。

骨质疏松症是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后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增加钙、磷排泄,还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

易患骨质疏松的5类人

易患骨质疏松的5类人:

1、酗酒者

酗酒导致骨密度降低,酗酒使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抑制人骨生长因子,使睾酮水平下降,易导致骨松和骨折。有专家建议:饮酒者每天乙醇摄入量在11~29克为宜,高于30克为过量,有害健康。

2、喜欢高盐饮食者

高盐饮食也是骨松症的高危险因素,因为钠排出同时也带尿钙排泄,从而导致骨丢失。

3、长期偏食者

偏食会致钙、蛋白质等营养素的缺乏,导致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

4、缺乏运动者

足不出门,长时间打电脑、看电视,体育活动太少者,也易患骨质疏松症。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可以增加骨峰值和减少及延缓骨量丢失。运动可提高雌激素和睾丸酮水平,使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肌肉发达则骨粗壮,骨密度高。但过度的运动可导致青春期的延迟,身体脂肪的过量丢失和雌激素的严重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5、嗜烟者

吸烟者骨量丢失率约为正常人的1.5~2倍。吸烟可使肠钙吸收减少、促进骨吸收、增加尿钙排泄、抑制骨形成作用。烟有抗雌激素作用,使女性吸烟者过早绝经,引起骨吸收、骨量丢失,增加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稍不注意就会发生骨骼从而导致致残,甚至死亡。因此建议大家要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不吸烟、不喝酒、不偏食、多运动等,才能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几率。

什么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1.酗酒者 酗酒导致骨密度降低,酗酒使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抑制人骨生长因子,使睾酮水平下降,易导致骨松和骨折。有专家建议:饮酒者每天乙醇摄入量在11~29克为宜,高于30克为过量,有害健康。

2.喜欢高盐饮食者 高盐饮食也是骨松症的高危险因素,因为钠排出同时也带尿钙排泄,从而导致骨丢失。

3.长期偏食者 偏食会致钙、蛋白质等营养素的缺乏,导致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

4.缺乏运动者 足不出门,长时间打电脑、看电视,体育活动太少者,也易患骨质疏松症。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可以增加骨峰值和减少及延缓骨量丢失。运动可提高雌激素和睾丸酮水平,使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肌肉发达则骨粗壮,骨密度高。但过度的运动可导致青春期的延迟,身体脂肪的过量丢失和雌激素的严重缺乏,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5.嗜烟者 吸烟者骨量丢失率约为正常人的1.5~2倍。吸烟可使肠钙吸收减少、促进骨吸收、增加尿钙排泄、抑制骨形成作用。烟有抗雌激素作用,使女性吸烟者过早绝经,引起骨吸收、骨量丢失,增加骨折风险。

6.过早停经和卵巢切除者 主要是雌激素减少,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基质形成减少,骨丢失加快。雌激素和雄激素在骨生长和骨形成中都有重要意义。女性在青春期过度减肥,会使雌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骨峰值和骨密度都下降,易患骨松症。人的骨骼约有一半是在青春期形成的。

7.身体瘦小,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者 约25%~35%骨松性骨折决定于遗传因素,髋部骨折遗传因素起很大作用。经研究发现,绝经早的妇女,有髋部骨折家族史的患者,其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比一般人增加3.7倍。

8.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 如经常使用皮质类固醇、肝素和抗惊厥药物的人也易患骨质疏松症。

若两个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同时存在,则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更大,应更加重视及早加以防治。

吸烟竟是诱发骨质疏松的原因

吸烟者骨质疏松风险增倍

一般而言,女性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比男性高3倍。据医学统计发现,在不吸烟的中青年女性中,因一名家人每日吸烟,患骨质疏松者是不需被动吸烟者的两倍。而家人中吸烟人数在2~3名的中青年妇女,有骨质疏松问题的人数则是正常数字的3倍,同时她们骨折的可能性也是普通人的2.6倍。

烟碱造成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跟骨密度有关,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也就是说骨头“变脆”、“变酥”了,不经碰,更不经敲打。而香烟中的烟碱直接或间接刺激破骨细胞,使其溶骨作用增强,骨吸收量增加,造成骨量减少,使成骨作用减弱。也就是说,让骨产量变低了,又消耗骨的存货,当然会使骨库空虚。据统计,受吸烟影响最大的是髋骨。

