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养阳气 要饮食有度
夏天如何养阳气 要饮食有度
饮食既不要过多,还要注意慎吃冷饮,以免出现损伤脾胃阳气,可适当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益气温阳的食物,如大枣、胡桃仁等。此外,绿豆汤、西瓜、金银花茶、菊花茶、乌梅汤等这些解渴消暑佳品,性质多寒凉,阳虚者少吃,体弱之人最好不要冰镇过食。
夏天如何养阳气 忌凉茶
广东人有「热气」的说法,吃点热性食物(如油炸、荔枝等)后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痤疮等,都是热气的表现,便自行服用各种清热泻火药或喝凉茶。中医指出,一般凉茶性质寒凉,体内有热时可以清热,无热时则易伤阳气。
夏天阳气最盛为什么还要养阳
为什么夏天还要养阳
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话叫“阳逢阳旺,阴逢阴盛”,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火上浇油”吗?
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所以,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气阴两伤”,时间长了就是“阴阳两伤”了。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此外,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比如空调温度太低,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容易造成一些“空调病”。再比如,吃的或喝的太凉,喝冰镇啤酒不过瘾,还要再加冰块,也会伤到阳气。
《黄帝内经》中很多观点乍一看有点自相矛盾,但是仔细琢磨,它实际上是一个辩证法。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养阳”就是一个辨证的概念。比如有的人说,开春后就不能吃羊肉了,因为它太热,但这和“春夏养阳”的概念并不矛盾。假如你阳气从来不虚,也没有受寒的机会,就不存在补阳的问题,但一些长年怕冷的人,到了夏天就该重视养阳了。
女人、老人最易阳虚
很多人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手脚依旧很凉,这就是阳虚的一种表现。我曾经看过一个特别严重的病人,40多岁的女性,大热天从河北来北京看病,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说怕冷,这位病人就属于阳虚。《伤寒论》中说“阴阳气不相顺接”,阴和阳接不上了,手脚就凉。当然,它也可能有很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就是阳虚
夏天如何养阳气 夏天最耗阳气的四件事
适当地吃雪糕,喝绿豆汤是消暑的一种方式,但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会出现咽喉疼痛的感觉,甚或耗伤阳气而生病,尤其是绿豆。
广东人有「热气」的说法,吃点热性食物(如油炸、荔枝等)后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痤疮等,都是热气的表现,便自行服用各种清热泻火药或喝凉茶。道医指出,一般凉茶性质寒凉,体内有热时可以清热,无热时则易伤阳气。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要是贪凉,比如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温度太低,人体卫气不固,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在空调房里,最好也披一件小外套保暖,尤其是腹背部要保暖。道医指出,一般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不能相差太大,空调温度在26℃即可。如果本身体质虚寒怕冷,也可以穿上长袖衣服,以免空调的凉气从肌肤入侵而生病。
吃西瓜等冰镇水果是常见的消暑方法。西瓜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但西瓜不可多吃,尤其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湿气重,损伤脾阳。
白领夏季养生误区有哪些
夏天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人到了夏天都会感觉吃不下东西,胃口不好,身体也因为天气热的没有力气,如果这个时候吃蛋,就可以避免这些现象发生,蛋的种类有很多,都有些不同的功效,虽然说吃蛋可以让身体变得有力气,体力恢复,但这种食物也不能吃的太多了,每天最多吃两个就行了。
夏天应该多注意补心,在平时要多吃一些清淡或是苦味的食物,养心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莲子和百合,同时每天早上和晚上要喝点粥或汤,这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不仅可以解暑,还可以滋养身体。
夏天养生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误区,有些人觉得夏天的温度很高,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变得很旺盛,所以就不用不了,但这种想法完全是错的,夏天天热会出很多的汗,这些气也会随着汗排出,让身体感觉很虚脱,所以出现内虚的现象,所以夏天还是需要补阳气的,最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
很多人觉得绿豆汤最解暑了,所以夏天会做一些绿豆汤来喝,甚至平时都不喝水了,全用绿豆汤来代替了,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喝的,如果你是寒凉体质,夏天容易出现手脚冰凉或是腹胀的症状,这样的人就不能喝的太多了,可以做成绿豆粥,这种吃法很温和。
夏天解暑最过瘾的就是喝冰冷的饮料,既能解渴,又感觉特别凉,但吃过冷的食物会让身体感觉不舒服,这种冰的饮料喝的多了,不仅不可以解暑,还会伤害到脾胃,使阳气慢慢变弱,冰的啤酒也不要喝的太多了,因为酒精到人体后会发热,冬天人们都喜欢喝酒来取暖,而夏天虽然喝的是冰的啤酒,但酒精到身体里依然会发热,所以不仅不解渴,还会让你感觉很燥热,口干的很厉害,所以夏天养生一定要多注意。
夏天如何养阳气 要早睡早起
夏季是人体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早早起床接受阳光和晨起的清新空气,对机体大有裨益。夏天如果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更易出现疲劳之感,因此夏日午睡是养生,睡时注意睡姿,并且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春季养生要点 春捂防寒应有度
春捂是防春寒的有效措施,也是保养人体阳气的科学方法。尤其是清晨与夜晚,穿衣盖被应该偏多偏厚一些,重点是捂身体下部。保养阳气能增强抵抗力,避免寒邪入侵,有效防止多种传染性疾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更需防寒、保暖、壮阳气,以预防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发生。
但是,春捂也应该有度,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诱发春火的产生。
男女补阳有方法
夏天是一个补身体的最佳时机,尤其是中医中提到的补阳,不过要怎么补,哪些人适合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学问,因此需要注意。
老百姓普遍觉得,夏天酷暑,人体的阳气很盛,应该要压压“阳火”。然而事实上,中医主张,春夏养阳、秋冬补阴。夏天到来之际,无论男女,都应该适当补阳气,以起到非常好的保健功效。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这一趋势而养阳,效果会比其他季节要好得多。
中医认为,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阳气不足,对男女性健康来说,都有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女性阴气太盛、阳气虚,容易出现性冷淡、性唤起缓慢等;男性阳气弱,可以表现为性功能不理想、性欲下降等。
夏天补阳的方法有很多,《黄帝内经》给出了一些基本原则:不要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夜卧早起);不要怕热、怕阳光,适当晒晒太阳,少吹凉风(无厌于日);保持心情愉悦,不要经常发怒(使志无怒);适当多行房事,调和阴阳(使华英成秀),美满、规律的性生活还可以增加性激素的分泌,对提高阳气、改善性欲也有很好的作用。
百姓以食为天,补阳也可以通过食补的方法。阳气不足的人,夏天容易出现食欲不佳,或是有的人吃了生冷食物后,出现呕吐且不思饮食。这时,适合用一些健脾开胃的调补方法,可补足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