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刮痧要怎么做
鼻炎刮痧要怎么做
循经取穴:迎香、曲池、合谷、少商、鱼际、睛明、攒竹、风池、印堂、鼻通、定喘。
操作:病人端坐,常规消毒后,在相应的部位上涂刮痧油,先从迎香刮至素,再从睛明刮至攒竹,最后重刮风池、曲池、合谷、鱼际、印堂、鼻通、定喘、足三里,以皮肤发红、皮下有瘀血点、痧斑为度;部分穴位拔罐,留罐5~10min;点压、按揉10次。每3~4日1次,连续刮拭10周;每次刮痧后均服温水或糖盐水500~800ml。
刮痧有哪些注意事项
刮痧是中国传统自然疗法,主要是通过活络经脉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刮痧的。
刮痧不适宜人群:
1、孕妇腰腹不宜刮痧;
2、有皮肤疾病,过敏或局部皮肤溃烂者不宜刮痧;
3、骨折患者骨折部位不宜刮痧;
4、身体有不明肿块者不宜刮痧;
5、空腹或过度疲劳者不宜刮痧;
6、低血糖患者或年老体弱者宜轻刮;
7、严重心衰的人不宜刮痧;
刮痧注意事项:
1、刮痧要选着空气流通的室内,注意保暖,躲开风口;
2、刮痧宜采用牛角类、玉石类或砭石类器具;
3、刮痧时可适当涂抹刮痧油,提升效果;
4、刮痧不可强行刮出痧,刮痧要朝同一个方向;
5、刮痧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冲澡;
6、痛觉明显者,可以先用热水泡澡后在刮痧;鼻炎刮痧刮哪里 过敏性鼻炎刮痧方法
过敏性鼻炎选经外奇穴的印堂穴,可通鼻窍,清热邪;选手阳明大肠经的迎香,合谷,可宣肺通鼻;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肾俞,脾俞穴,肺俞穴可清肺益气,肾俞,脾俞穴可补肾健脾;选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可益肺气,祛风邪;选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和足少阴肾经的复溜穴,可补肾祛湿;选任脉的气海穴,可补虚固本。
刮痧方法:
头部: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印堂,迎香穴。
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由上而下自肺俞穴刮拭至肾俞穴,重点加强肺俞,肾俞,脾俞的刮拭。
腹部: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刮拭脐下至耻骨上缘,重点加强气海穴的刮拭。
手部:分别点按或刮拭太渊,合谷穴。
小腿内侧,后侧:分别点按或刮拭阴陵泉,复溜穴。
肩周炎刮痧有用吗
肩周炎刮痧有用。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正气下降,或因肩部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以至于肩部气血凝涩,筋失濡养,经脉拘急而引起本病。采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除阻滞经络的病原,使肌肤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速,从而起到止痛作用。
刮痧去法令纹方法
刮痧去法令纹不要担心的,其实刮痧去法令纹是有很多的啊,刮痧去法令纹不要担心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去法令纹,刮痧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可洗热水澡,边洗边刮无妨。(2)刮完一般在五至七天痧退后再刮拭,平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的作用(3)刮痧后喝一杯热(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4)刮痧、排毒外,还要针对性地调理脏腑营养。刮痧去法令纹主要就是我说的这些的,希望我说的刮痧去法令纹的建议对你有帮助。祝健康
瘦脸精油搭配和刮痧方法
瘦脸精油搭配;乳香2滴+丝柏1滴+葡萄柚3滴+荷荷巴油10ml
首先把搭配好的瘦脸精华油均匀涂抹在面部 以按摩时不拉扯皮肤为准
然后再用刮痧板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刮痧。额部刮痧先从眉心至额前发际,由下—上,再由正中到两边发际;鼻部则由眉心中至鼻尖,由上—下;眼部上下均由目内眦至目外眦方向;再由鼻翼至两侧的太阳穴;嘴部则由嘴角两边至耳部正中,下巴部位由下巴至耳后凹陷处;并按揉穴位点。
作用帮助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环,还能够增强血液以及淋巴的流量,能让肌肤获得充分的营养和养气,加快肌肤的代谢功能,具有排毒养颜、舒缓皱纹、消除色斑的功效,对面部肌肤问题如眼袋、 黑眼圈、痘痘等都有很不错的疗效。
刮痧去法令纹的方法,以上就做了具体的介绍,如果你想尽快的通过刮痧去法令纹,就要对以上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对刮痧去法令纹的方法了解,然后再选择刮痧去法令纹,相信通过这种方法,你的法令纹就能尽快的去除,这样就能显得自己面部年轻。
鼻窦炎如何治疗比较好 刮痧治疗
鼻窦炎从中医来看,属于体质虚弱,外感风寒所致,采用刮痧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刮痧部位:鼻腔局部、背部、四肢。
具体步骤:
1.刮鼻腔局部,包括印堂、上迎香、迎香,以皮肤潮红为佳。
2.刮颈背部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由风门刮至肺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佳。
3.刮四肢,先刮上肢的手阳明大肠经,由曲池经手三里、偏历等穴位至合谷穴出,以皮肤出痧为佳;下肢从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穴处,以皮肤出痧为佳。
刮痧能治疗鼻炎吗
刮痧有辅助治疗鼻炎的效果。
刮痧疗法通过用刮痧器具,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血瘀斑点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皮肤及经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起到扶正祛邪,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鼻炎的目的。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图解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一
一、刮痧部位
脊柱两侧(从颈7至骶4),肩上区,胸锁骨上下区胸骨柄区,肘弯区,并重点在颈7至胸1~3或胸8至腰2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点。
二、刮痧方法