此外,香烟中的物质还促进雌激素的分解。雌激素的减少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雌激素减少,更年期到来,这正是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多的原因之一。所以,女烟民尽早戒烟,以免提早衰老,步入更年期,同时能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警惕香烟“优雅的诱惑”

目前,因男性市场饱和,香烟广告瞄准女士,刻意把吸烟塑造为优雅、性感的行为。其实恰恰相反,吸烟是让女人丑陋的行为。吸烟女性的皮肤比不吸烟女性要显得衰老、皱纹多,长期吸烟还会让脸带灰色。因吸的动作,使得两眼角上下唇部及口角处皱纹明显增多。如果因吸烟而患上了骨质疏松症,“骨气硬不起来”,身长缩短、驼背,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拥有挺拔的优美体态的。所以,女性们不仅要抵抗住香烟的诱惑,更要坚决抵制家人、同事吸烟。

骨质疏松9类人更应及早防范

1、吸烟者

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质密度。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无论什么年龄戒烟,都会使骨骼受益,但是戒烟越早越好。

2、每天饮酒超过250毫升者

研究发现,酒精容易导致骨骼变脆,因为酒精会导致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饮酒越多,危险就越大。饮酒对女性骨骼的影响比男性更大。

3、素食者

专家介绍说严格进行素食主义的人群更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疾病。素食虽然没有让人发胖的脂肪,但会影响身体摄入钙质。长期积累下来,会导致身体骨骼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匮乏,最终会影响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这类人群更应注意多吃高钙食物并补充维生素D。

4、节食减肥者

研究表明,严格执行锻炼和节食计划的女性可能会损害她们身体骨骼再生的能力,而这可能导致她们在年纪更大一点的时候患上骨质疏松症。

5、由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而不喝牛奶者

牛奶是最佳壮骨食物,补充钙质十分关键,维生素D强化牛奶更关键。

6、女性月经紊乱者

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

7、天生偏瘦或骨架较小

骨架较小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年龄会更早,从30多岁时最应注意增强骨骼健康。年轻时多吃奶制品等富钙食物,多进行跑步和跳跃等冲击力较大的运动和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此类人预防骨质疏松。

8、有一级、二级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

家族史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一大重要信号。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病史、姿势不良、身高缩短等问题,那么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

9、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女性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关注骨密度变化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磷酸盐类增强骨密度药物。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60岁以上老年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户外运动少,且随着年龄增加,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引起骨代谢紊乱,牙齿逐渐脱落,胃肠道消化能力降低,营养吸收较少,致使体内各种营养成分严重缺失,骨量以每年2%~3%速度减少。

绝经后的妇女

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量大大减少,而体内雌激素有助于骨量增加与储存,导致了绝经后妇女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远高于男性。

30~50岁男性

30~50岁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这与男性更喜欢高蛋白、高糖、高脂食物,嗜烟酒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有关。很多研究证实,人体内体液PH值一般维持在7.35~7.45,即处于弱碱性环境,但当人体打来过摄入高蛋白、高糖、高酯食物后,体内弱碱性环境遭受破坏,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机体会动用大量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骨骼中钙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食物物质,久而久之骨骼中钙含量就会越来越少,骨质疏松风险随之增加。

其他

此外,还包括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尤其是髋部骨折家族史的人群;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的人群;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正在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群;以及有吸烟酗酒,饮用过量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不良嗜好的人群。

颈椎病怎么预防 尽量不要酗酒

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使人们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变。

骨质疏松怎么发现呢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什么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一是绝经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中老年人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此外,消化功能降低、户外运动减少等都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有何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看来,骨质疏松并不像我们从字面上认识的那样只是骨骼方面的表现,它还会引起身体其他功能的退化,它的发病原因也并不单纯,重要的是其实骨质疏松也是可以预防的。

9类人警惕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它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因骨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绝经后女性更为常见。

骨骼的骨量自出生之后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一般成人约在35岁时骨量达到高峰,之后骨量逐渐减少。当骨量流失严重而呈现中空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状况时,即可以明确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9类高危人群

1.女性为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男女骨折比率为1:3。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3人中有1人将经历一次骨质疏松骨折。绝经后女性更是最危险人群。45岁后每增加5岁,骨折风险增加1倍。而男性通常65岁后才出现骨密度下降。

2.中老年为高发人群。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发病率约为60%,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10%,目前还在逐年增高。

3.有不良嗜好者:比如爱吸烟、酗酒、喝咖啡者。

4.挑食者。

5.过度消瘦者。

6.维生素缺乏者。

7.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患者。

8.长期服药人群:比如长期用激素的人。

9.其他人群:如肿瘤患者。

几个日常习惯可以导致骨质疏松

几个日常习惯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得了骨科病患者要积极的接受骨科医院的治疗,同时,也不能放松辅助治疗,只有各种方法紧密结合进行治疗。

1、身材变矮、弯腰驼背,这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

2、腰背酸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的腰背酸痛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

3、体型偏瘦、营养状态差,厌食偏食或胃肠道疾病所导致的营养不良。

4、嗜烟嗜酒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5、年龄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中占很大比重,在女性绝经前后,也就是45-50岁开始就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而男性一般在63-77岁之间开始出现雄性激素分泌减少造成骨质疏松症,也应进行骨密度检查。

6、长期用药、其他疾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而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多发性内分泌病、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支气管哮喘病、肺心病、等多种疾病都容易继发骨质疏松症。

导致人们骨质疏松的生活习惯有哪些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困扰,那么哪些生活习惯会导致骨质疏松呢?

口重

吃过多的盐,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还会导致骨质疏松。人体内的钠经过肾随着尿液排到体外,同时也会损耗钙。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终必然会影响到骨骼健全所必需的钙质。美国华盛顿大学营养学专家梅西曾经对一组更年期妇女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验。在第一周内,她让她们每天从特别调配的食物中摄取1200毫克的食盐。到了第二周,把摄取量提高到4800毫克。结果在尿液的分析中发现,当这些妇女多吃了盐后,她们尿中骨质分解后的成分N—telopeptide含量比正常情况多6%,这证明吃多了盐后会加速骨质的销蚀。

喝咖啡和茶

一些研究发现过量摄取咖啡和茶可以促进钙的排泄,导致骨质疏松症。还有研究发现,过量摄入咖啡的人,其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另外,含磷的可乐饮料也属此类,应尽量避免过量摄取。

吸烟

吸烟主要会影响到骨骼的外层,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髋骨,吸烟者的髋骨密度普遍比不吸烟者低5%以上。另外,女性吸二手烟同样易患骨质疏松。

巧克力吃得过多

巧克力中含有草酸酯和糖。草酸酯会减少钙的吸纳量,糖则与钙的代谢有关。

饮酒

研究发现,过量饮酒在男性中可明显引起骨质疏松症。这可能与乙醇抑制骨形成有关。同时过量乙醇抑制了肠道对蛋白的吸收,使雄性激素的分泌减少,而男性雄性激素水平低下可以引起骨质疏松。

男人为什么易得骨质疏松

研究表明,步入中老年的男子汉们骨质疏松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乃至诊断、预防、治疗措施等均与女性有所不同,引起男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雄性激素缺乏,导致活化的维生素D减少,影响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从而使造骨原料缺乏等。

骨质松散症预防胜于医治,这是由于医治不及时使骨质松散症治愈,只能减缓骨密度下降的速度,还对更新骨骼起到辅佐效果。在恰当的时机遭到它的影响,骨骼才会发展,其实日常中稍加留意就能阻止骨质流掉,预防骨质松散。

专家指出,也有可能与男性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特别要指出的是,吸烟与饮酒大大破坏了他们在骨骼方面相对女性而言的优势,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男女骨头的成长及流失是有差异的。男性的骨头比女性长得更厚实,不易造成骨折。30岁后骨头的耗损大于形成,造成骨质逐渐流失。当雄性激素随年老慢慢下降,通常是50~60岁左右,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也会加速,而通常雄性激素下降的主要症候就是*与性动力不足方面的困扰。

骨质疏松与其他疾病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骨质疏松,是众所周知的"沉默病",往往没有症状,直到骨头受到小创伤就断裂才被人们注意。

有些人在冰上滑了一跤,手臂骨折,往往不会想到自己得了骨质疏松症,以为只是意外造成骨折,但是当你撞在门框上就会折了胳膊时,这就表明你的骨骼已经很脆弱,可能是得了骨质疏松。

为什么男性容易患骨质疏松,除了积极的接受骨科医生的治疗,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呵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关推荐

骨质疏松的六类人群

女性 女性天生骨架较细,特别是到了更年期,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流失比男人更快。美国白人妇女绝经后有30%以上的人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男性骨量也会逐渐丢失,骨结构也发生变化,出现老年型骨质疏松症。由于衰老,骨质的形成速度减慢,而造成骨质流失。消化功能的下降,对钙和磷以及维生素的吸收减少,体内代谢维生素的功能下降,均能导致钙、磷以及维生素的摄取不足。运动量减少,使骨矿化能力降低而出现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为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在世界范围内约30%的髋部骨折者为男性,椎体