用 刮痧法。先刮脊柱两侧(从颈7至骶4)正中线(督脉),再刮脊柱旁开0.5寸,共3行,自上到下,刮至皮肤微红为度,然后刮肩上区,从内到外,刮至皮肤微 红为止,再重点刮治。急性咳嗽在颈7至胸3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慢性咳嗽在胸8至腰2及其两侧和异常反应部位。在上述3行脊柱旁1.5寸,共5行,自 上到下,自内到外,从左到右,均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平补法,由轻到重进行操作,急性重刮,慢性适中。最后刮胸骨柄区、胸锁骨上下区、肘弯区,以出现痧痕为止。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多年使用,效果甚佳,一般急性1次见效,最多5次即愈或显效;慢性1~3次见效,最多10次,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炸、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宜清淡,避风寒。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二
一、刮痧部位
分2组,一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
二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尺泽、太渊、肾俞。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急性取第1组穴,慢性取第2组穴。
第1组穴以大椎用挤痧法或刮痧法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膻中、中府,用泻法均以皮肤出现痧痕为止。
第2组穴先刮大椎、风门、肺俞、身柱,再刮膻中、中府、尺泽、太渊,然后刮肾俞,初用平补、平泻法,后用补法,均以出现痧痕为止。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急性期治疗期间应戒烟,忌食辛辣;慢性期及缓解期,应注意保暖,心情舒畅,防感冒及劳逸适度,并且戒烟。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三
一、刮痧部位
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一般均配风池、身柱、曲池、天突、定喘、列缺;外感或发热者配合谷,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足三里。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先刮主穴,用泻法刮至出现密集紫红色疙瘩为止。再刮配穴(可分次交叉配用),次日再刮未刮或已刮配穴,每日1次,至愈为度。
三、适应症
主治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多1次病情大减,3次即愈。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四
一、刮痧部位
胸1~7及其两侧(正中线、旁开0.5寸、旁开1.5寸、旁开3寸,共7行)及中府、天突、膻中。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外感或发热配大椎、尺泽。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先刮胸1~7及其两侧7行,自上到下,从内到外,刮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再刮中府、天突、膻中,再刮配穴。热甚者在刮后以三棱针在大椎、尺泽穴上点刺放血各1或2滴。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或补法。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的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五
一、刮痧部位
脊柱两侧(重点为颈4~7及其两侧和胸1~5及其两侧),颈前区,胸骨柄区,前后第2、3肋间及肘弯区。
二、刮痧方法
用 刮痧法和撮痧法。按规定要求先在脊柱两侧作常规治疗,刮3行至微红为止,再重点在颈4至胸5及其两侧,刮7行(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后改为补法), 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再在余区作局部刺激,颈前区用扯痧法,再刮胸骨柄区(自上到下),前后第2、3肋间由内向外、左右、前后各刮1次,肘弯区双侧各刮1 次。
三、适应症
主治急、慢性咳嗽。
多年应用,确有较好的疗效。禁忌同上。若配以药物外敷,效果尤佳。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六
一、刮痧部位
分2组:1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配穴:肺俞、太冲。
2为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二、刮痧方法
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颈部的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的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的太冲。再点刺肺俞,太冲穴放血少许,用泻法,以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可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的中府、膻中穴,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
三、适应症
主治支气管炎(咳嗽)。
第1组适用于急性咳嗽,第2组适用于慢性咳嗽。临床应用,多获良效。
鼻炎刮痧刮哪里 鼻窦炎刮痧疗法
1.刮鼻腔局部印堂,上迎香,迎香,以皮肤潮红为度。
2.刮颈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风门刮至肺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手阳明大肠经,由曲池经手三里,偏历等穴刮至合谷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刮至丰隆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取双侧胆俞至脾俞,项丛刮(从耳后刮到脖子),肩胛环(在肩胛部,以膏肓穴为核心,包括两肩胛骨在内之椭圆形皮区),患者取正坐位,刮拭胆俞至脾俞,项丛刮,肩胛环,直至挂出痧点,隔5日1次,最多3次。
鼻窦炎刮痧取穴原理:项丛刮位于项部,通过刮痧可调节大脑功能,有利于睡眠;肩胛环有足太阳膀胱经之心俞分布,刮痧可益气养神,通阳安神;刮痧胆俞至脾俞,既可除肝胆上炎之火,又可清脾胃之湿热。