为什么女性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对于女性,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在绝经后特别是更年期期间,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骨吸收过程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使者易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第一个 10 年骨丢失最严重。另外某些女性在妊娠哺乳期间由于钙质摄入不足,活动较少也可导致短期的骨质疏松症,但可恢复。

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都有哪些

骨质疏松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专家解释:骨质疏松即骨吸收速率增加,超过骨的形成,或者虽骨吸收正常而骨形成减少,其病因尚未清楚,虽然大多数的病例可以用雌激素缺乏来解释,但没有一个原因被确认为必然因素,实际上,骨质疏松是生命进程中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疾病进程的因素被称为“危险因子”: * 骨质疏松家族史或多次骨折史。 *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或泼尼松等。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早年45岁前闭经手术或生理性。 * 性激素水平降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雄激素水平

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

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才生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发生。通常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2)继发于许多其他疾病之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称之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因不明的青壮年骨质及妇女妊娠所致骨质疏松症等。除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只发生于老年人外,其他类型的骨质疏松可发生在各年龄层的人群中。 2、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许多人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的,就不会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症状

临床类型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2∶1,松质骨与皮质骨同样疏松,骨折部位多见

男人更易骨质疏松症

从医院的就医比例上看,男人骨质疏松要多于女性,一般的人们都会认为是女性的身体弱,没有男性的强,所以女性得骨质疏松的就会多,其实不然,从调查中得出男性的饮食不规律一般多于女性,男性的就业和生活压力明显偏高,所以在饮食方面就多少有些不当,这就引起了男性更易得骨质疏松。 爱荷华大学的阿诺德·安徒生博士和他的同事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对380个饮食不规律的人进行了研究,其中46%为男性。研究结果发现,饮食不规律的男人的骨骼密度要远低于规律饮食男人的骨骼密度。 根据研究结果,与女人相比,特别是那些有易饿症的

女性易骨质疏松的原因

1.过度防晒 办公室白领一族,出了家门进了小车就到办公室,午餐基本就近餐馆或食堂解决,下班时又以重复的方式回家,每天接触阳光的机会不多。爱美的女性朋友更是从头到脚,将身体裸露部位一遍遍地抹上防晒霜,然后出门在外再打一把阳伞,在防止被紫外线晒伤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维生素D的机会。不妨每天给自己多一些机会晒太阳,这时应尽可能让身体部位如手、脚裸露在阳光下,才能为身体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 2.爱躺床上缺乏锻炼 骨骼肌肉的牵拉会造成骨细胞活跃,一旦运动不足导致缺乏肌肉牵拉,整天躺在床上,骨量就会丢失、肌肉会萎缩。

过度喝咖啡或引发骨质疏松症

常喝咖啡影响钙吸收 据宰主任介绍,年轻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用喝咖啡、喝浓茶甚至抽烟的方式来提神,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肠道对维生素D和钙剂的吸收。喝得越多, 越容易骨质疏松。女人一生中要经历月经、生育、哺乳等,在骨质疏松病的几率上,要远大于男性。像小顾这样,骨密度值已经接近临界点,咖啡应该少喝为 妙。 “任何人都可能骨质疏松症,严重的还能引发其他并发症。现代人运动少,室内活动多,不见太阳,喝碳酸饮料浓茶咖啡,这些都能导致骨质疏松。”宰 主任说。骨骼健康成长最强健的时期在20-30岁之间,在这段时

酸性体质的人群易骨质疏松症

现实生活中,骨质疏松症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属于一种慢性疾病,那么骨质疏松症偏爱哪类人群呢?据专家证实,酸性体质的人易骨质疏松症。 多种原因可致浑身“冒凉风” 当者出现身体疼痛,特别是关节疼痛、冒凉风、红、肿、发烧等症状时,应该检查血沉、骨密度等。如果只是单纯的冒凉风,血沉还不快,那么这个“凉风”就不是病理性的,没有炎症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市民不需要紧张。建议做骨密度检查,因为骨质疏松也可以导致浑身冒凉风的症状,另外,纤维肌痛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痛、免疫力低下等也可以导致浑身冒凉风。 酸性体质易骨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